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1896|回复: 33

請問修持出離心及菩提心的正確修法步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298

帖子

21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800
发表于 2019-12-20 0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nyckevinwong 于 2020-6-25 02:50 编辑

原帖問題:
各位師兄,如果一般人信佛法或某種因緣發起菩提心,而真心想救度一切六道眾生,以那樣的心態念經咒也很有夢驗,乃至脈輪或種種驗相開始升起,但之後因種種生活障礙原因而失去信心,而導致自已認為無能力救度一切眾生,乃至出離心也漸漸喪失. 請問有什麼步驟方法可以日日做,能令出離心及菩提心都能保持?  有任何師兄有修過升起出離心及菩提心的方法嗎? 南摩地藏王菩薩. 南摩金剛手菩薩.


感謝各位同修. 原來真有出離心及菩提心的修法.
而且真正有出離心,才能有真正的菩提心.  出離心是世俗菩提心的基礎.  你很願意出離,代表你深知及深深體會在輪迴裡痛苦的時間比快樂的時間多無量無邊倍,你深知輪迴痛苦,代表才真知道六道有情之苦,才能發出真實菩提心。但你是不是學佛好一陣子後,當初想成佛的出離心漸漸淡了,菩提大願也漸漸變世間求財等小願了。你變得自已都沒辦法說服自已,如何幫助其它有情?
四外加行就是來幫你解決出離心變淡,菩提心變小的問題。
慈诚罗珠堪布在Youtube上有影片講座,有引導你修持出離心及世俗菩提心的影片,也有說明入坐出坐並請本師加持你修持出離心的方法.
能看到Youtube的同修可以去查看, 沒法看到的,可以網路上查慈诚罗珠談四外加行(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的文章及修持步驟.  

大家都很忙,所以這帖子只包含簡短相關文章或帖子.
修持世俗出離心及世俗菩提心,可幫你推動你的修行,讓你在過日子時,同時讓你大腦自已注重在真正重要的生死之事上。

下面帖子文章都是跟四外加行,修出離心及世俗菩提心的方法,都有編號。大家都很忙,我每看到一段簡短的實用相關文章,就會帖子上來

--[001]-------------------------------------------------------------------------------------------------------------------------------------------------------------------------------------------------------
原來出離心及菩提心的修持方法是存在的。這兩種修持方法屬於外加行. 是修持四內加行的準備,算是前前行.這裡的出離心及菩提心指的是世俗出離心及世俗菩提心.  

慈城罗珠的文章或影片有解說出離心及菩提心的有無做同一件事(如施食)會導致人天乘,小乘,大乘等的結果。
出離心修好,就等於修了菩提心的基礎. 菩提心的真正基礎就是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就等於不會有真正的菩提心。以出離心及菩提心做施食,念經,念咒,做好事就等於是大乘佛法了。

而這四外加行方法是讓你暫時保持出離心及菩提心,四外加行除了讓你了解輪迴真正的本質外,另個主要目地之一是造成能讓你個人努力去修行的動機.
主要是不斷地思考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這四件事. 最好讀佛經相關的經文或古代大德相關的著作.

更深入的做法可以每天15分鐘,半小時或更長時間,修禪定打坐時,同時思維這四件事,或其中相關的一部份.
據說,三個月到半年持續,心理狀態就會調整成想出離的狀態。而且出離心就是菩提心的基礎.

之後,可以不做,但後來再感到出離心變弱,可以再回來持續修.

有空會慢慢分享我看過的連結.

“出离心要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四个外加行修起。外四加行修好以后,出离心自然而然就会有了。而世俗菩提心包含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的修法就是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法为门径,以此修法即可产生慈悲心。一旦生起慈悲心,离菩提心也就是咫尺之遥了。只有像这样一步一步地走,我们才会有希望。”



--[002]-------------------------------------------------------------------------------------------------------------------------------------------------------------------------------------------------------

四外加行的第一個人身難得的修法。必須先讀人身難得的觀念的文章。下面提供文章,如果覺得這文章沒法說服自已,必須看更多相關人身難得的文章或佛經經文.

知識學習後,要認真對待,不然只是不實用的知識放在腦中而已。
認真對待的具體行動就是至少每天打坐至15分鐘,同時思考人身難得。

如果實在跟我一樣懶,可以先日日花5分鐘思考人身難得開始,單盤,雙盤或著光坐著也可以,不注重效果,先變成習慣,乃至上廁所時間不用手機可以專門用來思考人身難得。
每天堅持5分鐘,一個月後,增加到每天15分鐘.
具體打坐的方法,慈诚罗珠堪布有Youtube影片教導入座及出座的方法,其中還說明其本師及其願力來加持修成感悟人身難得的方法.


出离心的修法——人身难得
慈诚罗珠堪布:

那怎么样不执着呢?那就有四个思维的模式,四种思维的模式,第一个叫什么呢?叫人身难得。人身难得这四个字,我们平时没有学习,没有修行之前,我们不认为人身难得,为什么呢?因为地球上的这个人口爆炸性的增长,每三十几年就翻一倍,那么很多人觉得怎么人身难得,有这么多人呢?但不是这样子,这也就是因为我们的眼光非常非常地狭窄。佛讲的人身难得,就是整体的生命来讲,整个地球上的人的数量都不到一个蚂蚁窝里面的蚂蚁的数量,那么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蚂蚁窝,还有多少个其他的生命,从这样子讲的话,这样子看问题的话,那就是人就是在整个生命里面很少很少,数量特别特别地少。

另外一个,以佛教讲人身难得,也不是说所有的人身都很难得,说的是什么人身难得呢?就是比较懂得,能够懂得提升自己的心灵,懂得提升自己的心灵的层次的这样子的人,说白了就是能够懂得修行的人,这样子的人身是难,这个人身是很难,并不是说所有的人身很难。那这种人身,本来人的数量在这个众生,所有生命的数量当中,人的数量少,然后人类当中真正能够懂得修行的人就更少了,所以我们今天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就这个意思。

首先,佛教首先让我们肯定我们自己的生命的价值,就是这个意思,首先让你,你要肯定你自己生命的价值,这一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生命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非常地来之不易的。这是我们的多世以来积累了各种各样的福报才有今天的这个结果,才能有今天的结果。这并不是说无意当中,或者说有一种偶然的机会就有一个这样的生命,这个根本不是,来之不易的,做一个人,变成一个人,变成人的因缘都具备才可以,否则的话为什么我不是动物,不是动物而是人呢,它有一定的里面的道理。所以我们当然会想到达尔文的进化论,但是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可能是真实的,有可能不是真实的,到目前为止还不敢肯定。

如果能够肯定的话,那也只能这种进化,只能说是人的肉体上的变化,肉体上的进化,也就是几万年之前或者几百万年之内的一个进化的过程,那么一百万年、一千万年甚至是一亿年整个生命的历史上讲的话,那比如说整个生命的轮回的历史有24小时的话,那么一个亿,一个亿,一亿年等于就是一秒钟,那一秒钟能够判断24小时整个发生的所有事情吗?不可能的,所以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了。

所以人是很不容易的,我们的这次的人身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首先要知道我们是整个生命当中或者整个人类当中是很幸运的,应该是很幸福的,就是这样子的,生命是很有价值的,要肯定自我价值,这是第一个。

为什么要肯定自我的价值呢?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生命有多难,多不容易,所以动不动把自己毁掉。就是把这么好的人身用来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不珍惜。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珍惜我们的生命,所以佛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你千万不要浪费。不要浪费,你一定要懂得珍惜,懂得珍惜,你一定要搞清楚这一生我们该做的是什么,不该做的是什么,我们应该追求的是什么东西,你千万不要告诉。这是千载难逢的这样子的机会,机会过了以后,什么时候再有这样子的机会,就是几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有没有这样子的机会不好说。

所以说首先要知道这个生命的价值,肯定生命的价值才能够懂得珍惜,才能够懂得珍惜,不要经常那么焦虑,不要经常那么苦恼。这一生生命是很幸运的,应该满足,应该满足我们的生命。那么应该去做一些我们这样子的生命该做的事情,这个很重要,这就是人身难得。这是第一个。

有一个思维的模式,我们通过这个模式先去学这个思维的方式,那里面因为我们今天是时间的关系,没有办法,细节没有办法讲,那怎么样,人身怎么难得呢?它会全方位的告诉我们人生有多么多么地不容易,多么难,它会全方位的告诉我们。然后我们先去学,先去学习这个模式,先去学习。学习完以后,我们静下来打坐,静下来思考,把门关上,把手机关掉,至少二十分钟,半个小时里面,无论如何把家庭、工作全部放下,全部放下,时间哪怕是再短二十分钟,半个小时也可以,时间当中我只去思考这个问题,其他都不管,这样子很认真地,很专注地静下来去思考一下这些生死的问题。

慈城罗珠堪布. “慧灯之光(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298

帖子

21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8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0 0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yckevinwong 于 2019-12-20 00:43 编辑

我查了一些資料:
索達吉堪布的文章説,要升起出離心的修持必須常常觀修壽命無常和輪迴過患。
觀修下面四件事的過患,可以升起出離心.

人身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因果不虛.

個人分別見認為實際的做法可能需要從佛經中抽出說明包含說明這四事過患的短經文,每天念幾次經文也可得念經文的功德,這些觀念也會日日刻硬腦海,腦袋會自動時時警惕自已.  

我會查一下相關經文,找到合適的經文,也能有功德的四句偈會放上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122

帖子

56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566
发表于 2019-12-20 10:3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听过一位己故去的大德开示过,修行一般要先培养慈悲心(感众生之苦),有慈悲心才会发菩提心(救度众生),而后升出出离心(只有究竞成佛才能解苦),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发的(一瞬间的等,维持不了多久),因为慈悲心不足(业障,智慧不足等),更何谈出离心呢,那是本师不顾一切逃跑出家求正果的那个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122

帖子

56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566
发表于 2019-12-20 10:4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我们要好好做功课,老实的忏悔,发愿,上供下施,深入经典,从培养慈悲心开始,那位大德还讲了真正的菩提心是什么情况,不是我们认为的很短的,阶段性的这种,我记不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20 10:4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有世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大慈心。救度一切众生者。欲修无上菩提者。欲出离三界者。是诸人等。见地藏形象。及闻名者。至心归依。或以香花。衣服。宝贝。饮食。供养瞻利。是善男女等。所愿速成。永无障碍。

    找个地藏菩萨像,做了功德然后发愿,这个愿一定离不开
    "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 众生会如何如…“
    不管是药师佛,地藏菩萨还是阿弥陀佛,它们的愿里一定出现成就无上菩提。佛如何发愿你就照做。

    接着就是让地藏菩萨一步一步带动你了,为什么我要说地藏菩萨因为只有地藏菩萨有解决过了生死出轮回的经验。你不找它还要找谁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298

    帖子

    21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8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8 23: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yckevinwong 于 2019-12-28 23:25 编辑

    感恩timeeddy 師兄. 會將考慮供養地藏菩薩像當做首選的日日修持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29 10:51: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圣是指佛、菩萨、缘觉、声闻四种圣者的果位,乃圣者之世界;六凡则指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及地狱等六界。

    声闻 - 四聖谛
    缘觉 - 十二因缘
    菩萨 - 发菩提心, 行六波罗蜜

    你要解脱就要从这里下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主题

    298

    帖子

    21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80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9 11:2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無法完全放下的凡夫,要如何能漸漸滿其自已所願,輪迴中不再墮惡道,最終成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29 12:1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丈高楼平地起,所以我叫你找地藏菩萨。你要走的路不是在网络上可以找到。凡夫是回不去只有往聖道前进才能改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29 14:11: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yckevinwong 发表于 2019-12-29 11:20
    無法完全放下的凡夫,要如何能漸漸滿其自已所願,輪迴中不再墮惡道,最終成佛?

    以下内容应该可以帮助你
    *****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今云何
    应观四圣谛。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能见一
    切法即是无生性。是名见苦。若能见一切法
    不集不起。是名断集。若能见一切法毕竟灭
    相。是名证灭若能见一切法无所有性。是名
    修道。文殊师利。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是
    人不作如是分别。是法善是法不善。是法应
    见是法应断是法应证是法应修。所谓苦应
    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所以者何。凡夫
    所行贪欲瞋恚愚痴。行者见是法皆空无生
    无所有不可分别。但积集虚妄。尔时于法无
    所取无所舍。于三界中心无所碍。见一切三
    界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如
    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行者见贪欲性即是
    涅槃性。瞋恚性即是涅槃性。愚痴性即是涅
    槃性。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便于一切众生
    之中不起憎爱。所以者何。是行者不得是
    法。若生爱处若生憎处。安住虚空心中。乃
    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
    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
    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
    文殊师利。长老须菩提。知如是法故不来礼
    佛足。须菩提尚不得自身。何况得如来身。
    不得自身而得如来身者。无有是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四
    念处。佛告文殊师利。当来世有比丘如是说。
    观内身处若观不净是身念处。观乐皆苦是
    受念处。观心生灭性是心念处。观坏和合相
    但得法相是法念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
    今云何真观四念处。佛言。止止文殊师利。不
    须问也。如来随宜说法难可得解。文殊师
    利言。世尊。愍念众生故愿必为说。佛告文
    殊师利。若行者见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若
    行者见受不得内外两间是为受念处。若
    行者知心唯有名字。是为心念处。若行者
    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是为法念处。文殊师
    利。应如是观四念处。文殊师利复白佛言。
    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八圣道分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见一切法平等无二
    无分别。是名正见。见一切法无思惟无分别。
    以是见故是名正思惟。见一切法无言说相。
    善修语言平等相故。是名正语。见一切法不
    作相作者不可得故。是名正业。不分别正命
    邪命。善修习平等命故。是名正命。不发不起
    一切法。以无所行故。是名正精进。于一切
    法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见
    一切法性常定以不散不缘不可得故。是名
    正定。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八圣道分。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五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信一切法毕竟不生。
    从本已来常自尔故。是名信根。于一切法
    中心无所住远近相离故。是名精进根。于
    一切法无所忆念。缘性离故不系念于缘。是
    名念根。于一切法无所思惟。二法不可得故。
    是名定根。见一切法常空离于生相。是名
    慧根。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五根。文殊
    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七菩提

    佛言。文殊师利。行者能见一切法无忆念。
    是名念菩提分。若一切法若善若不善若无
    记。不可选择不可得。无决定故。是名择菩提
    分。若不取一切三界相。善坏三界故。是名
    精进菩提分。若一切有为法中不生喜相。善
    坏有喜相故。是名喜菩提分。若一切法中除
    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名除菩提分。若一
    切法不可得。善修坏相故。是名定菩提分。若
    于一切法无所依止不贪不着。不见一切法
    故得舍心。是名舍菩提分。文殊师利。行者
    应如是观七菩提分。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
    谛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我说是
    人名为已得度者。到于彼岸。出在陆地无畏
    之处。已离重檐除诸尘垢。是人名为无所有
    者无所忧者无所受者。是名阿罗汉。是名沙
    门。是名婆罗门。是名比丘。是名澡浴洁净
    者。是名智者是名解者。是名闻者。是名佛
    子。是名释子。是名破刺棘者。是名却关键
    者。是名已度堑者。是名出欲求者。是名开
    门扇者。是名贤圣胜相者

    尔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与八万菩萨摩诃萨。说是偈赞佛已俱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万菩萨之众。今者欲于如来法中有所咨问。不审世尊。垂愍听不。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善知是时。恣汝所问。如来不久当般涅槃。涅槃之后普令一切无复余疑。欲何所问便可说也。于是大庄严菩萨与八万菩萨。即共同声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欲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当修行何等法门。何等法门。能令菩萨摩诃萨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大庄严菩萨及八万菩萨言。善男子。有一法门。能令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有菩萨学是法门者。则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是法门者。号字何等其义云何。菩萨云何修行。
    佛言。善男子。是一法门。名为无量义。菩萨欲得修学无量义者。应当观察一切诸法。自本来今性相空寂。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而诸众生虚妄横计。是此是彼是得是失。起不善念造众恶业。轮回
    六趣备诸苦毒。无量亿劫不能自出。菩萨摩诃萨如是谛观。生怜愍心发大慈悲将欲救拔。又复深入一切诸法。法相如是生如是法。法相如是住如是法。法相如是异如是法。法相如是灭如是法。法相如是能生恶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住异灭者亦复如是。菩萨如是观察四相始末。悉遍知已。次复谛观一切诸法。念念不住新新生灭。复观即时生住异灭。如是观已。而入众生诸根性欲。性欲无量故。说法无量。说法无量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如是无相。无相不相。不相无相。名为实相。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真实相已。所发慈悲明谛不虚。于众生所真能拔苦。苦既拔已。复为说法。令诸众生受于快乐。善男子。菩萨若能如是修一法门无量义者。必得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所共守护。无有众魔群道得入。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坏败。是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尔时大庄严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世尊说法不可思议。众生根性亦不可思议。法门解脱亦不可思议。我等于佛所说诸法。无复疑惑。而诸众生生迷惑心故重咨问。世尊。自从如来得道已来四十余年。常为众生演说诸法四相之义。苦义空义无常无我。无大无小无生无灭。一切无相。法性法相本来空寂不来不去不出不没。若有闻者。或得暖法顶法世第一法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发菩提心登第一地第二第三至第十地。往日所说诸法之义。与今所说有何等异。而言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菩萨修行必得疾成无上菩提。是事云何。唯愿世尊。慈愍一切。广为众生而分别之。普令现在及未来世有闻法者无余疑网。
    于是佛告大庄严菩萨。善哉善哉大善男子。能问如来如是甚深无上大乘微妙之义。当知汝能多所利益。安乐人天拔苦众生。真大慈悲信实不虚。以是因缘必得疾成无上菩提。亦令一切今世来世诸有众生得成无上菩提。善男子。自我道场菩提树下端坐六年。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佛眼观一切诸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种种说法以方便力。四十余年未曾显实。是故众生得道差别。不得疾成无上菩提。善男子。法譬如水能洗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渠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善男子。水性是一。江河井池溪渠大海。各各别异。其法性者亦复如是。洗除尘劳等无差别。三法四果二道不一。善男子。水虽俱洗。而井非池。池非江河。溪渠非海。而如来世雄于法自在。所说诸法亦复如是。初中后说。皆能洗除众生烦恼。而初非中。而中非后。初中后说。文辞虽一而义各异。善男子。我起树王诣波罗奈鹿野园中。为阿若拘邻等五人转四谛法轮时。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中间于此及以处处为诸比丘并众菩萨。辩演宣说十二因缘六波罗蜜。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今复于此演说大乘无量义经。亦说诸法本来空寂代谢不住念念生灭。善男子。是故初说中说今说。文辞是一而义差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善男子。初说四谛。为求声闻人。而八亿诸天来下听法。发菩提心。中于处处演说甚深十二因缘。为求辟支佛人。而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或住声闻。次说方等十二部经摩诃般若华严海云。演说菩萨历劫修行。而百千比丘万亿人天无量得须陀洹得斯陀含得阿那含得阿罗汉。住辟支佛因缘法中。善男子。以是义故。故知说同而义别异。义异故。众生解异。解异故。得法得果得道亦异。是故善男子。自我得道初起说法至于今日。演说大乘无量义经。未曾不说苦空无常无我。非真非假非大非小本来不然。今亦不灭一切无相。法相法性不来不去。而众生四相所迁。善男子。以是义故。诸佛无有二言。能以一音普应众声。能以一身。示百千万亿那由他无量无数恒河沙身。一一身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种种类形。一一形中。又示若干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恒河沙形。善男子。是则诸佛不可思议甚深境界。非二乘所知。亦非十住菩萨所及。唯佛与佛乃能究了。善男子。是故我说微妙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文理真正尊无过上。三世诸佛所共守护。无有众魔外道得入。不为一切邪见生死之所坏败。菩萨摩诃萨若欲疾成无上菩提。应当修学如是甚深无上大乘无量义经。
    佛说是已。于是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自然空中雨种种花。天忧钵罗华钵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又雨无数种种天香天衣天璎珞天无价宝。于上空中旋转来下。供养于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天厨天钵器。天百味充满盈溢。天幢天幡天幰盖天妙乐具处处安置。作天伎乐歌叹于佛。又复六种震动。东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亦雨天华天香天衣天璎珞天无价宝。天厨天钵器天百味。天幢天幡天幰盖天妙乐具作天伎乐。歌叹彼佛及彼菩萨声闻大众。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于是众中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得无量义三昧。三万四千菩萨摩诃萨得无数无量陀罗尼门。能转一切三世诸佛不退转法轮。其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大转轮王小转轮王银轮铁轮诸转轮王。国王王子国臣国民。国士国女国大长者。及诸眷属百千众俱。闻佛如来说是经时。或得暖法顶法世间第一法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果。又得菩萨无生法忍。又得一陀罗尼又得二陀罗尼。又得三陀罗尼。又得四陀罗尼五六七八九十陀罗尼。又得百千万亿陀罗尼。又得无量无数恒河沙阿僧祇陀罗尼。皆能随顺转不退转法轮。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主题

    1664

    帖子

    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412
    发表于 2019-12-30 00: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 發起菩提心,而真心想救度一切六道眾生 ... 失去信心 ... 出離心也漸漸喪失 ...

    請問有什麼步驟方法可以日日做,能令出離心及菩提心都能保持?  

    发菩提心,求无上觉。之后如何名退失?

    一切大乘经典以忘失菩提心为魔业。魔又是怎么诱惑你呢?

    魔会说:菩萨道太难了,成佛太远了,还是修阿罗汉道自求解脱比较容易!

    所以退失菩提心后,不会缺乏出离心,会成就阿罗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30 12:30: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南老师说过成阿罗汉,发菩提心就成八地菩萨。

    当然一切都是看个人,没什么好勉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30 15:4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发后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主题

    1664

    帖子

    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412
    发表于 2019-12-30 16: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eddy 发表于 2019-12-30 12:30
    我记得南老师说过成阿罗汉,发菩提心就成八地菩萨。

    当然一切都是看个人,没什么好勉强。

    成阿罗汉后,再发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入涅槃的诱惑太大了。

    所以大菩萨往往会收敛着点,能证不证。不掉进阿罗汉那个坑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30 17:3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相应 发表于 2019-12-30 16:32
    成阿罗汉后,再发菩提心不是那么容易!入涅槃的诱惑太大了。

    所以大菩萨往往会收敛着点,能证不证。不 ...

    这时代能够成阿罗汉以非常不错,这也是个圣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主题

    228

    帖子

    26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138
    发表于 2019-12-30 18:59: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间可以多去医院、敬老院关怀病苦老者,也可以多参加慈善团体的救苦济贫的活动,藉著参加这些活动,了知一切皆是苦,由此增长出离心,并且经由多参加这些活动而增长自己的慈悲心。当你的心因此而越来越柔软,不忍一切众生苦时,菩提心也在你不断在做救济贫病的当中,不断在增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主题

    1664

    帖子

    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412
    发表于 2019-12-30 19: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eddy 发表于 2019-12-30 17:32
    这时代能够成阿罗汉以非常不错,这也是个圣人啊!

    对大多数人,成阿罗汉确实是很不错!毕竟菩萨根性者是少数。多罗那他尊者《印度佛教史》中说,菩萨道行者也就是千中一二。

    不过佛法到底需要菩萨来传播,所以大乘经典中贬小赞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主题

    1664

    帖子

    537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5412
    发表于 2019-12-30 19: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欲求一切智,而不求出离。。。

    《大般若经》 说:是深法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8
    有天人等作如是言:‘愿见大师成一切智、一切相智、无师智、自然智。’是诸有情虽不求出离,而根性纯熟是深法器,为是有情示现三转十二行相无上法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12-30 20:2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相应 发表于 2019-12-30 19:44
    欲求一切智,而不求出离。。。

    《大般若经》 说:是深法器!

    随喜赞叹

    出生菩提心经
    http://www.shengmiao.cn/bbs/foru ... 1&fromuid=26302 (出处: 观世音胜妙罗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主题

    122

    帖子

    56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566
    发表于 2019-12-30 21:42: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阿离 发表于 2019-12-30 12:59
    师兄的回复和我想的差不多我不大看开示,师兄发的这段,我自己平常琢磨的时候想过,没有想到这个人和我想 ...

    这个人就是已故大德梦老…,忘了是讲哪部经里的开示,华严或十轮经记不清了…,那个意思就是我们平时看似发的菩提心什么的都是不持久的,不是真正的那个菩提心,真能发成了那就成久了啊,没发菩提心是不可能真正出离心的,能培养慈悲心就不错了,感觉这三步像打怪升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0 23:55 , Processed in 0.1212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