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4|回复: 0

[佛经入门] 悭吝违愿贫乏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8

主题

448

帖子

38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769
发表于 2025-4-9 15: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普陀花 于 2025-4-9 15:38 编辑


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地藏菩萨本愿经》



弥勒。有五种能坏众生。何等为五。
一者悭惜所住邻邑。由此当于旷野中生。
二者悭惜所居宅宇。当作蛊身恒居粪秽。
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感丑恶不如意形。
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
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
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
《大乘造像功德经》



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
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至心施者,得何等果?:是人则得多饶财宝、多饶眷属。
自手施者,得何等果?   :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 :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
时节施者,得何等果? :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
如法财施,得何等果? :如上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
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
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
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优婆塞戒经》



复次龙王。若离贪欲。即得成就五种自在。何等为五。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物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三界特尊皆共敬养。《佛说十善业道经》



复次福力太子。乃至后时。与彼四兄。出游园苑。而于中路。有无数千针口饿鬼。居山半腹。容貌羸瘦。其犹聚骨。遍身炽焰。鬼众围绕人所不见。唯福力太子。先睹其状。而彼饿鬼。合掌居前。白太子言。汝大福德。有大名称。是悲愍者。我等饥渴。苦恼所逼。愿今饷我。少分饮食。我等宿世。造悭吝因。故此生中。堕饿鬼界。无数千岁。不得水饮。况复于食而可见邪。时福力太子。仰瞻虚空。即起悲念。快哉我今若得天降少分饮食。当用饷此诸饿鬼众。是时忽然有多饮食。自天而降。福力太子。即以此食。饷诸饿鬼。彼饿鬼众。宿业力故。悉不能见。咸作是言。太子我昔闻汝是悲愍者。何故今时不以饮食饷于我等。太子告言。我以天降饮食。前授汝等。云何于今不取食邪。饿鬼白言。太子我等宿业力故。悉不能见。《福力太子因缘经》



悭贪独食。不共饥者。食后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贫穷饥饿。衣不盖形。食不供口。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饿鬼有无量种。彼以闻慧。略观饿鬼三十六种。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以种种心。造种种业。行种种行。种种住处。种种饥渴。自烧其身。如是略说三十六种。何等为三十六种。一者迦婆离。镬身饿鬼。二者苏支目佉。针口饿鬼。三者槃多婆叉。食吐饿鬼。四者毗师咃。食粪饿鬼。五者阿婆叉。无食饿鬼。六者揵陀。食气饿鬼。七者达摩婆叉。食吐饿鬼。八者婆利蓝。食水饿鬼。九者阿赊迦。悕望饿鬼。十者[口*企](区伊反)吒。食唾饿鬼。十一者摩罗婆叉。食鬘饿鬼。十二者啰讫吒。食血饿鬼。十三者瞢娑婆叉。食肉饿鬼。十四者苏揵陀。食香烟饿鬼。十五者阿毗遮罗。疾行饿鬼。十六者蚩陀逻。伺便饿鬼。十七者波多罗。地下饿鬼。十八者矣利提。神通饿鬼。十九者阇婆隶。炽燃饿鬼。二十者蚩陀罗。伺婴儿便饿鬼。二十一者迦(俱逻反)摩。欲色饿鬼。二十二者三牟陀罗提波。海渚饿鬼。二十三者阎罗王使。执杖饿鬼。二十四者婆罗婆叉。食小儿饿鬼。二十五者乌殊婆叉。食人精气饿鬼。二十六者婆罗门罗刹饿鬼。二十七者君茶火炉。烧食饿鬼。二十八者阿输婆啰他。不净巷陌饿鬼。二十九者婆移婆叉。食风饿鬼。三十者鸯伽啰婆叉。食火炭饿鬼。三十一者毗沙婆叉。食毒饿鬼。三十二者阿吒毗。旷野饿鬼。三十三者赊摩舍罗。冢间住食热灰土饿鬼。三十四者毗利差树中住饿鬼。三十五者遮多波他。四交道饿鬼。三十六者魔罗迦耶。杀身饿鬼。是为略说三十六种饿鬼。广说则无量。重心造恶。业行各异。种种悭心。不行布施。贪心因缘。受种种身。《正法念处经》



檀施为刀破悭吝贼。悭吝贼者众苦根本。菩萨于此不生爱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虽有烦恼。皆是方便利物而生然彼烦恼不为过失。以诸菩萨随愿生故。身口意业住无功用得清净故。善调五根无放逸故。能多利乐一切众生。能知胜义及世俗谛。以正定水洗涤悭垢。除此垢已于施自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复次,菩萨布施,常于受者生慈悲心,不著于财,自物不惜,何况劫盗?慈悲受者,何有杀意?如是等能遮破戒,是为布施生戒。若能布施以破悭心,然后持戒、忍辱等,易可得行。《大智度论》



施为好密盖,能遮饥渴雨;施为坚牢船,能渡贫穷海。
   悭为凶衰相,为之生忧畏,洗之以施水,则为生福利。
   悭惜不衣食,终身无欢乐,虽云有财物,与贫困无异!
   悭人之室宅,譬如丘冢墓,求者远避之,终无有向者。
   如是悭贪人,智者所摈弃,命气虽未尽,与死等无异。
   悭人无福慧,于施无坚要,临当堕死坑,恋惜生懊恨;
   涕泣当独去,忧悔火烧身。好施者安乐,终无有是苦。
   人修布施者,名闻满十方,智者所爱敬,入众无所畏,
   命终生天上,久必得涅槃!”
  如是等种种诃悭贪,赞布施,是名念财施。《大智度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6 04:34 , Processed in 0.09717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