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15|回复: 0

作为人,你发现没?我们的存在是值得怀疑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发表于 2010-11-12 18:3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昨天加班,但不忙,只要求身体在岗就可以,大脑可以思维别的,于是我在思考佛法。
    这条生命准则就是对轮回的信任,虽然这并不容易,但我不想仅仅局限于此,去证明轮回的存在,而是尝试更进一步的细致深入。
    轮回是一种现象,通常很粗大;但刹那的轮回,呼吸间的,生命的流转,可能我们会更近,更加熟悉,尽管我们很少这样的观察。
    下面,简单地说一下这生命的流转。
    第一、先建个模型:
    在我看来,生命的流转,无非两种状态,一个转折点。
    状态一是被外境所转(背觉合尘);状态二是转动外境(背尘合觉)。
    我们知道,状态二是佛的境界:楞严经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当然,状态一就是凡夫的境界。
    如果把状态一比作轮盘在顺时针旋转,状态二就是它在逆时针旋转,那么这个转折点就是轮盘在二者之间,也就是不转!
    还有一个相似的模型,仅供参考:
    状态一是梦,状态二是醒,转折点是梦醒时分。
    第二、你应该独立的思考了。随着对佛法的深入,会对上面的模型,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结论,当然会十分的有趣!八万四千法门尽在其中,下面我只是取其一、二,简单的说说。
    第三、想,一个飞快顺时针转动的轮子,想让它改变方向逆时针转动,需要什么呢?需要让它转慢下来,再停下来,最后改变方向。
    这个过程就是从欲界(顺时针旋转)到色界、无色界(因禅定逐步停下来)到出离轮回(改变方向,逆时针旋转)的过程。在这个层面上可以衍生出许多理论,比如:轮回流转与出离轮回的种种力的作用——业力、愿力、念力、佛力等等。
    第四、再深一步,旋转地越快,就越混乱,没有秩序,宇宙的熵永远都在加大,直至成为黑洞(无间地狱)。我们早已习惯了顺时针旋转,堕落而不自知。我们姑且把逆时针转动理解为自在吧,那里就没有快慢之分,因为佛早已没有了分别心。
    呵呵,也许你猜到了,根本就没有逆时针转动,那只是针对顺时针转动所说的一种假设,就好像建立虚数一样。从佛的角度看,上一句的虚实恰好相反,顺时针才是虚数,才是影子,逆时针才是真实的O(∩_∩)O~
    不管怎么看,顺逆是相对的,而且是一体的。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不难体会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甚深法义。
    第五、再深一步,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个转折点上,因为从实修的角度,它才是问题的关键,能否成佛也在于此。你也许又猜对了,操纵轮盘或是被操纵的就是心、就是念。如何停下来?这就是下文宗萨仁波切开示的意义啦!关于止的实修:
    我总是说,我们太习惯旋转了,像在这个地球上,天天跟着自转,一下子停下来,还真是不适应啊O(∩_∩)O~ 还不快去!实修禅定!禅定就是止、观。止就是立断,观就是顿超啊!
    基本的不安全感  宗萨钦哲
    选自:《人间是剧场》 宗萨蒋扬钦哲诺布 著
    在许多国家、许多场合,宗萨钦哲仁波切都教导过奢摩他或称为“定”的禅修,这是一种使心稳定和专注的方法。本文节录自仁波切在澳大利亚悉尼所教授的有关奢摩他的开示。
    一开始,我们就必须了解为何要修“止”——基本上是为了获得某种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意思是说,我们现在对自己毫无控制力。我们所普遍感受到的焦虑或痛苦之一,就是内在的不安全感。这个不安全感是我们需要摧毁或至少要加以了解的。
    我们的不安全感来自于身份认同。更具体地说,因为不知道有没有一个称之为“我”或“自己”的东西,我们产生不安全感。通常我们不去谈这个问题,但它总是有意无意地凸显。为何会有这种内在的不安全感?佛教的推论是,如果持续检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日常生活,就会了解到,我们的存在是值得怀疑的。
    譬如说,我们在介绍自己时会说“我是某某某”,我们把名字印在名片上,或试图获得某种头衔。比这更细微的是,我们经历各种激烈的情绪,像是贪爱或瞋恨。而所有瞋恨及贪爱的起因,就是为了要说服我们自己:“自己是存在的,我确实是存在的。”但这并没有用,我们依然觉得没有安全感。而且从这种不安全感,我们制造出许多错误的希望和期待,成千上万都未能实现。的确,我们也常常遭遇并不期待的事情,事实上它们似乎总是发生。当不期待的事不断发生,人们就开始失去对自己的尊重,失去对环境的尊重,并且缺乏信赖。这就是为什么对我们许多人来说,要对某人或某事给出清净的看法是那么难以做到,哪怕对自己也没有清净的看法,没有确定性。先别谈对宗教的清净看法——像是上帝、纯净的灵魂或诸如此类的东西,我们甚至不确定自己的存在。即使大部分时候我们假装自己是存在的,但我们总是怀疑。
    从某个角度来看,我们相当聪明,知道自己在装假。但我们不想承认我们在装假,所以为了掩饰它,我们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像是婚外情或是对某人大吼大叫,这类激烈的情绪会带给你一些“你确实存在”的满足感。你一直生活在这种肤浅的满足中,但这无法真正带给你稳定的自信。于是,我们开始失去对生活的欣赏与感谢。
    我们应该学会对生活的欣赏和感谢。当我说到欣赏和感谢生活,那包含所有事情。譬如说,我吃下这块饼干,当它从我的喉咙滑下,我应该感到:“天哪!多么不可思议!可以吃下一小片块饼干真好。这真令人惊讶!”因为你知道吗,这可能永远不会发生。譬如说,当我咀嚼这块饼干的时候,这个屋顶可能突然塌下来,而我可能死掉,那么这片饼干永远不会从我的喉咙滑下了!在生活中发展这种感谢是极为重要的。而修止是一把钥匙,一把非常特殊的钥匙,能够用来发展这种感谢。
    所以我们有两个目标:藉由修止,建立起某种信心,或者说消除基本的不安全感;同时,学习如何欣赏和感谢生活中的每时每刻。这不完全是佛法,这是人类都会做的事,你不能说这是宗教。事实上,禅定大师们常说,修止的目的并不必然是摆脱各种情绪烦恼,到达全然弃舍所有分别的境界,以期获得证悟;修止的目的与这些无关。其目的,就像我一开始说的,是要获得自我控制的能力。藉由这种控制力,我们获得某种信心,并且欣赏和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日子、每一个时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2:13 , Processed in 0.10026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