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476|回复: 0

报恩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发表于 2010-11-3 1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感觉很不错 同修可以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1: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沈善登,名谷成,法号觉尘,清末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四年(1878)杭州弥陀寺所刻摩崖大字《阿弥陀经》,即出于他的手笔。著有《报恩论》四卷。
    现在估计 这些古代大德书看的人很少了
    建议古文好的师兄可以 专门弘扬一下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1:1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名胜之宣传宇宙者.必先有其地.而后得其人.则其名始著。是胜地名山.端赖有仪刑现未之具德高人.方可令人寝寐神驰.以生景仰。若庐山之以远公著.云栖之以莲池重也。浙江山水冠天下.其地素称佛国。高人哲士.相继而出。殆所谓地灵则人杰耳。清同治闲。妙然法师.专修净业。以弥陀一经.普被三根。实华严归宗之要义.亦末法最胜之慈航。拟欲镌诸山石.以垂永久。俾现未见者闻者.同种善根以生正信.修净业以往西方。因见城北松木场.石岩高峻。石性坚致。乃买其地址.倩工开凿。请善书之沈善登居士书之。
      居士遂栖邓尉山.先请四位发菩提心道友.昼夜念佛.以为加持。自己放下万缘.斋沐敬书。凡书一字.必先礼佛三拜.持佛号一百八声.结印持秽迹金刚咒七遍.跪而书之。写经之外.息心念佛.不提余事。以此佛力法力加持功德.冀现未一切若见若闻之人.悉发菩提大心.顿出娑婆秽苦。如此五十三日。千八百余字.方始书毕字大几寸.铁画银钩.遒劲圆润.诚为希有。然师遂为镌刻.深及八分。日持佛号.以为加持。尚未毕工.即已西逝。其友玉峰成方二法师.先固相与辅弼.至是遂力任其事。石经刻成.饰之以金。凡属见者.莫不肃然起敬.生希有想。则全经功德.固已印于八识田中.作未来往生西方.究竟成佛之种子。是盖以佛力.法力.及三师沈居士之心入.为增上缘.以显发见者闻者性具功德.俾其终得受用耳。由是诸檀越悉皆欢喜.争先布金。遂得佛殿僧寮.一一悉备。居然一专修净业之大道场。所谓地由人著者.非乎。三门之外.开一池塘.以放水族诸物。
      继云栖天台之慈行.令将登鼎镬以充口腹者.咸得游泳其中.以尽天年。乃所以息刀兵而弭杀劫之最上良策也。自建立以来.迄今五十余年。悉守成规.无忝前修。近数年来.住持才力薄弱.颇形艰难。既无田产以充常住之需用.又无道德以感檀信之供养。此之道场.几将湮没。诸居士忧之。去秋强智慧法师为住持。因特开莲社。以绍玉峰之业。必期四众同念弥陀.同求往生.复以转化一切.悉皆同辞五浊.同登九品而后已。其殿堂寮舍.已经五十余年.未曾修葺。兼以今夏风灾.诸多坍塌破坏。若不即修.久则更难为力。而且放生池多年未浚.淤泥充满。于放生一事.大有所碍。拟欲开拓浚掘.悉皆加倍。外竖围栏.以为防护。庶放生得所.而盗捕无由。俾流水智者慈云莲池之慈惠.永久无替。豆徒曲全物命.实欲启世仁慈。倘能人各不杀.则世道有不太平者乎。但以工程浩大.所费实繁。祈(光)作疏.遍恳诸大檀越既。各发菩提之心.共植出世之业。捐宝海之涓滴.成梵宇之庄严。须知祇园始经营.天界之宫殿已现。佛念才发起.净土之莲华即生。流水所济之鱼.已作十千天子。智者所放之物.多为海东王臣。古既如是.今岂不然。以如是因.感如是果。倘能不惜五家所共之殊珍.成就三宝兴隆之胜举。将见现生永膺多福.临终高登九品。庶可圆彰本具之佛性.速证无上之菩提矣
    [清](一八三0至一九0二)浙江桐乡人。字榖成(有《沈榖成易学》),室名豫善堂(刊上书见署)。专治易学,著有《需时眇言》、《论余适济编》、《经正民兴说》、《报恩论》,合刊为《沈榖成易学》。另有《沈氏改正揲蓍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1: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卍新纂续藏经〔净土宗类〕〔诸宗著述部〕 第六十二册 No. 1205《报恩论》:
        “密部教分三部。金刚部。以秽迹咒为总持。(此咒实说在涅盘时。以其同为密部。故备举之)莲华部。以大悲咒为总持。瑜伽部。以准提为总持。三咒皆护持行人往生极乐。皆许咒水。治产难诸病。准提并特开五荤不忌。尤为方便。则更何世法之拘碍也。”

        代众回向发愿疏
        净业弟子沈善登等同共发心。不为自求世间福报。祇以上年杭州般若庵僧妙然。倡愿摩崖大字阿弥陀经。属付弟子善登书写。今于本年二月十五日。在江苏吴县圣恩寺。延请住持僧中安。依法结坛。对佛长跽。虔持秽迹金刚咒。敬谨书写。字字顶礼。并遵造像法式。一一密安梵书[口*纥]哩字种。冀此经法。普放光明。常住不坏。阅三七日写毕复如前法。写楞严大势至菩萨圆通章。留藏本寺。荷蒙慈佑。次第告成。因竭愚忱。依教演说净土法门纲宗。无量寿经纲宗。往生正因定论。五逆谤法不得往生说。各一篇。及二教通喻一篇。辨正沿[言*为]等杂说二十五则。综为报恩论。二万余言。清稿先具。余意未尽。如劝俗醒迷等歌。拟撤坛后续成。以显正教。翊皇度。息诤辨。破邪外。仰答慈恩万分之一。自发笔日始。弟子胡雅澄张敬朱谦张德培等。随同念佛。寺僧中安。亦随喜助念。共历五十三昼夜。无间无杂。于今四月初八日佛诞良辰。一切圆满。剖沥微忱。愿垂听许。伏念大。法。东流。垂二千载。历代崇奉。

        写经记
        圣清光绪三年丁丑。般若庵僧妙然。募刻此经。
        明年戊寅二月佛涅盘日。桐乡沈善登。结坛吴县圣恩寺。对佛长跽。顶礼书写。笔墨到处。以秽迹金刚咒摄持之。并仿造像法式。字字安●([口*纥]里伊斯四合音)字种。阅三七日写成复写楞严大势至圆通章。表法门所自始。留本寺。别勒石。既毕。略述净土大旨。汛及儒佛异同。为报恩论。以显正教。翊圣化。息诤辨。破邪外。余二万言。海盐胡雅澄。张敬。张德培。海宁朱谦。同会念佛。轮转五十三昼夜不绝声。住持僧中安。随喜助念。至四月佛降生日。一切圆满。其檀施为钱唐许息庵樾身。并与中安。及余姚钱步高为外护。坛内给事。则甘泉强庆恩。临胊谭心成。例得并书。阁笔谨记。

        行愿品。普贤愿王。导归极乐。药师经。仗彼佛本愿。送往西方。普门势至二经。显菩萨愿力摄受行人。大悲准提两咒。令行人满愿。往诣净土。而秽迹为本师大愿化身金刚。护持正法。摧灭一切邪魔秽恶。悉变清净。于末法时。在家菩萨道场。尤切要焉。此门各条。先经咒。后礼拜。与正行门不同者。缘既为助行。行者自以余力及之。无分缓急。余如儒门格言。善书。医方。算术。道家道德经。感应篇。及至斗忏。雷经。文帝。武帝。纯阳。紫阳劝善诸文。凡平实切近。有裨世法。不谤佛法者。苟所素习。不忍舍弃。但以念佛为本。勿论深浅雅俗。皆可回向。

        诸戒勿论已受未受。曾犯不犯。行者既依上来三门。求生极乐。则佛前求忏后。但自谨饬将来。不可空悔已往。自生疑障。且在家五戒本宽。但制粗述。惟杀戒必应严细。虽蝇蚊虮虱等微命。亦不得杀。当知物我一体。断无令物惨死。而自得乐生之理。故与邪见戒并重。特列专条。逐日检点。余四戒宽严粗细。或具或不具。量力自勉可也。持斋不必论功德。现获三种利益。一断杀缘。二免秽浊。三省费用。然在家必不能终身长斋。佛制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己杀。及物自死。鸟兽残等。为五净肉可食。又正五九月。为四天王巡察人间善恶。名三长斋月。见梵网经。诵此经者应持。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为龙树菩萨六斋。修净业者应持。加初一。十八。廿四。廿八。为金刚十斋。又为准提斋。持此二咒者应持。他如诸佛菩萨。莲宗诸祖诞日。及天赦。天愿。等日。均宜斋素。各随心愿。多多益善。佛制已受戒者。当于望日晦日。诵梵网经。若不诵者。非菩萨。非佛种子。然十重戒。实人人所当力持。即当常诵。不嫌盗法。遗教经略说戒相。为本师临入涅盘。最后教诲。无量悲心。言尽于此。知有佛法者。皆应持诵。无分道俗也 此门实各条并重。其先后次序。为欲方便劝诱中下根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 11: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许灵虚和沈善登等的刻经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2:01 , Processed in 0.1065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