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28|回复: 0

慈悲智慧愿力三力平衡修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发表于 2011-9-10 14:3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慈悲智慧愿力三力平衡修行
                                     ——2011.07.06师父开示

          今天有时间和大家说说有关修行,我们能够入这个佛法门,都是因为每个人生命当中都有一些非常过人的一些品质和因。在这些品质当中呢,都是有所偏向的,佛陀具足了什么么呢?佛陀一个是具足了智慧,另外具足了慈悲,还有他具足了力量。在这个佛法的根本还是清净,清净相对于我们凡夫来讲是不清净,不清净的这个境界呀也是无量无边的,那是因为我们的这个心念充满了散乱,或者说充满了无始劫来的我执、烦恼执这两种障碍。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现量地看到自己的这个生命河流当中有什么障碍,那这个就使得我们老是具有一分而不是具有圆满的三分,所以这种不清净是很难觉察。清净和什么相应呢?清净和无我相应,这个散乱呢和我执相应,那我们现在修行为了对治这个散乱,以便于对治我执,所以我们把佛法概括为禅定,就是生命的全部;把生命呢就当做是佛陀的代名词,代表了一切的圆满。所以这种不清净的现实,通过禅定的力量,慢慢地我们就会发现。这个禅定啊真的是一个非常难非常难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呢,这个修行的人多,成道的人呢凤毛麟角。我们从这个历史上这些成就的人来看呢,他都有一些不共的缘起,不过无非就是说这三种力量:智慧过人、慈悲过人或者说愿力过人。这个呢我们不要说那么远,就是这一生这个人的天性当中,如果他这三方面的资粮达到一定的量的话,这一生他都会和佛法的这个缘分呢会不断地成熟。
          你看这个清净是非常难以觉察的,所以在凡夫用功的时候,就是首先要锻炼这个细心。特别像我们道场,你看这个座上修毕竟还是占得时间很少,那么座下怎么样去认知这颗心,保任这颗心,那这个就大有讲究。我们要细心,所以说用心用心,我们不断地强调这个用心。但这个用心呢也是非常难非常难的事情,它甚至于比修禅定更难,那你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量使你细心下来呢?去把自己的念头落下来呢?不再天马行空地打妄想呢?那就是说一个近取的缘呐,就是对于生死的畏惧。所以生死是生命的一切现象当中客观存在,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对生死还感受不到,因为我们在生死的时候是昏迷的。所以对于我们这个现量的来说呢,这个生死好像觉得没有什么。凡夫呢,就是一般的人对这个生死也就是因为没感觉,也就是忘记了,所以他甘愿沉迷,一生一世;而修行人呢,知道有这么一回事,但知道不等于感受,知道是分别作意,这个还是和散乱相应的一个心所。这个我们一定要去分别清楚。所以不要囫囵吞枣。我们在禅定的时候,可以思维一下生死这一话题,到底是何为生?何为死?看看自己是不是通过思维生死,真正的发起出离心了。发起出离心的标志是什么呢?一切知见都会放下,一切人我都会放下,是非更是要放下,因为啥呢,就好像绑缚刑场的人,你和他说一些生活当中,米饭盐重了,菜盐淡了,你说他会挂碍吗?他根本就不会理你这些闲言碎语。所以生死心如果现量地发起的话,它就能够顿断一切现前的境界。所以我们要细心地去思维,这样子就和清净又在接近。所以能够清净下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回观自己。
           回观自己什么呢?我们会发现在自己的这个性格、语言当中,这个慈悲、智慧、愿力,哪一个比较明显一些。这个没有禅定的力量,自己是很难发现自己的,所以我们老在说,优点决定高度,缺点决定去处,去处是哪里呀?去处是生死;高度是什么呀?高度是我们这一生在佛法当中所理解到,所发现的在我的生命当中,哦,佛法是这样子的。或者你发现它的智慧,觉得很好,或者你发现佛法能够帮助很多人,那就是慈悲,你能够发现佛法的一个面。所以在我们的境界当中,不用去思考都知道一个普通的真理。我们就像盲人摸象,我们对于佛法的感觉都是一个平面,而佛法仅仅如此,佛法有什么美、有什么好只有佛陀知道,我们都只是少分的、相应的、有选择的和自己根器相应的这部分呢,我们大概能知道。所以有些人呢会认为佛法是什么?是这个四大名山的香火;是这个佛家的富贵、堂皇,富贵可以做帝王之师,所以这个世间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些出家人怎么就把这些搞科学的、这些搞哲学的,什么人都能统到一块儿。这不是出家人的力量,这是法它本身有的力量。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世间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有果,当中都有因缘,一环套一环的。所以我们就会通过清净的力量,不断地去发现自己生命的一些品质,从这个当中我们要真正的保任自己的一些善根,让它更纯粹。怎么是保任呢?让自己的智慧或者慈悲或者力量,让它更圆融、更无我。你会发现自己所有的思想、语言、对佛法的看法,这些都带有相对性。这样子,你慢慢地不会固执地认为:“哦,佛法就是这个样子的。”这种错误是很容易犯的,阿罗汉得了法位,佛陀在说大乘的涅槃之道,他们听了不相应还会退心,所以我们不要认为自己很圆融,总会有一些偏颇之处,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但说我们学佛的人是这样子,要想得一个人身,他也是在这三方面有些过人之处,这个人他才有点人格,他才会得到一点人身。你像世间能做一些事业的人,或者说有所承担的人,他们有的无非是智慧过人,有的无非是慈悲过人,他们有的是天性,有的来源于后天的学习,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呢是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也有人成功了他是从天性中来的,他也没有去总结,所以都变成了有漏的法,因为自己这种烦恼和我执的原因,他得到成功以后,他站到一个地方,他退也不能退,他进也不能进,他只能选择堕落,这就是说这个世间的过患。那世间没有再说更深一层的法了,所以这个人呢没有依靠,没有皈依处。真正的佛法这些还没有入门呢,对这些总结了以后,佛陀说:“世间的一切,世俗谛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这个虽然是真实的,但是对于有我执、有烦恼的人来说,他会接受不了,他觉得难道我努力了这么多年,甚至一生,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你一句空的,这岂不是把我的一生都抹杀了吗?所以他是有我执呀,谁都有烦恼,是不是?这就是他们的路没办法拓展,但是虽然他们这样子非理作意,但是人生的结局真实的必然会显现,总有一天这些都要归零,都要无常,都非他所有,这个是作为“道”很无情的一面。
          道不安立任何东西,如果安立于东西的话,都是相对的话,那我们人类就完蛋了,这个病毒呢就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法都是相对的,从相对当中不断地归零,因为什么呢?它们属于生命的外围,缘生则灭。所以佛陀说法,说的是一切法都是因缘,所以叫缘起。所以佛陀所说的这个缘起之法,是很难了解的,是凡夫有漏的意识很难捕捉到的对境啊。你说佛法难不难?是非常非常的难,要想达到一种清净,要想入佛法的门,各种状况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法在哪里呢?都在每个人的内心当中。你能不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完了呢发现我还有一点点智慧,那我能不能替众生承担呢,我的愿力能不能让我坚持我生命的选择呢?所以你发现一个优点,完了不断地去培养那两方面的资粮。
          所以这三个资粮非常重要,它们要做互相依存、互相限制、互相作用的时候,我们才能够不断地升华自己对佛法的知见,也不断地能够去除我执掩盖下的偏方面的慈悲、智慧和愿力。我们学佛有多大愿力大家自己看一看,但世间人的愿力是很强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也不退缩,我们修行的时候如果真的有这种境界出现,我们退缩不退缩?在世间来讲有多少这样的事情啊!他们也面对的是自己成长的煎熬,自己对自己信念的追求有没有放弃,学佛也同样是如此。所以世间的事情是如此的,我们现在学佛同样的也是在世间,那佛法出世间的在哪里呢?出世间的也是要在世间才能成就,成就了最后的那个刹那,它是能够产生一个反向的作用力的,它能够把我们带到出世间,而不是说我们开始就修的是出世间的法和世间人不打交到,那也是错误的,那也是自己落入自己主观的想象。所以这是很真实、很现实的一条路,我们不要在温室里呆的连免疫力都没有了,这个每天无所事事,你这个吃一碗饭,也不知道感恩,也不知道说自己下了座还要去如理的思维,所以呢这就是混日子了,混日子本身呢也不怕,但是你今天不能如理的作意,那你就在非理的作意,非理的作意到了一定的量的时候,你会被自己的概念所打败,你都不知道从哪里败的。所以说修行很难很难!
           那有些人说修行不是靠加持吗?没错呀,修行是靠加持的,加持的是你的外缘,不能加持你的内心,这是佛陀没有办法做到的事情。佛陀当年在王舍城,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对佛陀有感觉,而真正依止佛陀不退转证得果位的那又少之又少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佛陀的加持和自己的努力这是双方面的事情,还有我们智慧对缘起的把握那就是法界缘起力,这三方面缺一不可。所以我们最后证道的是什么呢?最后证道的还是法界的缘起,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理,这种理性的生命规律,而这无上的法则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回避的。所以我们必然在最终的时候都是要顺应这个“道”,我们才能够解脱,而所有的这个烦恼、执着、惑业苦,都是逆着这个道,所以逆道者亡啊!我们不断地亡,亡了以后又生了,所以逆天者亡、顺天者昌。我们不要夸大自己的想法,那是逆天而行;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和我执所左右,那同样都是自取灭亡。这是法界缘起,这个呢不是说谁和谁的关系好,就可以给你通融通融开个后门。所以这个无上的法则它是无情的,它也来源于这种法界四大的相生相克,从它当中产生的。那实际上我们所有的看法、想法都是法界的四大,它们所显现出来的幻象,是虚幻的幻觉。所以入佛法之门呢,你首先要静下来安住神,安住神了你会看到,噢!这一切都是幻象,这个知道没用,你要坚持才可以。坚持的时候呢,我们呢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就不要让它来干扰,所以我们要闭起门来放下一切,面对过去做适当的反省。通过定力发现它这个幻象,心会慢慢地脱离这个境界、习气、惑业苦这种磁场的作用。所以这个作用、这个过程就是养道。
          那你说我们办这个道场可以说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能够提供给大家的也是非常有限,这个虽然有限,但是非常的重要,这就好像是淤泥里面的一块木板一样,能够给我们大家脚下带来一块落脚的地方,这个我们要知道感恩;同时我们在感恩的时候我们才会珍惜;我们珍惜才会真正的清净;清净才能产生智慧;从智慧当中才能产生承担的心力。所以回过头来说在你火烧眉毛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是我们自己要有一些修行人的品质,不要追求那么高深的道,我们把自己看得太大了,我们要把这颗心沉下来,从现实生活中观察,要学会珍惜、要学会感恩、要学会偷偷地去修行,修什么呢?要多培福啊,多去成就别人,别人这会儿烦恼了,我们能够帮助他。人都有一个脆弱的时候,作为修行人也是同样如此。我们不要内心就是那样子的壁垒封严的,害怕别人打扰自己的修行。我们在禅坐上所找到的一点点的感受,就把它当做宝贝捧在心里,就害怕别人把自己的这个宝贝拿走。哎呀!他又怎么不护持我,他又来干扰我,这些状况都是不知道珍惜,没有惭愧心,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偷偷地去成全别人。所以你有一份珍惜呀,这因果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人是在这个业力的链条的推动下,我们的这个生命、我们这个肉体是受这种力量左右的,你能够有这种心力,它业力的磁场就能够抵消,你今天呢就不会负欠债。
          所以日子一天天地过,我们这个禅定呀一天天地修。现在也就像冬眠的虫子一样,也该清醒清醒了,那有的人呢这个禅定还没有入进去,那你就要赶紧加油修,人生没有多少日子,别人也没有办法不停地等待我们,我们自己要好好地去成熟,去培养一些好的生命品质。不要老是聚焦,这个带了一个近视眼不会聚焦,看到所有的东西都是变形的,都不知道佛法从哪里修,只是随顺自己的想法、看法、情绪、感觉,哦,佛法是这样,佛法是那样,不知道去全面的放下自己感性的觉受,按照理性的要求去培养自己的一些善品。这就变得混乱、散乱,最后被业力的磁场所左右,而不自知。那这个是非常非常难,所以大家还是要细心一点,不要囫囵吞枣的,会很麻烦。
          这个有缘呢说一说,也不一定有好处,可能也是打打闲岔。那么我们要确立什么呢?这颗修道的心还有多少是虚拟的,还有有多少是不顺道的,那我们要去观察的。自己的病要自己才能治得了。我们这里一个大的环境,因缘也都具足了。所以佛门是这样子的,善门难开,善门也难闭,来的人呢也都有他来的因缘,走的人也有走的因果。那你说我们也不是世间人,去思维这些也都是打闲岔,那这个果出现了,我们就要知道这个果必然有因,这对未来的修行可能有更好的把握。
          世间呢都是缘生缘灭的,这是规律没有办法,如果说不是缘生缘灭的事情,那也不正常。当然过去的那些圣贤他们都已经走了,我们也没有办法恒常的和他们在一块儿,但是你知道圣贤心里想什么,那你有可能要有一个穿越时空的皈依吧。这种皈依可能也不是那么感性的,可能里面也代表了我们对正法的觉知,以及自己成熟的一面。所以来日也方长啊。我们学佛呢也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甚至还是没有开始,也只是一个原地踏步的过程,虽然我们也许后退了,这些都不要紧,为什么呢?人都是一念之间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的。所以要有平常心,要有长远心,要耐得住寂寞。我这边过几天老上师那边屋子的状况,我得过去一下。不要我在呢,自己还好一些,我不在呢,这个座也不上了,这个怎么舒服怎么来了,那这个也是可怜啊,是不是?你们把你们的道业绑在我身上,我死了你们就不成道了?你们就不修道了?那岂不是可怜!这是迷信啊!那我们找一个师父就是绑架呀!这不是修行啊,所以我可以给你们绑架几天,但是不可以绑架一辈子,我有我的事情要做,你们要自己去成熟成长,如理的思维和珍惜,培养自己的善品和敏锐的观察。总之呢,常坐常修,要耐得住寂寞,总有点消息,不要一曝十寒的,那就很麻烦。你看看说不打闲岔,不打闲岔,还有多少事情打闲岔呢?吃饭呢正念也没了,那就打闲岔;经行又被感觉所欢喜了,又打闲岔了;不得觉受还好,得了觉受就执着,又打闲岔了;自己还不承认:“我这个不是执着”,这岂不是自己骗自己!你骗得了鬼,骗不了因果呀。
          我们找一个依止的善知识,不是说我们软弱的时候就要找一个墙要靠一靠,找个奶妈哄一哄,不是这样的。我们找一个善知识的意思呢就是说在我们昏迷的时候,他能够大吼一声让我们清醒,在我们非理作意的时候,他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点盐,给我们消消毒,不是让这个脓疮继续这样子痛下去。所以我肯定是逆着人情的,你们自己也清醒一点,不要老在人情里面打转转,老想着我要按照你们的意思来,那是不可能的,那也不是我的责任,那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就说这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2:02 , Processed in 0.12565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