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148|回复: 0

[转帖]访问平山受助学生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主题

2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86
发表于 2008-4-24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DIV class=Section1>
<  align=center><B>访问平山受助学生</B></P>
<  align=center> </P>
< >                                         爱心基金会义工 — 胡传朔</P>
< > </P>
< >2008年3月6日我与爱心基金会的志愿者大学四年级的叶子同学一起,访问了河北省平山县的受助贫困学生。整个行程得到了平山县教育局和负责贫困学生资助的马利华老师的大力支持与协助。爱心助学项目能够有效地实现与落实与教育局的马利华老师提供准确的贫困学生名单和协助我们家访是分不开的。由于许多关心助学的朋友们没有机会去学校和学生家里实地访问,在这里将我们看到的点点滴滴写出来与大家分享。</P>
< > </P>
< >·        <B>两个学生合吃一份菜</B></P>
< >在平山县职教中心有刘遥(Tina Liu)同学资助的李丹丹、赵娜娜;汤晓明先生资助的崔冬冬;王彪先生、汤秋萍女士资助的李杰杰四位学生。开始访谈时因为有学校负责人在场学生们都很拘束。后来快到下班时,我们决定留下来和学生们一起在学生食堂吃晚饭,大家就比较放松了。同学们告诉我们,他们有不少人家住在离学校较远的乡,从学校回家如坐车单程需要十元左右。为了减少学生回家路费的负担,学校在每月最后两天半放假,其他时间照常上课,这样学生就可以每月仅负担一次回家的费用而不是四次。因为常住学校,伙食费就成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负担了。他们告诉我,一人一个月伙食费要用60-70元,平均一天吃饭仅用2元多。食堂一个馒头0.2元,一碗稀饭0.4元,一个烧饼1元,1碗汤0.5元,最便宜的炒菜炒土豆片1.2元,学生们为了省钱,每月回家时都会从家里带咸菜到学校来,有的学生早饭和晚饭只吃一个馒头一碗稀饭和家里带来的咸菜,中午是两个馒头然后两个人合买一个炒土豆片。男同学因为吃得多一些,一个月需要70-80元(约合$10多一点)。当然这里指的是比较贫困的学生,家庭环境好些的学生每个月需要一百五十到二百元的伙食费。学生们都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过得如此艰苦,这些是在美国生活的孩子们体会不到的。</P>
< > </P>
< >·        <B>职业高中专业的选择</B></P>
<P >平山县职教中心的李丹丹同学告诉我,她是学园林专业的,主要学的是各种果树的种植。我开始以为她是因为喜欢果树种植选了园林专业,但她告诉我她想选的其实是医护专业,因为护士比较容易找到工作。可医护专业每学期学费是一千元人民币,而园林专业每学期仅仅需要四百元,是最便宜的专业,所以她就选了园林。当时我真的是万分感慨,两个专业相差六百元人民币,不足一百美元的考量就决定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未来发展。</P>
<P >另一个男学生崔冬冬选的是机械专业。他也不知道机械专业将来是干什么工作的。他告诉我是他爸爸到学校替他选的专业。他爸爸也不太了解机械专业。</P>
<P >我想要是有个稍微了解情况的人在他们选择专业时能够通过信件或电话帮他们出出主意,与他们商量一下该有多好,也许对他们会有很大帮助。</P>
<P > </P>
<P >·        <B>十四岁的中学生支撑一个家</B></P>
<P >苏家庄中学初三学生谷利英是刘遥同学资助的学生。从她的申请表中我们了解到她父亲三年前因病去世了,家里只有她和患有精神病的母亲。我们家访时,谷利英在学校上学不在家。我们进了村子从她家的房子外面看,除了红砖墙略微有些旧,也还算得上结实整齐。但一走进院门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一个衣衫褴褛神情呆滞的妇女在院子里自言自语,窗户上没有玻璃,是用纸糊的,许多地方都已经破了。院子里到处乱七八糟的堆放着水桶、可供烧火的玉米芯、干树枝、破旧的椅子等杂物。整个院子根本就不像有人在住。一个邻居告诉我们,房子是她父亲在时盖的。父亲病故后,地就靠亲戚帮着种。这三年来谷利英一个初中女孩子,要上学,还要照顾母亲、操持家务,真够难为她了。她在申请中写道“两年前爸爸因病去逝,家中只有我和患有精神病的妈妈,为了给爸妈看病,欠了很多钱,妈妈不能干重活。这次考试我(考得)很不理想,但我会好好学习,考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老师的评语是“该生学习刻苦认真,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成绩优良,乐于助人”。这样一个家庭贫困、学习努力、乐于助人的孩子,她是多么需要有人来关心她、帮助她一下呀!</P>
<P > </P>
<P >·        <B>母亲月收入三百元供养两个中学孩子</B></P>
<P >在去岗南中学的路上,马利华老师向我们介绍情况,除了曹哲生先生、汤晓明先生、王秋婵同学和任甜甜同学资助的7名贫困学生外,还希望我们见一见另外三名贫困的学生,看看我们是否能够帮助找到热心人资助他们。其中两个生日相差十二天的学生是姐弟,他们的养父母原来有两个亲生的儿女,可在一次车祸中不幸同时去世了。他们的养父母就领养了这对相差十二天的姐弟。可不久之后父亲也去世了,就剩养母一人带着两个领养的孩子。养母带着病在县城的做保姆,一个月工资仅三百元。因为现在家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所以两个孩子放假也经常住在学校,偶尔去养母做保姆的人家里去看看养母。他们原来可以领到县里发给每人一千元一年的贫困学生补助。可今年到现在贫困学生的补助还没批下来。</P>
<P > </P>
<P > </P>
<P >·        <B>有了“两免一补”为什么还需要资助学生</B></P>
<P >从2007年起中国农村已经全面实行了对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公办的中、小学)免学杂费、免课本教材费、给寄宿学生一定补助(两免一补)的政策。这里的“两免”因为是中央政府的硬性规定,并且部分款项是由中央政府提供,所以公办的初中、小学都不要交学费和杂费。而“一补”是由地方财政支持,所以执行情况会因各地经济状况不同而不一样。</P>
<P >在“两免一补”的政策下需要资助的学生主要有:第一是贫困高中生。因为高中在中国不属于九年义务教育,所以不能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学费需大约1000元,还要再加生活费。第二是没有享受到“一补”的贫困中小学生,因为补助有限不是每个需要补助的学生都能享受到。第三是不住校的贫困学生,因为他们不住校所以不能享受“一补”。虽然不住校的学生可以省去在学校的住宿和吃饭的费用,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其他费用,对家境贫困的学生来说负担起来还是比较困难。</P>
<P > </P>
<P >类似上述的情况在以前的乡村访问中也看到过。但是一下子连续看到这些情况,内心里还是有些承受不起。从乡村访问回来已经过了一天多了,一直在心里问自己,我们怎么样才能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能够真正的帮到他们。虽然中国人这么多,但帮助一个就少一个。那怕仅帮助一个人,那对这个人就是百分之百。</P>
<P> </P>
<P> </P>
<P>照片说明:</P>
<P>1、费城胡传普、陆文渝资助的河北平山县塞北完全小学<BR>贫困学生李琴的家</P>
<P><IMG src="http://www.aixinfund.org/Projects/AIDS_Columns/AiXin_Column_182a.jpg"></P>
<P> </P>
<P>2、大华府地区曹哲生先生、 Roger Lau和任甜甜同学 <BR>资助的三位七色光希望小学学生</P>
<P><IMG src="http://www.aixinfund.org/Projects/AIDS_Columns/AiXin_Column_182b.jpg"></P>
<P><a href="http://www.aixinfund.org/Projects/AIDS_Columns/AiXin_Column_182.htm" target="_blank" >http://www.aixinfund.org/Projects/AIDS_Columns/AiXin_Column_182.htm</A></P></DI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15:29 , Processed in 0.109113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