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11|回复: 5

日常供养法(根据梭巴仁波切的开示整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发表于 2009-11-7 19: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如何供水——能轻易地累积福德资粮
进入中心的大殿内,您可以看到里面摆设有许多组的七供。每一组七供的顺序为:水、水、花、香、灯、涂、食。亦有八供,则是在最后一项增加乐器,通常是用法螺来代表。这七供或八供也可以完全以水来代替。

供养是一种修持,重点是在供养的心,而不在供品,但是实物供养与意想仍有差别。最好是结合二者,藉由普贤供养力观想供品增长广大。

梭巴仁波切开示:供七杯水的意义,是代表成就金刚总持和合七支的因。但这并不表示不能供养更多,也不表示供养更多会造成障碍。这七支是:

1.受用圆满;2.和合;3.大乐;4.无自性;5.大悲遍满;6.利生无间;7.永住无灭。

水的特色为无垢,而且对大多数人而言取得很容易。如果我们得不到别的供品,单供净水也能累积很大的福德。

供水是格鲁派九种前行修法之一,能帮助行者快速累积修行的福德资粮。

供水的利益
在《俱舍论记》中提到「八功德水」,说明净土的水有八种功德:

1. 澄净。

2. 清净。

3. 甘美。

4. 轻软。

5. 润泽。

6. 安和。

7. 饮时,除饥、渴等无量过患。

8. 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种种殊胜善根。

阿底峡尊者曾说:“藏地所有的水都具足八支,因此在藏地单供净水即可。”

在《掌中解脱》中说明八支的每一支都能产生一种功德:

1. 供“清凉”水,有戒律清净的功德。

2. 供“甘美”水,有获得胜味的功德,来生能受用殊胜美味。

3. 供“轻”水,有身心堪能的功德,能够受持善法。

4. 供“柔”水,有心相续调柔的功德。

5. 供“纯”水(纯净无杂质的水),有神智清明的功德。

6. 供“无臭”水,有净障的功德,能清净自己的业障。

7. 供“不伤胃”水,有身体不生疾病的功德。

8. 供“不伤喉”水,有语音和雅的功德。

供水时的注意事项及观修法
1. 擦拭供杯:每天擦供杯时,要以干净的毛巾彻底擦干净,不可留下湿气。如果供杯有污点,应该用沙或者其他清洁剂洗干净。

擦拭供杯时的思惟法与清理房间相同。应思惟毛巾代表方便与智慧,代表整个菩提道,擦拭时,可以思惟在净除自己和众生的两种障碍。

2. 净化供杯:如果你有香,可先点香,然后将供杯放在香的上方薰一下,以净化供杯,再把供杯叠在一起。要注意:空杯的杯口不可以朝上。

3. 以无垢净水供养:可以在供水中加入藏红花水,颜色应该是淡淡的金黄色,不可太浓。藏红花具足香气,能使水变得清香,可以代表香水,消除臭味,而且使水色美丽,令人心情愉悦。也可思惟是供养香水。

4. 为了避免呼出的浊气污染供品,应该将嘴巴覆盖起来,或戴上口罩。

在佛龛前供养供品时,不应认为自己只是在雕像或唐卡前供水,而应该如同在国王或高证量上师面前服侍他们一般。由于我们的业障,使我们无法将这些佛像视为真佛,但诸佛菩萨都在那里,整个资粮田也在那里,而我们目前的业力,使我们只能看到本尊的图像或凋像。这在菩提道次第中提及过。

5. 先缘杯:在把供杯放在供桌上之前,先在杯中装一点水,这样才是吉祥的供养。方法是在每组第一个供杯装满水,再把大部分的水倒入下一杯,第一杯里面留少许水。再把第二杯里面大部分的水倒入第三杯,依次倒到最后一杯。亦即,杯口朝上时,避免为空杯。

如此做是有原因的。在密勒日巴传记载:密勒日巴尊者供养上师玛尔巴一个赤铜的钵,但却是空钵,以致后来修行时,在食物及生活必需品方面非常匮乏。玛尔巴上师知道这样的供养不太吉祥,所以要密勒日巴在钵中装满酥油和蜡用以供灯。这样吉祥的供养,成为密勒日巴后来能证悟空性及成就光明与幻身之因。

同样的,供养善知识时,也要在容器内装一些供品。

6. 加持供品:倒水同时要念“嗡啊吽”加持。如果未先加持而直接供养,虽然会有功德,不过这样的供养容易造成障碍,使心变得不清净、不稳定。

每一种供品在供养时,都要念“嗡阿吽”来加持,否则会有不同的障碍产生。

7. 倒水方法:每杯水的开始先慢慢倒,然后加快,最后再放慢,供水应该倒至离杯边缘约一粒米距离处,而不要全满。这样可以避免供水飞溅的声音,也可避免收供杯时溅湿供桌。

如果你倒太多水而溢出供杯外,将来你虽有才智却会不稳定,会健忘或心智不清明,诸事溷淆不清,无法记得字句或其含意,或者你会把意思混淆,而且也可能使你持戒不严谨。

8. 摆设供杯的距离:杯与杯之间的距离应该是一粒米的宽度,不要相隔太远,但也不能太近或碰触。若是供杯间的距离太大,造成不吉祥的缘起,将会使你远离善知识。若杯与杯间的距离太近或是相碰触,会造成将来你的心识迟钝,不会有敏锐的聪慧。

供杯要排列成直线,显得很庄严整齐,不要摆得弯弯曲曲的。它的含意是不要以扭曲的心来供养,亦即应以不受世俗名利污染的清净心来供养。

供水完毕时的观修及回向
供水完毕时,可以再念“嗡啊吽”,或持《供养陀罗尼》使供品增长广大:

嗡,那摩,巴嘎瓦迭,本札,萨拉,帕麻大涅,答他嘎答雅,阿哈迭,三藐三,布答雅,答雅他,嗡,本泽,本泽,玛哈,本泽,玛哈,颠札,本泽,麻哈,毗帝雅,本泽,麻哈,玻提吉答,本泽,麻哈,玻提,曼多,巴萨,帕麻那,本泽,萨瓦,嘎麻,阿哇拉纳,比修他纳,本泽,梭哈(念三遍)。

口中念诵加持真言,心中观想将水供养十方圣物及诸佛菩萨。持此真言不仅能加持供品,也能使资粮田中的每位圣者皆受到供养,使他们的圣意生起大乐。

不论是供养任何本尊,应思惟:对我们而言是水,但是对佛菩萨及本尊而言,这些是甘露。即使是天界众生,所见到的也是甘露,更何况是圆满成就出世间空乐不二的佛陀。

完成一组供供后,可再重复一次前面的观修。

最后应回向:“愿将这供水的功德以及一切众生和自己所累积的一切功德,仅仅回向给一切有情众生,而不是回向给自己。”这是祈求此功德而来的乐果,让一次有情受用,而不是由自己来享有它。

每次念回向文:“胜菩提心极珍贵,诸未生者令生起,令已发者不衰退,辗转增上恒滋长。”回向菩提心的生起时,也都应如此思惟。

如此思惟可成为修心五力,累积功德以生起菩提心。为了善业种子力,应该尽力回向,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要迅速成佛。

修十万次水供的仪规
若是修十万次的水供,可以从念诵归依发菩提心愿文开始修,然后再以上师供养法或兜率上师瑜伽法为基础。在七支供养的供养支,摆设五十或一百套,甚至更多的供水,最后是回向。

之后再将供水倒掉,并用水清洗供杯,然后再次从念诵归依发菩提心愿文开始,再次于七支供养的供养支进行供养,及做供养的观修,然后再回向。

之后再倒掉供水,然后再次修这供养的仪规。

本文内容大部分是根据上师梭巴仁波切的开示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9: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供花
佛教徒经常会以花供佛,而在佛堂亦可看到以各种花供养佛塔、佛像等。

密续典籍中提到:随力备办香、花、灯、涂,而作供养。

在《圣弥勒经》上记载,供千盏灯或千朵优婆罗华,造塔顶或佛像的人,到弥勒示现成道时,当生为其眷属,并闻佛初转法轮。即使仅仅供一朵花或随喜他人供养的功德,也都将就佛果。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释迦世尊的教法中若未能成佛,则在弥勒的教法下,心一定会成熟、解脱。

供花的利益
梭巴仁波切谈到供花的利益:

1.能使人变得如花朵般地美丽、令人欢喜,吸引众人目光,人缘极佳,对你过目不忘。

2.能使人嗅觉正常。不会有鼻腔的毛病而无法发挥正常的嗅觉功能。

3.能使人身体不会有恶臭,闻起来气味香甜,令你全然的纯净。

4.能使人的道德声名远播,如花香气四溢,传遍各方。

5.能使人在世界、人群中成为领导者。

6.能使人成就至善至美的事物。

7.能使人获得很大的财富。

8.能使人出生在较好的来世。

9.能使人很快的完成忏罪的功课,并成就解脱,圆成证悟。

供花的观修法
梭巴仁波切提到供花之前应该要有正确的发心:“我们生命的目的,是促使其他众生及自己造下究竟的安乐因,灭除整个轮回苦以及负面的能量,促使众生成就空性,获得究竟、无上恒常的安乐,让他们安住在美好幸福的状态。为了利益如母有情的缘故,我们要迅速证得圆满的佛果位,而且以慈悲舍喜之心对待众生,并将供花的功德献给上师、三宝。”

这样的练习包括几种层次:教导我们如何进行、供养的对象、与教导我们在何种情况之下进行供花。最重要的是思考全然的怜悯慈悲、智慧的意义、与帮助他人解脱的美好能力。

供花时让有机会去思考:在我们人生中最美的事情是什么?如何做才能对我们真正有价值、有帮助?

供花的练习对内心清净极为有用。它能净除我们所有负面的业力与习气,帮助我们克服情绪化的想法,渐渐释放得以自由。

供花不限于实物的花朵(例如特意从花店买来的花束等等),也可以是用自己内心缘取世间无主摄持之花朵,例如看到植物园中盛开的莲花、或看到山间美丽的野花等,这些不是属于某个人所有,所以可以用观想的方式缘取来供佛。在《入行论·忏悔品》提到:

遍虚空界广博无边际,所有一切无主执持物,
慧心摄取善巧而献陈,殊胜士夫能仁诸佛子,
清净功德生处大悲心,愿祈愍念于我垂纳受。
藉由练习供花与了解供花的意义,我们的心就会充满慈悲、安忍与快乐的想法,对众生也会充满仁慈、温柔、包容、忍耐,使我们了解并且舍弃轮回的过患,而想要解脱、自由,成就空性,并且能够利用生命的各种对境,去激励并唤醒我们昏沉的心念,从幻觉当中见到真实,了解生命的本质是坏苦,是业的轮回。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供灯——迅速累积福智二资粮
中心大殿内,以酥油灯、小灯泡、圣诞灯等,设置各种的灯供,乃至设有专门的供灯区。仁波切时常告诫弟子,成佛需要广大资粮,因此要广修供养,多燃灯供佛,增长智慧。

供灯的利益
曾供过一盏灯、一把花的人或天,都将亲见弥勒如来。在《圣弥勒经》上记载,供千盏灯或千朵优婆罗华,造塔或佛像的人,到弥勒示现成道时,当生为其眷属,并闻佛初转法轮。即使仅仅供一朵花或随喜他人供养的功德,也都将就佛果。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释迦佛的教法中虽然未能成佛,但在弥勒的教法下,心一定会成熟、解脱。尤其供灯是一个殊胜的圆满资粮,速得加持的缘起门。

供灯是一种圆满资粮、迅速得加持的殊胜缘起法门。它的功德利益在许多经典都提到。下面择要叙述三部佛经所说的功德。

《佛说施灯功德经》提到:于佛塔庙奉施灯明,乃至供养少许灯芯或酥油灯,即使此灯的亮度仅能照一台阶,而福德之大,不是声闻、缘觉所能了知,唯有佛才能够通晓。它的利益如下:

A. 于现在世,得三种清净心:

1. 明了此身不坚固而求坚固的佛身,得知钱财过患而求坚固的法财。

2. 了知此善根是人天善道之因,能得妙色、资生具等。又得智慧,安隐快乐,乃至能得菩提果。

3. 施心无悭,施心增长。

B. 于临命终时,内心可得三种明:

1. 先所作福悉皆现前,忆念善法而不忘失。因此便能念知自己原先于佛塔庙所作的各种善业。

2. 命终时得如是念:“我于佛像塔庙等前,已曾供养。”作是念已,心生踊跃,便能生起念佛之心。

3. 命终时见别人布施,见已,内心生起这样的念头:“我也曾于佛寺奉施灯明,我现在应当再行布施。”由此得欣喜心,无有死苦,因此得念法之心。

C. 于临终时,更可得见四种光明:

1. 于临终时,见于日轮圆满涌出。

2. 见净月轮圆满涌出。

3. 见诸天众一处而坐。

4. 见如来坐菩提树下即将证菩提,见己身尊重如来,合掌恭敬而住。

D. 于未来世中,得八种可乐胜法:

1. 获胜肉眼。

2. 得于胜念,无能测量。

3. 得于胜上,乃至获得天眼。

4. 为能圆满修集道故,得不缺戒。

5. 得智慧圆满,证于涅槃。

6. 先所作善得无难处。

7. 得值诸佛,能为一切众生之眼。

8. 得为转轮王,所得轮宝不为他障。其身端正,或为帝释,得大威力,具足千眼;或为梵王,善知梵事,得大禅定。以此回向菩提善根。

E. 见他施灯,信心清净,合掌起随喜心。以此善根得八种增上之法:

1. 得增上色。

2. 得增上眷属。

3. 得增上戒。

4. 得增上信。

5. 得增上辩。

6. 得增上圣道。

7. 于人天中得增上生。

8.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说:若有众生奉施灯明,得十种功德:

1. 照世如灯。

2. 除灭大暗。

3. 得于天眼。

4. 得智慧明。

5. 具大福报。

6. 命终生天。

7. 随所生处,肉眼不坏。

8. 于善恶法得善智慧。

9. 流转世间,常不在于黑暗之处。

10.速证涅槃。

《分别善恶报应经》说:若有人施灯,供养佛舍利塔,获十功德:

1. 肉眼清净。

2. 获净天眼。

3. 离于三毒。

4. 得诸善法。

5. 聪明智慧。

6. 远离愚痴。

7. 不堕黑暗三途。

8. 尊贵自在。

9. 往生诸天。

10. 速证圆寂。

供灯的观修法
应当了知这些供品并非我所有,而是来自众生的恩惠。为此要先发菩提心。

思惟:“我人生的意义并非在自己能离苦得乐,而在引导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尤其是获得佛果的大乐。因此我一定要证得正等正觉,一定要圆满福德、智慧二种资粮,因此我将供灯施予福田。”

每次点酥油灯或开电灯时,先念“嗡啊吽”来加持,再行供养。若不先加持供品,会有一种精怪来夺取供品精华,产生障碍,使行者在闻、思、修佛法的时候无法抗拒地睡着。

接着依照《灯供仪轨》念诵及观修,或者仅念《供养灯明愿文》3遍:

“我将这些自己原始智慧──法身──所化现,无边如虚空的实质的与观想的供养云奉上予一切上师、三宝及和上师不二的佛像、佛塔、佛典。由于发菩提心,布施六道众生,供养实质灯明给上师、三宝、十方圣物,我累积了无量功德。惟愿以此功德五智光明当下净除一切我答应回向功德的人、一切为我回向功德的人、一切别人请我替他回向功德的人、一切在世或已往生的六道众生所犯过的三昧耶戒!

惟愿三趣众苦当下息灭!

惟愿生死三有当下成空!

惟愿一切秽心、障碍净除!

惟愿一切不净相净除!

惟愿五身、五智自然生起!“

最后宜广大回向功德。例如思惟:“惟愿所有地狱众生、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皆将获得我所累积,包括道上的成就以及佛果的种种安乐、功德!”如此回向,又累积无量功德,而生起欢喜心。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9: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塔的功德及绕塔的观修法
佛塔代表佛陀的法身,西藏式佛塔每个部分都揭示成佛之道。因此看到佛塔时,应思惟:“愿一切有情成就佛塔所表徵的佛陀之一切种智。”

(一)造塔的功德

建造佛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累积广大功德的有力法门。为什么佛塔有这么大的功德利益?梭巴仁波切1994年于澳州观音院开示中提到:佛塔代表佛陀的圣意──法身。造塔是净除恶业、障碍及广积福德资粮的极具威力的法门。

透过这样的方式,你本身能够证悟菩提道,而且能够圆满的饶益无边如虚空般的苦难有情,使他们解脱;并引导他们证得无上安乐的佛果地:

1. 若造塔千尊,必能成为大乘密续教法的转轮持明者,必得神通智,彻知一切佛法。

2. 命终不堕恶趣(地狱、饿鬼、畜生),必生为王。

3. 于世间犹如日出,光明普照,将会六根圆具,色身庄严。

4. 一切生处常忆宿命,必能忆念过去及预知未来世。

5. 必能广闻且不忘失。

6. 常见诸佛,恒为如来之所摄护。

7. 若为亡者造塔,应时能令亡者离恶道苦,生天受乐;或称彼名,依法写《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置佛塔中,如法供养,亦令亡者得离恶趣生于天上,乃至菩提,不堕恶道。

8. 或有短命或多病者,应修故塔或造小泥塔;命将尽者,复更增寿。诸病苦者皆得除愈,能治愈重病。

9. 诸吉祥事无不成办,一切所愿皆得满足(无疑地广积资粮)。

《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记载:若以清净心造作佛塔,其功德为:

1. 于此生中,不为一切毒药所中。寿命长远,无有横死。究竟当得不坏之身。一切鬼神不敢逼近。一切怨家悉皆退散。

2. 随所生处,身常无病。一切众生见皆欢喜。

3. 无净戒者能够净戒满足,不调伏者能令调伏,不清净者能令清净,破斋戒者斋戒复生。

4. 若犯四重及五无间极重罪业,悉得消灭。无始劫来障累皆尽。

5. 若欲生男,即生勇健福德之男。

6. 四大天王常随拥护。

7. 即使佛塔毁坏,变作微尘,风吹一尘散落他处,尘所经过山林河海,一切众生触到此尘者,永更不受杂类之身,舍身受生常得见佛。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提到:自作、教人造塔皆得成就广大善根福德:

1. 命若短促,便得延寿。临终时得见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佛。

2. 常为一切诸佛忆念,且授记生极乐世界,寿命九十九亿百千那由他岁。

3. 得五神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4. 飞鸟、畜生之类,至此塔影,当得永离畜生等恶趣,乃至授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若五无间罪者(弑父、弑母、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或在塔影,若遥见佛塔,或闻塔钟声,或闻其名,此人所有五无间罪、一切罪障皆得消灭。

佛在经中解释:为亡者建造佛塔特别有利益,因为能令亡者立即转恶趣为善趣,而有机会值遇佛法。它也能治愈罹患重病的人,而且毫无疑问的,这将累积无量功德并带来成功与安乐。

(二)绕塔的利益

绕行佛塔能使诸众生免于堕恶趣中,得以值遇佛法,所有众生悉不能害。由于无懈怠,此人将迅速发展心识。

绕行佛塔不但能使诸众生免于堕恶趣中,且能启开了解自己本具的佛性。根据佛典记载,绕佛塔一圈可净化堕入八热地狱的恶业。

所以见到佛塔时,应右旋(顺时钟方向)绕塔三圈,即刻累积了无数的福德,并净化了由于贪心、瞋心、愚痴所造的恶业。

《右绕佛塔功德经》所述利益如下:

1. 一切诸天、龙、夜叉鬼神等,皆亲近供养。

2. 所生之处远离于八难,常生无难处。

3. 于一切生处常不失念慧。

4. 于阎浮提,常生最尊胜清净种姓中。仪貌常端正,具足妙色相,见者皆欣仰。

5. 住天人中,福德、寿命悉长远,常获大名称。

6. 或作大长者,财宝常盈积而无悭吝心,广行布施。或作婆罗门,通达戒律及教典。

7. 或作忉利天王,或生于帝释天、须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或复生梵天,诸天常供养。或作转轮王,或作正法王,威势自在。

8. 从此生天上,常有大威德,净信于佛法。净信速成已,于法无迷惑,见诸行皆空。

9. 从天上舍寿后下生于人中,入胎不迷乱。在母胎中不染垢秽。

10. 在胎及生时,令母常安乐,父母及亲戚眷属皆爱念,一切共鞠养。

11. 经百千劫,其身转清净,妙色相成满。乃至证得独觉或作天人师。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记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佛塔右绕,或礼拜,或供养者,当得受记,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退转,一切宿障一切罪业悉消灭。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印陀罗尼经》亦载:一切如来与此法要加其威力;以诚实言、本誓加持,若有有情能于此塔种植善根,必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乃至应堕阿鼻地狱者,若于此塔一礼拜、一围绕,必得解脱;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如何绕塔

绕塔是极有力的修行,重点在于本着深广信心、依止心及专注心念。每次绕佛应努力做到圆满。在您绕行圣物时,应以身语意三门诚心绕佛。谨记一切诸佛菩萨常住圣物中。

“身”绕行:持咒;

“语”绕行:愿成就所持咒之本尊成就:

“意”绕行:方便法观想。

绕塔时应以菩提心为基础,思惟:“为了净除往昔所造的不善业,为了利益一切有情,我将绕行佛塔。愿以此善念、善行成为未来成佛、解脱之因。”

观想:十方诸佛、菩萨圣众、上师及圣物、佛塔大放光明,圆满照耀您及一切有情众生,净除无始以来所造作的恶业。

您可以于每绕一圈时,各别思惟带领六道中的某一道众生绕塔,并回向给他们,亦即,第一圈思惟带领地狱众生绕塔,并回向给地狱道众生。接着五圈分别思惟带领: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并回向给该道众生。第七圈思惟为教法久住世而绕,并回向给上师、圣者健康长寿、恒转法轮。

边绕行边持咒:“嗡,南无巴嘎瓦爹,惹那给突,惹札雅,达他嘎达雅,阿哈爹,三藐三菩达雅,达雅他,嗡,惹内,惹内,玛哈,惹内惹那,比札雅,梭哈”。每念诵一遍可增长功德一千遍。

结行广大回向:

愿一切具德上师,健康长寿、恒久住世、长转法轮,愿他们利益众生的圣愿都能当下圆满,愿所有的弟子都能和谐相处,持戒清净不只是别解脱戒、也包含菩萨戒和密乘戒;所做永远令上师圣心喜悦之事。

愿世界和平、一切有情身心皆能获得安乐,愿所有的灾荒水灾、地震、火灾、颱风等,立刻永远平息。愿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饮食及日用物资丰足。

回向六道众生净除无始以来所造作的恶业。

回向教法长久住世。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9: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坛城──本尊宫殿的象征
沙坛城是用彩沙砌造,它有平面彩绘及立体塑造两种。不同的本尊,其坛城图桉亦不同。经续法林以及释迦牟尼佛中心各供奉有一座观音菩萨的立体沙坛城。

(一)沙坛城的意义

坛城就外相而言:象征密续本尊安住的宫殿;内在含义是:此宫殿正中央的本尊,就是我们清净的佛性。

制作沙坛城者必须记住坛城的所有细节及做法,绝不可自行创新。因为彩沙坛城的每一个图桉或字母,皆象征着本尊、空行、护法等。

对修行者而言,坛城代表整个修证的过程──基、道、果。每个细节及图桉,涵盖了从凡夫到证悟成佛的整个修行次第。

关于坛城的含义,简单介绍如下:

大致上说,五色(蓝、黄、红、绿、白),代表五方佛及五智。

坛城最外围的火轮,象征出离心。

然后是莲花瓣,象征菩提心。

金刚墙,保护行者不受内外的障碍。

坛城的中央部位,是本尊的住处。

金刚鬘,象征恒转大乘法轮。

月、日、金刚杵,象征悲智双运。

四门,象征四圣谛及四静虑。

宫殿墙外台阶,象征四种三摩地。

献供天女,象征四正知。

外墙的璎珞,象征满众生愿。

宝幢,象征战胜逆缘。

双鹿法轮图,象征专心聆听教法。

宝伞,象征闻法而可以息除烦恼。

云朵,象征大悲心。

(二)沙坛城的利益

制作坛城是一种修证的方便法门。一方面在制作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因为这关係到见到此坛城的人能否从中获得最大的加持,因此制作的当下即是在修定。另一方面藉由熟悉其中的含义,而在观修时,能有更清晰的观想。

由于坛城本身的威神力,会使观看者仅由看到,就累积很大功德。相传制作沙坛城者以及施主所累积的功德与净除的恶业,其数量等于制作所用的沙数。

倘若能以强烈的信心与清净的动机来观看沙坛城,将获得未来成就此本尊净土的种子,并且证得其种种功德。

上师梭巴仁波切说过:当你见到圣物,例如佛像、佛塔、佛典、坛城等等,它们就清净你的心,就在你的心相续中种下解脱及成佛的种子。因此,无论在此世或未来世你值遇佛法时,就能了解教法的意义。从而能够实修你所了解的法教,使你藉由实证佛道而息灭粗细的烦恼,然后你的心相续能成为一切相智。

每次我们看到圣物,就净除如此多的恶业、如此多的烦恼。这是由于圣物的力量。圣物是如此有力量。就像原子弹虽然它很小,却能造成极大的破坏,但原子弹的材料有伤害和毁灭世界的力量;而圣物(佛像、佛典、佛塔、坛城)的材料有力量影响我们的心,留下善的习气。

圣物只会留下善的习气,不会有恶的习气。这些圣物仅仅存在,就能使有情如此轻易地净除恶业,无论他们积聚了多少、多糟的恶业。

圣物如此轻易地积聚广泛的功德:它能使有情轻易地在成佛之道上发展心性,轻易地出离轮回,轻易地成就佛果。圣物比遍满虚空的黄金、钻石或甚至是满愿宝都来得珍贵。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9: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经轮──转动慈悲之轮
转经轮是十方一切诸佛、菩萨事业的化现。诸佛菩萨为了利益众生,而化现于转经轮中,藉此净除我们的一切恶业、障碍,并使我们能够实证菩提道次第。

在西藏,通常只要有大乘佛法弘传的地方,就流传着转经轮法门。

这个法门是由龙树菩萨传给狮面空行母,再由狮面空行母传给莲花生大士,而由莲花生大士将它传入西藏。

转经轮的利益
梭巴仁波切曾经开示:转动它一次,就等同于持诵了转经轮内那么多的咒。仅在几秒钟之内,就修持了如此有力的净业法门,累积了如此殊胜的功德。

转动转经轮一次,就等同圆满了许多年的闭关,抵得上闭关修行多年的功夫,这是转经轮的利益之一。

一切有情(不只是人,也包括昆虫等)若是居住在有转经轮的地区,就可以免除堕入三恶趣之苦。他们会获得人天身,或往生净土。

有转经轮的地方,即使是迷你的转经轮,这地方就和观音的普陀洛净土无二无别。那个地区全然被转化了,变得非常宁静、悦意,有益于心灵。

仅碰触或转动一个转经轮,就能净除极大的恶业及障碍,能带来不可思议的净化,并累积难以置信的功德。转动七亿遍嗡玛尼贝美吽的转经轮,就积聚了如同持诵七亿次嗡玛尼贝美吽的功德。

转经轮的观修法
若修行者使用手持的转经轮,要注意:转经轮一定要垂直,且要如转动雨伞般地,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转经轮,如此将来可拥有五根具足之身。若倾斜转动、或转动的速度太快,反而会造成障碍。

转时可一面持咒:“嗡玛尼贝美吽”,同时要观想。

转经轮的观想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观想光束从转经轮中的咒鬘放射出来照亮你,并净除你所有的疾病及致病的肇因、你的负面想法及其遗留在你心相续中的习气。

接着观想光芒照亮三界六道一切有情,净化他们的一切痛苦、业障及无明。

第二种观想是万丈光芒从咒鬘放射出来,如同吸尘器,把身体的一切疾病、非人的伤害,乃至一切有情的疾病肇因、恶业与烦恼以及轮回的种子,全部勾摄入转经轮中,完全摧毁清净,而得以远离轮回之因。

当你持诵五串或十串念珠的咒,以这种观想方式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净化。

接着,一面持咒,一面观想由转经轮中放射出来的光芒,净除六道有情的痛苦及障碍。这些都融入转经轮。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有情皆得解脱,体悟整个菩提道,并成就大悲佛的果位(你也可以每一道做同样的观想。在绕佛时,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观想)。

运用于疗病的转经轮法门
转经轮不论大小,都适用于病人的治疗。这个法门非常实用而且深具意义。任何生病的有情,无论他们是否了解佛法,都能运用转经轮来禅修以及治疗。

如果有人罹患重病,乃至于癌症或爱滋病,病人可以每天花几个小时转动转经轮并观想。若能这样每天尽可能做几个小时的禅修,一定会有某些影响。有相当少数的人透过禅修,而从癌症末期中完全康复。

教法中也提及转经轮能够阻挡非人及其他有情的伤害,也能息止疾病。

一个人即使不懂得出离心或业果等佛法教理,若他想要拥有心灵的宁静、健康的身心以及安详的死亡,他就应该转动转经轮,并配合做观想,运用这种特别强而有力、深具意义的疗法。

如果临命终时,身旁有个转经轮,就不需要颇瓦法(迁识法)。持有转经轮本身,成为把意识迁往净土的法门。临命终者只要想到转经轮,就能帮助他把意识摄入中脉,再由顶轮离开,化生于阿弥陀佛或观音的净土。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2 18:02 , Processed in 0.12309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