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009|回复: 0

胜义谛与世俗谛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7-5 13:32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43

    主题

    109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亲近同修

    积分
    547
    发表于 2024-7-8 19:29: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胜义谛与世俗谛,也叫真谛与俗谛、第一义谛与世谛,有四重义,辗转殊胜。

    第一重,小乘以苦谛、集谛为世俗谛,道谛、灭谛为胜义谛。

    第二重,初发心菩萨以道谛为世俗谛,灭谛为胜义谛。

    第三重,久修菩萨以道谛为世俗谛,灭谛为胜义谛。世俗谛就是胜义谛,胜义谛就是世俗谛。

    第四重,佛及大菩萨以一切法为胜义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都是胜义谛,也都是世俗谛。

    在前两重中,世俗谛是世俗谛,胜义谛是胜义谛。到第三重,世俗谛与胜义谛成为一体。世俗谛从胜义谛中来,还到胜义谛而去。胜义谛是本性、法性,不可寻思,不可测量,唯证乃知。世俗谛可以寻思,可以测量,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但世俗谛若不从胜义谛来,就不能称为谛,只能称为世俗。如六祖说,我所说法,不离自性。可知坛经是世俗谛,佛经都是世俗谛,导引众生至胜义谛。世间杂书皆为世俗,不是世俗谛。除此以外,还有世俗谛吗?有。菩萨论,经律论都是世俗谛,开悟的高僧大德书,也都是世俗谛,当然法味渐薄呵。其实不光是高僧大德,只要是开悟的,胸襟中流出的都是世俗谛。

    那怎么判断对方说的是不是世俗谛呢?开具法眼即得。只要开具法眼,就不用拿佛经核对,自己就能看出来。前两重,开慧眼;第三重,开法眼;第四重,开佛眼。

    到第四重,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俱是法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7 00:13 , Processed in 0.10504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