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06|回复: 6

不动的第一义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17 20:05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9

    主题

    277

    帖子

    85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46
    发表于 2017-11-21 18: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a5168 于 2017-11-21 22:38 编辑

    1.09 不动的第一义

    下面来的就是佛布施我们真正的大。法。:「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这就是我们要证的菩提道果。大家持戒修定都是想做到没有妄念,没有烦恼,但是自己为什么做不到?这个问题大家要仔细参究。下一个问题,成了佛还动不动念呢?

    大家注意这里「能善分别」,是有分别,不是无分别,佛能善于分别一切法相。凡夫的分别作意,不落善念就落恶念,或落于不善不恶的无记念。唯有证道成佛,才能善分别一切法相,虽作意而不着。所以说空、无相、无作(或无愿)为三解脱门。能善分别,当下就性空一切的法相。第一义就是第一义,佛学的解释是真谛或形而上之道体,现代的哲学解释是本体,「于第一义而不动」,在这上面没有动过。

    比方大家从上课以来虽然每一句话都听见了,每一句话都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你那能听的有动过吗?要在这个地方参究一下「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我们从凡夫心意识的境界,好好在这里去用功参究,慢慢可以达到「心净已度诸禅定」。例如我们对于昨天、今天、明天,去年、今年、明年,上一秒、现在、下一秒钟,这些差别的境界都不可得不存在,但是那个知道过去、现再、未来的,「 于第一义而不动」。

    已于诸法得自在」,因为「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之后,才能达到佛境界,自在而不执着,所以「是故稽首此法王」。

    (摘自 南怀瑾《维摩诘经》讲记 第01佛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7-11-21 21:5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于第一义而不动,南老师所说和无量义经道理一样。


    佛在无量义经里说菩萨欲修无量义要观察一切诸法本来就是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可是迷惑众生执空为有,结果造下无量恶业,轮回六道,无法出离。

    接着,佛说法相 “生住异灭”又说法相念念之间生灭变化。

    菩萨以大悲心根据众生不同层次的根性和欲望,讲述无量法門。

    虽说无量法門,皆离不开实相。


    无量义经
    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wlyj/911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5-20 21:16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14

    主题

    610

    帖子

    21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907
    发表于 2017-11-22 11: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吾人现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不变。终日随缘。夫不随佛界之缘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狱。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已无念心体惟佛独证。自等觉已还。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无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无外故。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

    ——彻悟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主题

    547

    帖子

    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389
    发表于 2017-11-22 11:45: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彼法无有佛 及诸声闻得  我当证是法 为诸众生说  彼法无处所 亦复无去来  智者如是知 法之本体性  过去一切佛 现在无上尊  无不如是知 入无余寂灭  彼中无法界 众生界亦无  如是之边际 世间无入者  法界惟名字 字从分别生  分别无分别 究竟不可得       菩提从语言上讲叫无所得故而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主题

    547

    帖子

    23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6389
    发表于 2017-11-22 11:4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彼法无有佛 及诸声闻得  我当证是法 为诸众生说  彼法无处所 亦复无去来  智者如是知 法之本体性  过去一切佛 现在无上尊  无不如是知 入无余寂灭  彼中无法界 众生界亦无  如是之边际 世间无入者  法界惟名字 字从分别生  分别无分别 究竟不可得       菩提从语言上讲叫无所得故而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17-11-22 13:08: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禄通宝 发表于 2017-11-22 11:45
     彼法无有佛 及诸声闻得  我当证是法 为诸众生说  彼法无处所 亦复无去来  智者如是知 法之本体性  ...

    太好了,如果有人读了再配合无量义经道理,必有所获。

    菩萨欲修无量义要观察一切诸法本来就是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可是迷惑众生执空为有,结果造下无量恶业,轮回六道,无法出离。

    接着,佛说法相 “生住异灭”又说法相念念之间生灭变化。

    菩萨以大悲心根据众生不同层次的根性和欲望,讲述无量法門。

    虽说无量法門,皆离不开实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7-15 11: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57

    主题

    410

    帖子

    63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275
    发表于 2017-11-22 17: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2 03:12 , Processed in 0.1175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