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22|回复: 0

古时候家是社会的核心,所以家齐而后国治,家能治好了社会就安定、就和谐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6

主题

95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702
发表于 2013-12-12 21: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们小时候在家乡过年,抗战之前,我们家乡的习俗,十二月初八,腊八,腊八开始过年了,过到多久?二月二,龙抬头,春天来了,这才开始工作。所以这个时间很长,你看从十二月初八,正月,二月二,差不多两个月。这两个月的长假,那是宗教活动最盛的时节。为什么?人有这么长的假期,他没事情做,在家没事情做,到寺院,到道观、儒家的书院,去干什么?去听讲经,去听课,去学习。这个时候讲学是义务的,因为施主,这个庵、道观报施主恩,平常接受施主的照顾,这时候报恩,讲经教学。大概都是一般读书人,预先到那边去报名,那边给你登记,分配你房间、你住的地方,吃住统统管,两个月时间住在寺庙。寺庙会安排课程,给你讲一部经或者是两部经,大经讲一部,小部头的会讲两部。所以那个时候人生活有规律,悠闲,真有乐趣。

  旧社会里面生活,从一生下来就有方向、就有目标,不会茫然,没有恐惧感,心是定的。生下来,注定的,这一生为这个家付出,做出贡献,荣宗耀祖,光大门楣,这是每一个家庭人都有的使命,接受家教。家教里面教学的总纲领,就是五伦、五常、八德。从胎教开始到满三岁这一千天,母亲负主要的责任,母教。母亲是小孩扎根教育的老师,这个根要扎得好。古谚语所谓「三岁看八十」,这个根扎好了,到八十岁都不会改变,这就是说一生都不会改变。八十是人生一个周期,从出生到二十岁这是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是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是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是人生的冬天。八十以后还在,那你就多赚了。所以到八十的时候,就算是一生都不会改变了。所以他心是定的,家是他的最可靠的依靠。古时候家是社会的核心,所以家齐而后国治,家能治好了社会就安定、就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不是个人,现在是个人主义,在从前中*国不是的,中*国是家庭,家把人人都教好了。六十岁大概就退休了,花甲之年养老,回老家,回老家养老,这是人生享受的一个阶段,晚年享乐。外国人不一样,外国人是儿童享乐,他把享乐摆在第一个阶段,那么到老年就变成坟墓了,退休下来是苦不堪言。儿女没有孝顺心,没教过,儿女不照顾父母。十六岁就算独立了,在美国十六岁离开家庭,你父母不要去找他,他已经可以自立了。一生当中,偶尔年轻人想到父母,逢年过节寄一张卡片,你看,父母看到了很欢喜,这个儿子没有把自己忘掉。这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除非在外面工作谋生,否则的话不离开家庭。中*国的家,抗战胜利以后没有了,再也看不到了。

  家,虽然有拘束,你仔细回想,它有它的优点,它的优点就是真正尽到了育幼、养老人生这两桩大事,家庭负担著。小孩自己不会教没有关系,家教你,家学,就是家庭子弟学校,私塾。学校多半设在祠堂里面。祠堂是个公共场所,场地大,里面可以办学、可以养老。老人早晨起来吃过早饭之后,散步到祠堂,老人都在那边集合,在那边聊天、在那边娱乐。跟小朋友合在一起,小朋友下课也去找他的爷爷奶奶,真有天伦之乐。下课大概休息十分钟、十五分钟,一摇铃了,孩子去上课去了,不会嫌很烦。所以我们想起那个时候的生活,有趣味、乐趣,社会风气纯朴,绝对见不到有欺骗人的人,没有,人讲信用,说话算话,没有欺骗人的。那这种社会还可不可能再见到?不太可能,整个社会改变了,科学技术把我们改变。

  科学技术进步得太快了,让我们来不及应付,所以感到很重的压力,忧虑、茫然,无所适从,有恐惧感。表现在外面的,心浮气躁。这是现代人,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宿感,将来到哪里去?老了以后怎么办?进老人院,老人院的老人你去问问,去调查一下,绝大多数都希望赶快死,对於生没有希望。还希望活著,他对这个没有这个念头,活著苦,太苦了,孤单寂寞。老人院里老人跟老人不说话的,吃饭的时候大家到餐厅里吃饭,面孔没有表情,没有听到哪个老人跟哪个聊天,没有。你说多痛苦!这是现代社会的现象。我们住在同一层大楼,公寓,同一层大楼,隔壁邻居不打招呼的,见面看你一眼,没表情,进去门就锁起来,是这么个社会。旧时候的社会,不同的村庄,距离二、三里路看得见的村庄,都认识那是哪一家的,哪有不打招呼的道理!很亲切,一个村庄就好像是一家人,也确实是一家人,邻村是邻居。

  科学技术是带来很多便利,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现在有不少专家学者在研究,设法能不能做到两全其美,人性的教育跟科学技术能够平衡。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太快,人性的教育退转了,不但跟不上,退转了。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个问题,为什么?阿弥陀佛善住持,他会教。你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用什么方法?教育。中*国教育的方式花样很多,民间艺术全是教育,民间的表演,戏剧、舞蹈、说唱艺术。说唱是讲故事,还带著乐器,讲历史故事,讲圣贤教诲。说书,我们小时候喜欢听,念小学,放学回家了,往往先到茶馆,茶馆里有说书,去听说书,听讲故事。这种艺术现在慢慢的凋零,没有了。在过去有以这个为职业的,他就是搞说唱的,在这个村镇里头住个十天半个月,那个村镇又去住十天半个月,他是到处走的,很多,多半是老人。说唱在哪里?在茶馆。这些东西实在讲都应当恢复,要办学校来培训,不能让它失传。过去那套东西真好,说唱里面的内容是教学,离不开传统教学的原则,内容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所以那个时候学校少,为什么人民都懂礼?他的教育从哪来的?就从这来的。戏剧也是大家都非常欢迎的。戏剧里面内容,像平剧、昆腔里面都讲的是忠孝节义,告诉人善有善果、恶有恶报,它都教人这些,对社会正面的教化,肩负起社会教育。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过去时候,妨害风化是决定禁止的,没有人听。现在变成电视、变成网路,把这个东西送到你家里去了,里面的内容跟从前完全相违背。以前是教你怎么学好人、做好事,现在教你干坏事、教你做坏人,全是教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8:38 , Processed in 0.1620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