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43|回复: 5

妙法莲华经与佛说无量寿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发表于 2019-5-24 09: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


     ‘宿王华,若有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者,亦得无量无边功德。若有女人、闻是药王菩萨本事品,能受持者,尽是女身,后不复受。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憍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得是忍已,眼根清净,以是清净眼根,见七百万二千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是时诸佛遥共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受持读诵思惟是经,为他人说,所得福德、无量无边,火不能烧,水不能漂,汝之功德,千佛共说、不能令尽。汝今已能破诸魔贼,坏生死军,诸余怨敌、皆悉摧灭。善男子,百千诸佛,以神通力、共守护汝,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无如汝者,惟除如来,其诸声闻、辟支佛、乃至菩萨,智慧禅定、无有与汝等者。”宿王华,此菩萨成就如是功德智慧之力。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   :

         佛告阿难。诸佛如来。语无虚妄。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曹魏康僧铠译: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19-5-24 10: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曹魏康僧铠译:
        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一者、为诸佛护念,二者、植众德本,三者、入正定聚,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19-5-26 12: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法师功德品第十九: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摩诃萨: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

  
         佛说无量寿经卷下
曹魏康僧铠译: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所以者何?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曹魏康僧铠译:

     又无量寿佛,其道场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以月光摩尼、持海轮宝,众宝之王,而庄严之。周匝条间,垂宝璎珞,百千万色,种种异变,无量光炎,照曜无极。珍妙宝网,罗覆其上。一切庄严,随应而现。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遍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彻,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彻,无诸恼患。阿难,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19-6-13 06:3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以上学习,我想到我在"《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里”的一段心得: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节选)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当云何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文殊师利。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能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在 “《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我写到:

按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个方法来念佛。念佛时听佛号声,两句之间听无声之声。也可以用修止观的方法来观无声之声等。这样坚持下去会听到一种自然之声。也就是圣严法师文摘说的: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 有了这内听的功能就容易步入修耳根圆通的大门。

     观世音菩萨就是教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坚持下去反闻功夫到了的时候,自然就能入一行三昧。有了这种功夫容易达到一心不乱,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就有把握了。

        我自从有了内听的功能后,自然就能听到禅定中的声音。
      
    《楞严经》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教我们念佛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我就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和佛号声来都摄六根的。也就是听着禅定中的声音吸气,然后念一个“阿”字与呼气同时进行,其他三个字也是这样。要与禅定中的声音合二为一。
  
      要一字一字念这样才能持久,要顺着禅定中的声音来念。这样才容易做得到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早期写的“《佛说阿弥陀经》与耳根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就有这样的一些心得:
     前段时间在定中观世音菩萨的影像在脑海里很清晰,还有地藏菩萨、印光大师等。特别是印光大师,我无论走到那里总是会想到印光大师,后来我想可能是大势至菩萨加持我。

     有一天早上4点多醒来,躺在床上就想到了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后来又写了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照学习体悟上传到“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经文对照学习体悟”那篇文章中。

     有一天晚上醒来唱了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心里觉得很舒畅。之后无论走到那里“南无阿弥陀佛”的佛号总是在听到。空中声音、街上的音响声、坐车车声,甚至家里的电磁炉声等,这些声音也带有佛号声。

     以前在网上看佟爱国老师的《如何念佛调息与真干》和一些人说念佛念到不念自念,连山河大地都觉得在念。我修习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也有一段时间了,我只是听到风声,水声、火声,还有更多的组合声,如风浪声,沙哑声,尖锐声等很多难以形容的声音。我想不知道怎样才能有他们那种境界。

    那段时间只注意修习反闻功夫,很少念佛。现在我明白了,原来是要有一定的定力和听力,还要有佛力的加持。感恩佛菩萨来加持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9-6-13 12: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白佛言。世尊。今云何
    应观四圣谛。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能见一
    切法即是无生性。是名见苦。若能见一切法
    不集不起。是名断集。若能见一切法毕竟灭
    相。是名证灭若能见一切法无所有性。是名
    修道。文殊师利。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谛。是
    人不作如是分别。是法善是法不善。是法应
    见是法应断是法应证是法应修。所谓苦应
    见集应断灭应证道应修。所以者何。凡夫
    所行贪欲瞋恚愚痴。行者见是法皆空无生
    无所有不可分别。但积集虚妄。尔时于法无
    所取无所舍。于三界中心无所碍。见一切三
    界毕竟不生。见一切善不善法虚诳不实如
    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行者见贪欲性即是
    涅槃性。瞋恚性即是涅槃性。愚痴性即是涅
    槃性。若能见一切法性如是。便于一切众生
    之中不起憎爱。所以者何。是行者不得是
    法。若生爱处若生憎处。安住虚空心中。乃
    至不见佛不见法不见僧。是则不见一切法。
    若不见一切法于诸法中则不生疑。不生疑
    故则不受一切法。不受一切法故则自寂灭。
    文殊师利。长老须菩提。知如是法故不来礼
    佛足。须菩提尚不得自身。何况得如来身。
    不得自身而得如来身者。无有是处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四
    念处。佛告文殊师利。当来世有比丘如是说。
    观内身处若观不净是身念处。观乐皆苦是
    受念处。观心生灭性是心念处。观坏和合相
    但得法相是法念处。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
    今云何真观四念处。佛言。止止文殊师利。不
    须问也。如来随宜说法难可得解。文殊师
    利言。世尊。愍念众生故愿必为说。佛告文
    殊师利。若行者见身如虚空是为身念处。若
    行者见受不得内外两间是为受念处。若
    行者知心唯有名字。是为心念处。若行者
    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是为法念处。文殊师
    利。应如是观四念处。文殊师利复白佛言。
    世尊。行者云何应观八圣道分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见一切法平等无二
    无分别。是名正见。见一切法无思惟无分别。
    以是见故是名正思惟。见一切法无言说相。
    善修语言平等相故。是名正语。见一切法不
    作相作者不可得故。是名正业。不分别正命
    邪命。善修习平等命故。是名正命。不发不起
    一切法。以无所行故。是名正精进。于一切
    法无所忆念。诸忆念性离故。是名正念。见
    一切法性常定以不散不缘不可得故。是名
    正定。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八圣道分。
    文殊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五

    佛告文殊师利。若行者信一切法毕竟不生。
    从本已来常自尔故。是名信根。于一切法
    中心无所住远近相离故。是名精进根。于
    一切法无所忆念。缘性离故不系念于缘。是
    名念根。于一切法无所思惟。二法不可得故。
    是名定根。见一切法常空离于生相。是名
    慧根。文殊师利。行者应如是观五根。文殊
    师利复白佛言。世尊。行者云何应观七菩提

    佛言。文殊师利。行者能见一切法无忆念。
    是名念菩提分。若一切法若善若不善若无
    记。不可选择不可得。无决定故。是名择菩提
    分。若不取一切三界相。善坏三界故。是名
    精进菩提分。若一切有为法中不生喜相。善
    坏有喜相故。是名喜菩提分。若一切法中除
    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名除菩提分。若一
    切法不可得。善修坏相故。是名定菩提分。若
    于一切法无所依止不贪不着。不见一切法
    故得舍心。是名舍菩提分。文殊师利。行者
    应如是观七菩提分。若行者。能如是见四圣
    谛四念处八圣道分五根七菩提分。我说是
    人名为已得度者。到于彼岸。出在陆地无畏
    之处。已离重檐除诸尘垢。是人名为无所有
    者无所忧者无所受者。是名阿罗汉。是名沙
    门。是名婆罗门。是名比丘。是名澡浴洁净
    者。是名智者是名解者。是名闻者。是名佛
    子。是名释子。是名破刺棘者。是名却关键
    者。是名已度堑者。是名出欲求者。是名开
    门扇者。是名贤圣胜相者 

    南无 飒哆喃 三藐三勃陀 俱胝南 怛侄他
    唵 折隶 主隶 准提 娑婆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19-8-17 18: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六十一
      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二:

    如此会中,菩萨大众见于如是诸佛如来甚深三昧大神通力;如是尽法界、虚空界,东、西、南、北、四维、上、下一切方海中,依于众生心想而住,始从前际至今现在,一切国土身、一切众生身、一切虚空道,其中一一毛端量处,一一各有微尘数刹种种业起次第而住,悉有道场菩萨众会,皆亦如是见佛神力,不坏三世,不坏世间,于一切众生心中现其影像,随一切众生心乐出妙言音,普入一切众会中,普现一切众生前,色相有别,智慧无异,随其所应开示佛法,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未曾休息。其有见此佛神力者,皆是毗卢遮那如来于往昔时善根摄受,或昔曾以四摄所摄,或是见闻忆念亲近之所成熟,或是往昔教其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是往昔于诸佛所同种善根,或是过去以一切智善巧方便教化成熟,是故皆得入于如来不可思议甚深三昧;尽法界、虚空界大神通力,或入法身,或入色身,或入往昔所成就行,或入圆满诸波罗蜜,或入庄严清净行轮,或入菩萨诸地,或入成正觉力,或入佛所住三昧无差别大神变,或入如来力、无畏智,或入佛无碍辩才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4:31 , Processed in 0.1225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