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25|回复: 2

什么是三毒?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主题

19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随喜同修

如是我闻佛教网:http://www.ru

积分
19
发表于 2012-6-4 08: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li] 三毒里的贪欲
    [/li]

三毒的贪欲指的是渴求,依凡夫的习性,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事、物,自然想要执为己有,这就是「贪欲」。贪欲是一种向外的追求,意味着内里面缺少点什么,所以必须向外追求,以满足此渴望。
贪欲的表现是由渴望到追求,由追求到占有,然后占有欲又继续增长、扩大。
贪欲的基本渴求有两种:一是感观享受的渴求;二是生命延续的渴求。除此之外,贪还有一个最要紧的功能,就是思想意识中对追求的贪执,这种烦恼的危险更大。
正因为三毒的贪欲难以满足,所以佛教强调贪是一种疾病,用满足贪的方式去解决不是办法,只有断除三毒的贪欲,才是根本办法。         
( 图片中文字: 古人认为鸽子的特征是贪欲无足,故用鸽子来代表三毒之一的贪毒。贪,指对有利于自己的事物、环境而生的贪婪、迷恋之心。因为希望不停地满足心中的贪欲,而产生无边烦恼。 )


    [li]三毒里的憎恨
    [/li]

三毒的嗔恨:对于不顺己意的人、事、物,产生排斥,甚至厌恶;贪欲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嗔恨」。佛经中所讲的忿、恨、覆、恼、嫉、害就是对嗔恨形态的概括。
嗔的本质虽是嗔恨对方,其意图虽是要伤害或毁灭对方,但无论意图是否达成,任何嗔恨生起之刹那,其人之心中直觉的会感到极端的痛苦或不快。
三毒的嗔恨之所以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痛苦,是因为嗔之本质是恶意的,恶意在对别人之时,则其无形的反作用也会自然伤害自己。所以,佛经中说,极度愤恨的怒火,给人带来的灼痛实不亚于地狱之火。         
( 图片中文字: 古代认为蛇的脾气很暴躁,容易攻击人,故用蛇来代表嗔毒。嗔,指身处在逆境中或面对对自己不利的事物环境而生自仇恨。在各种烦恼中仇恨最容易引起人造下恶业,是最能导致众生未来堕于三恶业的。 )



    [li]三毒里的愚痴
    [/li]

三毒的愚痴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无明。由于凡事全凭自己的好恶,顺己则喜,违逆则怒,完全不明事理,这就是「愚痴」。
错知的痴是小乘佛教对痴的基本解释,大乘佛教除了错知之外,还加上了无知,如不知道「自心即佛性」。
痴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以痴为根源产生贪和嗔,没有三毒的痴,就不会有三毒的贪和嗔,所以佛教特别强调痴是一切烦恼及痛苦的根本。
( 图片中文字: 在各国的文化中经常用猪来形容蠢笨,佛教中用猪来代表痴毒。痴指“无明愚痴”即对事物的客观情况不了解的意思。众生因为不明自业力及因果,才会造下种种恶业而导致在六道轮回中受苦。在各种烦恼之中,痴是最根本的烦恼.也是贪,嗔与其他一烦恼的根源。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7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发言

[url=http://t.qq.com/gzdxbyy?

积分
10
发表于 2012-6-6 16: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6

主题

4888

帖子

34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54372
发表于 2012-6-9 21:5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文章配图,很形象啊

http://www.folou.com/thread-1681370-1-1.html《造佛像感应灵验录》:消业除病,消灾延寿,增长富贵,增智美容,超度荐拔,往生净土(约100余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21:52 , Processed in 0.1051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