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092|回复: 0

祖师大德关于末法出现“二宝居士”(其实就是附佛外道)现象的开示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17 20:0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9

    主题

    277

    帖子

    85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46
    发表于 2017-11-23 09: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祖师大德关于末法出现“二宝居士”(其实就是附佛外道)现象的开示

    蕅益大师云:‘皈依僧者,则一切僧皆我师也。(中略)故已受皈依者,于一切僧众,若贤若愚,皆当尊礼为师,自称弟子;未可憍慢,妄自分别。且归依三宝之境若不遍者,不得三皈之体,既不得体,穷其一生修学,只名附佛外道,虽种将来成佛之因,若于三宝中一念分别憍慢,则苦报无穷矣!


    梦参老和尚开示:你对三宝一定得恭敬,对僧人我不说,对佛、法两宝,要恭恭敬敬。现在有二宝弟子,信佛信法不信僧。这样一来,你也没信佛也没信法,为什么呢?佛说的三宝,短了一宝,谁来传法啊?若是没有那些老和尚传下来,法早没有了。有些老和尚用他的生命来认法,用生命来换取法的存在,你为什么不尊敬他?这样子想修解脱道,很难。想修解脱道,只请一个皈依佛、皈依法,你就解脱了吗?

    大安法师开示:在家信众修行中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还完全依靠僧宝来传递,离开僧宝一切免谈。大陆现在有所谓的“二宝弟子”,就是皈依佛、皈依法,但不皈依僧。到最后一宝都没有,成为“活宝”。对出家师父没有恭敬心,就难以得到修行佛法的利益。

    袈裟是三世诸佛解脱的幢相。能出家就说明善根深厚,光这一点都值得我们恭敬。更何况他还受持出家戒,每天福德流长!一个持戒比丘就是每天受用万两金子的供养也消的起。

    妙祥法师开示:僧宝的存在,他关系到整个佛法的存在,如果僧宝不存在,三皈依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僧宝对我们太重要了,我们每一天都应该,或是经常地要礼拜僧。一个是在家庭礼拜,更主要的,千里之内如果有僧,你必须到亲自去礼拜。如果你不去礼拜,那就生长了慢心,应该是到寺院去礼拜僧,去护持佛法,这是我们做居士的责任。如果我们不去寺院去礼拜,而且对僧,包括僧团也不进行护持,实际上,从某一个角度,你的三皈依已经破了一个了,成为两皈依,就皈依佛、皈依法,没有皈依僧,成了二宝弟子。二宝弟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你的三皈依戒体就很容易失掉了,也失掉了三皈依的利益。


    传喜法师开示:现在佛教刚刚兴盛一点,很多人还不了解佛教,误解佛教,修行上也不太懂。甚至还有人说:我就皈依阿弥陀佛,我就皈依净土法门,我不皈依僧宝,我是二宝弟子。所以他就念阿弥陀佛,其他什么佛都不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也不念,他说:我只念阿弥陀佛,我只去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把观音菩萨抱到普陀山说:菩萨啊你回普陀山,我回家了啊。

    我有一个弟子在五台山一个庙里看门,有人来他就问:皈依证有没有?就有人三皈证他没有,拿个二宝证说:我是皈依佛宝、法宝,我不皈依僧宝。厉害不厉害?他不知道就是僧宝在护持三宝,没有僧,法宝就没有了,佛宝也没有了。

    所以我们三皈依的时候,维那先要开示说:“苟布衣身,焉能闻法”?先要把自己变成三宝弟子才能闻法,所以先要有僧宝善知识给你三皈依,你才能得到皈依体。如果不皈依僧宝善知识,你能不能得到皈依体?能不能得到五戒体?得不到的。三皈五戒在佛法里相对来说还是基础的,那最重要的是什么?闻法以后若不修法,怎么能开慧见佛?所以还有法的体,智慧体。

    学诚法师开示: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学佛人,只皈依佛法二宝,人称“二宝居士”,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多是看不到自心的烦恼贼在作崇,以至膨胀我执、法执,以自己片面、单一的角度看僧众的行为,不能理解,乃至毁谤,这种过失是非常严重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为还没成佛,所以每个人都在学习,学习就是因为有不圆满的地方,俗众在学习,僧众也在学习。

    宗舜法师开示:今有在家的佛弟子,自己未证理体三宝,便以只信理体三宝为理由,而不敬住持三宝的,那是本末倒置,求升反堕的行为了。” 

    还有些人学了一点教理知识,了解佛从觉照义上说为佛宝,佛德具轨持义说为法宝,从合和无诤义上说为僧宝,本身即使一体具足三宝,所以认为只须归依佛宝即是归依三宝,不必一一归依;甚至有些人因见出家人之过失,而只归依佛宝、法宝、不归依僧宝的作法,都是错误的。这样的归依,无法生起归依体来。“二宝居士”或者仅以法宝为归依的义理研究“居士”,可以说不是佛教信仰者。
    恭录于宗舜法师《试论归依体的获得、破失及守护》

    圣严法师开示:我们既已明白了归依三宝的概念之后,就应该来归依三宝了。

    至于归依三宝的仪节,在佛陀的当世,因为受归者的根器厚,所以也用不著什么仪节。比如释迦世尊的第一个三归弟子,耶输伽的父亲,在佛前如此说:「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唯愿世尊听为优婆塞。」这样一说,便算受了三归依。

    照实际而言,佛在未度五比丘之前,世上还没有比丘僧宝,佛为两个商人及龙王授归依,即唱三归,要他们归依未来僧。可知三宝是一体,归依佛归依法而不归依僧,便不成其为归依。

    ……

    佛灭之后,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后,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僧人之中,固然有龙蛇混杂,我人归依,不妨择善而从,但于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
    恭录于圣严法师《归依三宝的意义》
    (转自https://tieba.baidu.com/p/3996933098?red_tag=10615567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2 07:14 , Processed in 0.10234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