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15|回复: 7

竹贤法师和玉林禅师及得道的师兄请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5
QQ
发表于 2008-11-19 06: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末學想就開悟求一印證。
也無所謂開悟不開悟,如幻覺悟如幻菩提。

所見即所幻。
所想皆妄想。
一身一世界。
只因看花眼。
空食其色乎。
止坐待任滅。
不動不想覺。
不不不不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3 15:06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35

    主题

    1302

    帖子

    26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

    积分
    43283
    发表于 2008-11-19 09: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贤师兄不是法师也没有开悟,不可这样称呼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86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319
    发表于 2008-11-19 12: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然这样了———不动不想觉。如何还这样——末学想就开悟求一印证
    一心皈命 我佛阿弥陀.金容获一睹 血泪满双腮,稽首大慈父 愿随归去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47

    帖子

    1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3749
    发表于 2008-11-19 12: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录南公上师讲解之永明寿禅师《宗镜录》

    开悟的十个标准---供师兄参考!

    作者:南怀瑾    文章来源:宗镜录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最平实的说法,是永明寿禅师在宗镜录中提到的,包括了禅宗的见地、修证、行愿。
      宋朝有两部大著作,一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是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两者差不多同时。可惜,谈世间学问的资治通鉴,流传后世,研究者众。而宗镜录几乎被丢到字纸篓里去了,一直到清朝才被雍正提出来,几次下令,特别强调要大家研究这本书。
      宗镜录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悟了。书中提出十个问题,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经教的,一切佛经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说一样,一看就懂,不须研究。
      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
      “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一 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
      二 还逢缘对镜,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否?
      三 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否?
      四 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五 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刹那中暂令间断否?
      六 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否?
      七 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否?
      八 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只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辩得真实否?
      九 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否?
      十 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源,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否?

      一个人到底悟了没有,前面这十个问题,可以作判断标准。
      第一问,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于一切时,一切处,一切事物上,一切清清楚楚,如同白天看画图的颜色一样,与文殊菩萨等人的境界相同。你能这样吗?
      第二问,你碰到了人,碰到了事,或者别人当面妨碍了你,总之,逢缘对镜包括很广,见色闻声了不动心,日常生活间,甚至晚上睡觉都能合于道,你做得到吗?
      第三问,佛教的经典,法华经也好,楞严经也好,拿过来一看,都懂了,听到最高明的说法也不怖畏,而且彻底的透彻明了,没有怀疑,你做得到吗?
      第四问,所有的学人,拿各种学问问你,你能给予解答辩才无碍吗?
      其余还有六问,大家可以自己研究。

    最后一段:
      “若实未得如是,切不可起过头欺诳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源,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安息游心。或自办则禅观相应,或为他则方便开示。设不能遍参法界,广究群经,但细看宗镜之中,自然得入,此是诸法之要,趣道之门,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
        解释: 若这十个问题做不到,就不可自欺欺人,自以为是。有任何疑问都应到处向善知识请益,一定要到达诸佛祖师们的境界。祖师们所悟到的,你都悟到了,才可以到绝学无疑之地,不须再学。到达大彻大悟后,或闭关、住山进一步修习禅观,破除微细之我执和法执;或为众生牺牲自我的修持,出来宏法。
      假设你认为三藏十二部太多看不完,永明寿禅师劝你仔细参看他所编的宗镜录,因为一切经典的精要,他都集中在此书中。“ 如守母以识子,得本而知末,提纲而孔孔皆正,牵衣而缕缕俱来”。文字多美,这是永明寿禅师所讲此书的重要。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5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2: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动不想觉。如何还这样——末学想就开悟求一印证

    做不到。55555 动念难歇
    劳尘菩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5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诸法空相 一切惟心造是
    妄执有我 及想惑乱颠倒
    明心见性 不不不不不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4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5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2: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虚点浮云
    末学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主题

    247

    帖子

    14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3749
    发表于 2008-11-19 17: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真悟了,还会否求印证于未悟之人?

    四 :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否?

    己疑尚未决,可尽决他疑否?    口头禅抵不了生死的!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6 16:47 , Processed in 0.14142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