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39|回复: 2

净界法师:《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9-8-31 12:11
  • 签到天数: 79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胜妙罗施食村居委会成员

    307

    主题

    0

    帖子

    1909 小时

    在线时间

    服务人员

    我若不慈悲,谁替我修行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7430
    发表于 2015-2-20 15:59: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师父上人,听说您在讲完《楞严》之后,接下来会讲的一部大经是《法华》,请问《楞严经》跟《法华经》有什么不同?

    净界法师:简单地说就是古人讲的“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

    《楞严经》偏重在体性,偏重在空性。虽然我们讲真如是不变性跟随缘性,但是《楞严经》它偏重在那个清净的本体,偏重在从假入空这一部分,让我们找到我们的本性,所谓的明心见性,所谓的开悟,对于广修六度在本经当中讲得很少。

    《楞严经》主要是把心带回家,《法华经》是让你从家里面再出来,从空出假,广修方便。

    所以《法华经》讲到无量的方便,乃至于一举手一投足,皆已成佛道。只要你安住在真实的心,什么都是成佛的因缘。所以到了《法华经》,是以心力来引导法门,法门本身不重要。


    刚开始佛陀在法门当中做了很严重的定义说:

    修五戒可以成就人道,修十善可以生天,修四谛成就阿罗汉,修六波罗蜜成就菩萨道。

    到法华会上说,那都是方便说,其实是以心为本。你发菩提心,都是成佛的资粮,没有这种五乘的差别。

    所以智者大师判教说,在方便的教法、所谓的权教当中是用法门来摄心的。佛陀看这个人还不能了解本性,先用法门来摄持你。

    等到真实法、开权显实以后,那是以心来摄法,你是发什么心,你修什么法门都跟你的心相应,那是以心做根本。


    《楞严经》谈到的心是本体的心,它强调把心带回家,《法华经》的心是从家里面出来,发菩提心广修六度,一个是摄用归体,一个是依体起用。

    所以我们的修学次第应该先了解《楞严经》,先摄用归体,那么《法华经》是告诉你依体起用,差别在这里。

    转帖

    遭遇就是修行,多思量,少判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6 19:5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07

    主题

    255

    帖子

    2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发言

    积分
    743
    发表于 2015-3-8 21: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16 19:5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107

    主题

    255

    帖子

    22 小时

    在线时间

    禁止发言

    积分
    743
    发表于 2015-3-21 1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2 23:01 , Processed in 0.1025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