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行者于佛法有所入处时,行者此时当应慎防<楞严经>中佛所说的色受想行识所由来产生的五十种阴魔。千万千万切记:遇好的境界不要“做圣解”,不要“信以为真”,不要随着境界去,要以一颗平常心,如如不染,如如不为所动,不为境界所惑。“佛苦口悲心细述行者于禅定中的五十种阴魔不会是空穴来风,行者一旦心有所得,贪着圣境,认以为真,很可能会误入歧路,为魔所使,魔承机扰乱行者身心,那前程身家、法身慧命就会出现很严重很严重的障碍,欲得解脱却反而耽误之。行者总要以般若经为自已修行的根髓,《金刚经》中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心经》中说:“无所得故菩提萨多”。密宗诺那上师也说:“闭关修持时,如能见到本尊说话....任何境界现前概不可理它”。<大成捷要>中又说:“神鬼仙佛,一切与你答话,千万不可共语”。所以行者“见诸境界,直同未见”,总以清净身口意三业为修行的指标,身口意三业清净了,方可不凡自圣;不着在一切“相”上,于一切境象上不动心方是真功夫!!!
下面转贴修行人修行着相被魔害的几则故事,很有启发意义:
转贴的题目叫:如何辨别禅修魔境的开示
—————————————————————————————
◎阿知仁波切关于如何辨别禅修魔境的开示
先讲一个宁玛派修行人的真实例子。
在青海久治县的白玉达尔唐寺院,有一位闭关的出家人。他主要修的是莲花生大师的法。一天,在他的境界中莲花生大师真的到了他的面前,种种的境界,让这位出家人很是激动。以后,在每次禅修的时候,他都会见到他的那个境界的莲花生大师,他自认为已经获得了很好的修行验相。
一天他到上师面前去进行法供养,说到了他的这些境界。他的上师是一个真正的大成就者叫白玉嘎龙仁波切。嘎龙仁波切观察到这个出家人的境界是魔境,对他将:他所见到的也不是真实的本尊,只是一个魔。但是这个出家人并不相信上师所讲的,对上师讲:上师你真得不清楚,我见到的真的是莲花生大师,我看得清清楚楚,不会错的,上师肯定是你搞错了。
上师解释了几次,但出家人还是不肯相信。最终上师很无奈就这样对他说:好吧,也许真的是我观察错了,你见到的可能是真的是莲花生大师。这样吧,我给你一些熏香,这些熏香都是经过唸经加持的很好,下次你禅修的时候见到莲花生大师,替我供养他。上师说着就从自己的熏香袋子里拿了一把熏香给了这位出家人。出家人很高兴,拿着这些熏香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当出家人再次禅修的时候,那个莲花生大师又来了,出家人就把手中的熏香洒向那个莲花生大师。突然之间那个莲花生大师的形象碎掉了,变成了一个很丑陋恐怖的魔鬼的形象跑掉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觉囊派的例子。
在四川壤塘县的觉囊派大寺院确尔吉寺院有一位上师叫曼帝支格(汉语意为未死化身者)。
曼帝支格有一个弟子也是个坐山者(住山闭关者),他在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在自己的境界中显现了很多的外在的景象。见到了很多的上师本尊勇士空行降临给他赐予加持,他自己也出现了一些神通之类的感应。这些「本尊空行」对他讲他事实上他是莲师心子的转世化身,是一个伏藏师,他弘法利生的因缘已经成熟,应该下山去脱掉出家人的衣服受持密咒瑜伽士的禁行,同时也明确的指出他的有缘人间空行母的情况。
曼帝支格的这位弟子的闻思的基础很好,并没有马上轻信境界。于是他到自己的上师曼帝支格面前禀告了自己的情况,曼帝支格的回答很简单:那些都是魔境,只要你不去执取它们,慢慢的都会好起来的。然后曼帝支格就打发那个弟子回去继续修行。
这个弟子回去后,一方面那些境界不断的显现,他自身的修行方面的各种感应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由于上师讲得太简单了,他怀疑上师并没有真正仔细的观察他的问题,只是敷衍了事。由于那些「本尊空行」对他的有缘人间空行母预言非常的详细清楚,于是他决定去看看是否是真实的,如果他见到那些本尊空行所说的情况存在错误,那么他就完全相信上师所说的。
于是这个弟子悄悄的上了路,等到达那些「本尊空行」所说的地方,他被事实惊呆了。那个地方的情况和那些「本尊空行」所说的所说的分毫不差,他也找到了那个「有缘人间空行母」。至此他彻底的相信了哪些「本尊空行」所说的全部都是真实的,而上师的提示早已抛到了脑后。
于是他很快的和那位「具缘空行」搞在了一起,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原来的那些境界都消失了。那些「本尊空行」再也没有来过,他自己的那些感应也都消失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上师所讲的真实不虚,但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已经失去了自己清净的出家戒体,不可能回到原来那种坐山清修的生活中去了,他的悔恨和懊恼是语言无法形荣的。
通过上面的这两件事情,我们可以看到,当修行人在修行当中出现了景象的时候,首先不要轻易的相信,而是首先应该去判断这个景象是否属于魔境。
那如何来判断这些境界是否是魔境呢?
对于各种境界不执不取,不要当真,了知真正的功德增长的验相应该是自身心相续出离心以及慈悲智慧的增长,而不是这些境界,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的显现,而对于自心显现境界的执着,正是轮回烦恼的根源。同时向自己的上师请示观察这也是最为重要的方法。
判断是否是魔境,有很多的方法。我在这里简单讲一种方法,给你们作参考:
当在禅修的时候,如果出现显现境界的时候,比如说见到佛本尊或者护法之类,心不要执取,而应该继续安住自身的修行。如果当你的心念散乱的时候,你的境界中对境的显像也发生扰动;而当你的心自然安住的时候,你的境界中的对境的也稳定。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么这个境界应该不属于魔境。反之,不管你的心的安住的情况如何,你的境界中的对境一直都很稳定,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属于魔境。
强调一点,这个方法仅是供参考的,具体的境界尽量请自己的上师进行观察和引导。
佛法禅修的很多问题,都应该多向具德的大恩上师请教,因为由于每个人自身的根器不同,所修持的禅修的程度和境界以及所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其对治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的解决,很难靠共通的闻思方法,必须依靠上师的不共同的窍诀的引导,这一点一定要重视。
注:该段开示是由于很多的弟子向阿知仁波切提及自己在梦中以及禅修当中看到一些景象,向上师提问,上师因此做了相应的开示。
阿明 翻译整理
◎一位着了魔难的老喇嘛 (作者:风)(转贴)
(一)
年逾花甲的藏族老喇嘛赤诚洛布,是青海果洛州红科地方的大成就者——大堪布明(门)色仁波切的亲弟子,也是一位证悟心性自在的瑜伽士,与我还是同在具恩上师前闻听窍诀的同坛金刚兄弟。我俩一老一少是忘年交,相聚时无话不谈,因为他在见到本性后又曾独自一人在深山上闭关了十三年,所以有着不一般的禅修丰富经验。他不但将自己的许多实修经验传讲给我,而且还讲了很多藏地其他修行者深具启发的故事以及上师们的教言。
禅门中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朝着魔。」有一次,与老喇嘛聊天时,又给我说了一个发生在他们寺院,一位修行老喇嘛着了魔境的真实故事。
老喇嘛的寺庙位于甘孜洲新龙县的大盖乡,是一座主修大圆满法的宁玛派大寺。每年到一定的时候,就像汉地打七一样,僧众们就会聚集在一座密苑中举行密集性的禅修。那年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喇嘛也来参加了禅七。几天后,每当他上坐时,就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草原上。那里扎有一户帐篷人家,帐篷外面躺着一条看家的大黑狗,里面住着一位风烛残年的老牧人,有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儿忙着里外、服侍老人。每当女儿见到老喇嘛到来时,就热情而虔诚地将一大碗鲜新的牛奶供养给他,而老喇嘛每次也都没有客气地就把它喝光了!就这样没有例外,天天如此。
(二)
不久后的一天,老喇嘛突然想到:「为什么那位少女供养我牛奶,而不见她供养和自己一同禅修的同参们呢?他们可都是修持精进、戒律清净、堪以应供的出家僧宝啊!」这样一想后,他就越来越坐不住了:「不行!我是一个持比丘戒的僧人,如此貌美年轻的少女在众目睽睽下只供养我一人,恐怕非议早就在清修大众们的耳边传开了吧,我怎么办?」老喇嘛思前虑后,最后决定离开禅院,单独而秘密地寻找一地继续禅修。
「第二天,禅修的喇嘛们发现怎么少了这位老喇嘛呢?起先大家找遍了寺院也没有看到他。刚好那天凌晨天空飘洒了一阵小雪,有一位喇嘛发现在寺院后山雪花覆盖过的地面上,一行脚印远远向山上延伸开去。于是循着足迹,同修们很快就到一个山洞中把他找着了。所有人都劝请他回禅院一起完成没有圆满的共修,但他不肯。大家又劝说了很多回去的理由,如:有现成的食物,安全又温暖等等,喇嘛仍固执地坚持着,最后在众人的一再询问下,他讲了自己不回去的那个理由。
「这附近根本就没有什么帐篷!更没有供养你的少女和老人,那一定是你禅坐时出现的幻境!请不要执着任何境界,否则会着魔的!」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这样告诉他。」
「这怎么可能,我还喝了她刚刚烫过的奶茶呢,你们不要欺骗我!」
(三)
「对于他来说,一切是如此的真实,就像你现在坐在我的对面这样,如果我没有想一下的话,我不知道你现在的出现是真实的呢?还是着了魔的幻境一样!」喇嘛赤城补充给我说道。
「大家说什么也不让他独自住在山上,最后,不管老喇嘛同意不同意,同修们硬是把他拉回去了。」「但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大家又找不到他了。等到有人发现时,老喇嘛没有去山上禅修,而是在自己的房间中悬梁自尽了!」
「这天刚好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得登巴(伏藏大师)来到了这座寺院。得登巴说:『你们必须把他的尸体埋到九米深的地下,并在上面盖上一座佛塔;这样,我就可以保证他在三十年内不出来作怪,但过了三十年后,我就不能保证了。』」
「后来大家便照掘藏大师的主意,把他的尸体埋到九米深的地下,并在上面盖了一座佛塔。」
故事说完后,喇嘛赤城又说:「后来我的上师,噶陀金刚座上的大喇嘛将扬俄热仁波切忧心忡忡地对我说:『三十年马上就过去了,怎么办?』」
我听后沉默良久,因为我知道他们那里现在出现了一个魔障,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事有关:如果有人要摸哪家小孩的头,千万小心!因为许多小孩在被人摸过头的几天后,就意外地接连死亡了。据说就是魔障附体在摸头人身上的缘故!这在他们那里,可是千真万确的事情!就是堪布,也对我亲口说过这事。
(在藏地,据说公开一些魔障的本生,就会招来他的无情报复。这样的真人真事,我也听说了不少,如《西藏的神灵和鬼怪》一书的作者,书写完后就突然暴毙了。但是,也传说凡是听到魔障本生事的有缘人,从此后就不会被此类魔鬼所障碍!这样的说法,后来我也在本尊的密续经典中读到。)
(四)
我想许多人因为害怕着魔,因而排斥禅修法门。实际上魔境现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认假为真,就一定会上所谓魔的当了。但看『魔』字的写法,上面是一个『麻』,加上底下一个『鬼』字,鬼本来就是虚假的东西,自己还要拚命地相信它,结果就被虚假的鬼(现象)麻木了,因此就有了魔。其实魔也太可怜了,对真实到了麻木不仁的程度,拿了自己的错误烦恼来折磨自己。所以《楞严经》上讲魔境,对于出现的境界都有这么一句:『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因为没有注意到佛说的这一句大诀窍,所以大家谈魔就变色了。不论出现任何境界,我只要来个:「佛来斩佛,魔来斩魔,」就不会上他的当而坐享太平。倘若以假当真,才会落个如经中说到『迷惑不知,堕无间狱』的可悲结局。
赤城喇嘛教导我说:「在禅修前和禅修时,应该修好各种忏悔业障、积聚资粮的必修前行,尤其是要尽量多诵消除外、内、密及秘密障碍的祈祷文!这样就能保证禅修时,以警觉到本尊、护法的誓言加持故,而不出任何偏差。堪布也曾多次如此教诲我,因此我念满了十万遍遍知米旁仁波切的《普贤消除外内秘密障碍、能赐一切成就》的祈祷文。遍知者在注释中说凡能圆满十万遍的人,都能如愿消除今生和来世的所有世出世间障难。
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想起自己一位在福州鼓山**寺出家的师兄着了魔难的一段往事,他正是因为相信了境界才着魔而去的。记得那是93的事了,师兄平时修的是唸佛法门,尤其是唸诵观音菩萨的名号,后来他就自称能见到观音菩萨,并和菩萨对话。并且渐渐不参加大众们的功课,他说:「菩萨已给我安排了修行法门。」大家都劝他要小心,不要着了魔境。他也不理。
后来有一天的傍晚,他背了一个包袱走出寺院,并对一位遇到的出家师傅说:「菩萨让我还俗,我回家去了。」因为他的老家在湖南衡阳,而且又是晚上了,僧人以为他是开玩笑,就没有怎么在意他的举动。
可是过了三天后,一位上山砍柴的人来寺院报告,在山上发现了一位和尚的尸体!大家跑去看时正是他。那位被他遇到的师傅方后悔说当时没有拦下他。但大家说:「回湖南应该下山去车站才对,他却往山上跑了,一定是前面有魔鬼化现的人引到这里来的!」而令人奇怪的是:发现他尸体的时候,全身上下赤裸裸地一丝不挂!而且也没有一丝诸如碰伤等自杀过样的痕迹。一位禅定功深的法师对我说:「可能是山中的精魅起先幻现成菩萨身形引他上当,等他深信不疑时就以女形把他引上山,并夺走了他精气」 。当然,法师的这一说法能否成立,我持有保留看法……
从前上师有一个同学在黑关之中,总是见到老虎,于是禅修难以进行,关房之指导上师说,下次你看到老虎,将一哈达缠绕在其脖子上,该行者照办。然后,上师来检查,发现哈达缠绕在他身边之糌粑袋上,原来老虎是一堆面粉。
巴珠之大圆满名著《教授荟聚》中云:
「种种禅修觉受征兆会出现,此禅定手印,乃善心之力的结果。但它们是无常的,莫陷于「执以为是」,此至关重要!现在,无须着力看待它们,无论什么显现,均为赤裸天成解脱,知此等觉受为完全纯净,此为正途。」
菩萨在第五地的时候,禅定力量达到完美,任何魔众都不能干扰之。
所谓魔众,就是任何能动摇你的东西,宗萨说,文殊菩萨也会是魔,因为在禅定之中,本尊文殊出现,你的心会因此摇动,陷入精神幻想之中。
我们在开始修法的时候,急于见到本尊现身,赐予我们教法,以为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实际上这是一种再典型不过的心魔。吉美林巴说:「修道的路上贪图进境,就是踏入魔鬼的家门。」
虽然我认识的一些修行人,他们可以亲见本尊,进行交流以及请教事宜,这些成就仅仅是暂时有所助益,但是常此执着,就一定会发生问题。无论是闭关还是散修,都要注意这些问题。
在印度体系之中,也有这样的故事,据说认识自证自明之观者,需要进入离相之地,但是辩喜大师长期专修近难母,所以每当临近离相之地时,近难母就会出现阻挡他,于是他一直无法突破二元境界而迈入自证自明之观者的境地,后来,他猛然醒悟而不执着于恭敬的幻想,在近难母出现的时候,他用剑将此禅境劈碎,他亲自手仞了自己的本尊,于是他终于得以目睹终极的实相。
我们这些卑微的修行人,应该放弃各种不实际的幻想,要想达到什么,就追求无私的慈悲吧。正如吉美林巴说:「一直到你能够完完全全除掉自己自私的那一天,这之前你所谓帮助别人,只不过是演一场戏给别人看罢了。」
◎见到本尊,是否好境界?
藏密宗祖师诺那上师说:「闭关修持时,如能见到本尊,是否好境界?
答:能见本尊或与本尊说话,都是初步功夫,任何境界现前,概不可理它。」又:「如有佛来或魔来,一念不生,均不可理它。」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在禅宗五祖以前,用它来验证学者是否开悟。释迦牟尼在对心意识产生的幻觉解释后作了一首偈言:无生作非性,有性摄生死。观察如幻等,于相不妄想。
这些记述,都明确指出了练功或睡觉时见到天堂、地狱、鬼神、佛祖菩萨及其它图像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自己的心意识的欲望之念所产生的结果。后世的佛学大师们就是根据这一情况,为了弟子们好好练功明白被幻景幻觉所迷失本性,就说你在练功或睡觉时要「见魔诛魔,见佛诛佛。」用自己的正念去战胜外来的邪念和自己心中所产生的邪念等。
◎莲因学刊 ─ 防着魔 忏公上人讲述
防着魔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
发心真诚现在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精神病太多。我们修行要发真诚心,为佛法,不离佛法才好。如果是「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就不会着魔。
精神宁静世俗上所谓精神分裂,大多是这样的:爱其人以至于屋上之鸟,恨其人以至于他屋上之鸟,恨得那么厉害。一时爱、一时恨,精神就要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的定,宁静安定,就没有这些。我们由着心去,感情若是很猛烈激动,一贪一瞋、一憎一爱,就会精神分裂,所以要避免这些。
正当生活还有,从事的职业一定要是正命。正命是正当的生活,也包括职业在内,要是不正当的生活,就差。
行善积德孝顺仁厚普通在世俗上,多做善事是阴德,不外显出来给人家看,外面显给人看是为了招名、招利,或是有什么作用。像倓虚大师扫厕所还不给人看。做善事、做阴德,可以消灾延寿。再就是好好孝顺父母,多忠厚仁义,较比好。大体上,这是在世俗上求不着魔、不得精神病的办法。这是有关世俗方面。
贪瞋妄想在佛法中,要是打坐时尽打妄想,一便贪心、淫欲心,一边又念佛,这怕要着魔。一边打着罪恶的妄想,而又念着万德洪名,怕要着魔,这是贪心。其次就是瞋心,我想报仇,写暗信,给暗箭,教他不知道,让他吃亏受苦;这个信我怎么编、怎么写,或是我怎么报仇,这也是怕要着魔。在念佛的时候起这种心,也容易着魔。这是一贪、一瞋。
知相虚妄还有呢?见了鬼、见了神、见了菩萨、见了佛,以为了不起,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事实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有一切的好相、瑞相我们不着,就不至于着魔。就怕说:「喔!可了不得囉!佛来摩我的顶了!」以至于「佛对我说法了!」要是自己一着,马上就是着魔,这个经典里头有说明的。
还有呢?有过去世或今生死去的异性朋友来找了,或是异性的夫妇来找了,要是一认真,也会着魔。华严经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 这个「着」(音ㄓㄨㄛˊ) 就是「着」(音 ㄓㄠˊ),「 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离了妄想执着,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就是不着。
超出人我对待在人事上,我们要看清楚,超出一等,不和一般人勾心斗角,起我相、人相对待;可是我知道,也不是傻瓜。以至于我超出他们,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说就说,不可以说就不说,躲着敬而远之。在人事上不去对待,不去纠缠。纠缠不清,也容易着魔。不染名利五浊再就是贪财、贪名这些事情。大家乐、飙车啊!都有点疯狂,有点着魔!按照现在的说法,这是社会病态:按阿弥陀经最后所说,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们认清楚了才好。
这是讲到不着魔的事。
般若空观去恼障倘使有点魔障的人,「不要」教他多拜佛、多打坐。拜佛多了、打坐多了,他不能用空观把那一切烦恼空去,而烦恼和佛号或持咒诵经搅在一块,乱糟糟的,精神也容易出毛病。要是能空出一切再去用功,较比好!
利众积德调身心所以要是曾经有过精神病的人,或是现在多少精神有点异状的人,就告诉他,教他多作些功德,利益大众的事情;有这个德行,能调身心,这样才好。大体如此。
修行回向还冤债还有,倘使着了魔睡不着,就吃安眠药、镇静剂,睡它几天;着魔的人大多数都不能睡。平常要是睡不好的人也怕要着魔;最好能够睡,说睡就睡,不睡就不睡,这样较比好。不能睡好的人,尤其是长夜漫漫不能睡,时常发作,大体都是怕有冤家。一天、两天晚上睡不着,或者是因为喝酒、喝茶太浓厚,或者是在临睡前有什么事情,那就不怕。如果常常这样闹,怕有冤家或者是魔障。这时候就要用短期修持,好比但持往生咒,跟冤亲债主回向:或者诵金刚经,十六分、十六分一半一半地诵,一切不必多;地藏经十三品,一品一品地诵,分开诵,不必太多。
此外,多做公益的事,多做阴德的事情,多做善事,慢慢就能调好。
◎辨 境 学人依法持诵,日有常功,自然渐感法验。惟境界正当与否,不可不细加分辨。
吾人为六尘所惑,耳目昏迷,人趣环境中,眼所见者限于当前最炽之境。稍涉疏远,便不能睹,无论其他诸趣也。此方人类,福德非厚;诸天善种,自难流露于心。而鬼神恶种,则随时具备,乘机显现,而人不及察焉。
其屏俗虑,讲修行者,心稍宁静,鬼之影像遂得倏见于前,外道重视此事,以为大效在是。佛门之具正知见者,不惟不取,且恐鬼境频起;熏心渐浓,临终将牵入鬼趣。
密宗以培植佛种为旨,诸天境界尚未所当轻。鬼影若现,亟宜放弃。学人所当知者一也。
功行幼稚时,凡情犹盛,未易从现量中得见本尊。有等根机或循夙习,能随意识开为法尘,宛若佛菩萨当前,此属独影境。亦有邪种出现,认识未清,由意匠展转幻作佛菩萨相,此属带质境。两种境界皆非真实,执着不舍,势入邪道。学人所当知者二也。
--摘自《菩提心》1999年第4期;密宗的持诵与辨境(冯达庵)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录》文中关于魔现佛身的开示: 《宗喀巴大师应化因缘录》六、殊胜传承 中观正见
(一) 巧遇喇嘛邬玛巴
庚午年(一三九?,大师三十四岁)春天,大师打算遍学金刚乘的密续讲授、灌顶、密传、事相等法,并想再次亲近结尊仁达瓦,因此自觉摩垄前往后藏达仓(stag-tshang,这地方又叫达仓宗喀,即旧地图上的宗喀,今已改名吉隆)。
大师在往后藏的途中,路达容地(rong,羊卓雍湖西北容河河谷)拿却垄(snubs—chos—lung)时,曾依止错寺(tshogs)住持札巴歇宁大师(grags—pa shes—bnyen)学习《五次第论》。
当时,有一位西宁来的喇嘛,名叫尊追僧格(brtson—grus seng—ge),住在容地却垄第乔登寺(bde—mchog steng)。这位喇嘛,因为精通中观深义,所以一般人称他为[喇嘛邬玛巴]。大师弟子中,有福称三藏法师和慧称善知识,前去向他请法。
喇嘛邬玛巴告诉他们两位说:「宗喀巴大师,才华卓越,智能高深,具足种种殊胜功德,我对他心仪已久。如今正想前去拜谒他,并向他请求妙音天女的灌顶。」
后来,大师和喇嘛邬玛巴会面时,两人相见甚欢,大师遂依他所求,为他传授妙音天女灌顶。接着,两人详谈法义,互证所学。喇嘛邬玛巴说:「我在童年时,文殊菩萨就常现身说法。但惟恐这只是幻相,或是魔障,所以曾用许多方法考察它,直到现在,我还不敢确定它的真假。大师深入佛法心藏洞彻幽微,因此祈求大师慈悲,为我释疑。其实,这才是我今天请求灌顶的真正目的。」
大师以中观之甚深法义,一一加以详细妥善的考问,觉得喇嘛邬玛巴所现的境象是真实的,于是告诉他说:「关于境象的真假,今后你不须再疑虑了。但千万不可因此而沾沾自喜,忘失密意,相反的,你更须慇勤地祈祷。至于本尊的真实身语,并不是观行者之眼、耳等根识所能见;真实身语,乃意识之境,必须观行者深入三摩地后,方能见到的。目前我也正急须请求文殊菩萨的修法教授,因此我必须即刻前往达仓,与结尊仁达互会合。」
大师于是起身告别了喇嘛邬玛巴,率领众弟子,疾疾赶往达仓。
(二)慈悲教化
修学佛法,从初发心到佛地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种种不同的障碍。如果不是发心正确,和通达佛理的人,是很难突破这种难关的。
这些障碍中,最可怕的是:魔现佛身,指导不正确的见解,设法引人误入歧途;或是魔现本尊,讲授不正确的经续、胡乱授记等。修学佛法的人,如果想正确的辨别出,这些到底是魔的化现,还是真实佛身,则必须精研本尊的经续、通达甚深的中观见,以及具有真正传承上师的指导。
目前有此学佛的人,由于业障深重,痴迷无智,既不精研显教的教理,又不断除五欲的贪爱,以致佛魔不分,整日随魔转。他们整日盼望见佛、见菩萨,所以一遇有幻相,或是魔境,全不以正理分别真假,就认为它是真实的;甚至着了魔,还误以为是成就。这种缠妖崇的人,不但使自己沉沦为魔的眷属,生生世世永不得超脱,而且更令跟他们互相往来、同游作伴,以及送接物品的人,也同样遭受不可预测的魔难。
喇嘛邬玛巴看到不正确修学佛法的人,有如此可怕的恶果,所以他明知文殊菩萨确实现真实身摄受他,却仍然前来与宗喀巴大师相互印证。其目的,在以现身说法警策后学,告诉初学佛法的人,务必精研教理,依止真正善知识,如此才不致求异反堕,害人害己。
◎较见本尊殊胜之法 阿底峡尊者初至藏地,藏王拉尊跋请曰:于此藏地,与其以深深奇奇之法摄受,愿以业果之法摄受也。
尊者喜曰:所谓深法,唯有业果,较诸见本尊者,能于业果得决定信为上也。昔有一阎曼德迦瑜伽者,见本尊身,窃自念云:我以此小事不致堕落,稍染僧众资具,以是因缘,生饿鬼中,形同阎曼德迦。又止迦摩罗尸罗寺,有一执事人,将僧今日供养,改作明日,以是因缘,即于彼夜生饿鬼中。又一僧中上座,于僧众中,有大势力,私用僧米半升,生饿鬼中,极少势力。
说此多缘已,许诺以业果,教化藏人,广为拉尊跋等传授多法。
教言广集零选(冈波巴大师讲、张澄基教授译):
因为平常心是不共的,所以功德最大。能够不知昼夜的相续,住于禅定三摩地中,也远不及认识平常心的重要,因为那是普通相共的禅定。依四种灌顶渐次修习生起次第法,知触相……知声相等(皆是五方佛自性,甚至)面见本尊佛,也不及认识平常心之重要。见到本尊只是属于贤善之世俗谛,为障碍清净之相而已。但(认识)平常心则属于胜义谛,功德远为广大。
大圆满龙钦心髓内前行菩提心的修法(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若见本尊及护法神后增长对三宝的信心及菩提心,便可认定为真本尊护法,若见其后退失信心及菩提心,则一定是魔障之变化,绝对不是本尊护法。必须要把使人退失悲心及菩提心的善知识及表面的行善者皆当下舍弃,要把使自心生起悲心及菩提心的善知识及道友当作真佛。修行之人应当始终强调皈依及菩提心,千万不可轻视。
◎天地灵文楞严咒 宣化上人
你用功持诵《楞严咒》的时候,或者会梦见拜佛,或者梦见佛放光,或者梦见佛来摩顶,或者梦见佛和你讲经说法,或者梦见菩萨、缘觉、声闻、圣僧,或者天上的将军,或者梦见自己腾身虚空,或者梦见会飞了,这都是好的境界;或者骑马,或者渡江,种种祥瑞的光,或者有种种非常出奇的异相。假设得到这些应验,你更应该很小心的,你要发菩提心,身、口、意三业要清净,更加紧你的功夫来持诵这个咒。可是你不可以对人去宣说,你有什么感应了,有什么灵验,叫人相信你,对你有好感。你有什么感应,自己知道就得了,你尽炫示自己的功德,各处卖广告,满街卖修行,这是不对的。你如果这样,便有了漏洞,魔就得其便。就好像你有了财宝,不把它放在保险箱里,你把它放在门口,一定会被人偷去。所以修佛法要很小心,不要让天魔外道得便。可是和你同道的,就是一同修行,你不是为了名利,或者为了令人恭敬我、赞叹我,你可以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