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17|回复: 1

僧宝为什么是佛教三宝之一,宝在何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发表于 2022-12-12 11: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12-12 21:17 编辑

    我们通常都知道,皈依三宝,说的是佛宝、法宝和僧宝。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僧宝吗?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有开示,僧宝有三个层次,分别是义僧、圣僧和福田僧。
    僧宝在藏文中意思是“格度共曲”。“格”的意思是善法,但是此处特指为灭谛。“度”是需求的意思,“共曲”直译为宝,此处指的是具足法宝的圣者,所以我们所说的僧宝,就是需求灭谛的圣者。
    在大乘理论之中,僧宝特指的是圣僧宝,也就是说的足具法宝的圣者。而四位以上清净持戒的出家团则称之为僧团。
    不过,对于初学佛的人来说,不要说足具法宝的圣僧宝了,即使出清净持戒的出家僧团也不容易遇到,因此,要精进持戒修法,更加需要依赖僧宝了。并且,僧宝的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大乘小乘的僧宝,都有自己的功德,这里简单说一下大乘僧宝。
    《宝性论》中说:
    如所尽所各别证,
    智慧见者清净故,
    具慧不退之僧众,
    定具无上之功德。
    大乘僧宝功德有八种:
    (1)如所有智:僧宝具足了悟胜义谛(空性)的智慧。
    (2)尽所有智:僧宝具足遍知一切世俗谛的智慧。
    (3)各别证智:僧宝具足了知所有众生各自内心都具足圆满解脱种性的智慧。
    (4)破除束缚:僧宝远离了某种烦恼障的束缚。
    (5)破除遮障:僧宝远离了某种所知障的遮覆。
    (6)破除劣障:僧宝远离了某种修禅定的障碍。
    (7)智慧:僧宝具足前三种属于“证”的智慧功德。
    (8)解脱:僧宝具足后三种属于“断”的解脱功德。
    我们说僧宝,不一定需要都有其中的八种功德,可是也要足具其中之一。
    佛宝能足具法宝,也脱离不了僧宝的帮助,所以这也是僧宝的功德之一。如果你知道僧宝的功德和意义,也会对僧宝生出更加坚定的信心。

    僧宝:有以下含义

    义僧:即诸佛如法而住于世间,随众生的机缘和悟境显现差别相,而其实相不可亲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不可思议,为一切众生的良祐福田。

    贤圣僧:为见道位以上的贤圣。若在小乘,指证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发心住以上的菩萨。

    福田僧:指在凡夫位的出家沙门,虽然未证道果,但亦能庇荫众生,能给予众生安稳快乐,所以是众生种福田的处所。


    【何为“贤圣僧”?】

    见道以上的叫“圣僧”,见道以下,从加行道开始叫“贤僧”。一般,如果从根本教来说,从观四念处起到暖、顶、忍、世第一,都是贤位。在大乘的,“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贤;初地、二地、三地到十地是十个圣,凡是“贤圣僧”都是已经在道上了。见道以上的是圣僧,将要见道是贤僧,这些都是僧宝里边有功德的。凡夫僧照规矩是不摄在僧宝里边,不是宝,但是,凡夫僧是贤圣僧的因,所以也可以摄在僧宝里边。
    同样的,皈依僧是皈依学、无学法。而学、无学法寄托在圣僧的身上,所以,圣僧也是我们皈依的对象。世亲菩萨认为,皈依佛,也包含皈依佛身;皈依僧,也包含皈依僧身。假使对贤圣僧做损害的话,感的果报也很可怕。圣僧这个身体是不可轻视了,那就是说,僧的身也是我们皈依的对象。
    僧之所以可贵,也就是他有学、无学法。在这里要简别的是,这僧指的是圣僧,不是凡夫僧,凡夫没有学、无学法。那凡夫僧我们是否不要皈依了?要皈依。圣僧是从凡夫僧来的,天生开了悟、见了道的圣僧,没有的,都是经过凡夫而修来的。因地上是凡夫僧,果是贤圣僧。我们皈依贤圣僧,把因也包进去,凡夫僧也包含于其中了。
    什么叫定?等引叫定。什么叫等引?「离沉掉」叫「等」,心里没有昏沉,又没有掉举,平等持心,是「等」。「等」就会「引生功德」,把心定下来之后,功德就能够生出来,靠定能生很多功德,叫「等引」。「等引」就是定的异名,定中的善,叫修。如果没有得到定的善法,严格的讲不能叫修。
    那我们现在没有得定的,不是修行?也不是。闻思是得修、得定的前阶段,从戒慢慢到入定。这是朝得定、得修的路上走,宽泛的说,在闻思阶段、持戒的阶段也叫修。严格的修,是得了定以后,这是法相的界限。等于说真正的僧宝是贤圣僧,证果证道的,但是凡夫僧是贤圣僧的因,没有凡夫僧,贤圣僧哪里来呢?所以广泛地说凡夫僧也属于僧宝。修行真正地能够转化我们的身心的是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2 1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12-12 12:49 编辑

    感想:在家人证了圣果,见道以上,也算僧宝,不过这很难。僧宝不一定都现出家相,在家居士证到初果以上,也算僧宝。文殊菩萨现在家相,也是僧宝。出家僧人,剃发染衣为相,严净毗尼为体,绍弘佛化为用,这是住持僧宝的体、相、用。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9 21:48 , Processed in 0.1282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