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183|回复: 4

做功德写谁的名字谁就能得到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1

主题

287

帖子

50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990
发表于 2021-5-2 15: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重要的不是写谁的名字,重要的是你捐的是谁的钱;是谁的钱,谁就可以得到功德;如果你捐的是你儿子发心给你,让你帮他捐寺庙做这些功德的钱,这个钱本身权属你儿子的,就算你不写你儿子的名字,你儿子也完全得到这些功德;如果你捐自己的钱,写儿子名字,儿子最多得到不会超过七分之一,地藏经说的很清楚,儿子捐资父母得到也不超过七分之一,不管写名字,不写名字,都是这个比例;如果有的人拿了政府的公款,这是假设啊,不是说你,说难听一点,贪污的钱,写上他儿子的名字,他儿子也收不到,那个公款来源于哪些众生,权属于哪些众生,哪些众生会得到这些福德;如果是家族企业,父母子女一起经营企业,所赚的钱,你到寺庙去捐,参与经营企业的眷属都可以按照自己为企业付出的多少,按照对应比例得到对应的福德,因为这个钱,是权属整个家族的,故而福德也是家族共同得到;但是各自经营自己的事业,眷属捐钱为自己,或者自己捐钱为眷属,最多最多,不会超过七分之一,这个和是不是写名字没有关系!你拿了亲戚馈赠给你的财物去捐寺庙,实话说,是你得一部分,亲戚得一部分,因为发心是你的,但是财物是亲戚的,加之亲戚之间,互相馈赠,有一定的互相补偿关系,故而财物权属关系,多多少少,也有一定共业,因此,亲戚朋友馈赠的财物修福,双方可以共沾一点;总之,财物来源,决定了福德流动的方向。2、财物的权属关系,决定了这个财物所修福德的权属关系,想必最近二十年,绝大多数学佛的人刚入门读的第一部佛经就是《地藏经》,《地藏经》告诉诸位,病人短寿之人,你要取权属他的财物为他修福,他才能康复延寿,对不对?经中还告诉诸位,去世之人,你要取去世之人生前遗留的财物,为他造像供养三宝,修种种福德,他才能超升人天善道,对不对?这就是财物关系权属的奥秘;经典中从来没说过,修福写谁的名字,谁就得到福德!3、如果写谁的名字,谁就得到福德,佛菩萨福德那么大,他们每次修福的时候,给我们每个众生都写个名字,把那个福德写到我们每个凡夫众生的名下,岂不是我们都成佛了,发财了?所以,佛修的福,还是佛的,就算写上你的名字,那个福德也不会是你的,你也得不到;众生之间也是如此,你拿张三的钱财修福,写上李四的名字,李四怎么能得到!前面说的能得到一点,得到七分之一的,是亲属,眷属有共业关系,资财来源有亲属共同的权属关系,亲属之间才会沾七分之一,或者随付出多少,按照对应比例获得福德,因果没有不公平的!转自吉祥果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8

主题

448

帖子

38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769
发表于 2021-5-3 19: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权属于对方的财物修福,所生福德会最大限度归诸于对方
===================================


▼▼▼
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
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诸世界中,六道众生,临命终时,得闻地藏菩萨名,一声历耳根者。是诸众生,永不历三恶道苦。何况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地藏菩萨本愿经》  

▼▼▼
若命终后。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以随身受用之物。可分三分。为其亡者。将施佛陀达磨僧伽。由斯亡者业障转尽。获胜功德福利之益。不应与其死尸着好衣等将以送之。何以故。无利益故。
------《佛说无常经》



▼▼▼

但当对诸佛菩萨像前,高声转读此经一遍。或取病人可爱之物,或衣服、宝贝,庄园、舍宅,对病人前,高声唱言:我某甲等,为是病人对经像前舍诸等物,或供养经像、或造佛菩萨形像、或造塔寺、或燃油灯、或施常住。如是三白病人,遣令闻知。

假令诸识分散,至气尽者,乃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至七日以来。但高声白,高声读经。是人命终之后。宿殃重罪,至于五无间罪,永得解脱,所受生处,常知宿命。何况善男子善女人自书此经或教人书、或自塑画菩萨形像乃至教人塑画。所受果报,必获大利
《地藏菩萨本愿经》



▼▼▼
《毗耶娑问经》尔时,世尊语毗耶娑大仙人言:“汝听施报,复有施分。何义布施?既布施已自食自净,施已报转故名布施。以何义故名为施主?如是问者,大仙当听!若人有物彼信心生,信心生已以财付人遣向他国,彼人将物向他国施;彼人布施,财主得福,非施者福。
彼所遣者,虽持物施而非舍主。若人自物自手施者,则是舍主亦是施主。

▼▼▼
贫穷之人割辍身口。持用布施其福无量。譬如往昔国王设会。诸佛及僧种种供养。时有一贫穷老母都无所有。常仰乞索以自活命。闻王请佛设会。心生欢喜意欲劝助。自惟无物。正有少豆欲劝助而门人不听前。于是佛见其善心。即以神力令此大豆遍堕众食器之中。王见此豆即嗔厨兵。何以使食中有此豆耶。佛语王言。非厨兵过也。乃是外贫穷老母所施。闻王设会无以劝助。持此少豆劝助于王。是以食中有此豆耳。佛语大王。此老母所施虽微。得福良多于大王。王言。何得多种种肴膳供养而得福少。此老母以少许物布施返得福多。佛语王言。王虽种种供养。尽出百姓于王无损。此老母贫穷正有少许豆。尽持劝助。是故得多。王得福少。佛为王种种说法。王及老母皆得道迹。是以修福种德惟在至心。达解法相何忧不果。

---《众经撰杂譬喻经》

▼▼▼
《大宝积经》卷第120【尔时诸比丘闻佛世尊作是说已生净信心。白言世尊。广博仙人有所疑问愿为除断。 尔时 佛告广博仙言。汝今谛听。施之果报及业差别。若诸受者,能令施主,生于果报,是为施义。
若有众生发清净心,以己财宝,令执事人随所施者。
其财宝主,名为施主。
其执事人,名为施者。
若复有人自持己物,净心施者,得为施主、亦名施者。】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主题

600

帖子

417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150
发表于 2021-5-2 16:5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人总结出来的我叫它:机械性福德规律,是极为不准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主题

600

帖子

417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2150
发表于 2021-5-2 17:0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德与布施在此人观点或者说看法里似乎是零和游戏,这是根本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3 18:47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69

    主题

    2641

    帖子

    1983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152
    发表于 2021-5-2 19:5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钱是从印钞局来,那么搞了半天又回到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0 12:23 , Processed in 0.11444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