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885|回复: 0

“四念处”简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发表于 2006-10-22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52 编辑

<P>“四念处”简介 <BR> <BR> <BR>  在佛教中,一般解脱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中,最重要的有四念处与八正道。</P>
<P>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P>
<P>四颠倒:因为我们先执著有我,故进一步执著我是常的、乐的、净的,在佛法中称为颠倒想。世间人有四种不正确的知见,称为四颠倒,它们是:常、乐、我、净。</P>
<P>  四法: 四念处: 四种念:</P>
<P>  四颠倒:</P>
<P>  不净--身念处--观身不净--净:执著身心是干净的。</P>
<P>  苦 --受念处--观受是苦--乐:执著世间有快乐。</P>
<P>  无常--心念处--观心无常--常:执著世间有一个永恒的我。</P>
<P>  无我--法念处--观法无我--我:执著有一个我。</P>
<P>  四念处是在身、受、心、法这四个处所,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法的正念,而生起智慧的观察,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以达到破除我们执著的净、乐、常、我四个颠倒。破除四颠倒后,我们就不会有贪爱与忧愁,众生之所以有种种忧愁,有各种贪瞋痴,就是执著常、乐、我、净。</P>
<P>  四念处观行的修法:</P>
<P>  一、身念处:</P>
<P>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心中了了分明。既是说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者对于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内心对这些行动,要了了分</P>
<P>明。 </P>
<P>我们凡夫俗子,心念粗,行时不知行,坐时不知坐,打个比方说:刚才站起来时,你哪一只脚先走?刚才你走进庙宇时,哪一只脚先踏进来,你知道吗?在修身念处时,我们要知道身体在做些什么?我们的心念很微细,不容易观察到,而这四念处中,身体的行动最粗,最容易感受到。修身念处时,不作任何事物,每天从行、住、坐、卧中去观察。经过一段时日,对于自己行住坐卧的身体行动就会很清楚,了了分明。</P>
<P>接下来对于自己在看东西,吃饭,穿衣等动作,要保持一心。所谓的一心就是刚才我的心想这样,现在我的心也是这样。修身念处的人要一心的观察身体的行为。不只是这样,他更应该坐禅。坐禅时身体不动,呼吸是最粗的动作,最容易观察到它。我们观察呼出吸入的气息,它的长短,是呼出的气息长,还是吸入的气息长?是呼出的气息短,还是吸入的气息短?它们是冷或是暖的等等,都要用心觉察它。我们更要观察气息入体内,出来有进去,对呼吸要了了觉知。观行、住、坐、卧及出入息,并没有观身不净。四念处中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因为众生执著其身是干净的,我们对于自身有爱染心,执著它;不只是如此,我们对于他人之身,也有爱染与执著,故有淫欲之念,故应修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来破除之。</P>
<P>修学观身不净应从内身观察起,从头顶到脚跟,观察我们的皮、骨、肉、毛发等,这一切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都是不干净的,所以我们要天天冲凉。冲凉后就以为它干净,然后对它起爱执,越看越干净。如果我们能深一层的去观察:皮肤有污垢,皮肤内的血肉是腥臭的,肮脏的;肉内的骨头是没什么好看的。如果你要看的话,可以到市场看肉摊上的猪肉、牛肉、羊肉,它们和我们是没什么两样的,我们身体皮肤内的包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是我们从未想过,天天冲凉,频频照镜子,认为很满意,这就是我们执著身体是干净的。</P>
<P>坐禅使心安定下来后,用心观察自身的皮肤、血肉、骨骼……至于身内的大小肠里消化过的食物,都是污秽、肮脏的;我们的五脏六腑,没有一个是干净的。如此观察,我们对身体的爱执就会消除,就不会认为自己的皮肤是滑嫩的,</P>
<P>身体是漂亮的,头发是乌黑美丽的等等。</P>
<P>此外是观外身--他人的不净,这要从观死尸中去破除对他人身体的贪爱与</P>
<P>执著。观死尸(九想观):从一个人死后,观察他到变成骨灰的过程:</P>
<P>先从人死(死想)后,尸体会膨胀(胀想);不久变成红一块,白一块,青</P>
<P>一块(青瘀想);慢慢的尸体生脓(脓烂想),会变坏、腐烂(坏想);尸体上流出的血散布在这里那里,一团血涂(血涂想);到了一个时候,有鸟、虫来啄吃(虫啖);尸体就会被撕破而不成人形,只剩下筋骨,更进一步,连血涂都没有了,只剩下一副骨头(骨锁想);尸体暴露在旷野中久了,筋肉与骨头都分散,后来骨头变成象从海中拾起来的螺一样白。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太阳晒,骨头变成碎开来的枯骨(散想),乃至最后变成尘土,与土壤混合在一起。</P>
<P>  相信大家都知道,人死后最终是这样的,有人说那儿有一只老虎,我不走过去,它绝不会咬死我;但人生下来就是在等死,你我都无可奈何的一步步走向死亡之路,丝毫没有选择的馀地。佛陀说众生的分段生死是即可悲又可怜的事,由不得我们做主,死后身子变坏,剩下白骨一堆,最后与尘土同住!</P>
<P>  修学四念处中的观身不净,是以观察死尸,以达到认清楚世间的真相。这个真相是:我们的身体是由皮肤、毛发、爪甲、血肉、骨骼,五脏六腑组成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最终是会变坏的,是不值得我们贪爱与执著的,身念处就是要如此这般的观察。</P>
<P>  二、受念处:</P>
<P>受念处是观察六根与外境接触时身心所产生的感受。它可分为身受:苦、乐、舍受;心受:忧与喜受,共五种。</P>
<P>身念处中的身体我们可以看到,但很多人对受念处中的感受是不知不觉的。</P>
<P>这个受不止是感受到现在是快乐或是苦恼,还要感受到不苦不乐的情形。比如风吹来,皮肤感受到凉爽;坐在那儿脚痒,感受到哪一部分痒,痒就是苦受。又比如喜欢拍照的人,在拍照时闪光灯照到眼睛,强烈的灯光使眼睛受苦--身苦,但他喜欢拍照--心喜。 </P>
<P>对于受我们要去知道它,觉察它。如果一个人对于观察身体还不清楚,他观这个受一定没办法完成。我们必须对于身体的行、住、坐、卧的行为很清楚之后,才进一步观察身心的感受,我们必须要知道这个感受是从六根而来,如风吹来身体感受之;听到声音是从耳根感受到。如人坐禅时,听到公鸡啼,耳根感受到,如果当时观察到那只是耳根感受到刺激,就完了,是身受苦,心是不苦不乐受。若他想:"真是岂有此理,我坐禅,你来吵我。"那他就生起贪瞋痴,心在受苦了。</P>
<P>又比如有很大的炮声,耳朵受到刺激,受不了,耳根受苦;有些声音,好像人声,耳根听惯了,听了很舒服,那就是乐受;反之噪声使我们耳朵与心受苦;有时寂静无声,那我们的耳朵就没有感受了。此受会生起,当然也会消失,所以当我们观察受的生起时,要知道它是从耳朵或眼睛来,它怎样的灭掉,都要知道。接下来我们要保持一心住在受念处,一心观察它,慢慢地就会发觉有受皆苦,因为受源源不绝而来,我们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缘故。当我们可以很细微的观察受后,就可以继续观察心。</P>
<P>  三、心念处:</P>
<P>当我们感受到外境时,心在作用,这个知觉的心,我们要知道;但是我们往</P>
<P>往会在知觉的心上加入贪、瞋、痴等种种烦恼,我们也要觉知;乃至这个心念是否专注在禅定或散乱等,我们也都要念念觉知这个心识所在之处。</P>
<P>比如在静坐时,突然听到声音,耳识在作用,耳朵在感受。我们要观察到心</P>
<P>在耳朵作用,然后又跑到头脑中想,我们要觉知它。这样的慢慢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心念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中跑来跑去,很快地生灭。佛陀说世间上生灭最神速的是我们的心念,最容易观察到无常,所以在四念处中佛陀教导我们观心无常!</P>
<P>  </P>
<P>四、法念处:</P>
<P>法念处主要的是指法尘。法尘是:心中念一、二、三、四……。心中的念就是法尘。当念"一"时,心知道念"一",就是心识。念"一"时心识知道念"一";念"二"时心识知道念"二",……。没念"四"时,心识不知道,还没念"五"时,心识不知道。念"一"时,心识就生灭一下,念"二"时,心识就生灭一下,所以我们的心识念念在那儿生灭而觉知。古代开悟的禅师说:"念念不相到。"意思既是说:我们的前心念与后心念毫不相干,互不相到。而每一念的法尘组成凡夫所以为的心,其实它不是心,那是法尘。我们的法尘有很多,每每想东想西,想要骂人的心想等等,都属于法尘。</P>
<P>在这些法尘中,心念处最先要观察的是五盖。五盖是贪、瞋、睡眠、掉悔及疑。因为一个人要修定、修慧,这五盖会掩盖住他,使他没有定力,没有智慧, 故观法念处时,要观察我们是否有此五盖的烦恼?它是从何来?从何灭?它生灭的原因?我们应如何使它不生?假使我们用心观察,慢慢的就能掌握消除五盖的方法,它就会消除掉,那我们就不会再怀疑佛法,对它深信不疑了。</P>
<P>观察五盖后,接下来是观察五蕴。我们身心的一切活动都包含在五蕴当中。法念处不止指法尘,它还包括一切法。五蕴包含一切有为的生灭法,世间的一切法没有一样不在生灭,所以观察法尘时是要观察它的生灭,从中发现一些事实。</P>
<P>在观法念处时,除了观察五蕴外,还要观察另一些法,那就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接触后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都要了了分明。比如在静坐时,心念集中在耳朵,我们就去听声音,要觉知这个过程。过一会儿,我们的心念又去观察景物,对于这些心念转移的过程,我们要知道,更要了了分明。我们要注意六根与六尘为我们产生了一种结缚,既是我们的烦恼从六根与六尘中源源不断的生起;十二因缘中说明,如果一个人没有六根,他就没有"受",所以我们的"受"时从六根而来。观察这个受后,接着观察心,再观察受的来源是从六根与六尘接触而来,我们要了了分明这个受的生起。一旦你看到它的生起、再灭掉,那么我们的贪瞋痴很快就会消灭。为什么这么讲呢?打个比喻:以声音来说,有人骂你一句"他XX的"粗话,你闹起烦恼,骂人、打人、与人过意不去等,如果你当时很冷静,以智慧观察,听后就会发现:因为我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就产生"他"、"妈"、"的"这些声音的分别心。你也会发现原来外面有声音,你里面有耳根,它们接触后生起受,生起心识;然后你就会发现到,原来是法尘这个罪魁祸首添加一些烦恼进去,使你做出反应或反击。当你发现到这一点时,你就懂得如何放下,使它不再生起来。我们凡夫听声音后,闹起烦恼来,就只会怪外面的人,绝不会怪自己内心有这个烦恼。</P>
<P>如果有人说:"You are stupid"对听不懂这句话的人来说,那只不过是个 声音罢了,但是听的懂的人的法尘中就有"Stupid"的意义存在,他的耳朵与声音接触后,感觉到这个语言,法尘中生起分别、然后比较,那他的烦恼就来了。他不责怪自己过去业中有这些"废物",就只会责怪别人骂他"Stupid"。如果一个人观察法念处中的六根与六尘,到了了分明时,就知道烦恼从何处来?烦恼如何灭?他就懂得如何放下烦恼,使它不生起。</P>
<P>  修学法念处进一步要观察一切法是生灭无常,我们不能做主,不自在;不自在故是苦、无我。我们凡夫深深的执著这一念一念会想的心就是我,但佛法中却说它只不过是法尘罢了,所以我们要观法无我。法尘与外境的色尘是同样一回事,只是不同东西,同样的作用,而我们把色尘当成外在的身体与世界,法尘当成是我,所以佛陀要我们观法无我,而且要观一切法都无我。法尘是内在的,但这法念处不止是指法尘,它还包括五蕴及世间的一切,里面都没有一个我。</P>
<P>四念处要完成的观行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虽然如此,但是在做观行的过程,并不是永远去观想不净、无常、观苦、观无我,而是要把我们的心念、行为、举动等觉察到了了分明。</P>
<P>  五、总相念处:</P>
<P>  四念处除了这四个不同的观行外,还有一个总相念处,既是在这四念处中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苦、无我以及空性。既是:身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受念处是无常、苦、无我;心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法念处是无常、苦、无我。无常、苦、无我在大乘佛法中以一句话来总括它,既是所谓的"性空"。一切法都无自性,既是空性,故要观空。</P>
<P>  《俱舍论》中说:"身受心法各别自性名为自相,叫做别相念处。"既是各别的观察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称为别相念处。如果以法的总体来看,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一切有漏的皆是苦,一切法皆是空性、无我性,这称为一切法的共相。我们可以一切法的共相来观察一切法,乃至以此法来观察四念处,这样的观察称为总相念处。</P>
<P>  六、修四念处的此第:</P>
<P>  根据《大智度论》以及南传经典《四念处经》(The Four Foundations Of Mindfulness) </P>
<P>都教导我们应该从观察呼吸开始,然后才观身不净,因为我们的 </P>
<P>心散乱,应先把心定在呼吸上,慢慢地使我们的心念微细后,才观察身体的不净。</P>
<P>  在经论中说,如果我们以散乱的心来修观身不净,会得到反效果,结果是越观越觉得可爱,因为我们凡夫一向来认为自己的身体好,别人的身体漂亮的缘故。</P>
<P>  观身后就观受、观心、最后观法,其原因是身体的行动最粗,接下来是感受,再下来是心念。其实心念比法尘更微细,在这儿先观心,后观法,因为观心念无常比较容易,观法无我难。这个观法无我,并非是叫我们想:"无我,无我。"的这样想,而是观察法尘念念之中,哪一念是我?这样的观法无我比较难,反而是关心念无常容易。</P>
<P>  中。。国佛教不大提倡这四念处的修法,只有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曾写一本《四念处》,他是以大乘思想来讲解四念处的修行。自此以后,就没有人宣扬此修行方法了,这是很可惜的!</P>
<P>  南传佛教很注重"四念处"的修行,尤其是在缅甸,他们有一套修行的方法及步骤,修禅者要学习那套方法后,才被认为有资格做导师,教导其他的人修学。</P>
<P>  缅甸禅师教导四念处的方法及步骤:</P>
<P>首先修行者要放下一切事物,住在庙宇中,然后跟随一位有资格的导师学习。每天起来,坐禅与经行。所谓经行是保持一心前后来回走。修行四念处者每天少做事,只是坐禅与经行,为什么要这样呢?那时因为静坐久了容易产生昏沉,同时久坐会生病,所以采取坐、走,坐、走的方式。导师会安排静坐半小时,经行半小时或静坐一小时,经行一小时的功课,有些甚至经行两小时,在经行时观察身体的一举一动,念念要分明;要知道何脚先起,然后踏在地上,甚至于踏到地上的情形,也要知道。开始经行时心念粗,就要用心念左右,左右地训练,慢慢地对身体走路行为很清楚,到心念微细时,就不要念,只要保持知道就好了。</P>
<P>  接下来他要知道是脚走了他的心知道,或是他的心叫脚走,他也要发现到:</P>
<P>是心叫脚提起,脚踏到地,心才感觉到;他要发觉到这两个过程。走到尽头的时</P>
<P>候,谁叫他转弯回来;他站着也要知道,他要对这些心念了了分明。这样经行的结果,他的心会慢慢定下来,观察力会越来越敏锐。他静坐时要观察呼吸,肚子</P>
<P>的膨胀与收缩,呼吸的出入等。在静坐的过程中,发生任何事情,他都要知道。</P>
<P>  每天晚上导师会个别与修行者对话,问今天做什么修行?有何感受?导师就会慈悲教导,纠正错误,有些严格的导师在与修行者做个别对话时,不允许别人听,因为有些修行者听后会模仿别人的修学。比如某些修行者在修学的过程中,发现到在左右,左右走时,心念在控制他的脚,那他与导师对话时被另一个人听到,当那个人被导师问时,也给予同个答案,他没有发现到,也没有感受到,只是学来的,这对他完全没有好处。</P>
<P>  导师与修禅者做一对一的对话,考问后,知道个别修行者的程度,就会逐步教导,不能做三级跳,避免在修禅的过程中产生偏差。这与中。。国禅宗祖师的教导相似。每晚禅师与禅和子(修禅者)有小参,那就是祖师以对答方式来考问参禅者。 </P>
<P>四念处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我们凡夫有常、乐、我、净四颠倒。没修学四念处的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四个颠倒,既使是念佛,常、乐、我、净依然存在,但是修行四念处就容易破除它。烦恼少,智慧生,那就容易解脱生死,所以它是修解脱道者的良药。</P>
<P>佛陀在他的遗言中指示比丘应当依止四念处修行。依据经典中说,认真修学四念处的人,快者七天,慢者七年方可证悟初果。经典中又说:四念处是能使众生清净,克制一切烦恼和悲哀、祛除痛苦和忧愁,而走上正道、觉悟涅槃的唯一之道。</P>
<P>  有关四念处修行的经典有《四念处经》,它是被编入《增一阿含经》中。南传经典中有印成巴利文的单行本,我们也可以在《原始佛典选译》中找到这部经。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第四十八卷中特别提到关于四念处的修学方法,而且强调修菩萨道者也应该修学四念处。</P>
<P><BR>出处:南海海上观音 作者: 时间:2006/08/26 <BR></P>

   ┱ ┱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22: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sm5566 于 2015-2-3 22:52 编辑

<P>受持&lt;&lt;地藏经&gt;&gt;的不可思议殊胜利益</P>
<P>能弘法师</P>
<P>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若能忏悔业障,身心清净,行诸善行,不为了吃肉或瞋心乃至无故杀生害命;不损人利己偷盗蒙骗别人;不要有夫妻以外的性关系;不要为自己的利益而说谎骗人;不要吃酒、抽烟、吸毒。如此虔诚至诚恳切的善男子、善女人也不要吃葱、蒜、韭菜、洋葱、兴渠(因这五辛生吃生瞋心,熟吃长淫欲;其臭秽浑浊之气味令一切护法善神远离不接近)。</P>
<P>    假如以上的条件具备好了之后,不论是未来或是现在的众生,在所住的地方,于南方清洁清净的位置,用土或石或竹或木的原料,做一个龛座,在这佛龛中能够塑造或绘画,乃至用金或银或铜或铁的原料(随自己的最大能力,欢喜不勉强,诚心诚意做到最好的方式)来铸造地藏菩萨的形象,时常的烧香,供养甘露净水或水果、饮食、七宝、衣料等,经常恭敬的瞻仰、顶礼、诚到极点的念诵、赞叹地藏王菩萨。那么这个人所居住的地方,就可以获得十种殊胜的利益:</P>
<P>    一者:他所在的地方肥沃富饶,衣食无忧。<BR>    二者:家中大小眷属平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BR>    三者:已亡故的祖先可以仗此地藏王的不可思议愿力和亲属的至诚功德力感应祖先的善根之力而从苦趣出来,超升天上。<BR>    四者:现在眷属皆能增福增寿,一人真心向善,全家和谐,家和万事兴。何况全部向善。<BR>    五者:一切合情合理的愿求皆能遂心满意。<BR>    六者:没有水火的灾患。<BR>    七者:一切惊恐不如意的事都得消除。<BR>    八者:杜绝一切恶梦的干扰。<BR>    九者:出入平安,有善神护持。<BR>    十者:多遇善知识、正法,多遇成圣成贤及建寺造塔的无上善因缘。</P>
<P>    若能从此多吃素放生,不贪心过度,不恶心生气,不愚痴荒唐,不恶言恶语,不说人坏话,不伤害人,不挑是非,不花言巧语,不欺蒙拐骗害人,不诅咒人(应明白心大量大福报大)。不单祈祷地藏王菩萨让自己好,而且祈祷天下人好、冤亲债主乃至无量法界众生都安乐,如此慈心悲愿,至诚真心善念为己为人,真是大福德大智慧人。</P>
<P>    注:为何不杀生害生呢?因为四点:<BR>    一、因果业力,冤冤相报何时了? <BR>    二、无始轮回以来,众生与我等皆是六亲眷属,应报恩解怨。 <BR>    三、谁也不愿被伤害,上天有好生之德。发心慈悲众生,也是为自己培养善根福缘。<BR>    四、众生与我等本来一体,皆是一真法界之幻化。伤害他人,如割身肉,于心何忍?善念为人即是为己矣!</P>
<P>    地藏菩萨的威神力量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有按照上面所说断恶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听到这部《地藏经》及地藏菩萨的名号,或者是恭恭敬敬瞻仰,经常的诚心毕恭毕敬礼拜地藏王菩萨的形象,如此至诚恳切,真心真意的用清净善心,无恶、无虚伪的来读诵这部地藏经,又随自己的能力,放下自己的贪心,至诚用清香的花,美味清净的不带荤腥的素食、清净素洁的新衣服,以及珍珠、金、银、琉璃等宝来布施供养地藏王菩萨,就能获得二十八种利益。</P>
<P>    一者、一切天龙护法善神都会发心来保护诚心念《地藏经》的人。<BR>    二者、善的果报会日日增长。<BR>    三者、能积累无上佛道的胜因种子,如印经、修缮建寺、塑画佛像、刻录佛经、修路补桥、放生利生之功德,善因胜缘多成就。<BR>    四者、由此真心诚意恭敬礼念《地藏经》功德,将会使得我等于成佛的道路不退转,而向前进步。<BR>    五者、衣食丰足,善根(无贪、无瞋、无痴)具足,五戒十善逐渐圆满,衣食无缺,积极向善向上。<BR>    六者、恶疾、瘟疫不临近。<BR>    七者、远离水火灾难,即使面临,至诚恳切念地藏菩萨、本愿经,罪灭福生,有惊无险。<BR>    八者、礼拜忏悔,身心清净,罪灭福生,无杀盗心,不遇盗贼难。<BR>    九者、德、行为人钦佩敬服,受人尊重。<BR>    十者、一切鬼神皆会帮助扶持,早成道业,不会有鬼神惊吓之事,因为一切鬼神皆受地藏菩萨的行愿加持。<BR>    十一者、若至诚恳切的善女人愿意转变女人态的不方便,成男人大丈夫气概,那她将今生具足无畏勇气,来生成大丈夫。<BR>    十二者、若此善女不愿成男,那她来生也会生在社会地位如王侯的书香门第中,成为有福德又端庄,有智慧具足亲和力、慈悲心、受人尊敬的大家闺秀。<BR>    十三者、无论是男是女皆在今生改变气质,都有修养、有德行,来生成为端正相好的容貌。<BR>    十四者、就是去世了也可生在天上享用天上的福乐,不用下恶道。<BR>    十五者、或者投生人间为国主首领。因为具足智慧慈悲德行,堪能领众为民故。<BR>    十六者、能通达前世的禀赋,过去的智慧、善业能在今生天份现前。<BR>    十七者、凡所合情合理的意愿皆能遂心。过份非份例外。<BR>    十八者、善心福业感召家亲眷属和睦相处。<BR>    十九者、由此真心善念至诚恳切心,一切意外的伤身伤物之灾殃会消灭。<BR>    二十者、由此真心断恶修善的礼念地藏菩萨功德将会远离地狱、饿鬼、畜生三罪业报,来生不受诸恶苦。<BR>    二十一者、凡所去的天上或发愿往生净土的目标都非常顺利,没有障碍。<BR>    二十二者、晚上睡觉安稳,即使做梦也是安乐,不会做恐怖惊吓之恶梦的。<BR>    二十三者、已亡故的先人,承这种血肉相连、心灵相应的功德力量的加持感应,也会离苦得乐。<BR>    二十四者、凡过去的一切福德、善根种下的功德,皆会承这真心诚意的持诵本经,在地藏王菩萨的福力加持下,将会投生天上或人间,更得享如意自在的福报安乐。<BR>    二十五者、这种至诚恳切的善心,利己利人的礼念地藏菩萨之行为将会受到一切佛菩萨的称扬和赞叹。<BR>    二十六者、这位善男子善女子如此经常性诚挚真心的礼拜诵念,将会越来越智慧聪明,身心清净舒畅。<BR>    二十七者、这位善男子、善女人会越来越具足慈悲的心肠,越来越有宽恕心、同情心、利益众生心,怜愍有情人,越来越象菩萨的伟大。<BR>    二十八者、这位至诚真心,断恶修善的善男子善女人以此至诚恳切的不断持诵《地藏经》,恭敬礼拜地藏菩萨的功德利益,将会让他(她)毕竟在将来成就无上的佛果。</P>
<P>    若行住坐卧间至诚恳切念地藏王菩萨,念到万罪悉灭,万福滋生,千遍万遍,默念心念乃至出声念,则功德无量,吉祥安康矣!切记,不要吃葱、蒜、韭菜、洋葱、兴渠,不杀生害命,不邪淫,不说谎骗人,不恶口脏话,不挑拔是非,不淫秽无聊,不贪淫想入罪恶事。让身心清净,那实利益无边,常得地藏菩萨加持矣!若有昏沉愚笨者,若能真心真意,忏悔过去业障,让身心清净,十万分虔诚的供养地藏菩萨,以香、花、水果、素斋、衣料、宝贝等随力布施地藏菩萨,按上面的要求,不吃五辛,不杀、盗、邪淫、妄语、酒烟等,以清净善念,早晨沐手洗刷干净后上香礼拜,供养干净凉开水第一杯于佛龛前二十四小时,如此临入口时,转身向南方,闭目祈祷地藏菩萨加持,让自己身心清净,业障消除,智慧明了。如此虔诚无杂念,静心默祷,感觉自己十万分虔诚时,即便慢慢服下此圣水,服圣水后再礼拜谢菩萨加持之恩,若出门在外,即向南方问讯礼拜,更回向自己及所有众生皆消灾免难、吉祥安康,有同样病苦者皆得安乐(心大量大福报大)。注意用圣水前一定要闭目先万分虔诚的祈祷地藏菩萨加持,用的时候一定要虔诚的念地藏菩萨圣号或地藏菩萨灭罪真言。一定要吃素忌荤腥,不杀、盗、邪淫、妄语、酒等。一心一意至诚恳切。如此则感应不可思议。如果三年至五年如此努力修行、持诵《地藏经》、礼拜念赞地藏王菩萨,将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学佛基础,将受益无穷,实践者自然能深刻体会。若能经常多喝水多拜地藏王菩萨,则功德不可思议,每天能一次或两次,如此坚持几年不断,或外出也不断的持圣号,每次礼拜不能着急,不能为了任务似的作样子,应万分虔诚,真心实意,在不影响别人也不被影响的时候,专心致意的礼拜即可。每一次不计数目,拜到有微汗出、背发热即可回向:让自己乃至一切众生皆蒙菩萨加持,离苦得乐。也不要拜的太累过度,重在质量、经常性的恒心、诚心。如此将受益无量,如此真心三、五年乃至一生那将是不可思议的功德矣!如果在这基础上更学佛、念佛,发出离心、菩提心,以强烈正念求了生死、往生净土,那必满大愿矣!总之,地藏王菩萨威神愿力能让一切断恶修善的佛弟子们遂心如意,让命根有者消障、离恶缘、增长诸福慧;让命根尽者灭罪增福、往生善处,乃至求愿往生净土皆如愿。阿弥陀佛!</P>
<P>    诸位吉祥!菩萨至孝、大愿大行,历劫修证、威神实不可思议!若能至诚恳切依教奉行,感应道交(业力自然转成功德力),其殊胜不可思议处,真心行者自能深刻体会矣!其感恩、感动处非亲历者所可知!此文,实为惭愧学人为报菩萨之恩而依经记下的!愿诸行人共同受持,同蒙法益!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BR></P>

   ┄ ┄注
地藏缘论坛: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12:42 , Processed in 0.1128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