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18|回复: 1

福报与因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24

主题

587

帖子

48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因缘所生法,本来即是空 莫被梦

积分
6098
发表于 2014-10-20 11: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题记】:这是企业经理人“莲华讲席”里的一堂课,感谢法悦师兄在企业福报及六道分析方面的洞见和最早探索,特别鸣谢,阿弥陀佛。

首先说,佛法讲因果,它跟其他讲因果的不同之处在哪?佛法讲因果是三世。就是有过去,有当下,有未来。那么过去我们肯定有很多行为,延伸到现在,因缘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个果出来。同样现在的行为,经历了一定的缘分之后,会在未来产生一个结果。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的因所得到的果,那么这才会谈到福报的问题。

福报呢,实际上一个福,一个报,这两个还不一样。福是内在的东西,或者叫福德,是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报是当缘分成熟以后,这个福德表现出来的结果。我们人生下来的时候,因为过去的因已经造下了,那么他生下来的时候,各方面是什么样的状况,有一个定量。打比方说就像什么呢?就像一个水桶,里面装着水。人出生的时候,就是个装了水的水桶,这里面装的都是他的福。而这个福报呢,是他过去种的因,在这一世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如果他不修行的话,就意味着不论是桶里面水的量,还是这桶的大小,都是难以改变的,因为他不能改变过去的业因。所以一个人生下来之后,他的福报或者福德是固定的,从这一点就可以推出命的概念。命是怎么来的呢?命也是由过去的因所造成的。如果这个人不修行的话,他所有这一切,都可以根据他出生的时候,一些特定的信息来推算。这就是过去古人讲的数术。包括他一生的福祸休咎,他的命理等等都可以算出来。为什么能算出来?因为他过去的这些因已经造成了,在他出生的时候,这些因所对应的结果,就已经定好了。如果他不修行的话,是无法改变的,都跟他的过去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可以算出来。多大的桶,装多少的水,可以算。

那么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每个人因为过去所造的因不同,所以他出生后,一生所能拥有的这桶水就不一样。有的桶大,有的桶小;有的水多,有的水少。并且还有一点,这个桶会是一个永远完整的桶么?不会。他在这一生,如果造恶的话,就会有漏。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观念。如果戒没守好的话就有漏,打比方这个桶上就有了眼儿。有了眼儿以后,这个桶里的水就往外漏。那么随着他一辈子走下来,即使他不用,桶里边的水可能也会慢慢慢慢地就漏掉了。相当于什么漏掉了呢?福就漏掉了。造恶会消我们的福报。可以表现为钱财,也可以表现为身体健康,也可以表现为寿命,或者跟大家之间的关系,就会漏。如果他不修行,不行善的话,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差。因为行善有一个什么好处?行善可以积福,就相当于往里灌水。如果他不行善,还造恶,那这里面的水必然是不断往外漏,越漏越少,不断减少。他整体的福报,也是呈现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东西,随着一个人出生而带来的东西,在世间人看来不可改变的东西。

同样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遇到一些事情,遇到一些障碍不能克服的原因。因为我们知道,这个桶的大小,和里面装的水量是一定的。而且这里面的水,具体到一个人生命中某一点的时候,他的量是特定的,福是特定的。在这个点上,他遇到的一切事情,像他的职业、婚姻,或者子女,所有这些都跟他这桶水是相关的。如果光是一个空桶,没水,什么结果?他一事无成。眼看着这个订单就到手了,总是差一点弄不成。这个是由什么影响的呢?就是由这个水量影响的。没有福德,就报不出福报,享受不了这个利益。不管是事业上,能不能有成;婚姻上找什么样的对象,能不能幸福;子孙有没有出息,都跟他这个时候的福报有关系。这就是从最浅近的角度来说,对于一个普通人,一个凡夫来讲,福报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我们修行了,就有什么好处呢?修行了我们就知道区分善恶了。恶是什么呢?就是自私自利,就是做只对自己有好处,而对别人没好处,甚至是损人利己的事。造恶,或者说犯戒,就会导致我们的桶有好多的洞,就会把水都漏掉,福都漏掉。而行善呢,就是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做有利于别人的好事。行善可以积福,就等于是往桶里倒水。善可以有很多,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就是善,身口意都可以做。比如嘴上说一句好话;身体力行,有什么事帮人去解决;或者脑子里起一个善念,看见一个人有困难,马上就想他能好起来就好了,能得到帮助就好了。这些都增长我们自己的福德。

行善跟造恶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关系。为什么很多人修行了以后仍然还不好?因为他行善往里倒的水,不及他往外漏的、用的快。这个我们小时候上学经常做一个应用题,就很容易理解。说澡堂的水池子,上面哗哗地开着水,下面哗哗地漏着,你什么时候能灌满呢?这就是我们很多修行人,他一方面往里倒水,一方面还漏,所以他这里面的东西,始终达不到满。如果我们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一定要持戒修行:一方面把这里所有的洞赶紧该补得补,把这个桶保护好;另一方面再通过修福的方法不断积累。这样的话他的水慢慢就能满,相对应的福德、福报也就提升了。所以除了修福行善,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断恶,或者尽量少造恶,让漏掉的比注进去的少,这样才能提升福报。这两者是必须结合起来的,而不能光说我行善了,一定要有好处,这不见得。

那么修行学佛,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这就讲到福报的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凡夫,只漏不进;第二个层次是有进有漏。这都是从水的量上去区分的。那么解决第三个层次的问题,修行学佛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回到这个问题的原点。当一个人生下来的时候,由于他过去所造的因,导致他的福有大有小。表现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他这个桶有大有小。桶小,装的水就少;桶大,可能装的水就多。什么决定了这个桶的大小?从佛法上讲,就是心。心量决定了这个桶的大小。或者翻译成世俗的话讲——格局,这个人够不够大气,决定了这个桶的大小。一个人,如果他的心里能装得下一个部门所有的人,他就可以做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他如果能装得下整个企业的人,他就可以做这个企业的CEO;他如果能装得下整个国家的人,他就是国家主席,是这样来决定的。

从学佛的角度就告诉我们,提升福报最根本的,就是加大这个桶,这是改变最彻底的地方。实际上就告诉我们最根本的是什么呢?就是发心,就是要扩大我们的心量。过去我们虽然也能做点善事,但是这个行善是有限的,我们这个桶是有限的。虽然我们想帮助别人,但很多时候想的是为自己能好。这就像《地藏经》里讲的,行善的发心不同,效果会大大地不同。如果说我们这个心里就是为了自己,或者为了自己一个小团体,那可能我们行善的回报是非常有限的。而当我们把这个桶变得很大,装下很多人,为很多人去着想,结果就马上就不同。经上讲同样做一件事,为什么有的人得到很大的利益,能够累生累世地做天王,而有些人只能是一生、两生、三生地享受福报?并不是说我们给的不够,而是说我们自己装不下。就是这么个原因。

这个桶的大小跟心量相关。大家注意:是跟心相关,而跟心外边的一切不相关,跟外在的、表层的这些东西不相关。包括跟我们嘴里怎么说,跟我们表面上做的事不相关,只跟我们的内心,内在真实的境界相关。很多人读了《地藏经》,对回向问题非常关注。回向的意义是什么呢?回向首先是一个方向。我们做的这个事,有功德也好,有福德也好,我们把这个目标导向哪里?把这个利益导向哪里?《地藏经》上讲,如果我们导向众生,那这个利益得到的就大。如果导向自己,或者自己的小团体,那得到的利益就小。但它并不取决于我们嘴上怎么说这个回向,而唯一取决于我们是以什么心来做这个事。即使我们嘴上说回向给众生,实际上做事过程中自己的心很小,那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很小。回向与我们的心是相辅相成的,内外一定要一致。如果内外不一致,表里不一,那显然内在是什么样,结果就是什么样。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怎么样去扩大这个桶呢?过去有个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就说有个人拿着一个小酒杯打水,打一杯觉得水太少,他想是不是我们家自来水管子太细呀?我得找一个宽敞点的地方,去找条小河我去舀的话,就能舀多一点。于是他就到河里去舀,可是发现还是就舀上来一点。他想可能这河里也不行,秋天的水干了,如果上大河去,甚至到海洋里去,一定能舀得多。结果舀来舀去,永远只能舀出那么多。这个故事听起来,我们觉得这个人很愚痴,但实际上意思是一样的。如果这个心量不扩大,如果不换个容器,它始终就能装这么点,而并不在于你上哪儿去装。我们事情干不成,怨员工怨合伙人怨单位,怨这怨那,结果就没想到其实是自己的问题。

《论语》里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先让别人好,自己才能好。这是黄金法则,是符合佛法的。但是世人做不到,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白银法则,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愿意被弄的事,我也不跟别人弄。这实际上已经降了一个档次了,这就回到了世间法了。虽然从这个角度做,仍然可以得到相对圆满的结果,可惜的是这个桶不能扩大。如果用黄金规则的话,桶就能扩大,能从终极意义上影响我们的福报,利益众生的同时,我们的心量就在不断撑大。而如果我们格局够大的话,做的事就可以更大,我们可以积累和运用的福报就可以更多,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这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造了很多恶业,吃喝嫖赌、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但是仍然看着福报挺好,要什么有什么;而有的人非常善良,一心为别人着想,却事事不顺,孤苦一生。关键就在这个桶的大小上。有的人过去干了很多好事,生下来桶就大,装的水就多。那他即使漏得很多,短时间内水也用不完,水量也非常够。可是在不知不觉中,其实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享受的福报都已经大大减损了。再大的福,也禁不起胡折腾。而如果有的人过去干了很多恶事,生下来桶就小,装的水就少。不但少而且受他过去恶业的影响,这个桶是千疮百孔的。那他即使这一生,善行得很多,一个劲往里倒,但是受制于他这个桶的容量和漏的速度,可能终其一生他能用到的水量,或者说福报也非常之有限。

这个时候怎么办?必须要靠佛法,要靠佛力。这就是我们天天从早到晚,吭哧吭哧拜忏、诵经、念佛要解决的问题。干嘛?修我们这个桶,扩充这个桶的容量。我们传统文化里讲:“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但如果仅仅靠我们自己,那可以讲是非常困难的。有人打比方说,就像你生出来就是一个土豆的命,想变成个西瓜,那太难了。顶多是什么呢?尽量把这个土豆长大、长好,顶多到这个程度而已。从人的角度来说,是这样的,但是有了佛力加持就不同了。

学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佛。佛,福报是无限的。我们福再大,总有一个桶,而佛是没有桶的概念的,他是尽虚空遍法界的。一个人的福报再大,跟佛甚至跟菩萨的福报相比,那是小水滴跟茫茫大海。我们学佛学什么?就是放下自己,去投入到佛的境界里。当然佛也不是外在的东西,佛跟我们的本性是同一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我们有分别执着,自己心里跟佛之间立了一道墙。以为所有的事情都要靠自己努力、奋斗,实际上这样做在佛法的角度看是有缺陷的。缺陷在哪儿呢?我们放掉了一个最大的光源,一个最大的能源,自己拼命去钻木取火去了。实际上所有这些东西,在佛哪儿,在我们本性中,都是圆满具足的。

为什么我们遇到事了要去求佛,去佛前忏悔,求佛加持?有的时候可以转我们的命。这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说,就已经让这个土豆,变成西瓜了。我们的同修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通过精进的修行,做功课、学习、结合行善实践,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很多师兄写了日记,详细记录了自己修行转变的过程。所以,靠人,靠我们自己,实际上作用是很有限的。而佛法为什么要讲“无我”?真正做到了,真正打开了自己,放下了自己,全心全意为别人,这个时候我们就跟佛法融合,得到佛的光明,可以运用的福报是无限的。

另一方面,通过修行,我们消除了业障,智慧可以打开,甚至性格也可以改变很多。不少同修学佛了以后,按六部曲坚持修行,有一个很明显的反馈是什么?自己的脾气变小了,不爱生气了。以前动不动跟别人就吵,脾气很火爆,性格很火爆。照我们世人理解,脾气这东西还能改呀?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么。但是修行以后变了。一个人爱发脾气有种种原因,其中有一条很重要的,可能就是杀业造成的。如果我们通过修行,靠佛力加持、忏悔解怨,把杀业的问题解决了,恶业给消除了,内在清净了以后,我们为人处世的方法,看事情的角度,性格等等,都会发生变化。过去流行句话叫“性格决定人生”,现在通过修行,连性格都给改了,那还有什么改不了的呀!

这是我们学佛和学世间法,很大的一个区别。

上面讲的内容,不光对个人适用,对于企业,对于我们团队也是这样。因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这里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福报,各自都有一桶水。所有这些汇聚起来,就形成这个企业,这个团队总体的福报,一个集合。而这个总体的福报,跟谁的关系又最大呢?跟这个团队的负责人的关系最大,跟企业老板的关系最大,受他的影响比较大。当然大家的加总也会有影响,不过主要还是要看这个负责人他的福报。如果是一个福报大的人,他带的团队,可能大家不怎么辛苦,也能弄得很不错。如果这个负责人福报不够,大家干得很苦,结果可能并不理想,会有这种情况。

这个就变成跟企业相关了。换句话说不仅仅我们个人会有福报的问题,企业、团队也会有这个问题。那么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学佛就要信佛,是不是?我们要想改变这个现状,从个人角度来讲靠什么?就是积极断恶,积极行善,积极扩大自己的心量。从个人角度是这样,从企业角度也一样。那就反映出我们要建立起一种企业文化,让这个企业的所有员工也都趋向于这个方向,积极去断恶修善,为别人着想,扩大心量。如果整体都是这个方向,那这个企业是不是就变成很大的一个蓄水池,甚至三峡大坝啊?大家的目标都能在其中得到实现。所以说这个企业负责人的选择就很重要,一个是选择,一个是导向。

企业福报的基础是什么?是这个企业负责人的福报。如果他的福报不够,不要说企业做不好,连有福报的人都请不到,留不住。所以就可以简单地说,我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感召到什么样的人,这是相应的。为了要改变这个格局,改变整个企业的格局,首先这个企业的负责人、团队负责人就要提升自己的素质,自己的福报,然后他能够感召到更好的人来。当然从人的角度来讲,所有的人都是可以教化的,都是可以培训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团队负责人遇到这个问题,包括他自身在内,所有的团队成员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培训,才能增大整个蓄水池。不然的话,这个团队负责人把自己提上去了,他底下的人不行,那可能也没办法。虽然由于个别人的原因,大家有个提高,但整体还是不行。恐怕还是大家一起做,会快一些。

我们还可以依照这个原理,来分析一下企业的现状。我们知道对于一个个体的人来说,从佛法上讲,根据他福报的不同,会体现为六道:那最差的肯定是地狱了。地狱里的人因为造恶太多,毫无福报,天天在那儿受苦受罪。稍微高一点的是饿鬼,痛苦小一点,但是天天吃不饱,苦的很。再往上一点就是畜生,也能吃点,也能玩点,但是表现得很愚痴。甚至有的时候在造恶的时候,是完全不由自主的。我们看狮子老虎吃东西,杀生,他能自己做主么?没办法,改变不了。再往上一点,六道里有阿修罗,天天就争,就斗。虽然自己有一定能力,但是天天打斗不休,很烦恼,经常容易生气。再往上是人。人呢大家在一块,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不管他怎么着,相对还有一定的自由度,做事什么的能有一颗善心,好个好名声。因为人身是通过守五戒得的,所以他基本上对于恶这块儿造得少些,都有些善根。再往上就是天道了。天道善的东西就比较全面了,修行十善得升天,那比人道的行善水平更高了。所以天道的人很善良,相应地天上的人很快乐。他没有很多小心眼的事,计较别人的事,他的福报也比较大。在天上的人,想吃东西的时候,自然就有吃的出现在面前;想穿衣服的时候,自然就有衣服出现在身上。但是他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仍然跟他什么相关?仍然跟他的福报相关。同样是一群天人在一块儿,因为福报不同,吃的东西显现就不同,虽然都是自动生出来的,不用他去操心,一样有区别。

从个体的角度来讲,会有这个划分。企业也是一样的,也有六道的企业:

从根本上讲,有的企业给人的感觉,在这个企业里简直像在地狱里一样。人跟人之间互相地掐、伤害,为了抢一个单子,人脑子能打出狗脑子来。人人都干得很苦,领导就跟牛头马面、地狱的鬼卒一样,天天在后面拿鞭子、刀剑赶着,大家很拼命,但是做事没效果,反而罪是受了不少,很苦。这是地狱类的企业。

比地狱类稍微好点的,是饿鬼道的企业。天天也是弄,但是苦于吃不饱。老是觉得自己的业绩吧特差,好像拼命地弄拼命地弄也整不出钱来。这就是福报不够,整体福报不够。

再往上一点,就是旁生类的企业。旁生类的企业是一个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看,进他这个企业,企业里的这些人,很麻木。遇到任何事,都没有积极性,没有主动性。人家要他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任何自己的创造力,就像小绵羊一样。也许员工很听话,你叫他干嘛就干嘛,但是这样的企业没有任何前景。我们知道畜生他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就是被人吃掉么。那旁生道的企业,最后因为大家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就会被人吞并、兼并。或者我们看很多巨大的动物,像大象啊,鲸鱼啊,甚至更远古的时候,有很多更大的,像恐龙,一度统治着这个世界。但是因为不知道与时俱进,最后都销声匿迹了,有的现在只剩个骨头架子,供人凭吊了。

再往上呢,是阿修罗道的企业。大家每个人的能力都很强,自己做单子、做事的能力都很强。但是遇到一起就互相掐,彼此嫉妒,彼此争斗。整天一进到他的企业,就像进了一个战场,闹腾不休。说闲话,上眼药,穿小鞋等等,各种方法都用。人在这种企业里,会觉得很不舒服,很痛苦,大家都恨不得早点离开。阿修罗呀,最后打完,虽然自己有能力,但是往往在互相争斗中,这个企业也搅黄了。

再往上就是人道的企业。大家互相比较安定,做事相对来讲恶的少,善的多,比较积极,整个企业就像一个家庭一样,员工之间像家庭中那种兄弟姐妹之间的感觉。但是还是有点麻烦,就是人道的企业呢,大家还是很辛苦。就像我们在人中,也有很多的不自由,整天起早贪黑。

比较高层次的企业是天道的。天道的企业是什么样?大家一点也不累。因为每个人的福报都很大,整个企业的福报也很大,不用很累就能往前走。大家也非常好,关系处得很好,但是人跟人之间很清净,没有拉帮结伙的。企业的效益,因为大家的福报很大,也会自然而然地提升。企业也好,员工也好,都是这样。

这个就是从企业角度来分的六道,那么所有这一切都跟企业的整体福报是相关的,而不是从企业某个人的角度来看了。当然从企业的负责人角度,团队的负责人角度,他有一个引领作用,他可以带着大家,来提升企业的整体水平。从福报的角度,就可以延伸出这些内容。大家就是逐渐想办法,怎么从企业、团队的角度,来提升大家对此的认识,共同努力提升企业的整体福报。

从企业,进一步还可以去影响社会。我们学习佛法,就知道因果规律,知道行善得善报,种恶得恶果,一定是这样。所以过去古人教诲的是什么呢?教诲的都是如何帮助人,如何助人为乐呀!帮助了别人,我们才能自己受益呀。如果我们不帮别人,那么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呢?怎么可能得到福报呢?现在社会我们看,助人的事情,比过去要少多了。我们平时做生意,炒股票,都想的是如何挣钱,很少有人想着说怎么修好自己,拿钱去布施,去做行善的事情,做公益的事情,少!如果福德的力量不够,不足以支撑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以及我们整个社会,那么就会有种种危机出现了。

    企业也是人组成的,表现的依然是人的福德,是企业老板以及员工,每个人的福德。而这个人类社会,整个地球的命运,是我们地球上所有人的福德构成的。如果所有人都行善,这个社会它就会善,福德就高,不容易有危机。如果说福德差,不仅不行善,还挖人墙角,用各种不道德的,不守规矩的,不遵守法律,不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手段做事,那结果是什么呢?必然是危机,必然是生意不好做,必然是收入下降,形成危机。这同样是因果,是共业,是每个人,每个集体,每个国家,共同的业力形成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明了了因果以后,我们自己要懂得遵守五戒十善,自己要懂得行善。因为这个善,我们要从每个人自己做起。每个人都改变了,整个社会就改变了,这个世界就改变了。

[url=]举报[/url]

因缘所生法,本来即是空 莫被梦里情,障碍西方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281

帖子

142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687
发表于 2021-1-28 14: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7 05:58 , Processed in 0.1097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