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63|回复: 0

。什么人学汉字、学文言文,这个人就是继承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圣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6

主题

958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12702
发表于 2013-9-17 10: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是觉的意思,觉而不迷。不容易,宇宙之间一切人事物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这叫觉;你没搞清楚,没有搞明白,你在迷。把迷当作觉,把觉当作迷,这颠倒了,现在这个社会这样的人不少,认为佛教是迷信。你要问他什么是迷信,他也不懂,他只认为拜那个泥塑木雕的,那不是迷信是什么?泥塑木雕的这些像,在佛法里头是表法的,是教学的工具,它不是迷信。民间家庭里供那个祖先牌位,你能说它是迷信吗?对国家社会有特殊贡献的,所谓伟人,给他塑个像供在那个地方,那是迷信吗?这些问题要不搞清楚、不讲明白,会造成严重的障碍,会演变成严重的灾难。

  所以佛教是教育,回归教育就对了。中国的丛林制度是正确的,释迦牟尼佛一生所传的,四十九年所说的,确实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大学。各种科系它都有,有哲学、有科学,对我们认识宇宙、了解万事万物有很大的帮助。近代的量子力学家他们所发现的,我们读了他们的报告非常欢喜。科学不断在进步,我相信二、三十年,不会超过五十年,全世界的人会承认佛教是科学、佛教是哲学,佛教不是宗教。这个趋势任何力量都没有法子阻拦,科学家把它证明了,科学家都相信了。

  於是摆在现前,有一桩大事业要办,那是什么事?佛教这三种承传,南传的、北传的、藏传的,内容最丰富、最完美的是北传的汉学的这一支,汉字、文言文这一支。汉字、文言文,要想研究北传的佛教,一定要学汉字、要学文言文。如果不学汉字、不学文言文,这部分东西,最完善的、最好的这部分,你得不到。汉字跟文言文的特色,汤恩比博士说得非常好,汤恩比前面一代,罗素,也是英国人,在中国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也非常了解,也称赞。中国人一定会把汉字继续保持下去,为什么?汉字如果是废除了,不要了,中国文化连根就拔掉了。这不是关系中国这一个国家的兴亡,关系到整个人类的存亡,有这样严重的关系。什么人学汉字、学文言文,这个人就是继承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圣人。人生在世,什么事业最大?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了。

  汉学包括大乘佛法,包括佛法北传的这一支。为什么汉学重要?汉学永恒不变,再传上十万年、百万年它都不会变。拼音的文字是会变的,古人看不懂现在人写的,听不懂现在人所说的。但是汉字、文言文它有特殊的能力,它不是拼音的,它永恒不变。排列的方法不变,文字的写法不变,几千年前人所写的,现在人看得懂,没有问题。那现在人为什么不懂?他没学,没人教他。在八十年前,小学五、六年级毕业的学生对文言文的障碍就没有了,他能看得懂,他自己能读,他没有障碍。民国初年,有些学者为《四库全书》做了一把钥匙,《四库》博大精深,我们一般人不得其门而入。那个时候的人已经想到,他们替后人编了一套简单扼要入门的方法,我叫它做钥匙,叫《国学治要》。《群书治要》里面搜集的内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一类的,修身齐家治国的这些教训,专搜集这个。另外的,如何能够深入《四库》,了解中国全盘的东西,他编了一套书,叫《国学治要》,概括全部的《四库全书》,经、史、子、集,这个东西好,先读这个。国文程度的标准,什么标准?高中标准,为他们编的。你打开《国学治要》,你就晓得民国初年高中学生的标准,他们没有障碍,从这部书的引导,他就有能力去阅读《四库》。

  这部书我们也印了一万套,到处赠送流通,帮助年轻人深入《四库》,承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他们编辑的方法、理念也是采取《群书治要》,但是范围扩大了,概括全部的《四库》。《群书治要》不是的,它只采取经、史、子这三部,集它没有,没有采取。而且经史子里面还精挑细选,用了很长的时间,最后选择六十五种书,并不是全部的经史子集。《国学治要》是全部的,不止经史子的,不止这个六十五种,还多。

  这些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远见、有爱心,给予后人这些方便。后人要真正契入,对於中国的文字学要下功夫,要真正有人发心,一生专门攻中国文字学。将来培养汉字、文言文的教学师资,这个非常重要,汉学院要以这个为基础,佛教大学也要以这个为基础。因为汉文翻译的佛教经典,用的是汉字,用的是文言文,在文字学里面称为变文,变化的变,不是纯文言文,就是带著好像古时候的白话文,为了便利大家阅读。所以是非常浅显的文言,不是很深奥的,跟古文比诸位就看得很清楚,佛经的文字容易懂。当时翻译的大师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佛教要普及,不能用很深的文字,要用浅显文字,表达的理论、理念要清楚、要正确,文字要通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6:28 , Processed in 0.09454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