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46|回复: 1

先破我执后破法执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13 22:51
  • 签到天数: 4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实习

    187

    主题

    976

    帖子

    3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219
    发表于 2020-7-28 08:16: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宣化上人:先破我执后破法执
    何谓我执?就是执著「我’,这是‘我的’身体、那是‘我的’所有。总而言之,一切以我为前提,把我摆在前边,有我无人,三心没有了,四相没有空。

      怎么才能知道‘我执’破了没有?这就要从每日起居饮食,以及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上来看。在这种种举动之中,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他人着想?或为道场着想?如果仅为自己着想,那就是自了汉、小乘人的思想,自利而不利他。佛曾说过这种思想是焦芽败种。为什么?因为有这种思想的人,心量太小,我执太重,自己好了就算,不管他人好坏。所谓‘摩诃萨不管他,弥陀佛各顾各。’这是小乘人的宗旨。所以他们看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自己了生死,不顾众生的生死。

      若为他人着想,乃是利他的思想;自己得到解脱,也令一切众生得到解脱,这是菩萨的思想。换言之,忘了自己而去利益他人,就是行菩萨道。所谓佛光普照,法雨均沾,行菩萨道就是要本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

      若为道场着想,就要处处拥护道场,不带任何企图,不为名、不为利,这才是真正的拥护道场。

      我们每天要反省,是为自己打算的时间多?还是为他人打算的时间多?或为道场打算的时间多?这样回光返照,便知‘我执’破了没有。这是很浅的说法。

      若往深处来说,自己是不是天天怕吃亏?天天怕得不到利益?有则改之,无则勉之。再反省自己有没有忍辱的功夫。如有人无缘无故骂我,或打我,能不能忍受?是否发脾气?或者有报复的心理?若有的话,则我执尚未破。若没有的话,则我执已破。各位认真想一想,一切的问题和烦恼是怎么来的?都是我执在作怪。我执若没破,法执更破不了。小乘人破了我执,而未破法执,菩萨才能我法双亡。

      我执破了,然后要破法执。何谓‘法执’?就是不明白五蕴(色、受、想,行、识)之法,乃是因缘而生,而执着为实有。如果把一切法的执着没有了,就能圆融无碍,到无处而不自得的境界。到了我法双亡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修道人。真正的修道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境界,绝对不为自己打算;有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思想;有大公无私,至正不偏的行为。

      佛说三藏十二部的经典,无非是教人破执着。可是我们偏偏不听佛的教诲,要做佛的叛徒,总是执着一个‘我’。我相不空,人相不空,众生相也不空,寿者相更不空,执着四相舍不得。对于三心了不可得的道理,搞不清楚。本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因为‘过去’心已经过去了,你到什么地方去找这个心呢?‘现在’根本不停住,你说这个是‘现在’,可是‘现在’又过去了,‘现在’是不存在的,所以说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来’就是没有来,没有来讲它干什么?

      在金刚经上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又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几句经文,人人都会念,可是人人不记得。希望各位在这几句经文上下功夫。四相空了,三心了了,就是真正的修道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5-2-13 22:51
  • 签到天数: 43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实习

    187

    主题

    976

    帖子

    3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219
     楼主| 发表于 2020-7-28 08:18: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万注意啊!诸位,我们修佛法的人要有利他的心( 利益他人的心 ),不要专求自利;以利他之心去念,感应就很快。某个人找你,这个人很自私自利,专为自己着想,到你家里客厅坐一下,微尘还要带一颗走的人,那你都不欢迎嘛,对不对?所以,利他的人,诸佛菩萨自然会加庇。如果自私自利人,不是不得感应,他得的小。    所以,大家默默念去、默默修行,历代以来准提咒的感应是非常大、非常多。    没有坛场怎么修呢?我平常都教人念准提咒,随时随地可以,不规定自己硬性修法也可以,不着形式的修持,只要念咒子也行的。    我在未学禅以前先从峨眉山金顶普明大师学准提法,不久就碰到了袁先生。我只求菩提,其它什么都不求,得了菩提是得本,但得本就是了,其它求他干嘛!    我念“嗡折隶主隶准提梭哈”,望我学咒广度众生,如此而已。但我随时随地都在念,走在路上,路上行人看我一眼,我也持咒,希望此人消灾免难,一切安乐。走到菜场猪。肉摊,希望这猪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看到抬棺。材的,希望他们超生一切罪业,……随时随地要发愿,即如《华严经净行品》的愿力,我确实在做,无时无刻不在做。看到漂亮的小。姐,我希望她嫁个好丈夫,生生富贵平安。遇有讨厌的人,希望他来生长得好看、有福报、一切如意;你喜欢的要念,讨厌的也要念,是仇人也要念,这是准提法修持的心行,非常重要。    出门远游时也可以施食,比如坐在车上,你总要吃东西嘛!当你吃东西以前,你想到还有许多苦难的人没有吃,在那时先拿着东西暗中施食,窗子外面稍稍丢一点也行了,就是同《华严经净行品》一样,当我要穿好衣服时,想到有许多没有衣服穿的;看得见的一面还不算数,还有看不见一面的生命,这就要发大悲心;这就是学佛人的精神,也就是推己及人之道,不但推己及人,学佛的人推及于一切众生,还扩大。 ……    学佛乃大丈夫之事,非帝王将相之所能为,无论志学何宗,要当以证悟无上菩提为归。若欲达此,首当自廓其胸襟,广其识见,穷理于诸说,行脚遍天下,然后以教乘戒行,滋茂福德,使能自成法器,方有相应之分。唐太宗所谓:“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有此气度,方能会万物于己。若目光如豆,心仄似拳,先入之见塞其胸中,门户之诤堵其智思,无论习教学禅,若显若密,皆非所望矣!何则?佛能通一切智,穷万法源,心等太空,悲无缘起,岂跼促一隅者,所可妄冀乎!南怀瑾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0 23:52 , Processed in 0.15473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