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楼主: fool999

果宾何许人也【原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80
发表于 2006-11-28 08: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楼主之邀请,说说这个帖子。发现大家都缺乏对佛法的正见。<br>如果没有正见,那么学习佛法和学习外道法又有什么差别呢?<br>学习佛法的第一件事情是建立正见。如何是正见,这个佛经上有<br>可惜大家视而不见<br><br><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1、庆友的故事,阿罗汉是一种智慧上的成就,所以很多人不乐于证阿罗汉,<br>以为证阿罗汉就要入捏盘,不乐于捏盘,以为捏盘是死亡,这简直和外道不乐闻无我法没有任何区别!<br>一种智慧上的成就可能可能是一种束缚呢?大家要牢牢的记住:阿罗汉是解脱成就者,已经成就了解脱道,怎么可能“抛下天人不救度”呢?<br>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无知文人所造,自我的社会责任感极大,总是说:这个会要是没有我可开不了啊,我可得去。可是那次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有他们的影子?<br>2、南怀谨的贡献是大家可见的,可是也是有限的,他自己亲自承认:早期出版的书有很多错误,为了挣钱,所以多出了这些书,现在回头看看很后悔。这种态度我非常钦佩,但是也仅此而已<br>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誓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不以三宝为皈依境,那么很容易就失去了皈依。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大家是否仔细研究过呢?<br>给大家普及一下基础知识:佛是佛陀、世尊、无上士乃至天人师;<br>法是</font></font><font color=\"#666666\">现见、现法,离诸炽燃,不待时节,即身观察,通达涅槃,缘自觉知。<br>僧是四双八士,离开这些全是外道。<br>南怀谨明确说自己不是四双八士,不在僧数。仅仅是大德而已。<br>至于拿外国人来证明,更是可笑之及<br>佛法是严肃的,必须依据佛说来判定正误,一字一义马虎不得;<br>佛说和魔说的经常仅仅相差很小。<br>在大乘瑜珈菩萨戒中,“说相似法”乃是菩萨重罪,最轻的果报是失去三皈依,愿诸位共勉!<br>3、有人说:“</font><font size=\"2\">但真正的大修行人,可以就自身所遇的境界辯駁考證,明白的直指,楞嚴經並不是偽經”<br>这种说法也非常的错误。要知道,无论你的境界多么高,都是外道、魔途而已。佛法无境界;根据自身所遇境界来衡量,乃是南辕北辙!<br><br></fon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80
发表于 2006-11-28 08: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4、所谓的谤法并非是对佛法的诽谤。这个也是需要澄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80
发表于 2006-11-28 08: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20楼的内容,所谓的到手的利益,乃是自证的功德。这个要依据经典来理解:<br><br>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不善,此法是有罪,此法是智者之所诃毁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无益与苦--则卡拉玛人!汝等于时应断(彼)!<br><br>卡拉玛人!若汝等只自觉--此法是善,此法是无罪,此法是智者之所称赞者。若将此法圆满、执取之即能引来益与乐--则卡拉玛人!其时应具足而住之。<br><br>以上是应该相信的,或者,在此,相信与不相信已经无有差别<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3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27
发表于 2006-11-28 13: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心诚如斯</I>在2006-11-27 19:44:00的发言:</B><BR><BR>
<>济公是人杜撰出来的,你的结论基础都不对啊。</P></DIV>
<>
<>不知师兄是哪里听来的,济公活佛当然确有其人,只是民间</P>
<>把有些别人身上的故事放到他老人家身上罢了,现在有供奉</P>
<>济公活佛的人,亦有灵异迹象,怎么说是杜撰的呢?</P>
<>介绍如下:</P>
<>道济禅师俗称济颠,即是我们民间所说的济公活佛,他老人家生于</P>
<>台州,出家于灵隐寺,长于净慈寺,圆寂于虎跑寺,生卒年份-</P>
<>(1148-1209)!俗名李修缘字湖隐,天台永宁人,生于南宋绍兴</P>
<>十八年十二月初八!(公元1148年)</P>
<P>下面录济公活佛戒淫文如下:</P>
<P><STRONG><FONT color=#ff0000 size=4>道济禅师即济公活佛</FONT></STRONG></P>
<P align=center><BR><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STRONG>妻妾之外非己色,淫人妻女败己德,<BR>夭寿折福殃儿孙,皆有显明来报应。<BR>劝人竭力保守身,当视自身如白玉,<BR>一失手时即玉碎,事后知错补也难。<BR>视色视淫如鸩毒,须臾坚忍守自身,<BR>一念之差万劫生,劝汝保守终身用。<BR>世间人人皆怕鬼,不怕家中粉妆鬼,<BR>钩人神魂摄人魄。世间人人都怕虎,<BR>不怕同床胭脂虎,吃人骨髓自然枯。<BR>世间人人都怕蛇,不怕衾中缠人蛇,<BR>吸人血气死无差。世间人人都怕贼,<BR>不怕夜来盗阳贼,盗人精血自然绝。<BR>色之害人人不知,戒之又犯将何如。<BR>不思斗中皆有垢,自己目中亦多眵,<BR>鼻中有涕流不尽,口中之涎多不洁,<BR>腹中屎尿有臭气,阴中浓血腥臭秽,<BR>身中处处多不洁,含瞋巧眉作为亲,<BR>原来狠毒愚无知,愚人为之醉心迷,<BR>只图片时多快乐,不知百骸骨髓枯。<BR>败德损身害最大,应早修身远避离。<BR>色盗人精竭者死,要知精力有限时,<BR>不节色欲定夭折,人虽未老身先衰。<BR>银钱人人多吝惜,不晓吝惜精力身。<BR>不爱自身骨髓液,反爱银钱斗死生。<BR>天律淫罪最严厉,人祸淫为最惨凄,<BR>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BR>奉劝世人当自省,色淫两件深戒之,<BR>道德善书常阅读,百病顿消大丈夫。</STRONG> <BR></FONT></FONT></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816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4461
发表于 2006-11-28 1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iamone</I>在2006-11-28 8:39:00的发言:</B><BR><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BR>2、南怀谨的贡献是大家可见的,可是也是有限的,他自己亲自承认:早期出版的书有很多错误,为了挣钱,所以多出了这些书,现在回头看看很后悔。这种态度我非常钦佩,但是也仅此而已<BR></FONT></FONT><FONT size=2><BR><BR></FONT></DIV>
<>
<>我对南师的态度就不是仅此而已了。
<>人都有个由凡入圣的过程,佛陀还苦行了几年,后来佛陀放弃了并说苦行是悟不了的。早年印光大师还是俗家的时候,崇尚儒学,对佛学不已然,后来21岁始遁入佛门,改变了态度。但这些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圣人,也不妨碍他们教化众生。
<><FONT color=#666666>“南怀谨明确说自己不是四双八士,不在僧数。仅仅是大德而已。”</FONT><FONT color=#000000>南师的客气谦虚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菩萨不会自称菩萨,印光大师也不自称大势至菩萨。末学觉得这些都不算个啥,不一定非要四双八士,僧也好俗也好,得道也好未得道也好,不要落于形式,人民自己有判断嘛,眼睛是雪亮的嘛,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学习他们。</FONT>
<>
以前网上嬉笑怒骂,是未发菩提之心,不解众生之苦,在此忏悔。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3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27
发表于 2006-11-28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依法不依人?</P>
<>僧宝是不是人?</P>
<>三皈依里有无僧宝?</P>
<>如果拿一顶大帽子乱扣</P>
<>而忽略了前提,那岂不是</P>
<>南辕北辙,在法师说法或白衣说法</P>
<>与经典有明显违背的地方,我们这时</P>
<>一定要拿来经典作参考,而不能随意</P>
<>下定论,在上师说法与经典不违背的情况下</P>
<>我们依法和依人有错吗?两者有矛盾吗?</P>
<P>我们这个帖子里的不同意见皆是来自这里!</P>
<P>我理解楼主发帖子的目的正是由于“依法不依人”</P>
<P>而起!因为楼主认为果宾居士的读音是有悖于经典</P>
<P>的,我说了一些有人不认可的话,就给我扣了一顶</P>
<P>“依法不依人”的帽子,不管我依人与否,至少南师</P>
<P>的读音没有人提出过疑异吧?准提咒是普传的咒语,</P>
<P>我说南师悟道了,怎么就引起竹贤师兄这么大的反感呢?</P>
<P>您如果也没悟道,有能力辨别别人悟道否!看您的回帖</P>
<P>说我怎么会懂,俺看您起大我慢,我也就没有说下去的</P>
<P>必要了,本来到人家作客,送了点礼物,但主人不喜欢,</P>
<P>咱也就知趣点吧,到此为止,有给这个论坛带来麻烦的</P>
<P>地方请竹贤师兄谅解,我在这个论坛学会了施食,很感激!</P>
<P>我所说都是对事不对人,如果大家还有个我,一定会有人</P>
<P>不舒服,但浮生若梦,不但此“释然“ID”为假,背后之人</P>
<P>又何尝作真!我如给哪伪师兄带来不快,请谅解!</P>
<P>借圆觉经一句话做结尾吧: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80
发表于 2006-11-28 14: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行尚有我师,何况南先生?<br><br>不过矫妄必有过正,大家对南先生恐怕不仅仅是学习而已,而是崇拜了;<br><br>对于我来说,只有三宝是所皈依处,正如我在前文所一再强调的<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816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4461
发表于 2006-11-28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大家莫急,释然师兄莫走。如果大家因为这个帖子的争论而动了意气 或是我慢 或是反感 或是嗔心............总之就是动了心吧。正可籍引机缘观照一下,大家都是学佛嘛,是正在学,又不是已经是佛,学习过程中碰到这些事正好锻炼一下,改正无始劫以来的习气,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这也是个机会嘛。不讨论怎么会出来呢,所以这样讨论我觉得很好,积极的看待嘛。</P>
<>另外删贴是很不好的习惯,我觉得只要不是黄色、反动,危害到论坛生存的贴子就不要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别人的贴子再怎么不对,也是别人的观点,也是别人费了半天功夫花了不少气力打出来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应由个人观点不同而随意删除。即便说的不对,也可以指正出来嘛,也作个反面教材,也可利益更多的人。随手删掉是最容易的,但显得没气量,容纳不了不同的声音,就容易搞成一言堂,结果不利于众生来此修行,也不利于论坛发展。本来这个坛子发言的就少,有自己观点的就更少,再这么打击一下,后果可想。</P>
<>身为版主应当尽心营造出一个鼓励大家发言,勇于亮出自己的观点的这么一个氛围,观点好,大家都可参照学习,观点不好,大家指正,也利于发言者自身,皆大欢喜啊。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人生如白驹过隙,无始劫以来,大家能在这娑婆世界聚上这么一会相互交流,也是个缘分嘛,所以大家都应珍惜,以后没准阴阳N隔,都几个世界了,我还指望着诸师兄到时得道了来度我啊。</P>
以前网上嬉笑怒骂,是未发菩提之心,不解众生之苦,在此忏悔。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3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27
发表于 2006-11-28 15: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iamone</I>在2006-11-28 8:39:00的发言:</B><BR>应楼主之邀请,说说这个帖子。发现大家都缺乏对佛法的正见。<BR>如果没有正见,那么学习佛法和学习外道法又有什么差别呢?<BR>学习佛法的第一件事情是建立正见。如何是正见,这个佛经上有<BR>可惜大家视而不见<BR><BR><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1、庆友的故事,阿罗汉是一种智慧上的成就,所以很多人不乐于证阿罗汉,<BR>以为证阿罗汉就要入捏盘,不乐于捏盘,以为捏盘是死亡,这简直和外道不乐闻无我法没有任何区别!<BR>一种智慧上的成就可能可能是一种束缚呢?大家要牢牢的记住:阿罗汉是解脱成就者,已经成就了解脱道,怎么可能“抛下天人不救度”呢?<BR>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无知文人所造,自我的社会责任感极大,总是说:这个会要是没有我可开不了啊,我可得去。可是那次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有他们的影子?<BR>2、南怀谨的贡献是大家可见的,可是也是有限的,他自己亲自承认:早期出版的书有很多错误,为了挣钱,所以多出了这些书,现在回头看看很后悔。这种态度我非常钦佩,但是也仅此而已<BR>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誓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不以三宝为皈依境,那么很容易就失去了皈依。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大家是否仔细研究过呢?<BR>给大家普及一下基础知识:佛是佛陀、世尊、无上士乃至天人师;<BR>法是</FONT></FONT><FONT color=#666666>现见、现法,离诸炽燃,不待时节,即身观察,通达涅槃,缘自觉知。<BR>僧是四双八士,离开这些全是外道。<BR>南怀谨明确说自己不是四双八士,不在僧数。仅仅是大德而已。<BR>至于拿外国人来证明,更是可笑之及<BR>佛法是严肃的,必须依据佛说来判定正误,一字一义马虎不得;<BR>佛说和魔说的经常仅仅相差很小。<BR>在大乘瑜珈菩萨戒中,“说相似法”乃是菩萨重罪,最轻的果报是失去三皈依,愿诸位共勉!<BR>3、有人说:“</FONT><FONT size=2>但真正的大修行人,可以就自身所遇的境界辯駁考證,明白的直指,楞嚴經並不是偽經”<BR>这种说法也非常的错误。要知道,无论你的境界多么高,都是外道、魔途而已。佛法无境界;根据自身所遇境界来衡量,乃是南辕北辙!<BR><BR></FONT></DIV>
<>
<>应楼主之邀请,说说这个帖子。发现大家都缺乏对佛法的正见。<BR>如果没有正见,那么学习佛法和学习外道法又有什么差别呢?<BR>学习佛法的第一件事情是建立正见。如何是正见,这个佛经上有<BR>可惜大家视而不见<BR>----------
<>我不知您老人家来自何方?<BR>也不知您老人家为什么一上来就这么肯定的说大家都缺乏对佛法的正见?<BR>这个潜台词当然是您对佛法有正见!我这么理解好象没错吧?<BR>我不知您对外道的理解是什么?在定义上:心外求法即是外道!但有谁<BR>是在心内求法的,在佛的定义上:阿罗汉是外道否?法华经五千比丘退席<BR>是因为什么退?
<>----------<BR>1、庆友的故事,阿罗汉是一种智慧上的成就,所以很多人不乐于证阿罗汉,<BR>以为证阿罗汉就要入捏盘,不乐于捏盘,以为捏盘是死亡,这简直和外道不乐闻无我法没有任何区别!
<>---------<BR>谁说的:很多人以为证阿罗汉就要入涅盘?以为捏盘是死亡?这个帖子里有这么说的吗?
<>---------
<>一种智慧上的成就可能可能是一种束缚呢?大家要牢牢的记住:阿罗汉是解脱成就者,已经成就了解脱道,怎么可能“抛下天人不救度”呢?<BR>这种说法简直就是无知文人所造,自我的社会责任感极大,总是说:这个会要是没有我可开不了啊,我可得去。可是那次社会进步,科学发展有他们的影子?
<>---------<BR>谁说的阿罗汉“抛下天人不救度”呢?<BR>您上述说法不全面,首先阿罗汉是分钝根和利根的,钝根阿罗汉在自己得度后即入涅盘,名词为:自了汉!但劫数到了,一样会回小向大!利根阿罗汉成就后即回小向大,做利生度人事业即刻即是菩萨道!<BR>罗汉即使证漏尽通,也分没有神通和有神通的两种,有的罗汉证漏尽通后要修才有神通。这点在《大智渡论》里有论述!
<>---------
<><BR>2、南怀谨的贡献是大家可见的,可是也是有限的,他自己亲自承认:早期出版的书有很多错误,为了挣钱,所以多出了这些书,现在回头看看很后悔。这种态度我非常钦佩,但是也仅此而已
<P>---------<BR>南师什么时候说过:早期出版的书有很多错误,为了挣钱,所以多出了这些书,现在回头看看很后悔。之类的话?
<P>南师只是看到盗版猖獗才开玩笑的说过,我的书没有版权的,你盗版可以,但一定要好好校对,别弄的错别字太多而误人子弟的话,如果为了赚钱,他老人家的出的书想比现在多一倍亦不是什么难事,“谤随名高”千古亦然,请找准出处在发言,不然以讹传讹,岂非大错!
<P>---------
<P>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曾经的誓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果不以三宝为皈依境,那么很容易就失去了皈依。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大家是否仔细研究过呢?<BR>给大家普及一下基础知识:佛是佛陀、世尊、无上士乃至天人师;<BR>法是现见、现法,离诸炽燃,不待时节,即身观察,通达涅槃,缘自觉知。<BR>僧是四双八士,离开这些全是外道。<BR>南怀谨明确说自己不是四双八士,不在僧数。仅仅是大德而已。
<P>---------<BR>唉!您的这段话真是令人……<BR>四双八士是声闻乘,请您在说外道前千万要知道“法无定法”!<BR>不知“大德”两个字是谁封的?还加上“仅仅”两个字,唉!就<BR>更是不知所云了!难道大德是随便叫的,还“仅仅”!
<P>---------
<P>至于拿外国人来证明,更是可笑之及
<P>---------
<P>众生平等,我不知您的心中是怎么想的,<BR>释迦牟尼佛也“可笑之及”吗?真是“狂妄之极”!
<P>---------
<P>佛法是严肃的,必须依据佛说来判定正误,一字一义马虎不得;<BR>佛说和魔说的经常仅仅相差很小。<BR>在大乘瑜珈菩萨戒中,“说相似法”乃是菩萨重罪,最轻的果报是失去三皈依,愿诸位共勉!<BR>3、有人说:“但真正的大修行人,可以就自身所遇的境界辯駁考證,明白的直指,楞嚴經並不是偽經”<BR>这种说法也非常的错误。要知道,无论你的境界多么高,都是外道、魔途而已。佛法无境界;根据自身所遇境界来衡量,乃是南辕北辙!
<P>---------
<P>无论你的境界多么高,都是外道、魔途而已?
<P>您上面这句话包括佛吗?师兄啊!您好好学习一下吧,真的不<BR>知对您说什么好了!与您共勉,为啥?因为除了敢说,真不知<BR>道你我还剩下什么!唉…………<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5

主题

816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4461
发表于 2006-11-28 15: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OK发表回复\",自动跳转时回来一看,结果却是释然的帖子,居然同时发,在本坛发这么多贴还头一碰上,也算稀有难得了,待会儿一定要去买彩票了。</P>
以前网上嬉笑怒骂,是未发菩提之心,不解众生之苦,在此忏悔。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3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27
发表于 2006-11-28 15: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iamone</I>在2006-11-28 8:39:00的发言:</B><BR><FONT color=#666666>至于拿外国人来证明,更是可笑之及<BR></FONT></DIV>
<>这个外国人诵了两千多万遍准提咒,凡是对准提咒或咒语稍有认知的人都
<>知道,准提咒诵两千多万遍意味着什么!哪怕是他不专修仅是散念!!!
<>如果您想知道,请在十年内诵两千万遍,到时不要感谢我哦!呵呵!</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30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2127
发表于 2006-11-28 15: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众生平等</I>在2006-11-28 15:34:00的发言:</B><BR>
<>一点\"OK发表回复\",自动跳转时回来一看,结果却是释然的帖子,居然同时发,在本坛发这么多贴还头一碰上,也算稀有难得了,待会儿一定要去买彩票了。</P></DIV>
<>

<>呵呵!与有缘啊!谢谢师兄!</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25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537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8 16: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 0cm 0pt?>我提出这个贴的本意就是看到一些我觉得不是很如法的东西,但是限于自身没有体悟的境界,所以斗胆提出来大家讨论下。这可能也和我本人的机缘有关系。我是大学时开始接触flg后才知道佛法的,后来取缔加之看过大德写的一些比如《楞严经》的惊人预言等,才知道真正的佛法。所以对不如法的东西很小心也很警惕。但是我无法象高僧大德那样说出所以然来[无量法门誓要学呀],做的只能是提出来让大家选择时小心些罢了。</P>
< 0cm 0pt?>南无佛 南无法 南无僧</P>
< 0cm 0pt?></P>
< 0cm 0pt?>南无飒多喃 三藐三菩驮 俱胝喃 怛姪他 唵  折隶主隶 准提 娑婆诃 部林</P>
< 0cm 0pt?></P>
< 0cm 0pt?>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P>
< 0cm 0pt?></P>
<><U><FONT color=#0000ff></FONT></U></P>
<><U><FONT color=#0000ff></FONT></U></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8 16:53:1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3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57
发表于 2006-11-28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法时代,依楞严经四种清明静诲,以戒为师,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依出自大般涅槃经</P>
<>《大般涅槃经》,</P>
<><a href=\"http://www.qldzj.com.cn/htmljw/0109-01.htm\" target=\"_blank\" >http://www.qldzj.com.cn/htmljw/0109-01.htm</A></P>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P>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P>
<><a href=\"http://www.qldzj.com.cn/htmljw/0442.htm\" target=\"_blank\" >http://www.qldzj.com.cn/htmljw/0442.htm</A></P>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br>  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br>  阿难大众唯然奉教。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br>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br>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石砂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塗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br>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即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神鬼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众生肉,名为释子。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踏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br>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匿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已得上人法,詃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禆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地,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骂,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为已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br>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提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是一颠迦,销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叹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云何是人惑乱众生成大妄语?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复断除诸大妄语,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四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其大妄语者,如刻人粪为栴檀形,欲求香气无有是处。我教比丘直心道场,于四威仪一切行中,尚无虚假,云何自称得上人法?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况复法王如何妄窃!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脐人,欲谁成就?若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实入三摩提,永无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萨无上知觉。如我是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9 23:04:11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3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积分
257
发表于 2006-11-28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大德,大师,也是要遵循世尊的教导的。不能违背世尊的教导。严格说来世尊可不是没有在世,世尊不仅化身无量宣扬佛法,弘扬经典教导,更随缘帮助需要帮助的人。</P>
<>师兄试想,如果您自己没有择法慧眼,如何能够知道这个人,是大师,而不是骗子?您靠什么标准来确定?</P>
<>您现在的困惑,并不是没有大师,而是您分不出什么是大师、哪个是小师。哪个是歪师。</P>
<>故此勤学世尊教导,将来自然会有善知识。否则善知识就是在你旁边,你也不认识。</P>
<>大方广佛华严经、妙法莲华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般涅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维摩诘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解深密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宝积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经典!在南师的《如何修证佛法》一书里有记载要重点学习的经典就有这些内容。</P>
<>倡议各位同修要深入经藏,闻、思、修,信、愿、行,发菩提心,把见地、修证、行愿三者结合起来!</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主题

25

帖子

1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5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1 16: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搜索,居然搜到几年前的帖子,呵呵,又重新看了遍,感触良多,关于世友故事那段现补上

世友那段出自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第三卷,原文如下:

无忧王以如来涅之后第一百年。命世君临威被殊俗。深信三宝爱育四生。时有五百罗汉僧。五百凡夫僧。王所敬仰供养无差。有凡夫僧摩诃提婆(唐言大天)阔达多智。幽求名实潭思作论。理违圣教。凡有闻知群从异议。
无忧王不识凡圣同情所好。党援所亲。召集僧徒。赴伽河。欲沈深流总从诛戮。时诸罗汉既逼命难。咸运神通凌虚履空来至此国山栖谷隐。时无忧王闻而惧。躬来谢过请还本国。彼诸罗汉确不从命。无忧王为罗汉建五百僧伽蓝。总以此国持施众僧。健驮逻国。迦腻色迦王。以如来涅之后第四百年应斯抚运。王风远被殊俗内附。机务余暇每习佛经。日请一僧入宫说法。而诸异议部执不同。
王用深疑无以去惑。时胁尊者曰。如来去世岁月逾邈。弟子部执师资异论。各据闻见共为矛。时王闻已甚用感伤。悲叹良久谓尊者曰。猥以余福聿遵前绪。去圣虽远犹为有幸。敢忘庸鄙绍隆法教。随其部执具释三藏。胁尊者曰。大王宿殖善本多资福佑。留情佛法是所愿也。王乃宣令远近召集圣哲。于是四方辐凑万里星驰。英贤毕睿圣咸集。七日之中四事供养。既欲法议恐其杂。王乃具怀白诸僧曰。证圣果者住。具结缚者还。如此尚众。又重宣令无学人住。有学人还。
犹复繁多。又更下令。具三明备六通者住。自余各还。然尚繁多。又更下令。其有内穷三藏外达五明者住。自余各还。于是得四百九十九人。王欲于本国苦其暑湿。又欲就王舍城大迦叶波结集石室。胁尊者等议曰。不可。彼多外道异论纠纷。酬对不暇何功作论。众会之心属意此国。此国四周山固药叉守卫。土地膏腴物产丰盛。贤圣之所集往。灵仙之所游止。众议斯在。佥曰允谐。其王是时与诸罗汉自彼而至建立伽蓝结集三藏。欲作毗婆沙论。是时尊者世友户外纳衣。诸阿罗汉谓世友曰。结使未除净议乖谬。尔宜远迹勿居此也。世友曰。诸贤于法无疑。代佛施化。方集大义欲制正论。我虽不敏粗达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颇亦沉研得其趣矣。诸罗汉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证无学。已而会此。时未晚也。世友曰。我顾无学其犹唾。志求佛果不趋小径。掷此缕丸未坠于地。必当证得无学圣果。时诸罗汉重诃之曰。增上慢人斯之谓也。无学果者。诸佛所赞。宜可速证。以决众疑。于是世友即掷缕丸空中。诸天接缕丸而请曰。方证佛果次补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赖。如何于此欲证小果。时诸罗汉见是事已。谢咎推德请为上座。凡有疑议咸取决焉。是五百贤圣。先造十万颂邬波第铄论(旧曰优波提舍论讹也)释素缆藏(旧曰修多罗藏讹也)次造十万颂毗柰耶毗婆沙论。释毗奈耶藏。(旧曰毗那耶藏讹也)后造十万颂阿毗达磨毗婆沙论释阿毗达磨藏。(或曰阿毗昙藏略也)凡三十万倾。九百六十万言。备释三藏悬诸千古。莫不穷其枝叶究其浅深。大义重明微言再显。广宣流布后进赖焉。迦腻色迦王。遂以赤铜为。镂写论文。石函缄封。建堵波藏于其中。命药叉神周卫其国。不令异学持此论出。欲求习学就中受业。于是功既成毕。还军本都。出此国西门之外东面而跪。复以此国总施僧徒。迦腻色迦王既死之后。讫利多种复自称王。斥逐僧徒毁坏佛法。


关键的几句话,取自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应是比较可信的,这段历史也被称作是佛典的第四次集结。
-------------------------------------------------------------------------
世友曰。诸贤于法无疑。代佛施化。方集大义欲制正论。我虽不敏粗达微言。三藏玄文五明至理。颇亦沉研得其趣矣。诸罗汉曰。言不可以若是。汝宜屏居。疾证无学。已而会此。时未晚也。世友曰。我顾无学其犹唾。志求佛果不趋小径。掷此缕丸未坠于地。必当证得无学圣果。时诸罗汉重诃之曰。增上慢人斯之谓也。无学果者。诸佛所赞。宜可速证。以决众疑。于是世友即掷缕丸空中。诸天接缕丸而请曰。方证佛果次补慈氏。三界特尊四生攸赖。如何于此欲证小果。时诸罗汉见是事已。谢咎推德请为上座。凡有疑议咸取决焉。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48

帖子

6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023
QQ
发表于 2009-10-21 23: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开始看这个贴子的时候,也犯了难,心里又急又疑,疑的是不知谁说的道理是对的,是真正如法的,像我这种初学佛自学佛的弟子最怕走错路,错了都没人指点就冤大了,急的是不知如何解决问题;依顺序看下来,看到了很多争论,我更乱了,后来看到净阳师兄的话:"现在既然读音不能确认,那就只有在信心上下功夫了,妈妈能够听懂孩子的呀呀学语的声音,佛菩萨也一样,他能懂我们,你什么也不用担心...."看到这句话,我的整颗心都安定下来了.我深深同意该师兄的观点,就在刚才也看到一篇贴子说南师开示普提施食法的,在施食讨论版,他说现在已没有完全正确的发音了,比发音更重要的是人的心念,我深信不疑!是的,如果人的心念不正,而念的咒语发音再准确有什么用呢?顶礼膜拜南师,谢谢净阳师兄和所有不吝赐教的同修,愿以诸佛力,一切同修皆有所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8 21:1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40

    主题

    502

    帖子

    99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3931;&#3928;&#3

    积分
    6814
    发表于 2009-10-23 20: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先進師兄們,末學持準提咒十幾年,到現在對咒音還是打問號?
    梵音到現在,還是研究階段。沒有人能保證,只能說較接近梵音。果濱居士對梵咒轉寫是高手。末學認同
    末學也轉寫不少梵咒(藏、悉曇、蘭札、天城)等。咒音只作參考,如先進有需要到吾之博克:http://jambhaia29965708.blog.163.com/http://jambhaia29965708.blog.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94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122
    发表于 2009-11-7 19:4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大悲咒和愣严咒吧,不确定的按汉字音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6-8 21:15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140

    主题

    502

    帖子

    99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3931;&#3928;&#3

    积分
    6814
    发表于 2009-11-9 21: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8楼帕坦加利于2009-11-07 19:42发表的 :
    参考大悲咒和愣严咒吧,不确定的按汉字音念。

    末學不太認同師兄所講,因漢字大悲咒和愣嚴咒的版本有很多種。發音不太一樣,按汉字音念是危險的,還是請教上師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6 10:35 , Processed in 0.142546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