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吉祥果

《造佛像感应功德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斋僧功德,可靠经典依据:

(一)
若复有人斋食供养佛及众僧,功德有十,云何为十?

一寿命延长。二形色圆满。三肢节多力。四记忆不忘。五智慧辩才。
六众睹欢喜。七丰足珍宝。八人天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

如是十种胜妙功德。

-----《佛说分别善恶报应经》

(二)
诸此众生类,所作福德业,造行若干种,施僧获福多
此众度无量,犹海出珍宝,圣众亦如是,演慧光明法
瞿昙彼善处,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计,最胜之所说

-----《增一阿含经》卷六

(三)
佛言:“大王!若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
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隐、成就辩才。

------《佛说布施经》


(四)
若能以一诃梨怛鸡(泛指药材)。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疾疫灾起。
若有能以一抟之食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起。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第一  

注:
一种,是药物供养僧众,“诃梨怛鸡”泛指各种治病的药材,对现代社会来说,就是各种治病的中西药物。
以各种种治病药物供养僧众,或者帮助疗治僧众病痛,供养者未来会无病痛,不会遇到瘟疫疾病。
一种,是饮食供养僧众,斋僧,供养者未来不缺乏饮食食物,饮食方面的受用圆满丰富,不会遇上乏少饮食的饥馑灾。



(五)

《佛说诸德福田经》宿世以床座浆粮、治病药物、奶酪、珠璎、洗澡沐浴,供养僧众,所获福报

听聪比丘,于宿世中,于大道边,作小精舍,床卧浆粮,供给众僧,行路顿乏,亦得止息;缘此功德,命终生天为天帝释,下生世间为转轮圣王,各三十六反,典领天人,足下生毛,蹑虚而游,九十一劫;食福自然。今值世尊。

波拘卢比丘。于宿世中,持一药果。名呵梨勒(注:治病药材)。奉上众僧。缘此果报。命终升天。下生世间。恒处尊贵。端正雄杰。与众超绝。九十一劫。未曾有病。余福值佛。

比丘阿难,于宿世中,身生恶疮,治之不差有亲友道人,来语阿难:“当浴众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疮。便可除愈。又可得福。”阿难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浴具。洗浴众僧。以汁洗疮。寻蒙除愈。从此因缘。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常得净福僧祐广远。今复值佛。

须陀耶比丘,于宿世中,以奶酪布施众僧,众僧咒愿,益怀欣踊,缘此福报,寿终生天,下生世间,财富无限,九十一劫,豪尊荣贵。

天帝释。于宿世中,以身珠璎。布施众僧。同心咒愿。欢喜而去。从此因缘。寿终即生忉利天上。为天帝释。九十一劫。永离八难。


(六)
盂兰盆节,特殊日期的斋僧功德(超度七世父母,现世父母眷属增益寿命福德):
佛告目连:十方众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盂兰盆经》


夏安居期间,供养僧众,自身获福,父母超升:
佛陀时代,罗阅祇国有位那舍长者,心性仁慈乐善好施,但他的父母悭贪不施,并将儿子留给他们供养三宝布施穷苦的财物,不做布施供养,而私自截留,撒谎欺骗儿子说做了供养布施,因悭贪以及这些恶业的缘故,去世以后,堕落饿鬼道受大苦报。那舍长者有次得重病,昏死过去,昏迷中,被善神带领,见到自己的父母,堕落饿鬼中受苦,十分疑惑。醒来后,为了挽救父母,去请教佛陀,佛陀告之其父母悭贪截留财物谎言欺骗之事,是导致其堕落的原因,并教导他:“若能在僧众结夏安居期间,广以百味饮食,种种甘美,以上好干净的器具,装盛其中而供养僧众;或者以上好的香、花,以及金银珍宝做成的各种器具,供养僧众,以此功德福报,可以令你自己得到福报,同时令你的父母解脱苦难,不再受饿鬼的苦难。”那舍长者立即回家,按照佛的指点,做各种供养僧众;然后再去见佛陀时,承佛威神,已经见到父母因此福已经转生天上,享受自在安乐。佛陀更为长者开示心性因果之理,那舍长者闻法感激涕零,如实信受奉行,精进道业。
------典故摘自《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卷》


(七)
《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人用钱米,供佛斋僧,功德如何?
武帝又问:人用钱米,供佛斋僧,功德如何?
志公答曰其福甚大不可量。若人有此信向自有无量功德。经云:供佛又礼拜,福等虚空无比量。斋僧复施,如同行路著脚跟。譬如耕种田园一般,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然虽如是,全要后代修行人脱俗离尘,守戒清净,剃除须发,不离道场,参求明师,勇猛精进,明心见性,弘法度人,接引后来,报佛恩德。若有如是僧道,应受人间供养。所以舍财施主要信心不退,切莫生疑,异日有因缘,亦同得此道也。




金财比丘
  据《佛说贤愚经》所载:释迦佛陀在世时,舍卫国王城中,有一位大绅士家生下一个相貌端庄的婴儿。小孩出生时,有一件奇异的事,在左右两手中各握一枚金钱,父母就把金钱取出,手中又生两枚金钱,生生不已,永取无尽。所以,父母将小孩命名为“金财”。金财成年后,请求在佛陀座下出家,佛陀许可并向金财传了大戒。金财便向诸僧众处一一礼拜,随其所拜之处,均有两枚金钱,一一遍地。尊者阿难就这件事向佛陀请教是何种因缘。佛陀回答阿难说:“在过去时代九十一劫前,当时有毗婆尸佛出现于世,度化无量众生。当时有一位贫苦的乡人.缺乏财物,常常砍柴去卖,以图糊口。有一天,乡人卖柴得两文钱,刚刚要回家去时.看到毗婆尸佛接受王家奉请,因而乡人心生欢喜,就拿出两文钱,施佛及僧。毗婆尸佛悯念此人,郑重收受两文钱。”
  佛告阿难:“当时贫穷的乡人,由此二文钱施佛及僧的功德,于后九十一劫,手中常握金钱,未曾有一天有所缺乏。当时贫穷的乡人就是今天的金财比丘。”
  这就是金财比丘手握两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缘。所以,供养佛陀圣者或僧人的功德福果是最为广大圆满的。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韦知烹羊,屡煮不熟,于羊腿中,剖出佛像,戒杀酒肉
唐高宗永徽年间,右金吾卫曹京兆韦知十煮一只羊腿。煮了半天还是生的。韦知十很恼 火。家里的仆人说:“烧的柴禾有平时的十倍,不知这是怎么事?”知十又让他重新煮,结 果还是如此。知十便让割开,里边割出来一尊铜佛像,有一寸长,闪闪发光,佛像制作得极 好。从此之后,韦知十家里再也不杀生了,也不敢喝酒吃肉了。(出《太平广记》)




钓鱼之人,连续钓上佛像,悟而止钓
清澈渭水的边上,有一个平常百姓家的儿子,喜欢钓鱼。不事农不从商,以用香饵垂钓 为职业,从壮年到中年,钓到的鱼不知有多少了。他掌握了任公子配制鱼饵的方法,用油把 燕子肉煎了挂在钓钩上来钓鱼。这种钓法就像把鱼保存在自家的池塘随用随取一样容易,他 家几口人的生活,全依赖于这个钓鱼竿了。有一天,他在大涯硖钓鱼,整日无所收获,天色 将晚。拉起鱼竿只感到拉不动,他很惊讶,慢慢地拉起,钓起一个铜佛像,感到纳闷。又把 它扔回水潭。于是又到别的河里去钓鱼,也没有收获。又钓出一个铜佛像。在这时他折断了 他的鱼竿扯断了鱼弦终身不再钓鱼。(出自《太平广记》)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狮子吼A 于 2014-5-2 11:52 编辑


《法苑珠林》阿难尊者,宿世皮肤恶疮,洗浴众僧,即得痊愈(皮肤病者,仿此)

又福田经云。有比丘名阿难。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罗阅只国为庶民子。身生恶疮治之不瘥。有亲友道人来语我言。当浴众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疮便可得愈。又可得福我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浴具洗浴众僧。以汁洗疮寻蒙除愈。从此因缘。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常得净福庆祐广远。今复值佛心垢消灭逮得应真。又十诵律云。外国浴室形图犹如圜仓。开户通烟下作伏渎。出外内施三擎阁齐人所及处。以瓶盛水满三重阁。火气上升。上阁水热。中阁水暖。下阁水冷。随宜自取用无别作汤。故云净水耳。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云何为五。一除风。二病得瘥。三除去尘垢。四身体轻便。五得肥白。若有四部之众。欲求此五功德者。当求造浴室。


-----《法苑珠林》




编者注:
1、切莫自以为聪明,取些出家人的洗澡水,来洗自己皮肤,此案例所描述者,并非此义。其实义者,需要行者自己发心,准备洗浴所需一切所用,供养僧众洗澡沐浴,以此因缘所得洗浴之水,行者用之,方有其效。何以故?福德因缘力故!因此,须依照此,如法供养洗浴,必定有此利益。不可胡乱取出家人洗澡水来用,若无效果,不要怪罪,此处已经说明!

2、同样是水,无因缘故,用之无效,建立因缘故,即有效。此佛法缘起说,之必须也!

3、若无洗浴僧侣之方便,笔者建议,可以家中以温暖香洁之水,洗浴佛像,取此水洗浴,完全可以,甚至效果更好。何以故?因佛菩萨亦三宝之一故,且更圆满之福田故!


《浴佛功德经》洗浴佛像者:现受富乐无病延年、所求如意!   

尔时清净慧菩萨闻是颂已。白佛言。未来众生云何浴像。佛告清净慧菩萨言。汝等当于如来起正念心。勿著二边迷于空有。于诸善品渴仰无厌。三解脱门善修智慧。常求出离勿住生死。于诸众生起大慈悲。愿得速成三种身故。善男子。我已为汝说四真谛十二缘生六波罗蜜。今更为汝及诸国王王子大臣后宫妃后天龙人鬼说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第一。胜以恒河沙等七宝布施。若浴像时。应以牛头栴檀。白檀紫檀沉水。熏陆郁金香。龙脑香。零陵藿香等。于净石上磨作香泥。用为香水置净器中。于清净处以好土作坛。或方或圆随时大小。上置浴床中安佛像。灌以香汤净洁洗沐。重浇清水。所用之水皆须净泸勿使损虫。其浴像水两指沥取安自顶上。名吉祥水。泻于净地莫令足踏。以细软巾拭像令净。烧诸名香周遍香馥安置本处。善男子。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既安置已。更烧诸香亲对像前。虔诚合掌。而说赞曰:
我今灌沐诸如来  净智功德庄严聚 
愿彼五浊众生类  速证如来净法身 
戒定慧解知见香  遍十方刹常芬馥 
愿此香烟亦如是  无量无边作佛事 
亦愿三涂苦轮息  悉令除热得清凉 
皆发无上菩提心  永出爱河登彼岸 
佛说此经已。是时众中有无量无边菩萨。得无垢三昧。无量诸天得不退智。诸声闻众愿求佛果。八万四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幸蒙大师哀愍。我等教浴像法。我今劝化国王大臣一切信心乐功德者。于日日中澡沐尊仪获大利益。常当顶受欢喜奉行。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兄,这里有个造佛像捐功德躲避地震的案例。
房屋信息 09:19:54

是08年汶川地震的案例,当时告诉了一位网名听风的歌师兄。他去电话采访了当事人夫妻。刚才我又碰到这位当事的阿姨了。再让确认了事情的真实性。
房屋信息 09:20:29

我找一个文章,发给你看看,能不能采集到书里。如果可以,请游师兄联系下作者师兄,他们认识。
房屋信息 09:22:22

一个发生在重庆合川奇妙逃避5.12大地震的真实案例!!!  
最近在网上结识一位重庆合川的师兄(网名:诚心向佛),在跟她交流佛法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神奇事件,令我惊讶不已!事情与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有关,为了更详细的了解事情的细节,我还要了当事人的电话,通过电话跟当事人详细了解了具体情况,确定事件基本属实,甚为惊叹,现转述给大家,让大家一起来感受这样的不可思议!
        这位“诚心向佛”师兄有一邻居,是年近80的老两口,都是老知识份子,老大爷姓杜,人称杜老,是退休老教师,老太太呢是那种大众型的每月初一、十五要烧香拜佛的信佛居士!老两口为人善良、乐于助人,生活稳定而充实,过着其乐融融的幸福晚年!可就在今年5月份,老大爷突发奇想,想到过去从教的四川德阳、绵阳、广元一带去旅游,去拜访一下住在那里的老同学们、老故人!确实人在晚年,能跟远在他方的故人们相见的机会还有多少呢!?老两口趁能去就去,自然也是理所当然的!
        于是二个人启程先到成都亲戚家住了三天,然后他们一起游了三个地方:德阳、广元、绵阳,在这里一共游玩了七八天。最后游历的一个地方是绵阳,就在绵阳呆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老太太心神不宁,就是不愿意呆在绵阳了,始终觉得不舒服,身体上没有什么,就是心里特别烦燥。老太太就叫着要回家,老爷子不干了,才没玩几天,怎么说走就走了,再说这么大年纪来一次容易吗!于是老两口就像孩子一样争吵了起来,他们所住的绵阳亲戚家,是一所学校,亲戚是校长,家里条件挺好的,也同样劝他们留下来。可老太太就是不干,执意要回家。结果,老爷子拗不过老太太,只好闷闷不乐的准备打道回府了。本来老爷子说第二天回家,当时作决定时已是5月11日晚上的7点多钟了,老太太却非要当天晚上回去。二人为此又再次争吵起来,没办法,亲戚只好把老两口送到了绵阳汽车站,乘的是当天最后一班末班车,好像是晚上十点多钟发车,回到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一点多钟了,二个老人这才疲惫的睡了!回来后老爷子就不停的怪老太太,大家都知道的,第二天就发生了惨痛的5.12汶川大地震——8级强震!发生地震时,老两口在合川,就住的一个三楼,是不慌不忙的走出来,在一个空地中很安全,全家都没事,虽然合川是重庆的区县,但是这次地震震动还是很吓人、很强烈,整个地震震了接近四分钟,很多房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这老两口住的是一个80年代的老房子,他们不光人没事,房子也丝毫未受损。后来老爷子逢人就说,是老太婆救了他的命,这一切都归功于老太太平时信佛,现在这事是他们周围人尽皆知的奇事了!
        在电话里,老爷子说起他的老太太,那可是喜上心头啊,完全没有当初在绵阳争吵时的愤怒,一再的说,不光过去和现在,而且是将来他都坚决地服从老太太的领导!他们老太太的领导好啊!哈哈哈......真是非常的有意思!在最后,老爷子总结这个事情的原因,因为他本人是学哲学的,他提到他一直不反对宗教,曾经广泛的涉猎过各家的典籍,虽然不能说像老太太那样吃斋念佛,但心里也是不反对的!经过这一次的虚惊历险,那就更是信了,信有菩萨神明冥冥之中有护佑,感叹自己平时坚持正确的思想,乐于助人、乐善好施都没有落空啊!老人还一再地赞叹我们有一个好的领导、好的政-府,如果没有我们以胡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我们老百姓不知还要受多少苦啊......言语真挚感人,真是多么朴实可爱的一位善良老人啊!
        因为打电话时是下午,老太太正在午休,我也就不便打扰了,跟老爷子交流就已经很愉快了,在祝福两位老人身体健康,长寿幸福以后,就结束了通话!
        对自然灾害的预警,我们一般只听说动物才具有这样的能力,而人往往是不具备的!对于老太太在地震来临之前莫名其妙的异样举动,我们能仅仅的将其理解为巧合吗!?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世界也就真的太简单了,简单得令人难以接受!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在佛的经典里,记载了大量的在大灾大难的共业中能够巧妙脱离的经典案例,这些巧妙的脱离无不是与往昔所修善业有关!世上只有不信因果的痴人,没有落空的善果!让我们从这些现实的故事中体会因果的奇妙吧!
        感谢“诚心向佛”师兄提供的这个信息,也再次祝福两位老人晚年幸福吉祥!同时祝一切灾难中受苦受难的人早离苦难、早得解脱!阿弥陀佛!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在世时,有一人名叫宝手,他能够手中自动生出金钱,随取多少,源源不断,出家修道后,又证悟阿罗汉果。阿难尊者请问世尊原因,世尊开示说:昔日迦叶佛涅槃后,有波罗奈国的国王迦翅,收集舍利,修建佛塔供养,当时有一位长者,将身上仅有的一枚金钱,供养在佛塔的门轴之下,并且发愿护持佛法,然后离去;此后,这位长者生生世世投生在天上人间,手中都有金钱自动生出,乃至今生,手中金钱取之不竭,并能随我出家修道,证悟圣果,这就是宝手比丘的宿世因缘。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恭喜长者您喜获麟儿!”“哇!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居然天降七宝之雨,整个家中都充满了无尽的宝物!”“是啊!是啊!长者您真有福气,这必定是一个特别的孩子……”在长者的家中,惊叹声此起彼落,原来今天长者家生了儿子,而且出生的时候,天空中宝花缤纷落下,散在家中各处,令人欢喜非常

  这一天,长者请相师为儿子占相,相师由衷赞叹:“您的儿子相貌真是非凡。”长者听了非常高兴,即请相师为儿子取名。相师问长者:“当孩子出生时有什么瑞相吗?”长者回答:“孩子出生的时候,天降七宝,遍布家中。”相师告诉长者:“这孩子有宿世的大福德,应取名为‘宝天’。”

  宝天渐渐长大成人,才华洋溢,精通各种技艺,他听说佛是大圣人,德行高远,便心生敬仰,希望能随佛出家修行。于是,宝天辞别父母,来到佛的面前,恳求出家;佛一见宝天,便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衣着身。”又说了殊胜妙法,宝天比丘当下就证得阿罗汉果。

  阿难在旁,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于是请示世尊:“这位宝天比丘过去修何福德,今世出生时能天降七宝雨,一切食衣自然充足,从不缺乏?”

  佛陀告诉阿难:“过去毗婆尸佛在世弘法时,有许多善信居士以钱财宝物、衣食卧具等供养佛及众僧,当时有一个贫人虽然一无所有,却非常想要供养,于是以一把像珠宝般的白石头,虔诚恭敬地供养僧众,而且当下还发了大愿。那位贫人就是今日的宝天比丘,因为当时恭敬供养白石,之后九十一劫当中,皆享无穷尽的福报,衣食、财宝自然具足,从无缺乏。而且因当时的信敬之心,今生值遇我在世弘化,并随我出家,证得阿罗汉果。”当佛说完宝天比丘的宿世因缘,在场大众皆心生信敬,有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罗汉者,亦有发无上菩提心者,对于佛陀所说的教法信受不渝,顶戴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二》

  省思

  一捧白石的恭敬供养,具足生生世世的殊胜福德;一念至诚的清净信心,成就累劫累世的定慧庄严。每个人最珍贵的,即是本具的清净性德,以此清净心广修众善,即是培植自性福田的善法种子,再加以智慧之阳的照摄、精进之肥的养护、福德之水的滋润,将有获之不尽的菩提花果。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而且家财万贯,奴婢随从众多,不可胜数。一天,佛陀与阿难到城里托钵,行至这户人家时,全家人都非常欢喜,于是乞请佛陀能接受供养。

富丽堂皇的屋内,铺设了上等的地毯;使用的食器,皆以金银琉璃打造而成,精致细巧,庄严无比。

阿难看到这户人家的果报如此殊胜,感到非常好奇,于是请示佛陀:“他们以何因缘,今世能享有如此的荣华富贵?

佛陀告诉阿难:“过去世时,这位屋主非常贫穷。有一年,村子发生饥荒,因为粮食短缺,所以百姓只能采撷水边的植物充当粮食。这天,屋主采了一些水草做成羹汤,全家人正要食用时,恰巧有沙门来托钵乞食,屋主的父母说:‘把我们的那一份拿去供养沙门吧!

儿孙们看到自己的父母没有食物可用,纷纷将自己的羹汤供养父母,而屋主的父母又将所得供养沙门,所以最后这家人当天的食物通通都供养给托钵比丘。而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活的拮据而感到难过,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以上等饮食供养三宝。

因为这样真诚清净的布施,所以他们全家人命终后,得以不断受生人天享福,世世安隐快乐,财富丰饶。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他们世世共结眷属,同享福乐。”

全家人聆听了佛陀的开示,一起发心受持五戒。这家人命终之后即生天上,受福无量。


典故摘自:《杂譬喻经.卷二》

省思


《杂宝藏经》云:“若有人能信心清净,以一掬水,施于佛、僧及以父母、困厄病人,以此功德,数千万劫,受福无穷。”公案中的这户人家以至诚供养心,将其所仅有的微薄食物供养三宝,所以能世世共享福乐,共结法缘。佛法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把握当下的因缘,勤行布施,广积福德,必能为自己开创光明如意的未来。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作佛形像报恒生大富家,尊贵无极珍眷属常恭敬 
  阙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至拘罗惧国。有诸树园主名拘翼。时国王名优填。年始十四。闻佛当来。王即敕傍臣左右皆悉严驾。王行迎佛。遥见世尊心中踊跃。极大欢喜止车下步。罢却左右傍臣侍从及持盖者。即前迎趣便以头面着地。作礼起复前行。如是至三佛言来前。王复前到以头面着佛足起绕三匝。长跪叉手白佛言。天上天下诸天人民无及佛者。今佛面目身体行步。光明巍巍好乃如是。我今视佛无有厌极。佛是天上天下诸天人民之大师也。佛所慈心哀救甚多。佛默然不应。王复白佛言。人作善者此之福祐当何所获。佛去已后我恐不复见佛。今欲作佛形像。恭敬承事得何福报。愿佛哀愍为我说之我欲闻知。尔时佛告年少王。汝所问大善。谛听吾说以着心中。王即稽首言。受教。佛告王曰。若有作佛形像所得福祐。我今悉当为汝说之。王言诺。受恩佛言。天下人民能作佛形像者。其后世世所生之处。眼目净洁面貌端政。身体手足常好柔濡。生于天上亦复净洁诸天中胜眼目面貌甚好无比。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所生之处无有诸恶。身体具足死后得生第七梵天上。复诸天中形貌端政绝好无比。为诸天所敬。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常生势尊贵家。受其气力与世绝异。在所生处不堕贫家。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所生身形殊妙。紫磨金色端政无比。常为众人所共敬爱。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生处常在富贵之家。财产珍宝不可称数。常为父母兄弟宗族之所爱重。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若生。阎浮提中。常生帝王公侯贤善之家。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得作帝王特尊胜诸国王。当为诸王之所归仰。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得作遮迦越王。四天下诸王皆臣属之。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得作遮迦越王。飞行天上复下自恣。在所施为无所不至。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世生于第七梵天。寿一劫余智慧尊胜无上无能及者。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于梵天寿尽当复来下。生于孝顺有道法家。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后所生处常为父母之所爱重。寿终复得生于天上。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死后不复堕三恶道。当自守意常欲求佛。作佛形像。后世生处尊重于经。意欲常持杂好香华杂好缯彩灯火光明诸天下中名好珍宝奉上佛塔。后无数劫。会当得佛涅槃之道。人有出意持妙珍宝所爱重物奉上佛者。非余凡人。皆是前世作佛形像者。习菩萨道者。作佛形像其福如是。作佛形像其福无量。无穷尽时不可称数。如是四天下江河海水尚可升量。作佛形像其福甚多。多四天下江河海水过出十倍。后世所生常护佛道。作佛形像譬如天雨人有好舍无所忧畏。作佛形像。死后不复入于地狱畜生饿鬼诸恶道中。其有众生见佛形像生恭敬心。叉手自归佛塔舍利者。死后百劫不复入于地狱畜生饿鬼道中。死即生天。天上寿终。复生世间势富之家。如是受福不可称数。会当得佛涅槃之道。佛告优填王。人作善者作佛形像。其福祐功德如是终不唐苦。尔时优填王以偈赞佛
  佛者大圣人  为众生说法
  拘深瞿师园  优填叉手问
  闻梵音审谛  不动百福成
  作佛形像者  得何等福报
  尔时世尊说偈答曰
  王谛听吾说  福地恢上土
  福德无过者  作佛形像报
  恒生大富家  尊贵无极珍
  眷属常恭敬  作佛形像报
  世世身无患  常得天眼报
  无比绀青色  作佛形像报
  父母见欢忻  端政威德重
  爱乐终无厌  作佛形像报
  金色身焰光  犹妙师子像
  众生见欢喜  作佛形像报
  阎浮提大姓  刹利婆罗门
  福人于中生  作佛形像报
  不生边地国  不盲不丑陋
  六情常完具  作佛形像报
  临终识宿命  见佛在其前
  不觉死时苦  作佛形像报
  作大名闻王  金轮飞行帝
  典主四天下  作佛形像报
  作释天名因  神足典第二
  三十三天奉  作佛形像报
  此过出欲界  作梵梵天王
  迦夷众梵恭  作佛形像报
  受福正如是  若能刻画作
  天地尚可称  此福不可量
  是故供养佛  华香香汁涂
  供养大士者  得漏尽无为
  佛说经竟王大欢喜。即起前以头面着佛足而起。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其五百傍臣左右。皆起欢喜为佛作礼。后皆往生阿弥陀佛国。作大菩萨最尊第一。优填王闻其所说。欢喜受解。即得须陀洹道
  -----《佛说造立形像福报经》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阑铎迦池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大菩萨摩诃萨。无量百千人天大众。一心恭敬围绕而住。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尔时摩揭陀主影胜大王。往竹林中礼世尊足。右绕三匝在一面坐。时影胜王白佛言。世尊。云何有情先所造业。久已灭坏。临命终时皆悉现前。又复诸法体悉空无。所造业报而不散失。唯愿世尊。哀愍为我分别解说
  尔时世尊。告影胜王曰。大王当知。譬如男子于眠梦中。见与人间端正美女。共为稠密。既睡觉已。忆彼梦中所见美女。大王于意云何。于眠梦中人间美女。是实有不。王言。非有。世尊告曰。大王于意云何。此之男子。于彼梦中所见美女。心生忆念恋慕不舍。可说此人是大博识明智者不。王言。不尔。此是愚人非明智者。何以故。由彼梦中人间美女。毕竟体空。不可得故。岂能与彼而行稠密。令此男子情怀爱恋生忆念耶
  佛言。大王。如是愚痴无识凡人。眼见色时心生憙乐。便起执着。起执着已随生顾恋。生顾恋已情怀染爱。起染爱故随贪嗔痴。发身语意造作诸业。然此诸业作已灭坏。此灭坏时曾不依止东方而住。亦不依止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至命终时意识将灭。所作之业皆悉现前。譬如男子从睡觉已。忆彼梦中所见美女影像皆现如是。大王。前识灭已后识生时。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堕傍生饿鬼地狱。大王。后识生时无间生起。彼同类心相续流转。分明领受所感异熟。大王。曾无有法。能从此世转至后世。然有死生业果可得。大王当知。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支起号之为生。大王。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支起无所从来。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大王。前识前识性空。死死性空。业业性空。后识后识性空。生生性空。而彼业果曾不散失。大王。如是应知。一切有情皆由愚惑不知非有。妄起顾恋轮回生死。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说伽他曰
  诸法唯假名  但依名字立
  离于能诠语  所诠不可得
  皆以别别名  诠彼种种法
  于名法非有  是诸法自性
  由名名性空  于名名不有
  诸法名本无  妄以名诠名
  诸法皆虚妄  但从分别生
  此分别亦空  于空妄分别
  我说诸世间  以眼见于色
  皆由邪计想  是名为俗谛
  我说一切法  皆是藉缘生
  是名近胜义  智者当观察
  眼不见于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胜义谛  愚者不能知
  尔时世尊说此法已。摩揭陀主影胜大王。深心顶受。时诸苾刍。及大菩萨人天等众。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摩诃刹头经。亦名灌佛形像经云。佛告天下人民。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生。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去家学道。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得佛道。皆用四月八日夜半时般泥洹。佛言。所以用四月八日者。为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普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今是佛生日。故诸天下人民共念佛功德浴佛形像。如佛在时。以示天下人。佛言。我为菩萨时。三十六返为天王帝释。三十六返作金轮王。三十六返作飞行皇帝。今日诸贤谁有好心念释迦佛恩德者。以香华浴佛形像求第一福者。诸天鬼神所证明知。四月八日浴佛法时。当取三种香。一都梁香。二藿香。三艾纳香。合三种草香按而渍之。此则青色水。若香少者可以绀黛秦皮权代之。又用郁金香手按渍之于水中。按之以作赤水。以水清净用灌像讫。以白练拭之。断后自占更灌名曰清净。其福第一也。

  又温室经云。佛告只域长者。澡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得七福报。何谓为七物。一者然火。二者净水。三者澡豆。四者酥膏。五者淳灰。六杨枝。七者内衣。此是澡浴之法。何谓除七病。一者四大安隐。二者除风。三者除湿痹。四者除寒冰。五者除热气。六者除垢秽。七者身体轻便眼目清明。是为除七病。得七福者。一者四大无病所生常安。二者所生清净面首端正。三者身体常香衣服净洁。四者肌体濡泽威光德大。五者饶多人从拂拭尘垢。六者口齿香好所说肃用。七者所生之处自然衣服。

  又十诵律云。洗浴得五利。一除尘垢。二治身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下风气调。五少病痛。舍利弗。夏盛热时有一客作人。园中汲水灌树。见舍利弗发小信心。唤舍利弗脱衣树下。以水浇洗身得轻凉。作人后命终即生忉利天上。有大威力。为功虽少。以遇良田获报甚多。即下诣舍利弗所散华供养。舍利弗因其信心为说法要。得须陀洹果。

  又贤愚经云。尔时首陀会天下阎浮提。至世尊所请佛及僧洗浴供养。世尊默然许可。即设饮食并辨洗具温室。暖水调适酥油浣草。皆悉备有。于是世尊及诸比丘。纳受其供共洗浴已。并厚饮食。其食甘美世所希有。食竟澡漱各还本处。是时阿难白佛。此天往昔作何功德。形体殊妙威相奇特。光明显赫如大宝山。佛告阿难。乃往过去毗婆尸佛时。此天彼世为贫家子。常行庸作以供身口。闻佛说洗僧之德。情中欣然便勤作务。得少钱谷用设洗具。并及饮食请佛众僧而以尽奉。由此福行寿终之后。生首陀会天有此光相。七佛已来乃至千佛出世亦皆如是洗佛及僧。佛授记曰。于未来世两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号曰净身。十号具足。

  又杂譬喻经云。昔佛弟难陀。乃往昔维卫佛时人。一洗众僧之福功德。自追生在释种身。佩五六之相神容晃昱金色。乘前之福与佛同世。研精道场便得六通。古人施一犹有弘报。况今檀越能多行者。普等之行必逮尊号。加增欢喜广度一切。

  又福田经云。有比丘名阿难。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罗阅只国为庶民子。身生恶疮治之不瘥。有亲友道人来语我言。当浴众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疮便可得愈。又可得福。我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浴具洗浴众僧。以汁洗疮寻蒙除愈。从此因缘。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常得净福庆祐广远。今复值佛心垢消灭逮得应真。又十诵律云。外国浴室形图犹如圜仓。开户通烟下作伏渎。出外内施三擎阁齐人所及处。以瓶盛水满三重阁。火气上升。上阁水热。中阁水暖。下阁水冷。随宜自取用无别作汤。故云净水耳。又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云何为五。一除风。二病得瘥。三除去尘垢。四身体轻便。五得肥白。若有四部之众。欲求此五功德者。当求造浴室。

  又僧祇律云。若欲浴时使园民等扫洒。令净辨具薪炭温暖得所。乃打揵稚应知入浴。各以腰带系衣作识安衣架上。入时不得掉两臂而入。一手遮前而入。若欲与师揩者。当先白已无罪。不得一时举两手。当先令揩一臂一手覆前竟。次揩一臂一手及余内外已。闭户而坐令身汗出。筹量用水不得多用。若池水洗自恣无罪。不听露地裸形而浴。若水齐腰腋得用无罪。若坐水中至脐亦得。出已取己衣着正理而去。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时有人为县令。经刘敬躬县廨被焚。寄寺而住。民将牛酒作礼县令。以牛系刹。屏除形像铺设床座。于堂上接宾。未杀之顷牛解径来。至阶而拜。县令大笑。命左右宰之。饮啖饱酒便卧檐下。投醒即觉体痒。把搔瘾胗。因尔须臾变成大患。经十余年便死。

《法苑珠林》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互用部第五

  如宝梁宝印经云。佛法二物不得互用。由无与佛法物作主。复无可咨白。不同僧物。常住招提。互有所咨。若用僧物修治佛塔者。依法取僧和合得用。不和合者劝俗人修治。若佛塔有物。乃至一钱已上。以施主重心故舍。诸天及人。于此物中应生佛想塔想。乃至风吹烂坏。不得贸宝供养。以如来塔物无人作价也。又十诵律云。佛听僧坊佛图。畜使人及象马牛羊等。各有所属不得互用。又僧祇律云。供养佛物。华多听转卖买香灯。犹故多者转卖无尽财中。又五百问事口决云。佛幡多者。欲作余佛事用者得。若施主不许者不得。又四分律云。供养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又善见论云。佛前献佛饭食。侍佛比丘得食。若无比丘白衣侍佛亦得食。又罪福决疑经云。初献佛时。上中下座。必教白衣奉佛及僧。献佛竟行与僧食不犯。若不尔者。食佛物故。千亿岁堕阿鼻地狱。檀越不受师教。亦招前报。若生人间。九百万岁堕下贱处。何以故。佛物无人能评价故(若泛尔斋家及在僧寺二时常食。献佛圣僧食不局。入佛僧者不须收赎。唱余食后一切得食。若情标施食。定入佛僧。不通白衣者。应赎己。取食也)

  或施主本拟作释迦。改作弥陀。本作大品。改充涅槃。本作僧房。改供僧食。本施二众。改入一众。本拟十方回。入现前本。拟大众。回入别人。本拟众僧。回入白衣。皆违反施主。计钱多少满五成重。减五得兰。故四分律云。许此处乃与彼处。皆犯罪也(轻重之罪量前施主)准此之文。检校佛像。有余彩色不得作菩萨圣僧等形。以师徒位别故。不得互用。乃可作余庄严具。还将供养佛不犯。若施主情通一铺佛像任意庄严。种种道俗凡圣形像。诸杂供养。名华草木。山池鸟兽。不局佛像者。通作无罪。故五百问事云。用佛彩色作鸟兽形得罪。除在佛前为供养。故不犯(数闻边方道俗。不闲戒律。虽有好心经营三宝。任己凡情互用三宝物。乃至齐上圣僧钱。或将自入。或入常住。或作佛像。或画壁上迦叶阿难等形。并不合用得罪。具如上受请篇说。问曰。今时斋上有佛钱。未审此钱入何等用。答曰。若施主本心定入造像。还如前互用文断。只得造佛不得别用。若如今时斋家。凡僧食后通出佛僧钱。知施主不别标局者。任将买香沽油造幡营造佛堂种种供佛。受用并得。但不得入经僧别人用。上来略述。并依经律文断。不是人情。若不依法反结无知不学之罪。自外不尽者。具如僧尼十卷律钞广说。故检校三宝。事重不轻。自非明解戒律。深信因果。谨慎用心。怖怕业道。常勤作意。不护人情。如是之人。始堪作纲维知事。自外不合作)

  又宝梁经云。佛告迦叶。我听二种比丘得营众事。何等为二。一能净持戒。二畏于后世。喻如金刚。复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识知业报。二有诸惭愧及以悔心。复有二种。何等为二。一阿罗汉。二能修八背舍者。如是二种比丘。我听营事。自无疮疣能护他人意。以此事难故语迦叶。于佛法中种种出家。种种姓。种种心。种种解脱。种种断结。或有阿兰若。或有乞食。或有乐住山林。或有乐近聚落清净持戒。或有能离四轭。或有勤修多闻。或有辩说诸法。或有善持戒律。或有善持毗尼仪式。或有游诸城邑聚落为人说法。有如是等诸比丘僧营事比丘。善取如是诸人心相。故经云。彼营事比丘应当分别。常住僧物不得与招提僧。招提僧物不得与常住僧(此二种物不得互用)常住僧物。招提僧物。不应与佛物共杂(佛物亦不得与二共杂)若常住僧物多而招提僧有所须者。营事比丘应集僧行筹索欲。僧和合者。应以常住僧物分与招提僧。若如来塔。或有所须。若欲败坏者。若常住僧物。若招提僧物多者。营事比丘应集僧行筹索欲。作如是言。是佛塔坏。今有所须。此常住僧物招提僧物多。大德僧听。若僧时到僧忍听。若僧不惜所得施物。若常住僧物。招提僧物。我今持用修治佛塔。若僧不和合。营事比丘应劝化在家人求索财物修治佛塔。若佛物多者。不得分与常住招提僧。何以故。于此物中应生世尊想。佛所有物乃至一线。皆是施主信心施佛。是故诸天世人。于此物中生佛塔想。而况宝物。若于佛塔中宁令风吹雨烂破尽。不应以此衣贸易宝物。何以故。如来塔物无人能与作价者。又佛无所须故。如是营事人者。三宝之物不应令杂。以自杂用得大苦报。若受一劫。若过一劫。以侵三宝物故。又宝梁经云。佛言。营事比丘若生嗔心。于持戒大德人所。以自在故驱令役使。故堕地狱。若得为人作奴仆。为主苦役。人所鞭打。又营事比丘。以自在故更作重制。过僧常限。谪罚比丘。非时令作。以此不善根故堕于多钉小地狱中。生此中已以百千钉钉挓其身。其身炽然如大火聚。又营事比丘于持戒有大德所。以重事怖之。以嗔心语故生地狱中。其所得舌长五百由旬。以百千钉。而钉其舌。一一钉中出大火焰。又营事比丘数得僧物悭惜藏弆。或非时与僧。或复难与。或因苦与。或少与。或不与。或有与者。或不与者。以此不善根故。有秽恶饿鬼常食粪丸。此人命终当生其中。于百千岁常不得食。或时食变为粪屎。或作脓血。是故迦叶。营事比丘。宁自啖身肉。终不杂用三宝之物作衣钵饮食。

凡物部第六

  如善见论云。为他别人乃至三宝守护财物。若谨慎掌护。坚锁藏户。而贼从孔中屋中窃取。或逼迫取。非守物人能禁限者。但望本主结罪。皆不合征。若主掌懈慢不勤守护。为贼所偷者。掌物人偿之。以望守护主结罪。故十诵律云。远处受他寄物。在道损破者。好心捉破者。不应偿。恶心捉破者。须偿。若借他物。不问好心恶心。若破一切须偿。又十诵律云。贼偷物来。或好心施。或因他逐恐怖故施得取。以成物主故。但莫从贼乞。自与者得取。取已染坏色着。有主识认者应还。又摩德勒伽论云。若狂人自持物施。不知父母亲眷者得取。若父母可知。不自手与者不得取。又十诵律云。若取他虎残肉者犯小罪。由不断望故。若取师子残者不犯。由断望故。又萨婆多论云。盗一切鸟兽残者得小罪(今时俭世多有俗人毁坏他鼠窟取其贮粟胡桃杂果子等准此犯罪)四分律云。若与想取己有想取。粪扫想取。暂想取。亲友意想取等。皆不犯。其亲友者。依律要具七法。始名亲友。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如是七法。人能行者。是亲善友。取而不犯也。

  又增一阿含经云。佛告比丘。若人作贼偷盗他物。为主所执。缚送付王。治其盗罪。王即遣人闭着牢狱。或截手足。或刖耳鼻。或剥其皮。或抽其筋。或取倒悬。或时锯解。或以火炙。或时汤煮。或以生革缚络其头。或复洋铜而灌其身。或以长橛而刺其臗。或使恶象而以蹈杀。或开其腹抽肠纻草。或时反缚打恶声鼓。将诣市所标下斩首。或复节节支解其形。或以刀破。或时箭射。如是种种苦切杀之。以此偷盗恶业因缘。命终之后生地狱中。猛火烧身融铜灌口。镬汤炉炭刀山剑树。煻灰粪屎磨磨碓捣。受如是等种种诸苦。酸楚毒痛不可称计。百千万岁脱出无期。地狱罪毕生畜生中。象马牛羊驼驴犬等。经百千岁以偿他力。畜生罪毕生饿鬼中。饥渴苦恼不可具言。初不闻有浆水之名。经百千岁受如是苦。恶道罪毕出生人中。若生人中得二种报。一者贫穷。衣不盖形。食不充口。二者常为王贼火水及以恶贼劫。又正法念经云。何名盗。若人思惟。欲令种种谷麦我独成就令世间人五谷不登。常作如是不善思惟。复于异时。众生薄福。田苗不收。如是恶人。见世饥馑。心生欢喜。如我所念。于市粜卖。曲心巧伪。量诸谷麦。诳惑于人。究竟成业。若心思惟。名为思业。若作诳时。名为诳业。作诳业已。名究竟业。

遗物部第七

  如正法念经云。若见道边遗落之物。若金若银及余财宝。取已唱令。此是谁物。若有人言。此是我物。当问其相。实者当还。若无人认。七日持行。日日唱之。若无主认。以此宝物付王大臣州郡令长。若王大臣州郡令长。见福德人不取此物。后当护持佛法众僧。是名不盗。

  又僧祇律云。若见遗衣物者。当唱令之。无主者悬着高显处令人见。若言是我物。应问言。汝物何处失。答相应者与。若无识者。应停至三月已。若塔园中得者。即作塔用。僧园中得者。四方僧用。若贵价物者。谓金银璎珞不得露现。唱令得宝。人应审谛。数看有何相貌然后举之。人来认时相应者与。对众多人与。不得屏处还教受三归。语言。佛不制戒者。汝眼看不得。若无人来认者。停至三年。如前处当界用之。若治塔得宝藏者。即作塔用。僧地亦然。故成实论云。伏藏取用无罪。佛在世时。给孤长者是圣人。亦取此物。故知无罪。又自然得物不名劫盗。又僧祇律云。人聚落中有遗落物。不得取。与比丘者得。即是施主。聚落中风吹衣不得。作粪扫想取。若旷路无人处得取。又五分律云。若举衣经十二年不还者。集僧评价作四方僧用。若彼后还。以僧物偿。不受者善。

  正报颂曰。

   劫盗供他用  泥犁独自沈
   玃鸟金刚觜  啄脑劈其心
   灌口以铜汁  碎身铁棒砧
   怕惧周慞走  还投刀剑林

  习报颂曰。

   劫盗所获报  地狱被销镕
   罪毕生人道  饥贫以自终
   共财被他制  何殊下贱中
   寄言怀操者  当须思固穷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丙戌。是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太武皇帝信任崔皓邪佞谄谀。崇重寇谦号为天师。残害释种毁破浮图。废弃淫祀。时诸臣佥曰。如康僧感瑞太皇创寺。若也除毁恐贻后悔。又于后宫内掘地得一金像。皓乃秽之。阴处尤痛噭声难忍。太史卜曰。由犯大神故。于是广祈名山多赛祀庙。而屏苦尤重内痛弥甚。有信宫人屡设谏曰。陛下所痛由犯释像。请祈佛者容可止苦。皓曰。佛为大神耶。试可求之。一请便愈。欣庆易心。乃以车马迎康僧会法师。请求洗忏从受五戒。深加敬重也。太武皇帝方知寇谦阴用邪误。乃加重罚。以置四郊。埋身出口。令四衢行人皆用口厕。以尽形命。徒党之流并皆斩决。至庚寅年。大武遭疾。方始感寤。兼有昙始白足禅师。来相启发。生愧悔心。即诛崔皓。到壬辰岁太武帝崩。孙文成立。即起浮图。毁经七年还兴三宝。至和平三年。昭玄统沙门释昙曜。慨前凌废欣今再兴。故于此台石室寺。集诸僧众译经传流。通后贤之徒使法藏住持。千载不坠。准此掘地获像。明知秦周已有佛教验矣。

《法苑珠林》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若依梵网经地持论。有受是菩萨戒。有四十二轻垢戒不得犯。且逐要略述三五。余在广文。是故经云。若佛子。常应一心受持读诵此戒。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笔。书写佛戒。麻皮谷纸绢等亦应悉书持。常以七宝无价香华一切杂宝为箱。盛经律卷。若不如法供养者。犯轻垢罪。若佛子。不得畜刀仗弓箭。贩卖轻称小斗。因官形势取人财物。害心系缚破坏成功。长养猫狸猪狗。若故养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军阵等斗。亦不得听诸音乐。杂戏摴蒱。作贼使命。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若佛子。以恶心故为利养贩卖男女财色。自手作食。自磨自舂。占相吉凶。咒术工巧。调鹰方法。和合毒药。都无慈心。犯轻垢罪。

  若以恶心自谤三宝。诈现亲附。口伪说空。行在有中。若见外道一切恶人劫贼。卖佛菩萨父母形像。贩卖经律。贩卖僧尼。而菩萨见是事已。方便教化赎之。若不赎者。犯轻垢罪。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长于寺有释昙颖。会稽人。少出家谨于戒行。诵经十余万言。止长于寺。善巧宣唱。天然独绝。颖尝患癣疮积治不除。房内常供养一观世音像。晨夕礼拜求差此疾。异时忽见一蛇从像后缘壁上屋。须臾有一鼠子从屋堕地。涎涶沐身。状如已死。颖候似活。即取竹刮除涎涶。又闻蛇所吞鼠能疗疮疾。即行取涎涶以傅癣上。所傅既遍鼠亦还活。信宿之间疮痍顿尽。方悟蛇之与鼠皆是祈请所致。于是君王所重。名播遐迩。后卒所住。年八十一(右此一验出唐高僧传)

《法苑珠林》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波斯匿王复有一女,系末利夫人所生,容貌极丑,发如马鬃。王命禁闭,不许见人。公主自恨其形,乃广塑佛像,苦自恳求,积有年月。一日感佛降临,忽变好相。父王问之,具以实告。又阿育王第四女,事迹与此颇同,故今北山、玉华、荆州、长沙、京城崇敬寺等像,皆阿育王第四女造。非近报而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a7dce00102eaxf.html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武一宗,灭佛恶报
  北魏的司徒崔浩,博闻强记,才智过人,太武帝非常宠幸并任用他;而他独独不信佛,居然劝皇帝毁坏佛教灭除僧尼;见到妻子郭氏诵经,就发怒而烧掉佛经;崔颐和崔模,是他的弟弟,深信三宝,如果见到佛像,哪怕是在粪堆中,也必然礼拜,崔浩大笑并斥责他们。后来崔浩因为国书的事情,触怒太武帝,将他囚禁在槛车上,送往城南,严刑拷打极其惨酷;又令卫士数十人,撒尿在他身上,痛苦哀叫的嗷嗷之声,道路周边都可以听到;自古以来执掌朝政的宰相遭到的刑戮和羞辱,没有像崔浩这样的;崔氏的族人,无论老少,皆被在闹市中诛杀;唯独崔颐和崔模,因为志向与崔浩不合,得免此祸。
  太武帝灭法以后,有一位叫做昙始的
沙门,前往皇宫前面振动锡杖,太武帝遣令斩杀,结果无法伤害,武帝大怒,抽出佩刀亲自斩杀,也不能伤害,于是将昙始投进老虎笼中,老虎全都恐怖慑伏;于是,又把他交给天师寇谦之处置,刚到天师那里,老虎立即咆哮想要吃掉寇谦之;武帝开始惊惧而有所醒悟,恭请昙始到大殿上,再三礼拜忏悔罪业,允许可以复兴佛教(见《北山录》)。魏太武帝,被崔浩迷惑,毁寺焚经,不过三四年,崔浩血染全族,魏太武帝父子皆不得好死。(出《魏书》)。周武帝被卫元嵩所迷惑,而毁佛灭法,不到四五年,元嵩被贬而死,周武帝忽然遭遇重病,浑身糜烂,年纪仅仅三十六岁,就驾崩了,临死时的丑恶之相,实在不忍心言说。(出《周书》)。唐武宗迷信赵归真、李德裕,毁天下佛寺,不到一年,赵归真被诛杀,李德裕被贬逐而死,唐武宗三十二岁就夭折,身后居然无人继嗣。(出《唐书》)。五代时期的君王,没有比周世宗更贤明的,然而却不知佛法,甚至毁佛像铸钱,故而不到六年,就社稷殒灭。(出《通鉴》)。《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


毁教现果(出《魏书》)
  北魏司徒崔浩,博闻强记,才智过人,太武帝甚宠任之。而独不信佛,劝帝毁教灭僧。见妻郭氏诵经,怒而焚之。崔颐、崔模,其弟也,深信三宝,见佛像,虽粪壤中必拜。浩笑而斥之。后浩以国书事,触怒太武,囚之槛车,送于城南,拷掠极其惨酷。更使卫士数十人,溲溺其上,哀声嗷嗷,闻于道路。自古宰执戮辱,未有如浩者。崔氏之族,无少长,皆弃市。惟模与颐,以志向不合,独得免焉。
  太武灭法之后,有沙门昙始者,振锡诣阙。帝遣斩之,无伤。帝怒,抽佩刀自斩之,亦不伤。投之虎槛,虎皆怖伏。乃复以天师寇谦之,至其所,虎遂咆哮欲噬。帝始惊悟,延之殿上,再拜悔罪,许以复教(见《北山录》)。魏太武惑于崔浩,毁寺焚经,不四三年,崔浩赤族,魏太武父子皆不得死(出《魏书》)。周武帝惑于卫元嵩而灭法,不四五年,元嵩贬死,武帝忽遇恶疾,遍体糜烂,年三十六而崩,末路丑恶,所不忍言(出《周书》)。唐武宗信赵归真、李德裕,毁天下佛寺,不一年,归真被诛,德裕窜死,武宗三十二而夭,身无继嗣(出《唐书》)。五季之君,莫贤于周世宗,然不知佛法,遂至毁像铸钱,故不六年,而社稷殒灭(出《通鉴》)。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世宗灭佛时,麻衣和尚,曾以三武灭佛果报,教诲赵匡胤
赵匡胤担任后周禁军高级将领时,见周世宗柴荣禁佛,把佛菩萨铜像毁坏铸造为钱币,便密访麻衣和尚。赵匡胤说:“今上毁佛法,不是社稷灵长之福啊!”麻衣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全身糜烂,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唐武宗李炎毁天下寺庙,灭佛,当年就因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亡,死时年仅三十二岁,而后黄巢又起兵反唐。” 赵说:“国家长期混乱,百姓厌倦战争,天下何时能平定呢?”麻衣说:“赤气巳火已经显现预兆,辰年到申年之间,就有圣明的皇帝出现,随之佛法也会兴旺。” 后来,周世宗柴荣,在他灭佛的第四年,突然暴死,后周也很快被赵匡胤所灭。开宝四年,赵匡胤亲征太远,路过潞州麻衣和尚院,在佛前发誓说:“我此行以吊伐为事,誓愿不滥杀一人!”赵匡胤为帝后,谨记麻衣和尚的嘱咐,兴修寺庙,大力弘扬佛法,国家安定繁荣,佛法也随之兴盛。(出自《补续高僧传》《东轩笔录》《铁围山丛谈》)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法苑珠林》为亡人,印经造像,可得超拔;杀生酒肉祭祀,亡人增加罪苦
  北齐有一位仕途中人,梁某,家中非常富有,将要死的时候,告诉妻子说:“我生平所喜爱的奴婢和马匹,必须要为我殉葬。”死后,家人就以囊装上土,去压杀奴婢,马还没来得及杀。到第四天,奴婢忽然苏醒过来说:“死后到了冥府,在门外经过一夜,第二天天亮,看见去世的主人带着枷锁而进入,对我说:‘我以为死后用得着奴婢,所以生前留下遗言让你殉葬;没想到今日各自受苦,完全不相关,我应当禀告冥官放你回去。’说完就进去了;奴婢从屏风外边窥视,看见一个冥官问守卫的人说:‘昨天压脂多少?’回答说:‘八斗’。冥官说:‘可押下去,速速压出一石六斗来。’主人被牵出来,竟然不能说话了;第二天看见主人面有喜色,并且看见,那位冥官又问守卫的人说:‘压得有脂吗?’回答说:‘没有得到。’冥官追问原因,回答说:‘他们家请出家僧礼佛诵经,每闻经呗的声音,铁梁就会断掉,所以没有得到。’主人也因此,就请冥官放我回来,并且让我带话给家人说:‘仰赖你们为我修追福,我才获得免除大苦报,然而尚且没有完全解脱,希望更能为我多造佛经、佛像,我就可以免除剩下的恶报了;自今日以后,你们切莫杀生祭祀我,不仅仅是我吃不到,徒然还会增加我的罪苦啊。’”(出自《法苑珠林》及《阴骘文广义》)
编者注

《地藏经》云: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死无奴婢(《法苑珠林》)

  北齐仕人梁某,家甚富,将死,告妻子曰:“吾生平所爱奴马,必以为殉。”及死,家人以囊盛土压奴杀之,马犹未杀。至第四日,奴忽苏曰:“死至冥府,在门外经一宿。明旦,见亡主枷锁而入,谓余曰:‘我谓死后得用奴婢,故遗言唤汝。不图今日各自受苦,全不相关,当白官放汝。’言毕而入。奴从屏外窥之,见官问守卫人曰:‘昨压脂多少?’对曰:‘八斗’。官曰:‘可押去,速压一石六斗来。’主被牵出,竟不能言。明日见主人有喜色。官曰:‘得脂乎?’对曰:‘不得。’官问故,对曰:‘彼家请僧礼诵,每闻经呗声,铁梁辄断,故不得耳。’主因白官放奴,且寄语家人曰:‘赖汝等追福,获免大苦,然犹未能尽脱,更为吾多造经像,庶可免也。自今以后,切莫杀生设祭,不惟不得食,徒然增罪苦。’”
  [按]身后之不得复认奴婢,犹罢官后之不得复用衙役。为其诵经,则能获福;为其杀生,则能致祸,理固然耳。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44

主题

2656

帖子

2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于我闻名见身者,悉愿严持佛禁戒

积分
41455
QQ
 楼主| 发表于 2014-10-8 15: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失目因缘(《阿育王经》)
  昔阿育王妃莲花夫人,生一子,面貌端正,目似拘那罗眼,因字拘那罗,王甚爱之。其后王子与妃,共至鸡头末寺,见尊者夜奢。夜奢知其夙因,将必失眼,即为说眼无常相。时王正后,慕其容貌,强欲逼之。王子不从。后因大恨,必欲挑去其眼。后乘阿育王病,王子在外,讨北方乾陀罗国(属北天竺国),后即诈为王敕,令人挑去其目。王子尔时,虽受此苦,然念及尊者眼无常相之语,深恶血肉形骸,愿求清净慧眼,应时即得斯陀含果。其后王子还至本国,父犹不知,忽见其子两目已盲,形容枯悴,衣裳敝垢,号泣问故。答曰:“此父王意也,有敕书在。”王大怒,推求敕书,知是王后所为,即欲杀之。尔时王子百端劝解,王总不听,遂大积薪油而焚杀之。尔时比丘,问尊者优波毱(jú)多,有何因缘。答曰:“王子往昔,在波罗柰国为猎人,于山窟中,捕得多鹿,恐其逃窜,乃尽挑其目,次第杀之。从是以来,几百世中,常被挑眼。又于过去,拘留孙佛入涅槃后,修造塔寺佛像,随发愿云:‘使我来世,得如此佛。’由修造塔像故,常生尊贵家。以发愿故,得证斯陀含果。”
  [按]其后阿育王,闻菩提寺僧名宴沙者是罗汉,即携王子同到寺中,大修供养,请僧哀救。且普敕国中明日听法者,各持器来,以承涕泪。明日道俗竞赴,闻说十二因缘法,无不悲伤堕泪。共收其泪,贮之金盘。师乃对众立誓曰:“向所说法,其理若当,愿以众泪,洗王子目,令得复明。设理不当,目盲如故。”于是将泪洗眼,王子由是两目复明。
灭欲效果极为迅速猛利之《文殊一字咒聚合咒力灭欲法》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5de410100o85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9 15:32 , Processed in 0.1400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