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2153|回复: 21

关于定中持咒一遍,抵常态下持咒百千万遍的解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发表于 2011-9-21 02: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定中持咒一遍,抵常态下持咒百千万遍的解密。 下文是个人见解。大家看显密圆通成佛心要的密教部份。没禅定的人诵准提咒到一定的遍数就有定力了。数量达到遍数就产生质变。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先修禅定后诵咒是可以的,但先行诵咒消业更快更好。大家可看准提咒的经文。也说了这一点。业不消,不可能得正定,而且易入魔。因为准提咒含一切咒,我推断,当然也包含止观法门,安般法门。 南懷谨老师开头教学生安般法为主,认为唐宋时代中国大成就者多是他们修安般(出入息)。但有一本书中讲过,发现学生们福德不够,就教他们诵准提咒,把咒诵够遍数再讲。但在哪一本书呢?我忘了,但我记得他讲过,是这个意思,大家可以上网找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02: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段开示非常精彩,殊胜之极言语已不能道,大恩不言谢,唯有信受奉行啊。
    摘自《忏云老法师与黄念祖老居士对话录》

    此段开示非常精彩,殊胜之极言语已不能道,大恩不言谢,唯有信受奉行啊。

    黄老居士:就是用耳朵听,念佛最好的法门就是自念自听。你不要去管着它或者念得好不好,自己来监视,都是多事!

    居士敬问:要念低声,还是不要念出声?

    黄老居士:随便。

    居士敬问:自念自听也可以听?

    黄老居士:随便,默念一样听得见。因此你的心就摄住了,你完全念这一句你听到了,你这句是真念了。念的时候你自己都听不到,那这句就是不算数。每一句功德都不可思议,重要是念就对了。

    居士敬问:有妄念是马上把它打掉,还是不管它,让它继续?

    黄老居士:你不要去治妄想,“欲除妄想,去一添两”,你“任它妄想纷飞,听我念佛分明”,你就听你这个念佛就完了。不要去驱这个妄想,压这个妄想,你就好好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自念自听、自念自听...。妄想很多时,声音可以放大一点,可以大声一点。

    居士敬问:心里有时紧张的时候,还是继续念下去?有时候有些事想到还没有做,就是没有办法马上做,心里有点担心,在担心的情况之下要念佛吗?还是...?

    黄老居士:什么情形之下都不管,不管你就是做了坏事了,这些都不用...,只要你能念就是好。还觉得“我这个衣服不干净了,或者必须换到什么地方念”,都不干事,你只要是念,念就最清净。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show1_78827.htm)
    《华严经》里也说:‘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照触;邪信劣解凡愚人,无有能见此光明。’
    众生心力的光很是微弱,不容易消灭黑暗的业力;现在和佛菩萨光明无量的心光接触,就能增强我们心力的光,足以消灭我们黑暗的业力。然而还须看各人归向佛菩萨的心力强弱程度怎样,而决定其减轻苦报的分数。譬如五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烛光的光明;五十烛光的电灯泡,必定发五十烛光的光明。因为光度强弱不同,黑暗的减退也就随之有异。所谓心光,本来是人人都有的,只因各人被业力所蒙蔽的程度有差别,所以所显现的就各不相同了。

    光虽然是常人所不能见到,然而是可以实验的。冯宝瑛居士说:‘我们可以拿布施的事做试验。假使真心为人而布施,没有利己念头的人,他的心中必定有一特别愉快的景象,这就是光明发越的表征啊!’专心念佛,也容易得到愉快的景象。融空居士说:‘静寂地念佛稍久一些时候,就能觉得头部热蒸蒸的,四肢百骸融融地。这就是心光透露的证验。因著发光而生热,这是物理学的定理。’《华严经》里也说:‘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照触;邪信劣解凡愚人,无有能见此光明。’

    当我二十九岁的时候,和我的妻远信住在赤城山。这时远信是二十五岁。在某一日的早晨,她下山去,行走在田野间的当儿,沿路专心在念佛。这时太阳刚上山,晨曦遍地,她偶然看看她自己的影子;发现顶上有一圈圆形的光,周围和肩相齐,其大小约有直径二尺光景。它发出灿烂的光辉,有不可形容的美妙,和佛像背上的圆光相似。
      她心里觉得奇怪,还是继续地一面走一面念佛,并且时时看她的影子;这个圆光依旧焕发著,她稽首这是念佛所得的现象。于是,她试试看,停止念佛而念世间的杂事,同时再看看影子,圆光就没有了。因此就可以知道,念佛最能发挥我们本有的光明,消除业障的黑暗。
    ------<<学佛感应的浅释-可许则许>>陈海量居士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125

    帖子

    51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721
    发表于 2011-9-21 08: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1 13: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s: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9-26 17:16
  • 签到天数: 1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胜妙罗施食村善闻同修

    7

    主题

    1583

    帖子

    1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积分
    23792
    QQ
    发表于 2011-9-21 20: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s:2]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15 20:38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67

    主题

    513

    帖子

    19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信西有

    积分
    6849
    发表于 2011-9-22 23:3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42

    帖子

    7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嗡,佳雷,举雷,绛题,司挖哈。

    积分
    596
    发表于 2011-9-25 22: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楼主!

    楼主师兄的理解,甚合《心要》本意。
    南师的准提法,是自成一派的法脉,有自己特点,吸收了一些《心要》的东西,但不同于《心要》的体系。
    这一点很多师兄没搞清楚。

    如南师的仪轨是只求菩提用的。(南师自己开示过)
    心要德仪轨是你求世间福报,出世间圣果都行。(心要中的五种坛法,用的都是同一个仪轨,只是坛城略有差别,就是此中深意)
    嗡,佳垒,举垒,浆题,司瓦哈。嗡,勃噜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42

    帖子

    7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嗡,佳雷,举雷,绛题,司挖哈。

    积分
    596
    发表于 2011-9-25 22: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要》体系准提法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以福德“摄”智慧!!!
    福德可不仅仅是有点钱那么简单,你想修法,法,财,侣,地,样样都需要资粮。

    注意:末学讲得是:“摄”,不是求,
    摄的本意是==包含,
    不是先修福,再修开悟,
    而是,福德资粮到了一定程度,自然生出智慧!

    福和慧是一体。
    此福原来是智!

    这一点和很多其他法脉不同。
    嗡,佳垒,举垒,浆题,司瓦哈。嗡,勃噜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04: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慧福不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6 04:2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师也说过。他也很重视遍数。先不管相应不相应他说有诵满十万的举手。好像没人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发表于 2011-9-26 08: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消业得定,此说甚可赞叹,然而消业有一个基础,必须持戒,不持戒修任何法门,消业力量不能圆满。
    很多人对准提咒有一定误会,觉得不持戒也可以修行成就,认为是经中所说,然而,此说只是入门门槛较低,最后要的定力,是必须持戒的。
    戒定慧三学,戒律是基础,所以,真正的奥秘,是持戒得定。

    修持准提咒的人,一定不能再抱着不持戒修行,饮酒食肉修行,觉得这样也可以成就,不能抱着这个想法。佛菩萨摄受众生,多以善巧预先摄入教门之中,然后施以调伏。故而饮酒食肉之说,只是一个方便入门的说法,最后得成就,还是要持戒。
    犹如幼童不愿入学,父母循循善诱,而以糖果美食诱之,令入校门,菩萨摄众生入佛道,也复如是,既然渐渐得入正道,则当以戒定慧三学安立自己的修行,若舍正途,久久执着酒肉不持五戒,犹如童子执着糖果饮食,如何学业道业有成?  


    持咒需要一定次数,以量变达到质变的说法,是正确的,我自己也有切身体会。
    但是如果不持戒,即便念咒次数很多,也未必发生显效的质变。


    故而,鼓励持戒念咒!!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4: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不守戒。是边补边漏。正淫也是漏。能免则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23:39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00

    主题

    908

    帖子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365
    发表于 2011-9-28 00: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看法是要先了解修定的方法是要取一個所緣,  安那般那, 數息, 不淨觀, 淨觀都是原始佛教的修學法(聲聞禪法), 但是大乘禪法中修密法的持咒, 淨土的念佛也是所緣的一種. 所以持咒或者念佛都是可以入定, 但是這種定是到近分定或安止定, 要入初禪可能較難.

    修四禪八定的人要知道定是屬於第六意識的範圍, 要修解脫道則須依著定力的扶持續修觀慧. 但是修持咒或念佛的人到達近分定或安止定時, 要依當下明明白白的覺性生起觀照力去觀照. 如果沒有經過這種轉折的思維, 那就會耽於定境的快樂而終生色界天
    .
    定境是心一境性, 尋伺喜樂在四個禪定中依序捨去. 那怎能持咒呢?  所以定中持咒應該是屬於大乘禪法的修法. 大乘禪法是不講四禪八定的,  大家可以見大乗\經典中是看不到四禪八定的修法, 而只見很多很多的"三昧".

    三昧是禪定的特質之一, 又稱等持.  就定的深淺\而言,  三昧是屬於較淺\的定力.  定中持咒應該改稱為"以三昧力持咒".  那為何功德大? 這是大乘佛法殊勝之處, 因為它的前提是先要發大悲心與甚深的觀慧, 這個發心與智慧才真的是功德大的主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持咒或者念佛都是可以入定, 但是這種定是到近分定或安止定, 要入初禪可能較難.

    这一句是没有经典依据的。不要说是哪位大德讲的。佛有这样说过吗?其实,有人诵金刚经超越四禅八定也不是很难。诵准提咒求什么得什么,包括求禅定,求成佛。比按小乘的修容易得多。这是有经典依据的。也有论典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8 13: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业障重,福报不够的人不可能按小乘修法得正定的。业障重点的人他的身心素质不符合入定的条件。免强去修又易出问题。单靠入定也不可能成佛。还要上供,下施。个人见解。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1 23:39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00

    主题

    908

    帖子

    26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365
    发表于 2011-9-28 18: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3楼kangying2496于2011-09-28 13:14发表的 :
    所以持咒或者念佛都是可以入定, 但是這種定是到近分定或安止定, 要入初禪可能較難.

    这一句是没有经典依据的。不要说是哪位大德讲的。佛有这样说过吗?其实,有人诵金刚经超越四禅八定也不是很难。诵准提咒求什么得什么,包括求禅定,求成佛。比按小乘的修容易得多。这是有经典依据的。也有论典依据。

    念佛心心念念, 念茲在茲, 離五蓋, 發明淨光,得五禪支, 那麼就入了快到近行定的境界, 但是絕對入不了禪, 因為是從尋伺思維的, 這個在論典裡是有根據的.

    你自己修修看, 你念佛, 禪定力慢慢生起, 一片光明, 但是你要入定, 絕對要捨下所緣. 因為從修定的原理來講, 憶念尋思增勝(專心用功的意思)是隨順奢摩他勝解(還不是定的知見)相應作意, 它是不可能入安止定的. 在”清淨道論”裡也提到念佛是不能到安止定的. 所以我們在念佛只能到初禪的近行定, 這個時候如果要入禪, 一定要轉取定中的禪相, 比如取佛像, 這時佛相會在你的禪心中清清楚楚地出現. 作為所緣而觀佛色相, 才能夠入禪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4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們在念佛只能到初禪的近行定

    这不对。有人就是修念佛法门证阿罗汉果的。他绝对没有走小乘的路线。你看看·净土圣贤录吧,念佛超过阿罗汉果的菩萨不少啊。
    证果例子:http://www.folou.com/thread-497482-1-1.html

    具行禪人修行略傳
    趺坐向西歸淨土,蓮池浴體證無生



    枯腸欲斷只呼天,痛惜禪人殞少年,數載名山參偈遍。歸來念佛荷鋤邊;

    助興梵剎同艱苦,密行功圓上品蓮,燃臂藥王真供養,孔悲顏歿尚悽然。

    活到于今心更寒,惟師超逸不相干,人當末劫多緣累,君至臨終一火完;

    世念難忘蔬菜熟,西歸且尚夕陽邊,傷心老淚揮無盡,一磬留音示妙緣。

    (虛雲老和尚追悼其徒具行禪人生西詩)



    这位大阿罗汉是按金刚经,净土宗的经典修成的。还有虛雲老和尚的教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1: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念佛念到跟佛的心光相接。心念就定在一片光明之中。
    按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修法绝对超四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2: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您认为念佛是以一念代万念。那就不是正路。那是心外求法,外道。念佛是和佛菩萨光明无量的心光接触,增强我们心力的光,消灭我们黑暗的业力。《华严经》里也说:‘大士光明亦如是,有深智者咸照触;邪信劣解凡愚人,无有能见此光明。’
    单按小乘修法,要证菩提正果,是很难很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9 02: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定,是要无量功德无量善心,慢慢熏修来的。单打坐,不布施。不做各种利他的善行,如本来福报不够,无论怎样修也不可能得初禅,就是得到了,也很难再生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11:06 , Processed in 0.1362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