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放生的经论汇集
《契经》
戒杀放生,得长寿报,又戒杀放生,
可解怨释结,长养悲心,润菩提种。’
《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
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
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
《梵网经菩萨戒—杀戒》:
‘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婆罗夷罪。’
《梵网经菩萨戒—不行放救戒》:
‘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常住之法,教人放生。若见世人杀畜生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
《正法念经》
‘造一所寺,不如救一人命。’
《分别善恶报应经》
‘何业获报长命?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离自无杀,二、离劝他杀,三、离庆快杀,四、离随喜杀,五,救刑狱杀,六,放生命,七、施他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幡灯供养。如是十种获长命报。’
《佛灭度后棺敛葬送经》
‘当遵慈仁。普惠恩及群生,
视天下群生身命,若己身命,
慈济悲愍,恕己安彼,道喜开化,
护彼若身,润逮草木,无虚机绝也。’
《大智度论(卷第十三)》
‘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弥勒菩萨偈》
劝君勤放生,终久得长寿,
若发菩提心,大难天须救。
《药师琉璃光本愿功德经》
放诸生命…病得除愈,众难解脱。
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
元代:元贤禅师:有意放生则是着相吗?
问:有意放生则是着相,不杀,不放,一切无心,方为合道?
答曰:此是之言,佛家所谓无记空者也。佛教人发大愿力,救众生苦。若无大愿力,则一切利众生事,皆不能成就矣。昔宝文王敏仲,七世不杀,亦好放生。至敏仲,有邪见者,教之曰:不杀,不放,付之无心为妙,不必着相。敏仲生疑,乃问法华禅师。即厉声叱曰:公大错岂!可落空见耶,面前木头,皆是无心,这几个木头能救得苦众生?汝急忏悔邪见之罪。敏仲骇污,再发心放百万命。因岁饥,遇蛤蜊数十斛,悉以粟易之,诵经持?投之中流。夜梦文殊菩萨现金色身,慰谕之曰,我忆往劫亦曾生蛤蜊中,但坚汝心救众生苦。敏仲大加信异,乃着劝世文。
-------出自元代 元贤禅师 《净慈要语》之戒杀辩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