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32|回复: 3

历史上的几位大禅师圆寂公案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发表于 2024-3-3 03: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kangying2496 于 2024-3-3 03:36 编辑

    文殊心道禅师悟道因缘

    常德府(今湖南常德)文殊心道禅师,太平慧懃禅师之法嗣,俗姓徐,眉州(今四川眉县)人。心道禅师三十岁出家得度,后往成都学习唯识宗思想,自以为达到了极致。

    一日,同舍的一位道友诘问他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今目前万象摐(chuang)然(众多、纷错),心识安在?”

    心道禅师被问得茫然不知应对。

    于是,心道禅师便出关游学,周流江淮,后抵舒州太平佛鉴慧懃禅师座下请益。

    一日,佛鉴禅师夜参,举赵州柏树子公案——

    雪窦重显禅师一日与一禅客谈论赵州宗旨。禅客说道,法眼禅师曾经在金陵偶然遇到赵州和尚的侍者觉铁嘴,便问:“赵州柏树子因缘记得否?”觉铁嘴道:“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法眼禅师一听,便拊掌叹道:“真自师子窟中来。”禅客讲完此公案,便问重显禅师,觉铁嘴说赵州没有说过柏树子的话,而法眼禅师却肯定了他,法眼禅师的意旨究竟是什么?重显禅师道,宗门抑扬,那有规辙?当时以苦行著称的韩大伯亦在旁边,当他听到重显禅师的答话后,便偷偷地笑着走开了。重显禅师送走禅客后,回头便责备韩大伯道:“我偶客语,尔乃敢慢笑,笑何事?”韩大伯道:“笑知客智眼未正,择法不明。”重显禅师道:“岂有说乎?”韩大伯以偈答曰:“一兔横身当古道,苍鹰才见便生擒。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重显禅师一听,感到非常惊诧,于是便与韩大伯结为友。

    当佛鉴禅师举至“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这一句话时,心道禅师忽然生起大的疑情来。

    于是他便就此疑情,日夜参究。

    提撕既久,一天黄昏,心道禅师豁然大悟。于是他便直趋丈室,拟向佛鉴禅师陈述自己之所悟。佛鉴禅师见他来了,便闭门不出。

    心道禅师在窗外喊道:“和尚莫谩(哄骗)某甲。”

    佛鉴禅师道:“十方无壁落(界限、限制),何不入门来?”心道禅师便用拳头击破窗纸。

    佛鉴禅师于是开门出来,一把揪住他,威逼道:“道!道!”

    心道禅师便用两手捧着佛鉴禅师的头,作出口啐(唾)状,然后走开。

    后来,心道禅师作偈,呈佛鉴禅师云:
    “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遍天下。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佛鉴禅师览其偈,对心道禅师大加赞赏,并给予印可,后又命他分座接众。

    心道禅师悟道后,一度应襄州太守之邀请,开法于天宁寺,不久又移居大别文殊寺。

    北宋宣和改元(1119),徽宗皇帝听信道士林灵素排佛之建议,下诏改僧号为德士,并令僧尼一律加戴冠巾。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心道禅师抱着随缘应化的乐观态度。曾上堂示众云:

    “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所以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毗卢遮那,顶戴宝冠,为显真中有俗。文殊老叟,身披鹤氅,且要俯顺时宜。一人既尔,众人亦然。大家成立丛林,喜得群仙聚会。共酌迷仙酎(zhou,醇酒),同唱步虚词。或看灵宝度人经,或说长生不死药。琴弹月下,指端发太古之音。棋布轩前,妙著出神机之外。进一步便到大罗天上,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只如不进不退一句,又作么生道?直饶羽化三清路。终是轮回一幻身。”

    宣和二年(1120)九月,皇帝又下诏恢复僧制。心道禅师又上堂云:“不挂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颇相宜。一年半内闲思想,大底兴衰各有时。我佛如来预谶(预言)法之有难,教中明载,无不委知(详细明白)。较量年代,正在于兹。魔得其便,惑乱正宗。僧改俗形,佛更名字。妄生邪解,删削经文。饶钹停音,钵盂添足。多般矫诈,欺罔圣君。赖我皇帝陛下,圣德圣明,不忘付嘱,不废其教,特赐宸章,颁行天下。仍许僧尼,重新披削。实谓寒灰再焰,枯木重荣。不离俗形而作僧形,不出魔界而入佛界。重鸣法鼓,再整颓纲。迷仙酎变为甘露琼浆,步虚词翻作还乡曲子。放下银木简,拈起尼师坛(坐具、坐衣、随坐衣)。昨朝稽首擎拳(道教中问讯之礼节),今日和南(问讯、预礼)不审。只改旧时相,不改旧时人。敢问大众,旧时人是一个,是两个?”良久曰:“秋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春,心道禅师预知命终,遂升座辞众,举临济入灭嘱三圣之因缘——

    咸通八年(867)丁亥四月十日,临济禅师将示灭,说传法偈云:“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也他。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然后,谓众道:“吾灭后,不得灭却正法眼藏。”时三圣慧然禅师出云:“争敢灭却和尚正法眼藏?”临济禅师便问:“已(以)后有人问,你向他道甚么?”三圣禅师便喝。临济禅师道:“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言讫,端坐而逝。

    心道禅师举完此公案,便说偈云:

    “正法眼藏瞎驴灭,临济何曾有是说?
    今古时人皆妄传,不信但看后三月。”

    后同年闰三月,钟相叛乱,到处烧杀掠抢。心道禅师的弟子们都劝他南逃避乱,心道禅师道:“学道所以了生死,何避之有!”

    不久,贼兵冲进寺院。心道禅师道:“速见杀,以快汝心!”

    贼兵于是举长矛杀之。一时血皆变成白乳。贼兵一见,生大恐怖,于是拿来席子将心道禅师尸体盖上,逃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3: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宗西天二十八祖之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原创 金刚王宝剑  自由自在自然而然的空间 2021-12-24 15:00
    师子尊者(?—259年),五百罗汉第七十九(四百三十八)尊,中印度人。一位长者牵着自己的儿子来问师子尊者:“这孩子名叫斯多,从生下来就攥着左手,这么多年一直没张开过,尊者给查看一下是什么宿因。”师子尊者看了一下,握住斯多的手说:“可以还我珠子了。”孩子立刻张开手,交给师子尊者一颗珠子。众人惊异不已。师子尊者说:“前世我业报为僧人,这个童子叫婆舍,我曾经赴西海斋受嚫珠给他,现在他归还我珠子,是理所当然之事。”长者于是让斯多出家,师子尊者为其剃度,用两世的名字合起来,称婆舍斯多。师子尊者对婆舍斯多说:“我的老师告诉过我,我将有灾难临身,现在我把如来正法眼藏托付给你。”又作偈说:“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师子尊者让婆舍斯多云游他国广传佛法,自己以因果不可昧,独自留在罽宾国。当时国中有外道二人,一名摩目多,二名都落遮,学了一些歪门邪道,准备兴风作乱。他们假扮僧人潜入王宫实施暴乱,打算是成功则已,不成功就嫁祸给佛门僧人。结果行动失败,国王震怒不已,迁怒于佛门,说:“我平日归敬三宝,你们怎么还在背后谋害我。”下令捣毁寺院,遣散僧尼,然后径直持剑来到师子尊者住处,冷笑着问:“师父悟得蕴空了吗?”师子尊者说:“已得蕴空。”国王又问:“已经出离生死了吗?”师子尊者说:“已离生死。”国王狞笑着说:“既然离生死了,就把头布施给我好了。”师子尊者说:“身体不是我,怎么吝惜个头。”国王立刻挥剑斩下师子尊者的头,师子尊者脖子中涌出白乳,高达数尺。传说修行之人修至纯阳,血白色如乳。国王拿剑的右臂没有缘由地断了,掉在地上,七天后竟然死掉了。
    太子光首叹息不已,说:“什么原因让我父亲自取其祸呢?”当时有一个象白山仙人,已经修得宿命神通,为太子光首讲解夙世因缘,解开了疑网。太子光首将师子尊者的报体建塔供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3: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祖慧可(被诬陷迫害致死):据河北省《成安县志》客籍人物篇载:约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慧可大师以107岁的高龄,来成安讲经传法,为此特在匡教寺前修筑了两丈多高的说法台。因慧可所讲的禅理非常好,四面八方的老幼听者甚众,匡教寺的僧人也听得入了迷。惹恼了这里嫉贤妒能的法师辨和,他便到县衙诽谤慧可,说他“离经叛道、标新立异、散布异端邪说。使农夫辍耕,商不启户,是大隐患。”
         知县翟仲侃听信了辨和诬告,对慧可加以酷刑拷打审问,罗列“十大罪状”层层上奏朝廷,后得到朝廷批准,最终将一代宗师迫害斩首。
         慧可被斩首后,尸首流出白乳,肉色如常。隋文帝了解后追悔莫及,曰:此真菩萨。传旨重新调查慧可被杀事件,对渎职官员严加惩处,并祭祀慧可,同时赐慧可“正宗普觉大师”的封号。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李世民也派尉迟敬德监工为慧可修寺建塔安奉舍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5-23 13:30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415

    主题

    1825

    帖子

    31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8051
     楼主| 发表于 2024-3-3 03: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蔼法师舍身护法

    我们一切痛苦的根源就来自于身见。佛陀慈悲,为什么要讲二十二年的般若系经典?要我们知道诸法的空性,知道这个“我”是不真实的,五蕴假合的身体。我们的身体结构由四大构成:地水火风。我们的精神是由心意识:八识构成。

    你去追寻它的本源,它没有一个实体,都是我们坚固妄想的产物。当处出生,当处灭尽。所以我们不能为这个虚幻的身体做奴才。一生忙忙碌碌,都是为这个虚幻的身体服务,昧却了我们的主人翁。认贼为子,所以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一定要破除身见。要观察我们身体的虚幻,要观察我们内心的种种不净。连老子都说,身为苦本,有身就有苦,有心就有恼,我们就是苦恼的凡夫。


    古来的祖师大德、佛言祖语,处处指点让我们破身见。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到,有一位舍身的高僧——北周时期的静蔼法师。他早年出家,精进办道,正是遇到北周周武帝灭佛的时候。他为了保存佛法,专门上朝廷,面见周武帝。抗旨,跟他来辩论,希望他收回灭佛的旨意。然而周武帝刚强难化,不听。之后,静蔼法师就隐居深山,写了很多著作,藏在山洞里面,以利佛法传扬下来。做完这些事情之后,他就决定舍身。

    决定舍身,他说有三个因素,第一,是见到自己身体诸多的过失,不净,厌离。第二,感觉到在这个时代,他没有办法护法。第三,是要赶紧往生净土,见阿弥陀佛。由于这三个因缘,他要舍身。


    他就带着侍者爬上了一座山峰,他告诉侍者:我就在这里,明天早晨你来。就把他的侍者遣走了。静蔼法师是用刀把自己身上的肉一片一片割下来,割下来后就铺在大石头上。然后把五脏六腑拿出来,就挂在松树上,所有的肉全部割下来了,就剩一个骨头架子。最后,他就用尖刀把自己的心脏挖下来,手捧着心往生了。“舍此秽形,愿生净土,一念华开,弥陀佛所。”留下一首偈子走了。第二天侍者一看,还是看到他手捧着心的姿势,面向西方。


    大家有没有注意看这个公案,真的向我们表法啊!当然不是我们随便能学的。这个人真是圣者,他旁边的血都是白的,不是红的。也正是因为他的血都是白的,所以割这些,他有忍性。我们不行,一割就哇哇叫,一疼痛嗔恨,你就很难往生了。古人有很多能够舍身的,包括用柴火一放,他能够自吐三昧火,在火堆里面还能够佛号不断,那我们火一烧就不得了,痛苦难忍。所以我们不要轻易学这个,但是他所表达的精神,舍身——不贪计身,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7 07:59 , Processed in 0.11861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