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17|回复: 0

一个念佛的,你看往生极乐世界,站著走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6

主题

95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702
发表于 2014-2-6 17:3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初学佛的时候,第一个劝我是忏云法师,第二个劝我的是李炳南老居士。我口里头不敢反对,心里头不以为然。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说那么多法门,我们不去学,我们搞这个?这个应该,那个时候的想法,应该是释迦牟尼佛对一些阿公阿婆没有智慧的人一种善巧方便,安慰安慰他们而已,哪里是真的!你就晓得不容易。我真正接受差不多是学佛三十年,讲了几部大经了,《楞严经》是我在台中主修的一部经典,我记得我讲过七遍。《法华》,讲过法华大意,讲过一遍。《华严》,我记得讲十七年,这当中每年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在外国,回来就接著讲。那时候一天讲一个半小时,迁就录音带,那时候录音带一盘一盘的,一盘九十分钟,我们就九十分钟做一堂课。
  讲了三十年,讲到《华严经》,有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想到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是华严三圣的二尊。华严三圣,当中是毗卢遮那佛,两边是文殊、普贤,这是我们最仰慕的、最尊重的二大菩萨,想到这两位菩萨是修什么成就的?我们在《四十华严》里面看到了,第三十九卷,文殊、普贤都是发愿求生净土成就的。读了这一段经文,我们真是寒毛直竖,非常惊讶!这才想到经上难信之法,难怪我们不容易相信。然后再细细看,其实五十三参我已经讲到一半,囫囵吞枣讲的,都没有看出来,读的人就更难了,听的人也不容易。
  这一明白过来之后,重新把五十三参翻过来看。善财,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入室弟子,在文殊会下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成就根本智,这就是法身菩萨。这之后,文殊菩萨叫他去参学,这个暗示什么?参学是有条件的。什么条件?大彻大悟之后才有资格参学,没有彻悟,你参什么学!一个老师,没有开悟的时候就是跟定一个老师,在这个老师会下得根本智。根本智是般若无知,五十三参是无所不知,那是后得智,有根本智才有后得智,没有根本智哪来的后得智?像一棵树一样,根本智是根、是本,没有这个本,哪来的枝叶?五十三参是枝叶、是花果。
  我们在《华严》上明白这么一桩事情,然后再回头去看五十三参。五十三参第一参德云比丘,这是八十卷的本子。《四十华严》就是《普贤行愿品》,是完整的译本,他称为吉祥云比丘,五十三参第一位。吉祥跟德是一个意思,是一个人。吉祥云比丘修什么法门?修般舟三昧,专念阿弥陀佛。也给我们一个启示,般舟三昧是什么人学的?是圆教初住菩萨,不是普通人。般舟三昧一届是九十天,我们打佛七是七天,般舟三昧一次是九十天。九十天不能睡觉,九十天不可以坐下来,只能够站著、走著,所以它叫佛立三昧。现在有人打这个,都不是真的,我们不敢做,这个法门太高了。这要年轻,要有体力,要有饱满的精神,九十天不睡觉,一句佛号念到底。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做得到的,普通人要累了休息一下,般舟三昧没休息的。
  所以,像我们这种根机,最好的方法是谛闲法师教锅漏匠的这个方法,对我们来讲最适用。他的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句佛号念到底,念累了休息,去躺一下,休息好了之后,醒过来接著再念,不分昼夜。你看多轻松,很自在,对自己来说一点困难都没有,什么时候念累了什么时候休息,休息好了马上接著念。锅漏匠,谛闲法师教锅漏匠,锅漏匠只念了三年,预知时至站著往生。他虽然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一生过的非常穷苦的生活,晚年遇到谛闲法师,他跟谛闲法师是同乡,小时候在一起的玩伴。四十多岁,苦不堪言,遇到法师这老朋友,看他出家生活不错,有吃有住,有好房子住,很羡慕,就求出家,跟他出家。这个老和尚很为难,不是年轻,四十多岁,实在讲,出家住在寺庙里头,五堂功课都做不下来,你怎么能住?别人笑话你,这个日子不能过。学讲经还得要读书,来不及了,四十岁来不及了。
  他赖著非出家不可,最后老和尚没法子,跟他谈判。真想出家,我有条件,你能答应,我就给你剃度,你不能答应,那我就没办法。他说行,什么条件?老和尚提到的是,给你剃度了,你不要住在寺庙,寺庙大众不会容纳你。我替你到乡下找个小庙没人住的,宁波乡下小庙很多,很多小庙废弃了没人住,我给你找一个,你到那个地方一个人修行。你不认识字,不要紧,也不要诵经,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会念吗?会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不要断,念累了,口里断的时候心里头不断。身体疲倦了你就可以休息,什么时候疲倦想休息一下可以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接著再念。他真干。他说你念下去,将来准有好处。这个人很老实,也不问什么好处,反正你教我念,我就念。我给你找个老太太,乡下念佛的老太太照顾你,照顾你中午,中午她来烧饭给你吃,晚上给你烧一顿饭。早晨你自理,你自己照顾自己,中午、晚饭有人做,给你洗衣服,你不要操心,你就念这句佛号。这他大福报来了。再找几个居士照顾他的生活,一个月的生活费用,给他一点钱,送他一点米,买菜,真正是遇到大福报。一心一意老实念佛,念到三年,三年没出门,也没有人来看他。
  这一天,就是往生前一天,跟老太太说,跟他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要替我烧饭了。她说为什么?我要到城里去看看几个老朋友。天一亮他就出门了,晚上黑的时候回来,看那几个老朋友,那是见最后一次面,因为他要往生了。他也不说,老朋友来叙叙旧。晚上回来又告诉老太婆,明天不要替我烧饭了,那是永远不烧饭了。老太太以为今天去看朋友,可能明天朋友请他吃饭,老太太这么想法的。到第二天中午,老太太来看看他在不在家,有没有回来?到那里去看他,那个庙门不关的,没东西,他也不怕小偷,他什么都没有,只有几件旧衣服。老太太叫师父也没有人答应,结果看在他的卧房,看到他站在那里,衣服穿得整整齐齐,手上拿著念珠。喊他不答应,走到面前仔细一看,死了。老太太吓一跳,从来没有看到人是站著死的,赶紧报告乡下还有学佛的几个居士,大家一起来看,那怎么办?赶紧派人通知谛闲老和尚,到观宗寺。这一去一来三天,路很远。到第三天,老和尚来了,他站了三天三夜。老和尚一看非常欢喜,赞叹:真成功了!名山宝刹的方丈住持不如你,弘宗演教的大。法。师也比不上你,你真的没有白出家,真成就了!替他办后事。
  这是谛闲老和尚的学生倓虚老法师,早年在香港常常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念佛的好处。锅漏匠不认识字,没念过书,经他不会念,就是一句佛号,三年,你看人家往生还站三天。站著往生的有,往生站三天的没有,只有这一个。对我们来讲,现身说法。倓老法师把他一生的这些事迹口述,讲给学生们听,像讲故事一样,大光法师是他的学生,把它记录下来,写成一本书《影尘回忆录》,就是倓老法师的自传。不是他写的,是他口说的。这些故事都写在《影尘回忆录》里头,我看到非常感动。
  他还有个徒弟,那个徒弟是参禅的,是知识分子,是个读书人,结过婚,还有个女儿,以后发心出家。出家时候太太不答应,他一定要出家,太太投河自杀了,留下一个女儿,女儿交给他亲戚抚养,他出家了。出家不错,很用功。老和尚把他送到金山寺,中。。国禅宗道场镇江金山寺,他在那里住了几十年。你看,从参学小和尚做起,一直最后做到首座和尚,算是很有成就了。寺院里面,方丈就好像校长,首座像是教务长,这样的地位。在这个时候,地位高了,也有很多皈依弟子,供养也多了,道心就退了,烦恼就现前。这个时候,他人就不正常了,看到没有人在,他就投江自杀,因为金山寺是在海岛上,长江里面的一个岛,一个小岛。被人救起来,过了不久他又去投江,搞了二、三次,方丈老和尚烦恼了,通知谛闲法师。你这个徒弟现在不正常,不要影响金山寺的道风,请他带回去。谛老住在浙江宁波,就到金山寺把他带回去。一路上也是坐船,从南京走长江到上海转到宁波,一路上坐船,没事,很正常。
  到了宁波,老和尚给他安单,单独给他一个寮房,因为他有身分,他做过首座和尚,这地位很高。到这么高的地位就有特别待遇了,他自己可以住一个寮房。有一天早晨吃早饭,他没来,老和尚就派人找他,怎么这么晚了还没起来?去的时候,问他,没有人答应,把他的门敲开,房间里没有人。房间后面有个窗户,窗户打开了,大概从窗户里头出去的。老和尚一听不好,过去有好几次跳水自杀,有这种行为,是不是又出去跳水去了?赶紧去找。大家分头,它前面有个河,河两边去找,结果好像走了一里多路,找到了,已经死了,尸首在河旁边。给他捞起来,没有法子了。捞起来,好吧,给他办后事。
  正在这个时候他女儿来了,他女儿长大了,好像也嫁人了。女儿来找老和尚,老和尚说你来得正好,你爸爸出事情了。她给老和尚说,昨天晚上她梦到她爸爸妈妈。怎么样?爸爸做土地公,妈妈做土地奶奶了。老和尚忽然想起来,正好他们庙旁边盖了个土地公庙,他说也许就在那里。好吧,就到土地公庙给他做佛事,超度佛事在土地公庙做。老和尚说,既然你做了土地公,你给我们显显灵,让我们感觉到。说这个话之后,他们佛事那个佛事台面前,佛案面前就有个小旋风,有个旋风。他说我知道了,大概就是你来了。老和尚说,什么原因?他被他太太附身了。原先修得很好,有护法神,他太太附不了身。当了首座和尚,傲慢,供养多了、信徒多了,傲慢心生起来,道心退了,这个冤鬼就上身,护法神走了,附体了。所以,去跳河自杀不是他自己意思,是他太太带著他去的。
  所以老和尚常常讲,一个参禅的,到最后当土地公了,一个念佛的,你看往生极乐世界,站著走的,老和尚举这两个例子勉励大家。地位高、名气大不是好事情,道心失掉了,冤亲债主就找到你身上,就来报复你。修行一辈子,最后做个土地公,有什么意思!土地公是鬼王里头最小的,像个村长、里长,这么个位子。所以劝人万缘放下,念佛好,你看锅漏匠多了不起。这个参禅的是个知识分子,好像教过书,以后学佛,敌不过外面境界的诱惑。现在的诱惑力量超过从前一百倍都不止,财、色、名、利四个关口,你能超越吗?你能够不受干扰吗?太难了。我自己的经验,是天天不离开经典,为什么?离开经典就怕受干扰。天天听佛教诲,天天跟同学们分享,分享有好处,劝大家实在是劝自己,大家有没有听进去没有关系,自己得利益。讲经不是讲给别人听的,讲给自己听的,一遍一遍,不受外头境界干扰。现在干扰最厉害的是网路,电脑、手机,这个东西叫你日夜心不安。我把这两样东西放弃了,我没有手机,我也没有电脑。我有空闲的时间看《无量寿经》,别的经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3 05:20 , Processed in 0.1032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