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第一目 幻觉与幻境。
学禅的人免不了要打坐,有时候动中参,有时打坐的时候参。
打坐之中参究容易会有幻觉,我们先谈身体的幻觉。
打坐参究时身体会下意识的动,我们要能觉察,把它排除掉。
如果是气动,我们无法去管它,就不理它,由着它去动,
心里不要被那种境界所转,必须安住在参究的话头和疑情上面。
幻觉还有许多种,譬如身体轻安,
参到后来感觉到身体好象不存在、没有重量,感觉也没有了,那叫做轻安。
还有是清凉。但是不要执着它,必须继续在话头疑情上来用功。
此外还有昏沉,那就是定力不足或体力不继、疑情太微弱,落入昏沉的状态里面去。
接下去就会变成散乱的状态,一面昏沉、一面打妄想。
另外有一种人,心里会很烦躁,
有这种烦躁现象出现时,仍然要安定下来,继续在话头疑情上用功。
第二目 魔扰与魔境
魔境的产生是因为知见不正,或者求“有”或者下意识里面喜欢“有”,
然后魔就会示现境界来引诱。
知见不正是什么?
一个参禅的人,误以为真如法身有一个身体形象,
所以参究的时候就一直希望看见佛的形象。
或者把知觉心当作是真如,
然后一直往知觉心里面去深入追求。
因为知觉心不是真如,不是绝对,
所以它就会相对的出现一些现象。
我们心里追求某一些境界现象,魔就投其所好,
引诱我们成为魔的眷属,所以会出现魔境。
求“有”是说喜欢定的境界─
欲界天的境界、色界天的境界、无色界天的境界、以及因为定而产生的神通,
这就是三界里面的“有”。
当一个人知见不正确,追逐这些东西的时候,魔就会投其所好,
示现某一些神通的境界,来引诱参禅或修定的人。
修行的人如果能够一心出离而不受它的引诱的话,
魔就会示现恶劣恐惧的境界来吓唬人。
所以魔境的出现,大多属于让人快乐喜欢的境界,
藉以引诱我们进入它的境界之中;
如果我们不受引诱,它就会改用恶劣的境界来惊吓我们。
一个知见正确的人,不会被魔的威逼利诱所左右,
所以会继续在禅法上面来用功。
到这种状态,魔就会换一个方式,
他就会在冥冥之中发动这位参禅人的眷属、亲戚及好友、同修道友,
来激劝参禅人去广修各种福业、做善事、劝募、起造佛寺、救济,
做各种义工,举办各种活动。
我们因为人情的缘故,不好推辞,
所以就一天到晚被拉着到处去修福行善。
结果就荒废了我们的功夫及参禅的那些境界,使我们离开了禅法,使我们心散乱。
我们渐渐又会乐于世间的各种法,出离心便渐渐淡薄,乃至消失掉了。
但是有一种人却反过来─
必须去修各种的福报、福业。
有的人在学佛的过程里面,
布施、起造佛寺、供养三宝、救济、劝募,做各种的福业,一直都很顺利。
当他有一天开始修禅的时候,种种的逆境就出现了,
家庭、事业、人际关系,都出现问题。
这就表示这个人修学第一义的福报还不够,
必须还要再去修各种福业,然后才可以来修禅。
一个人如果接触到真正的禅法,也能够学会参禅的功夫,
在这些过程里面,并没有什么障碍,
那就表示这个人有修学了义法的福报,福慧具足。
若已到了参话头的阶段,就要暂时把一切修福的事和业放下来,
专心在智慧、般若─也就是禅法上去用功。
等到明心见性之后,要修福业可以继续修福。
还没有明心,还没有见性之前应当把一切福报修集的事业暂时放下来。
所以有缘的人要精进的修禅,福德因缘不具足的话,
就应当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多多修集福德资粮;
修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来修学参禅的功夫,看看有没有障碍。
如果还有障碍,就得放下参禅法门,继续去修各种福业,
和有情众生广结善缘,并且要每天把所修福德功德回向怨亲债主,将来同得解脱。
魔境大多是打坐的时候,入了定境而产生,
在参禅的过程里面很少产生,所以不须害怕。
而且参禅的人参到真疑现前的时候,
魔是进不了我们心中的,
他对我们是无可奈何的,所以不须要害怕有魔的出现。
至于他化自在天魔,
大多是在未到地定很深的状况或者刚进入初禅的二、三个月之中会示现五欲的境界、
尤其是淫欲的境界,来诱惑修禅的人。
阴魔大部分是以傲慢心,
或者是以突然出现的一种悲心,
让人悲悯众生、痛哭流涕,
或者出现很强烈的欢喜心乃至出现很强烈的昏沉、烦躁、散乱的心,这是阴魔。
鬼神魔大多是让人产生瞋恨、怨恼的心,
所以他会用恶劣的声音,恶劣的触觉、恶劣的幻视来扰乱参禅人。
对于知见不正确的参禅人或求“有”的人─
喜欢神通的人或下意识里面喜欢神通的人,
他就会示现某一些鬼神的神通,使参禅的人离开禅法。
魔的种类各不相同,我们应当能够判断这是那一种魔。
第三目 如何避免魔扰
想要避免魔的干扰,应当要常常做三种布施,
所谓财施、法施、无畏施。
财物布施时,心里不要期待可以获得怎么样的回报,
或者未来生可以获得什么样的福报。
佛法布施的时候,不要期望来亲近学法的人,
会对自己有什么样的供养。
无畏布施的时候不要期待接受我们布施的人或畜生的回报。
在悟之前布施无法做到三轮体空,
但是我们也不要有希求回报的心态,
这样可以免除掉魔的困扰。
如果常常有魔困扰的人,
应常常在佛像之前,
将布施、持戒、修行各种慧业以及修行福业的各种福德、功德
回向怨家债主、亲友,同学佛道,
一同悟明心性,一起解脱生死,所以回向的时候必须具体。
有的人回向时很洒脱很笼统。
每天晚上就在佛前唱诵:“愿以一切修行功德回向法界。”
这样就完了,表面上看起来很洒脱,骨子里却很笼统。
所以回向的时候,对于一个学法有障碍的人来说,必须很具体的回向。
在佛像前具体的唱出自己的名字:
“我某某人,愿以今天或这一周、这一个月或过去所有修学福业或慧业的福德功德
回向我某某人过去生以及今生的一切怨家债主共同修学佛法,悟明心性,同得解脱。”
同时还要呼吁我们的怨家债主一同修学佛法,一同出离生死。
这样发诸于内心诚恳的回向和请求,时间久了以后,
怨家债主和过去生的亲友会感受到我们的诚意而不再来遮障我们,
因此可以减少或除掉魔的干扰以及怨亲债主的干扰,我们在修学禅法上就会比较顺利。
第四目 求悟必须要有因缘。
求悟必须要有因缘,应该信赖善知识的安排,不可心急。
有的人在参禅的过程里面,不肯把功夫做好,不肯信任善知识,
却一天到晚在打听悟是什么样的境界?
悟是悟个什么答案?
这个现象很不好。
有的人是善知识怕耽误他,不肯告诉他那些答案,
然后他就转向佛菩萨去请求,求佛菩萨告诉他。
当他打坐参禅的时候,果然就有魔假冒佛菩萨出现告诉他答案,
他就以为自己悟了,他不肯向善知识求证,
就直接告诉别人:“我开悟了。”
大妄语的恶业便成就了,将来的果报非常惨痛。
这叫做未证言证、未得谓得,这要非常小心。
我们曾经谈到过:
想要悟入,需要福德因缘具足,要有功夫、要有信心、要除掉慢心。
这些条件不具足时,
善知识宁可帮我们把开悟的时间延后,他不会让我们在条件不具足的状况下悟入。
参禅应当要沉稳,要有长远心,不要心急。
急着求悟而不择手段,到处打听乃至求佛菩萨帮助开悟,
而不是由善知识来帮助开悟,常常会出问题。
所以我们要相信善知识的安排,不要心急,
等待合适的因缘,在那状况下自然而然的悟入,
这样的体验受用才会大,也不会有魔的出现,是最安全的方法。
第五目 劝人修福应观因缘。
劝人修福很好,学佛的初期应修福,所以菩萨六度以修福为首要。
乃至菩萨进入初地也以布施波罗蜜为主要修行法门,修福很重要。
但是我们劝人修福应当要观察我们所劝的对象,
如果他已经进入到修慧的阶段,
已经学会参禅的功夫,已经在参究的时候,我们就不应当劝他再去修福。
应当暂时放过他,让他专心去参禅或体究念佛。
我们劝人修福应当要常劝,
但是更应预防被魔所利用而耽误别人修慧、阻碍别人修慧。
如果以修福的行为去缠着一个已经找到无门之门的修慧者,
导致他不能修慧,妨碍他参禅开悟,
不但魔王魔子魔女是魔,我们自己本身就是魔。
若遮障别人修慧,不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魔的眷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