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96|回复: 0

普敬法师:愿谅别人对你造成的一切伤害与训练正知!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0 13:2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54

    主题

    76

    帖子

    46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464
    发表于 2017-6-8 09: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我是谁555 于 2017-6-10 14:42 编辑

    作者:普敬法师

    愿谅他人对你的伤害,因为那不仅已经成为过去,而且伤害你的人多是无心,由于大部分人都是没有体悟到思维层面底下还有一层正知(真心),那层正知才是更接近更真实的自己,但许多人,包括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份子,通常都被自己思维(妄心)所缚,完全把思维等同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由思维认同而产生的情绪则经常会掌控他,于是失去理智而产生的恶口暴力等等就会在你和他产生矛盾时发生在他身上,平常自以为对他了解的你在此刻就会觉得他像怪兽一样让你觉得陌生且不可理喻,但其实此刻他也不认识自己,事后他也会说:“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正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家庭暴力事件中,丈夫经常失去理智的暴打妻子,过后会真诚的道歉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在犯,但是这种事情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这是由于当事人完全被思维(妄心)掌控,缺少正知,而这种正知需要通过一定觉照训练来培养,大部分人是没有正知的,所以如故事中的妻子,她找对象也不可能找到完全能够处于理智正知的人来当伴侣,但是找一个至少不会那么被思维与情绪认同和掌控且有少些觉知力的人当伴侣显然是比较理智的。

    对于这种完全被思维情绪控制而豪不觉知的人来说,他对我们造成的伤害,我们都不应该去记恨和追究,因为他们是无心的,就像醉酒的人一样,醒来完全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一位贤者说:“愿谅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这是说:“愿谅他们吧,他们只是被思维和情绪掌控而失去理智了。”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只是病了,我们怎能去责怪一个病人?”是的,像这样的贤者,虽然比不上大智慧的佛陀,但是他也是有极强的正知,才能体悟这点,才能做到不被情绪和思维控制,当然这类悟性极高与正知力极强又善于助人觉醒的,很多都是佛菩萨的随类化身。

    而根据阿含经记载,当时佛陀在面对别人谩骂也是静静聆听,丝毫未起一丝不快的情绪,全然保持在正知的状态下,过后又以譬喻开示谩骂者:“有所情绪与动怒的回应才会有所接受,否则就完成不了接受与给与,不以瞋怒回应瞋怒的人,才能赢得最难赢的战争。因为他不但明白对方为何愤怒,
    也能够让自己沉静而提起正念,不但战胜他人,也战胜了自己,让自他都获益,是双方的良医。如果有人认为这样的人是傻瓜,那不过是个不懂正法的无知者。
    不瞋胜过瞋恚;善行胜过不善;
    布施胜过悭贪;诚实胜过妄语。
    圣贤者不会动瞋心,也不会有害人的念头,但恶人执着于瞋恨,却像山那样难以松动。

    瞋恚的心,像匹狂奔的马;
    狂奔的马,要靠缰绳控制,
    但那控制狂奔马儿的缰绳,
    远比不上能控制内心的调伏力!
    所以我说世界上最好的调御师,
    不是那手持缰绳控制马儿的人。”

    佛陀的正知与德行最终感化谩骂者皈依佛法,他确实赢得了最难赢的战争的,这就是正知的力量。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像佛陀这样的全然正知?那就是不断训练自己,当你首先认识到情绪和思维不等于自己时,觉悟就已经开始发生了,进而随着正知度的增强,这种情绪和妄念自然慢慢的会尘埃落地,就像楞严经提到的客尘譬喻,妄念如客如贼,对它不理不睬则真心作主,否则若与之认同必定贼人反客为主,被掌控而不自知。刚开始训练有点难度,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突发事件中,情绪和思维还是会占上风,而在平常无事的时候也会不停的被妄念掌控,就是毫无意义的回忆过去与幻想未来。

    拥有正知的圣者,从来都是完全安住在当下,对于无意义的过去和虚幻的未来根本不会过多的考虑,当然只是会在处理事情且有必要时才会思考一下。我们在还没达到全然正知的时候,当然免不了经常被控制,但是不要紧,就像野牛拉缰绳,慢慢就能让这些情绪和妄念老实了,它们老实以后,自然就会正知显发,内心深处的喜悦满足自然涌现,因为完全被情绪和妄念控制的人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处于不自在的状态之中的,无论在哪里总有一种与人疏离的感觉,总有一种想回家的感觉,只有当你能够找到全然正知,你的这些不愉快感才会消失,那时才是真正找到了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2 01:47 , Processed in 0.11181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