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34|回复: 3

诸大德谈抉择见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29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238

    主题

    557

    帖子

    42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15
    发表于 2019-2-12 10: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抉择见
    2011-08-05 16:24阅读: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讲于重庆冷水场云凤山贡噶精舍
    弟子韩大战笔记
    贡噶法狮子法王讲授
      见者,于内外轮寂一切法,决定其体性,而印持之,无有动摇者也。各因其种姓知解,而有种种不同,试略述如下:
    ◇执实见:
      凡夫于一切法,执为真实,而起爱、憎、取、舍,坚固缠缚,为生死因,不得出离。
    ◇外道见:
      如数论、方论、时论、断论、常论、自然论、胜身论、神我论诸师,略有六十二见,及诸邪执,于一切法,横计其体性所由来,与妄度有无等,而起爱、憎、取、舍,坚固执著,为轮回内,不得出离。
    ◇人无我见:
      知补特迦罗,无有自性,依止修证,得解脱果;而于佛法四谛、十二有支等法,则执为真实,取住偏空涅槃,未能究竟解脱。
    ◇唯识见:
      知三界万法,皆为自心所现影像,正破外道、小乘、心外实有诸法,即无境唯识义也。依此多门观,转舍转得,而证佛果。
    ◇中观见:
      亦名无生见,知一切法无自性,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藏识影像,与世出世法,俱无自性,用多门观察,破外、小、唯识,显诸法本不生故,依此修证,而得佛果。
    ◇俱生智见:
      亦名法身见,知一切法为本明,即此无生明体,而保持之,相续坚固,便成正觉,不用转舍转得,诸对治方便,有不用八不等,多门观察,一切法即是俱生智故。
    ◇本净见:
      亦名大圆满见,本来佛陀,法尔如是,一切法本来清净,无有生死涅槃取舍等垢染,无缚无脱,无修无证,任运而住,自生自显之上,即修即行即果也。大圆满者,诸法起时,刹那圆满故。
      以上抉择,略得七种;至红白教古德,依心印与表示而成就者,则无见可言,不立文字,此为最胜。上述六七两种,盖依口尔传承,而建立尔。
      吉祥圆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29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238

    主题

    557

    帖子

    42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15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0: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元音老人:密乘的七种知见



      就知见讲来,有很多不同的知见,今天我们就藉《禅》刊这篇文章——《禅和密的关系》,扼要地和大家讲一讲:禅宗与密宗的见地如何,修的方法是否相同,证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在佛法五种知见外有一种凡夫见,凡夫见就是着一切事物都是实有,一切东西都实实在在有。所以向外追取、求得、贪得无厌,因而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是凡夫知见。我们学佛就要把这个知见去掉。

      在佛法讲来,有五种知见:

      第一种是人天乘。知道有因果,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帮助别人,牺牲自己。但是不知道怎么学佛,不知道怎么修法。这个就是人天乘。它能够保持人身不失,还可以升天,在天道享福。

      第二种是罗汉见。他们也知道因果,但是偏空了,不知道妙有。假如一切都空无所有,还成什么世界?还要修什么佛法?佛教讲的不是空无所有的空,而是无可取、不可得的空,是妙有真空,不是偏空。所谓空者,是指佛性无相可见,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是空。但是它不是空无所有,它有灵性在,一切作用都是它起的。我们能看见东西、听见声音、工作、走路等等,都是佛性所起的作用,一切色相都是佛性所显现的幻相。我们的身体、眼睛、耳朵等失去佛性就不能起作用,同样宇宙万有离开佛性也无从显现。譬如我们一口气不来了,这个身体就像木头一样没有知觉了,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听,嘴巴不能讲,手足不能动,大脑不能思维,世界也就无从建设了。所以现在能讲、能看、能闻、能做都是佛性的功能,所以它是妙有真空,不是偏空。二乘不知此理,只空人我,即只知这个身体不可得,所以能了分段生死,反过来执法相,认为法我是有的。法我就是认佛性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性为我,认为有法可修,有菩提可证,有生死可了。所以二乘是偏空而不知妙有,着在法上,这就是偏空智。

      第三种是外道见。是带异计而修者。所谓异计,就是执断执常。有的说,人死了之后一定是有的,有的是冥谛,像木头一样,不知道了,那不对;有的说没有,死了就完了。所以就争论。计常,就是常有;计断,就是没有。所以外道见就是心外取法带异计而修。

      第四种是菩萨知见。就是依深明因果和我法二空之理修行者,就是知道人我不可得,法我也不可得。如上所说,法我是我们佛性中最根本的元素,即地、水、火、风四大种性。种性就像稻种、麦种,种下去可以长出稻子、麦子来一样。我们的世界和一切东西都是由佛性四大种性地水火风生成的。假如执牢这个种性是真实的我,还是执着,法我不空,不能成道。须进一步达我法二空,就是人们的身体及一切现象不可得,本性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性也不可得。才能了两种生死而成道。一着相即有一个东西梗在你心中了,就遮蔽了心光,不能圆明朗照了。所以这个也要空掉,才能真正成佛,这就是菩萨知见。

      第五种是佛知见。若能明白我们自己就是佛,一切众生都是佛,不仅我一个人是佛,大家都是佛,以这种知见来修法,就是佛知见。我们学佛、修法第一要树立这种佛知见,认清我们大家都和佛一样具有无漏智性,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此心是佛,不是用个什么法修成佛。只因为我们不明白,看外面东西以为是真的,就像凡夫知见一样的,认为外面一切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地有,贪得无厌地追求。如果我们明白大家都具有佛性,不迷于外相,一切放下,返本还原,就成佛了。佛不是修成的,是本来现成的,所以叫作本性天真佛,本来如此。只是我们迷于外相,走错了路,贪取无厌,造业受报,才落到六道轮回,生死不了。佛看我们可怜,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却不知道,在这里浑浑噩噩造业受报,枉受生死轮回之苦,因而出世现身说法。叫我们大家梦醒,不要执着。我们能放下就成佛,所以很快、很便当,不是没有希望。大家不要疑惑:“唉呀,我没有希望啊,我们的业障重啊,不能成佛啊。”那是错误见解。

      所以第一要知见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29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238

    主题

    557

    帖子

    42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15
     楼主| 发表于 2019-2-13 17: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显教里面这么讲,密教里也这么讲。它也说几个知见。

      第一个是凡夫知见。认为一切都有,执着不舍不放。

      第二是外道见。计断计常,就是执着。计常者,就是有个东西可得,我有阳神,这个是永远存在的。它不知道这个阳神也是我们第七识所生起的,还是假象,不是我们的天真佛性,所以这个阳神还是有寿限的。从前吕纯阳祖师见黄龙禅师,他以为自己炼成阳神永远不死了,没想到黄龙禅师说,你“纵饶百万劫,依旧落空亡”。顶多你活得比常人时间长,但是百万劫之后你还是归于无有。因为有生必有灭,没有灭哪有生,这是辩证法,既然已经生出来了,将来必定要灭亡。而我们的佛性呢,是本来天真,不生不灭,不是什么时候生出来的,所以说无始以来,本来就是如此。

      第三种是声闻见,即罗汉见。就是说偏空之理,不知道佛性之妙有。

      第四种是唯识见。唯识是什么,就是我们中。。国的法相宗,就是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取来的《成唯识论》,是法相宗最要紧的一部经论。其中讲三种性,一是遍计所执性,二是依他起性,三是圆成实性。什么是依他起呢?就是一切事物皆是依靠别的东西而生起的。譬如这个杯子,本来没有,是瓷土放到窑里面去烧,烧成杯子。桌子本来也没有,是木头做成的。佛经里叫做因缘所生,就是关系条件聚合起来而生的,所以叫做依他起性。从依他起性来看,一切东西都没有自体,都是依靠别的东西合起来的。东西既然本来没有,就不着相了,就进到圆成实性,就见到本性了。假使着相,不知依他起的假相,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去追求,那就是遍计所执性。就是普遍执牢,认为实有,这就是妄想。所以第一种是妄见,第二种就是知道一切东西本来没有实体,都是虚幻不实的,不执着。不执着就是放下,就证到本性——圆成实性了。

      第五种是中观见。就是一切东西本来没有,是真空妙有,缘起性空,一切事物都是关系条件结合起来而有,本体是无有的。

      第六种是俱生知见。即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佛。不要藐视自己,认为我是薄地凡夫,不是佛,有卑劣之见。要大胆承当,我就是佛。因为承当得起,我是佛,所以我的行为就要符合佛的等级,真能一切放得下,妙用起得起,坦坦荡荡,潇洒自在。所以我们承认是佛就要有妙行来相继相应,把我们从前所有的执着恶习都消光,恢复我们的本性,这就是我们的大智慧。

      最后一种就是大圆满知见。大圆满知见就是所有一切妙有就是我的性所显现,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即空即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一切有都是我的妙性显现。所以不是在相之外去见性,也不是在性之外取相,相都是我们的妙性所显现的。譬如造房子,造房前先要工程师设计图样,设计图样的时候要通过大脑,要思维怎么样建造,算好要多少材料,这一切都要经过大脑。大脑的功用怎么起来的?就是靠我们的佛性起作用。一个人心脏不跳已经死了,而大脑没坏,这大脑为什么不能起作用呢?是因为佛性离开身体了,它就不起作用了。就像电灯,电网电线拉好之后,没通电,电灯就不亮,通电之后电灯才亮起来。佛性等于是电,所有这一切作用都是佛性的作用,一切相都是佛性所创造、所显现、所看见的。所以一切相就是我自己,我就是一切相,这就是大圆满知见。即有即空,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你说空,明明有三千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你说有,一切相都不可得,都是镜子里的影子。因为我们的佛性就是大圆镜智,朗照大千十方世界。因此,有佛性就有一切相,这些相就是我们心的妙用,性的显现。佛性本身无相可见,但它能现一切,所以相就是我们的本性。这是大圆满知见。

      我们现在把知见立正,知道我们不是空无所有。禅宗说要知道妙有,是指我们的佛性是有的。佛性虽然无相可见,但它能起一切妙用,现一切假象。认识这个假象就是我的性所显现的,不去执着这个假象,这样用功就快了。因为既不着空又不着有,就可以证道了,所以知见第一要正。不是空得什么都没有,偏到空里去了,把什么都丢光了,那又错误了。从前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研究哲学,也发现一切都不可得,所以大智慧的人都知道事相是空不可得。但他偏空了,不知道妙有,所有东西都不要了。晚上在阴沟筒里睡觉,房子也不要了,裤袋上挂一个杯子,到河里舀点水喝。一天看到小孩子在外面玩,两个手捧水喝,他看到了,哦,杯子也不用了,把杯子也丢掉了,喝水用手捧着喝。太偏空了。所以外道见不是计常就是执断。现在很多做气功的人都是执有,执着有气,在精气神上着有、着常见,而不知道这是假象,不是真的。这个精气神,外道说是三宝,其实根本在我们的佛性上,没有佛性就生不起精气神,精气神就是我们的佛性所发起的。所以要认识根本。

      我们学佛,第一要把知见立正。我们的佛性是非空非有,你说有,它无相可得,你说空,它有妙用,显现一切相,起一切作用,它能说能听,能做事能走路。非空非有,两面不着,中间也不立,两面没有就没有中间了,有两面就有中间。以这种知见学佛,就自然能证到圆满的结果,就成佛。所以知见非常重要,今天再与诸位把知见提一提,认识这个真正的知见,不要偏空,认为一切都没有。更不能执有,认为一切都是有,赶快去追求,贪得无厌,这样更不对。所以我们既不偏空,又不着有,一切事随缘应用,今天有多少就受用多少,不去和别人攀比。我们的大错误就是和人比较。唉呀,别人有花园洋房了,我没有,我想办法弄个花园洋房。人家进出有轿车,我没有,我也想办法弄。弄不到就不惜做坏事,杀人放火都来了,所以造业受报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随缘,有就用,没有也不去求。一切都是假象,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因为我们每人所造的事业都不同。像现在各人所做的工作事业都不同,所造事业不同,所得结果当然不同。有的人收入很多,他的受用比较好一些,有的人收入很少,受用就比较差一些,不可能拉平。什么缘故?因为过去世造业不同。过去世是因,这一世是果,过去造的因不同,这世受的果也不同了,这世我们又做事又造业了,我们往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欺负别人,打倒别人,自己可以往上窜,做坏事了。所以做事业当中,有时做好事,有时做坏事,人就是善恶夹着的。假如没有恶就升天了,就不在人道里了。六道轮回,有善有恶的入人道,纯善无恶的升天,纯恶的贪瞋痴俱全的下地狱,瞋心特别重的入修罗道,贪心特别重的入饿鬼道,愚痴特别重的入畜生道。一切唯心造,都是自己创造的,自作自受,不是由谁来支配的。学佛成道,这是我们的大福德。芸芸众生,能有多少人信佛?很少。信佛的人比不信佛的人已经少了,但真正信的、深信因果的有多少呢?更少。许多信佛的都是在烧烧香,拜拜佛,求佛加被,获取福报,这样的信佛不算是真信佛。要明白自己是佛,要明白一切众生都是佛,从而用功,把自己执着贪瞋痴的妄心、妄想、妄念消光,圆成佛道,才是真信佛。所以我们现在真信佛,是不可限量的大福德,这样才能出六道轮回。今天大家来学佛,来修道,这是大福德,所以要把大家指引到正路上去。就是认识到我们都是佛,众生都是佛,只要我们放下,就能够成佛,所以非常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29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238

    主题

    557

    帖子

    42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1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1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无不动如来 于 2019-2-23 10:27 编辑

    三,黄念祖大德抉择见见闻记

    第五种是“中观见”。讲“中观见”,顺道提一下,在西藏活佛上师们所谓的显教,是指中观见以下的见,就是到前面唯识见的地方,才称为显教。不是什么华严、法华、天台,通通是显教,就不如密宗,就低了些,这也是常常引起矛盾误会的地方。所以华严宗、天台宗、禅宗、净土宗,密宗也很重视,不是那么低的,没有这个看法,显教是指中观见以下的见。而现在我们把在汉地的佛教,通通称作显教,把喇嘛的就叫做密宗。所以对于名词解释不一样,听到这句话,就生出许多的误会。就说密宗轻视汉地的佛教,其实不是这个含义,是指中观见以下的见。
      同时中观见也是西藏黄教的根本。中观见已经很殊胜了,一直到大圆满见,甚至前面的唯识见,都是龙树菩萨建立的。佛法划分为十宗,除了小乘的俱舍宗、成实宗之外,其它八个宗派的祖师都是龙树菩萨,所以在古代是不怎么分的。中。。国唐朝的唐密,以及日本的东密,都是龙树菩萨传下来的,也是禅宗传衣钵的祖师。华严经以及楞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请出来的,这是一位很特殊的大菩萨。当时的佛法也是很不行,是马鸣、龙树这二位大菩萨出世才把佛法中兴起来的。
      “中观见”也称为无生见,知一切法无自性。一切法都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这叫做“八不”。包括藏识所现的影像,以及唯识的见,世间法的、出世间法的一切一切都没有自性,都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的。“唯识见”则认为这是实的,依此而修,一点点转变。
      “不生不灭”,六祖开悟所说的“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你有个开始,从这里开始生出来了。法本自无生,它没有一个开始,怎么会生出这样一个“开始”的一切一切,不大好懂,这一点最不好理解的。所以断无明,最后还要破一分生相无明。
      “无始”是我们语言这么说的,从哪里开始有,好像有个生处。既然是无始,它的始处不可得,最初开始生的时间也不可得,哪生还可得吗?生也就不可得了。所以无生,也就无灭。我们就不讲长生不老,一切本就无生。不是生因之所生,不是有什么造成的。佛境从本以来就是清净、具足的。不是用什么机缘而生,套什么因缘而生的,是无生的。所以佛法证无生法忍,无生故无灭。
      生,也就是一个起点,事实上起点也不可得,一个圆形的东西,你说是起点,走一圈又回来了。起点不可得,起点就是生处,起点不可得,不就无生。
      “不断不常”,我们阿赖耶识就是不断不常,断常是邪见、外道见。阿赖耶识是怎么样?相似相续,相像而继续。不断不常的道理就在这里,一个东西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是相似而已,它不是常。譬如电影,上一片与下一片的胶片,相似而已。阿赖耶识它老在变,有东西来,它又多一点;这一剎那跟前一剎那相似,这一生跟那一生相似。增加一些东西,或修行拔除掉一些种子,全是相似,既然是相似,它就不是常,就不落入常见。它是相续,譬如电影它一片一片老接着,就不断了。所以阿赖耶识就不断不常;既然阿赖耶识不断不常,那它所显现的相也就不断不常。
      “不来不去”,没什么来,也没什么去。“如来”是什么?“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如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自心遍一切处。从哪儿到哪儿去?从自心到自心。从北京到华盛顿,北京是我自心,华盛顿也是我自心,从自心到自心,何来何去?
      那贪瞋痴烦恼,怎么个大圆满见?贡噶上师教我们看,不要看它的过失,看它从哪里来,去到哪里。找来处不可得,找去处也不可得。既然来处不可得,去处也不可得,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它也就是如来。所以说烦恼转菩提,我说不用转了,烦恼即菩提,这是最好转的方法,最殊胜的转,这就转过来了。所以它是不来不去,遍一切处!
      “不一不异”,为什么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种种的佛,它不是一个。但是一切佛的法身没有分别,所以是“不异”,不是一也不是异。
      所以依照“八不”-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唯识所现的影像,世出世间的一切法,它都没有固定的自性。这样慢慢观察,就破除外道、小乘、唯识的见,显现出诸法本来不生,不生就不灭。
      依此“八不”,诸法本不生来修证而成佛,它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不用转舍转得。比较直接了,不用一层一层转换,一步比一步殊胜。“八不”,无生见,知一切法本无生。所以无生的功德很大,无生就无灭,一切都无来无去,少了对待,一切都平等了。一和异本来是两件事,现在都没有,不就都平等;不来不去,把这一切分别都消除。
      第六种是“俱生知见”,就是根本智,也称为“法身见”。知一切法本明,就是无生明体。知道一切法是本明,就是你本来妙明的真心,就是本来无生的明体。我们大圆满的观音法里头“真实体性真实现,所见一切皆法身”,一切法所见就是法身见。“法性自性互含摄,明体真常无生佛”,都是本来明体,这就是法身见。一切都是法身,明体之上无生佛,所以对待就没有了。
      在天津我写了几个偈子,“生佛两泯即是佛”,生佛两个都不存在,就是佛了。“才相对待便成魔”,刚刚一对待,有众生,有佛,就成了魔。一共有十二句偈子,这是其中的第三、四偈。当时我大笑不能自止,同时大哭不能自止,这很特别。一般大笑就不会大哭,大哭就不会大笑。这个欢喜的笑,那是一切无法形容,同时又大哭的情况下,说了这十二句偈子。后来得到王上师与夏老师的印证,“如是如是,余亦如是,善自护持,善自保任。”你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善自护持,好好保任吧!这是属于法身明体。
      (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当时我四十二岁,今年我七十五,一转眼虚度多少年,进步不多。所以大圆满很好,这个法我们要把它当成较高的法来修,把它升格。
      所见一切皆法身,就是法身见,依这个修就成正觉。不用其它的对治,不用转舍转得,不用八不等观察门,直接了当,比前面又简了。八不观察-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这要懂很多很多道理才行。现在直接了当,一切皆是法身,皆是本来明体,妙明真心。就是所见一切皆法身,就不是转舍转得,把烦恼一点一点转成菩提。烦恼也是法身,菩提也是法身,一切都是法身,没有两样。
      所以顿、渐,就在“见”上决定。这就是法身见,一切法都是俱生智慧,一切都是妙明真心,都是明体,都是法身。法身是人人具有的,所以完全恢复我们的法身是最高的成就。

    听闻记完整开示网上有,敬请搜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13:02 , Processed in 0.11041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