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56|回复: 2

日月两盏灯,人间一台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1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13
发表于 2012-6-30 18: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那人际的关系呢?亲到母子、夫妻、亲友、兄弟姐妹及至冤家对头,所有悲欢离合苦乐产生的场合,释迦佛指点的一清二楚,所有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从感情方面而论,不是报恩,就是报怨,从财物方面而论,不是讨债,就是还债,都是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债务,没有超出其外的了。
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
  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
  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点。
  一切执著的根本是我执,即执著有个自我。因为我执,就和众生有了自、他的对立,由此带来新的痛苦。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那些特别在乎自己的人,烦恼往往也特别多;反之,无私的人却更容易快乐、自在。
  “我”是什么?其实只是一种感觉。比如一本书,本身并不存在你、我的差别。但我们将这本书买来之后,就会在其上附加“我”的标签。一旦确定这种感觉,这本书的损坏或丢失就会影响到我们。而在此之前,无论它发生什么变故,都不会对我们构成伤害。再如我们去购房,未买下之前,房子出现什么问题都无足轻重,因为它还未和我们发生关系。可买下之后,它的任何变化都会牵动我们的心。这种难过,正是由于那些附加的“我”的感觉所致。
                                                                                    
  为什么我们会为这琐事烦恼,而非其它更重要的事情呢?世间每天有很多灾难,有很多人遭遇挫折或离开人世,但我们只是感叹一下,不会有多少切身感受,更不会因此寝食难安。这是因为其中还未粘上“我”的标签,一旦发生的事情中介入“我”,感觉立刻就不同了。如果那个遭遇挫折的是“我”,那个离开人世的是“我”的亲人,一场普通的人间悲剧便顿时上升为头等大事。是呵,在我们的世界中,还有什么比“我”受到伤害更严重的事件呢?当一个不相干的人去世了,我们会觉得人皆有一死,未足为奇;可当亲人或我们自己面临死亡时,就不会如此坦然面对了,不是抱怨上天不公,便是哀叹自己薄命。
  身内之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汽车、房子等身外之物呢?所有这些,我们只有暂时的使用权,都不能代表我们自己。一件无主的物品只因附加了“我”的感觉,却成了能够伤害我们的武器,越是在乎,杀伤力就越大。那爱钱如命的人,一旦失去财产,就如遭受灭顶之灾,甚至丧失活着的勇气。造成痛苦的根源并不是金钱本身,而是人们对金钱的执著。我们每做一件事,也会介入我执,成功了,觉得“我很成功,很有面子”;失败了,觉得“我很失败,屡受挫折”。事实上,事业并不能代表我们自己。如果两者是一体,事业失去时,“我”是否也会随之失去呢?感情、家庭也是同样,各人在乎的对象不同,烦恼的重心也不尽相同。因为感觉的力量也是缘起的,取决于我们的培养。
  由此可见,“自我”只是虚张声势的皮包公司,并无实际内容。凡夫因无明所致,将拥有的一切赋予“我”的错觉,进而执著它。其实,被执以为“我”的一切,只是出自我们的设定而非事实本身。我执是流转生死的根源,唯有从根本上舍弃它,我们才能超越三界和轮回。否则,学佛只是隔靴搔痒,或充实一下业余生活,对于改善生命并无真实力用。
  我们的心,本像虚空那么空明浩瀚,那才是心灵的真相。情绪只是虚空漂浮的云彩,是生命延续过程中积累的渣滓。而凡夫因看不清事实真相,始终纠缠在云彩中,将之作为虚空,作为心的本质。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虽然我们生活在同样的天空下。但各人心中的世界却如天地悬隔。如能突破我执,放弃对这片云彩的执著,凡夫心就失去了立足点。就能驱散遮蔽虚空的浮云。使生命回复清净无染的本来面目。
  随着过去世归结下的缘,在此生报债中也有一定的份量与时间,缘尽即分散,要想多留一刻亦不行!缘未尽想要离开,也离不开的!人生舞台只不过酬偿一回宿缘而已,只是还了旧的又结下新的,所以永远在恩怨财债的生死轮回中翻跟斗,苦不堪言,审谛观察,这完全符合因果、业力和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就应坚定正见,发起出离心与菩提心,怨不可结,爱不溺,正应“随缘了旧业,更不造新殃!”并应自勉“不能救世非菩萨,未出轮回岂丈夫!”佛教就是要众生了生死成佛!“看破”、“放下”、“自在”是佛乘宗宗旨,而不是增加众生“造业”、“名利”、“执著”,是一门了脱生死的法门。众生应以大自在王佛为自性佛,不向外求佛、求法,应向自心求,与大家共勉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发表于 2012-7-2 02: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26

    帖子

    74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积分
    618
    发表于 2012-7-2 09: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唔念于2012-06-30 18:31发表的 日月两盏灯,人间一台戏 :
      那人际的关系呢?亲到母子、夫妻、亲友、兄弟姐妹及至冤家对头,所有悲欢离合苦乐产生的场合,释迦佛指点的一清二楚,所有一切人与人的关系,从感情方面而论,不是报恩,就是报怨,从财物方面而论,不是讨债,就是还债,都是纠缠不清的恩恩怨怨债务,没有超出其外的了。
    我们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

    好文,值得细读,谢谢楼主的布施

    一心称赞、敬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23:39 , Processed in 0.12969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