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13|回复: 11

金刚经完整持诵仪轨 - 福智无边 辑录 增加福报就得诵金刚经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发表于 2022-10-9 09: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10-9 12:55 编辑

    香赞
    炉香乍爇(ruò),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nā)无(mó)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净口业真言
    唵,修唎修唎 摩诃修唎 修修唎 萨婆诃   
    (三遍)
    净身业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 修摩唎修摩唎 萨婆诃 (三遍)
    净三业真言
    唵,嚩(wa)日(zhi)啰(la)怛(da)诃贺斛(hong)。
    净法界真言
    唵蓝  om ram
    開法藏真言
    唵 阿啰(la)喃 阿啰達(da)
    om aranam arata
    安土地真言
    南无,三满哆,母驮喃,唵,度噜度噜 地尾萨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ye)誐曩(na),三婆嚩,袜(fa)日啰(na)斛。
    奉请八金刚
    奉请青除灾金刚 奉请辟毒金刚
    奉请黄随求金刚 奉请白净水金刚
    奉请赤声金刚 奉请定除灾金刚
    奉请紫贤金刚 奉请大神金刚
    奉请四菩萨
    奉请金刚眷菩萨
    奉请金刚索菩萨
    奉请金刚爱菩萨
    奉请金刚语菩萨
    发愿文
    稽首三界尊 归依十方佛
    我今发宏愿 持此金刚经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云何梵
    云何得长寿 金刚不坏身
    复以何因缘 得大坚固力
    云何于此经 究竟到彼岸
    愿佛开微密 广为众生说
    开经偈(jì)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三遍)

    金刚般(bo)若(re)波罗蜜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i 二声)树给(ji 三声)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zhuo 二声)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zhuo 二声)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nou 四声)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yao 四声)欲闻!”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三遍)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fou 三声)?”
    “不(fu 二声)也,世尊。”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fou 三声)?”
    “不(fu 二声)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bu)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fou 三声)?”
    “不(fu 二声)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fou 三声)?”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三遍)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fou 三声)?”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huan 二声)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fou 三声)?”
    须菩提言:“不(fu 二声)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nuo二声)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yao 四声)阿兰那(nuo 二声)行(heng 二声)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xing 二声),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fou 二声)?”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则为有佛(三遍),若尊重弟子。”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瞋恨。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著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三遍),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花)香而散其处。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燃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三遍)。”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燃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fou 三声)?”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若福德有实,如来不说得福德多;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著其事。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注:读诵完全文后, 可以读三遍《心经》, 再读诵补阙真言(可以圆满读得不好的地方,并且功德增上千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无尽藏真言
    纳谟薄伽伐帝钵唎若波罗蜜多曳怛侄他
    唵 纥唎 地唎 室唎 戍噜知 三密栗知 佛社曳 莎诃
    nā mó bó qié fá dì,bō lì rě,bō luó mì duō yì。dán zhí tuō,
    ōng,hé lì, dì lì,shì lì,shù lǔ zhī,sān mì lì zhī,fó shè yì,suō hē。
    金刚心真言
    唵 乌伦尼娑婆诃
    ōng wū lún ní suō pó hē
    补阙真言
    南谟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佉啰佉啰 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 虎啰吽贺贺苏怛拿(luo)
    吽 泼抹拿(luo) 娑婆诃
    nā mó hē là dá nà,duō là yè yē。
    qié là qié là。jù zhù jù zhù。mó là mó là。hǔ là,hōng。hè hè,sū dá luo,
    hōng。pō mò luo,suō pó hē。
    补阙圆满真言
    唵 呼嚧 呼嚧 社曳穆契娑诃
    ōng,hū lú hū lú,shè yì mù qiè,suō hē。
    普回向真言
    唵 娑摩啰 娑摩啰 弭摩曩 萨缚诃 摩诃斫迦啰(la)嚩(wa)吽
    ōng,suō mó là,suō mó là,mǐ mó nǎng,sà pó hē。mó hē zhuó jiā luó wá hōng。
    金刚赞
    断疑生信 绝相超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 四句融通 福德叹无穷
    南无祗园会上佛菩萨(三称)

    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 (三遍)
    嗡 啊摩嘎 懷(wai)魯佳拿 嘛哈母德喇 嘛尼 叭德嘛 及拉 缽喇哇尔打牙 吽

    回向偈
    诵经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以此诵金刚经,心经的功德福德共法界众生悉皆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回向無上菩提
    法界有情普同滋润,法界有情普同回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0: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10-9 11:01 编辑

    开经需诵金刚经祈请,净口业真言,净法界真言等
    如果诵一遍金刚经 再诵三遍心经  如诵三遍金刚经 则连续诵完三遍金刚经 后可再诵9遍心经 再诵之后般若无尽藏真言到之后回向偈
    三十二品的品名 可跳过不念

    其中特别重要的地方福智无边用红字标识念三遍(看个人意乐也可只念一遍)

    还各种债 特别阴债寿生债 用金刚经还最好 一部金剛經,地府十兩金  (普庵祖师曾用金刚经还寿生债公案)
    金刚经,心经 再地府都是钱财。


    金刚经是一部福德之经,如果仅从提升福德的角度来说,除了法华经,华严经外,无一经可以和其媲美。
    虚云老和尚的《禅门日诵》中提到了用金刚经还受生债方法,持一遍金刚经在地府可抵数千贯钱,所以金刚经很厉害,冥府对其非常重视,如果把金刚经的窍诀掌握好了,补财库也是可以的。(金刚经自然具足还阴债补财库)
    金刚经确实是增福之经,字字都是金子,前提是自己要知道其中的窍诀,如何转化这份福德为现世所用。金刚经感应录中,记录了很多持金刚经古今以来的感应,在诸多经中,金刚经的感应是最殊胜且最多的,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更能增加自己的信心。


    根据相关记载,在宋朝,曾经有一女弟子,请求普庵祖师为他还寿生债,于是普庵祖师叫弟子为女弟子念诵金刚经一卷,然后对他说:“你寿生债已还。”
    女弟子不相信,于是普庵禅师就施展神通,让她去往地府,进入到冥府寿生院后,有一官人对他说,“善女人遇佛出世,还了寿生,功德无比,有《金刚经》一卷,八大金刚护卫,库中神光恒赫。”
    等女子醒来之后,普庵禅师就跟女弟子和众弟子开示寿生债这个问题:“世人愚昧,专以烧纸钱为急务,彼蔡伦未造纸时,阴司用什么钱,佛只说经典,而没说叫化纸钱,只言转念大乘经典,却未说焚经当钱。”
    从普庵禅师的话里面可以简单地读出一点意思来,就是诵读金刚经是最好的补财库还阴债的方法。诵金刚经即是具足无漏的不可思议之法财,法财虽然无形无相但是能具足无量功德,能生种种福德业报。



    特别抄写金刚经和心经 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福智无边特别推荐抄写此二部经 经中王 王中王)
    刺血抄经 更能入心增福德

    抄写金刚经从现世角度来讲,绝对是只赚不赔的业务,发心大的,可以刺血抄上百上千遍金刚经,咱们既然学不了释迦牟尼佛割肉喂鹰,舍身饲虎,但是流点血还是可以的,不要怕疼,疼痛才会入心,入了心抄写的金刚经才生起无边的功德力。(刺血抄经,由于这部经是由你鲜血抄的与你有极大因缘,增福无量 善加保存供奉)
    抄经也要讲卫生,淘宝上面一次性的刺血笔就可以。
    金刚经的开篇前祈请的八大金刚四大菩萨,是守护经典守护持经者重要的护法神,咱们抄经的时候一并也要抄下来,对于这八大金刚四大菩萨不但是具足息增怀诛,更是和密教息息相关。这个也是有记载的:  (此处按古本的赤声金刚,定除灾金刚)
    八大金刚:
    第一奉请「青除灾金刚」。能除一切众生宿灾殃咎悉令消灭(主大海)
    第二奉请「辟毒金刚」。能除一切众生热毒病苦(主除灾毒)
    第三奉请「黄随求金刚」。能令一切众生所求如愿所愿皆得(主堈洒功德)
    第四奉请「白净水金刚」。能除一切众生热恼苦悉得消除(主一切宝)
    第五奉请「赤声金刚」。能照一切众生光明所得见佛(主能生风)
    第六奉请「定除灾金刚」。能除一切众生三灾八难之苦(主琉璃宝)
    第七奉请「紫贤金刚」。能令一切众生心开悟解发菩提心(主坚牢藏)
    第八奉请「大神金刚」。能令一切众生智牙成就惠力增具(主龙王)
    四大菩萨
    金刚眷菩萨:
    指金刚萨埵的金刚眷属圣众!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云:一时世尊,在他化自在天宫,与九十九须弥山量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众俱。此诸菩萨一一皆是金刚萨埵金刚眷属,其名曰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普贤菩萨摩诃萨、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金刚拳菩萨摩诃萨……
    金刚索菩萨:
    毗卢遮那佛心中所流,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四摄菩萨之一,列位于成身会曼荼罗第一重之南门月轮中。密号为等引金刚、慈引金刚。金刚索菩萨以大慈悲心之索牵引众生入于佛道,故主牵引众生之德。它能破除一切无明障碍,令众生发大菩提心,得大解脱。
    金刚爱菩萨:
    亦是佛所化现的金刚菩萨,在东方月轮中,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的十六大菩萨之一,亦是东方阿初佛的四亲近菩萨之一,居于阿初佛左上方,金刚爱菩萨象征阿初如来之一德,即由于发菩提心而自在怜爱众生。又称金刚弓菩萨、金刚妻菩萨。别名能调伏者、魔罗诸欲菩萨、摩诃安乐菩萨。密号大悲金刚、离乐金刚、离爱金刚。
    金刚语菩萨
    金刚语菩萨亦是佛所化现的金刚菩萨,密教金刚界三十七尊中的十六大菩萨之一,亦是西方阿弥陀佛的四亲近菩萨之一。位居西方月轮中、无量寿如来之后方。又称金刚语言菩萨、无言菩萨、金刚念诵菩萨、能授悉地菩萨、金刚上悉地菩萨。密号性空金刚、妙语金刚。由此尊加持,得以六十四种法音遍至十方,众生皆成法益。
    金刚语菩萨象征无量寿如来为众说法的内证之德,身呈肉色,意为修行证果一致;亦即肉色系由白色与赤色合成,白色表示本有清净之德,赤色表示精进修行。

    心經金剛經兩大意引

    佛說諸經。為法中王所說心經金剛經二經。更為經中王。凡具眼耳鼻舌身意。得號為人者。亦知聞是經典。信心不逆。亦知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無論緇白男女。梵剎市廛。有不知尊重此二經者。必非人矣。人人具足。法法圓成。即此便信。眾生與佛。了無有二。黃梅以之印心。壇經以之發口。宗門正眼。舉不外此摩訶般若也。今日之王止菴。與當日之龐居士。各具手眼勝因。東魯談經。則臯比據席。西乾轉藏。則靈鷲登峯。特特拈提。二經大意。讀之正如水入乳。如芥投鍼。如如意珠。循環無端。牽挽不斷。無假揉和。貫串自然。徹底圓明。緣無始劫來。受持讀誦者。出而為人解說。所謂妙契佛智。善入佛慧。佛本以其能。遍許善男子善女人。匪獨以其能。專許比丘。經言更自了了。則現白衣居士身。而為說法者。吾以信之止菴。


    -曹溪受法福徵譚貞默槃談書


    金刚经,心经可以一起合诵 聚福延寿超度成佛的法门!


    金刚经和心经可以合诵 增福增慧!




    此贴乃辑录,有什么问题可以留言,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0:0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經大意(附)撮槩

    秀水止庵 王起隆 述

    或問於王子曰。子述金剛大意。則然矣。不識心經大意云何。王子曰。難言哉。金剛。八部般若之一種也。心經。以少文攝多義。為八部般若之提綱。六百卷雄文浩瀚。收盡於連題二百六十八字之中。佛語精要。極盡於斯。若論大意。則心經大意。與金剛大意。亦無二無別。或曰。何以明之。曰。梵語般若波羅蜜。華文智慧到彼岸也。佛說此經。專以度眾生苦厄為心。眾生苦厄。本於愚癡。愚癡破於智慧。真如和合。無明。不思議變。不思議薰。而有五蘊。五蘊愚癡。即五濁也。亦名萬苦根株。亦名生死有海。凡夫戀苦。愚癡而執有。流浪苦海者也。小乘怖苦。愚癡而耽空。但自求出苦海。不肯度人同出苦海者也。執有礙有。不得自在。耽空礙空。亦不得自在。總無智慧也。有智慧而小也。繇是萬劫千生。墮分段生死苦。墮變易生死苦。墮界內界外。三苦五苦八苦。塵沙羅縠。粗細諸苦。將人人本具個個圓成一段智慧光明。或沉埋不現。或偏現不全。涅槃彼岸。誕登者鮮矣。我佛慈悲重深。哀痛憐憫。於談般若時。為揭得大自在力。無畏施眾生之觀音。呼告智慧第一。不樂小乘。可興慈運悲之鶖子。示人出苦之方。教之登岸之法。觀音具耳根圓通。圓照三昧。又具救苦尋聲三昧。以觀自在。得名自在。自觀則智慧。不同凡夫。行深般若。則行解又逈殊小乘。上與諸佛同慈力。下與眾生同悲仰。則不但能自出五蘊苦海也。又能迴入塵勞。救度眾生。同出苦海。究其神通。作用簡捷。無他不過。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而已。五蘊統之一無明。柝之則曰色受想行識。色賅根身器界。居般若八十一科之一。為堅固第一妄想。我相也。受想行識。係虗明妄想。融通妄想。幽隱妄想。顛倒精想。純以攀緣心為自性。我見也。所謂形為罪藪。心為賊煤。一切苦本。不但能障凡夫。并能障賢聖者也。然先佛有言。妄想無性。則五蘊如幻翳。不實如空華。觀音菩薩寂照含虗空。洞徹源底矣。其照見蘊空。非五蘊有。而菩薩。以照見空之也。五蘊而有。菩薩雖照見之。安能空之。實五蘊原無。而菩薩獨具此照見。即為五蘊消亡。即為虗空銷殞。所謂真如無始無終。無明無始有終也。五蘊不照見盡。相見二妄亂起亂滅。生死無休。是名煩惱海。五蘊能照見。則一真嘗湛。原無生死。萬法圓融。是名真空界煩惱海中。因色有根。因根有塵。因塵有識。因識有十二因緣。有四諦。有智得。有生滅。有垢淨增減。有凡夫法。有圓覺聲聞法。種種罣礙也。恐怖也。顛倒夢想也。凡聖熾然。轆轤上下。微雲不淨。亦點太清。所謂迷之則業苦集。無一得自在也。真空界內。無六根故。則無六塵。無六塵故。則無六識。無六識故。則無十二因緣。無四諦。無智得。無生滅。無垢淨增減。無凡夫法。無圓覺聲聞法。無罣礙。無恐怖。無顛倒夢想心。佛眾生一道齊平。鑄有陶空。如屈伸臂。所謂悟之則萬苦息。無一不自在也。佛憫凡小愚癡。約此色空二法。作破蕩前矛業。為揭出照見五蘊皆空六字。又從六字中。開出照見實義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一十六字。色不異空。耑破凡夫執有。空不異色。耑破小乘耽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耑表空非異蘊離蘊之頑空之斷滅空之小乘偏空。乃蘊空互融。為即空即假即中。無則不掛一絲。有則森羅海印之勝義空之第一義空之二十大空之真空。是諸法空相。真療眾苦之靈丹。度二死之艟筏。所謂諸佛說空法。破除於有相。若復執於空。諸佛不能化。此也。所謂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也。按之。金剛經曰。佛法無實無虗。非色空空色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非照見五蘊皆空乎。我於三藐三菩提。無少法可得。非無智無得乎。無人我相見。無眾生壽者相見。節節支解。曾無嗔恨。刀割香塗。了無二視。有何苦厄乎。滅度一切眾生。實無眾生滅度。非究竟涅槃乎。如如不動。非自在乎。此自在二字。即般若嘗光。真如佛性。諦觀法界。人天具此自在。二乘具此自在。相似分真菩薩具此自在。諸佛具此自在。一切外道魔羅蛸翹含識。無不具此自在。但不觀則自在隱。智慧化為愚癡。觀則自在呈。愚癡轉為智慧。然觀而自在在也。即不觀而自在原在也。眾生不自在之佛也。汩然煩惱。此岸也。佛自在之眾生也。超然智慧。彼岸也。夫如是則照見五蘊皆空。度苦到彼岸。又只觀自在三字。收之無餘三字。又佛語精中之精。要中之要。心經精要。極盡於斯矣。苦厄眾生。欲學觀自在菩薩修行甚深般若。畢竟如何。乃到彼岸。怖五蘊苦海逃之者。不得到彼岸也。處苦海中。而看破原無苦海。當念升躋。乃可到彼岸也。畏避五蘊苦海眾生。若將凂焉者。不得到彼岸也。五蘊苦海誓先入。如一眾生未出苦。誓不於此取泥洹。乃真能乘智慧到彼岸。圓通廣大。無量無邊。為善學觀自在菩薩者也。要之不但觀自在菩薩。乘此智慧到彼岸也。凡為菩薩如觀自在者。俱乘此智慧到彼岸也。不但權居菩薩乘如觀自在之一佛乘此智慧到彼岸也。凡為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當陽諸佛。俱乘此智慧到岸也。宜乎楞嚴選擇圓通。獨讚觀自在菩薩。為離苦得解脫。良哉觀世音也。成就菩提心。觀世音為最也。大般若全經。數百萬字。冠此二百六十八字。靈文祕文。顯說密說。循其首尾。三科亦備。觀自在菩薩起。至度一切苦厄止。可當序分。舍利子色不異空起。至真實不虗止。可當正宗。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呪至末。可當流通。其義細演之。何但八部六百卷。殆海墨書而不盡。大千界莫能容。精收之。則八部六百卷。收為二百六十八字。二百六十八字收為色不異空一十六字。一十六字收為照見五蘊皆空六字。六字收為觀自在三字。退藏於密。愈簡愈該。類寶絲網。懸大摩尼。盡十方三世。吸入一珠。毫無滲漏。萬道寶光。綺互交疏。聯絡不紊。非佛流出妙明心廣長舌。後來聲聞弟子。能有此結集耶。而受持此心經者。非深達我佛被機被器。特提觀音鶖子。亦如金剛會上善現當機啐啄本懷。將同泛海□失斗杓。迷針路莫知歸宿也。究竟心經。歸宿安在。曾不出金剛所具。秉六如之觀智。掃五蘊之空華。表生佛之一如。達真空之實相。而至矣盡矣。般若波羅蜜多。為智慧到彼岸。無剩義矣。臆見所云。與金剛大意。無二無別也。等而推之。如維摩曰。斷諸邪見有無二邊。楞伽曰。若有若無有。是二悉俱離。楞嚴曰。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圓覺曰。知是空華。即無輪轉。法華曰。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少室曰。廓然無聖。壇經曰。於相離相。於空離空。青原曰。聖諦亦不為。南嶽曰。修證則不無。汙染即不得。永嘉曰。百千世界海中漚。三世聖賢如電拂。凡此俱與心經。破色破空。智慧到彼岸。同一諦義。作如是觀。則總一大藏。五時八教。俱此物此志。經即佛心。佛心即經。誰得二之。智慧愚癡。本無異性。此岸彼岸。本是同源。誰得礙之。迷時累劫。悟即剎那。金口所宣。盡大神大明無上無等等之圓頓真宗。正法眼藏也。獨心經金剛為然哉。

    王子述心經大意竟。或曰。子言則晣矣。非曾讀般若大經。人未必盡解柰何。王子不禁心惻也。經意有須宛轉發明者。有只須櫽括了然者。心經經之心也。心在經中。如日在天上。方便初機。簡之彌貴。又撮大意之槩。而為言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開眾生佛見。度苦海慈航也。九界眾生。各有身心。身心苦厄。萬千總名。不出五蘊。五蘊若能看破。當下元自真如。其如凡小謬迷。不能開此智眼。或戀五蘊。而執色為實色。或怖五蘊。而墮空為偏空。所以常囿死生。菩提遙遠。西方聖人。憫苦海之流浪。約空色以破明。恐固蔽之難除。先引援為證據。舉行深般若之菩薩。係過去正法明如來。告智慧第一之聲聞。乃現前最上乘根器。從一心以觀自在。照五蘊而說皆空。使知色不異空。袪凡夫之我執。空不異色。醒二乘之耽枯。色即是空。顯菩提薩埵。即五蘊以證究竟涅槃。空即是色。明三世諸佛。即五蘊而成正等正覺。真空不幻。但非生滅垢淨增減之可參。諸法無名。了無四諦十二緣智得之留滯。生死一如。夢醒一如。有甚罣礙恐怖顛倒夢想。凡聖齊平。因果齊平。何分生佛菩薩緣覺聲聞。但莫墮空墮有。一心不生。自見無欠無餘。萬法無咎。不動步而到彼岸。符大士以證圓通。二百六十八言。於八部般若。若網在綱有條不紊。一十八字神呪。胥萬靈呵護。如王有令靡不遵從。昔裝師西遊。魔鬼阻途。惟持心經。應念消散。持者當淨其意。猶如虗空。以十喻六如觀五蘊。以一子地視興慈悲。以聞薰聞修。修一心三觀。以人空法空。證四智菩提。了知真空之體。無性緣生。如明鏡漢胡俱現。幻有之色。緣生無性。如鏡像於鏡原無。於法無一法當情。無一法違礙。縱橫大用。不動微塵。凡小牢籠。忽然超越保任。剋期度苦。靈應無方。否則空誦循聲。念到舌生毛。有何交涉哉。大意慮難開蒙。敬復成斯撮槩。空中打橛。何辭謗法罪愆。禦木成文。竊當發露懺悔云爾。

    心經。經之心也。亦心之經也。諸經一經。自為一經。心經管攝般若大部為經。不但已也。實管攝一大藏諸經為經。蓋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除却度凡小眾生。同度一切苦厄外。謂佛別有剩懷。是真打空中橛討水底天也。佛說一切法。總度一切心。一任宗門教門舌頭千丈。另有開口處乎。說是經之雄偉者。近無如紫柏尊者之三說心經。李卓老之心經提綱。靈峯素大師之般若觀心釋。余為大意。並不敢一摭入。正以寧淺。無深方便。讀者直見佛心。如舒拳見掌耳。若夫般若大經。八十一科。欲通其義者。自有古今之疏釋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0: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弟子王起隆又識

    No. 561-B 心經大意自跋

    或又曰。儒禪淆濫。持世道者之憂也。子儒衣談佛。且為分疏。非惟攙行之譏。實蒙二本之責。子自救不了。奚呶呶之贅歟。余應之曰。朝聞夕死。先聖之言也。此心此理。同先儒之言也。鄒子輿氏。惡二本之夷之。亦惡執一之。子莫儒佛參同。大明於世界已久。不待今日也。自悲智慧尠劣。發蒙小言。其於闡揚性道類。置紙燈於二曜之下。戞瓦缶於八音之間。焉能為有無哉。惟違心作誑。好名為欺之語。自信操筆時。凜凜佛菩薩聖賢。舉頭鑒照。不敢隻字蹈焉。然則儒衣談佛罪。知不顧者。非二本也。惡執一也。儒禪諸書。有詳說。有反說。約心經金剛。約之約者。偶因酬答機緣謬。各述為大意。目底法門龍戰。道術羊岐。原為明道。用東魯之學疏經。匪云背儒。與西乾之徒。奪席從此。余且為杜口毗耶矣。

    己未孟秋。東海止庵。王起隆識於楞嚴之般若堂。

    善信汪裕助銀四錢。沈純祉錢甲徵王頴之黃承蒼高佑釲各助銀五錢。尤天祚助板二錢。刊此心經大意。比丘受付真境各助印四錢。謝文英書繆時化梓。同祈開 佛知見。破除凡小愚癡。證性菩提。度脫塵勞苦厄。

    王起隆敬識 板寄楞嚴流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1: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朝时,有位比丘尼,名叫净真,住在长安积善寺中,平时靠乞食度日,一生中从不镇怒,深得忍辱波罗蜜。她诵金刚经达十万遍,又专精念佛,志在安养。

       显庆五年七月间,她染上微疾,告诉弟子说:「我在这五个月内,曾经十次见到阿

    弥陀佛,又曾两度见到极乐世界宝莲华上童子游戏,又有位圣僧五度向我授记云:『你

    于来世,当得作佛。』」

      尼师又说:「我已得西方极乐世界上品往生。」尼师遂跏趺而终。经过一夜,净真尼师又醒来告诉弟子说:「我已得菩萨位,遍历十方供养诸佛。」

       言讫而终,光明照遍寺中。

      金刚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六祖坛经亦云:「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金刚经之殊胜由此可见。

    无量寿经言:上品上生,就是观音地藏之果位。

    是当时生当时见佛,面见彼佛阿弥陀 ;

    即时成就清净愿,立刻你就成就了你的愿力;

    都是即刻成就,当下五眼六神通具足;

    可以立刻普度累世眷属与一切众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23: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23: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5-19 09:2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4

    主题

    282

    帖子

    493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积分
    1542
    发表于 2022-10-10 06: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越搞越复杂啊。红色部分还3遍?哪来的依据?你不如直接整部佛经三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4:46:0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想非非想天 发表于 2022-10-10 06:36
    这是越搞越复杂啊。红色部分还3遍?哪来的依据?你不如直接整部佛经三遍。

    你可以只念一遍呀,我个人标注的。

    如楞严神咒 为什么我每遍楞严咒,都要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三遍)。因为啊这楞严咒是无见顶相大佛说的,诸佛都是大佛,楞严咒好比是整个身体,这句的功效好比是一个人的头,如果不念就是不完整的身体。为什么我每遍楞严咒,都要念 (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遍)呢 为了尊重楞严咒,三千佛分为五方,故有五方佛,乃至百千万亿菩萨也护持楞严咒,为了尊重楞严会上诸佛菩萨,所以这句重复三遍也很重要。为什么我每遍楞严咒,都要念 (一心听佛 无见顶相 放光如来 宣说神咒)(三遍)呢我们都是凡夫,楞严咒是佛说的,不听佛的听我的啊?(意思对佛的恭敬)为什么我每遍楞严咒,都要念(南无婆伽婆帝舍鸡野母那曳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三遍)呢因为我们肉的妈妈给的,没有人家妈妈116年前怀胎10个月,喝妈妈的血,我能够来到这个地球116年吗?这句是报答七世母亲的恩情。为什么我每遍楞严咒,都要念(南无婆伽婆帝剌怛那鸡都啰阇耶 跢他伽多耶 阿啰诃帝 三藐三菩陀耶)(三遍)呢因为我们的骨头是爸爸给的,没有爸爸的骨头,我能够来到这个地球116年吗?这句是报答七世父亲的恩情。所以啊好好念楞严咒,这是忠孝双全的大神大咒,好好念楞严咒,功夫上去了,自己的父母也得度了。过去世的父母如果在地狱受苦也可以拔出地狱,投生善道。为什么我每遍楞严咒,都要念 (叱陀你 阿迦啰 密唎柱 般唎怛啰耶 儜揭唎) (三遍)呢这是五方佛心咒,五方佛降伏五方魔,也是五十四个大神大咒的咒王,楞严咒的心脏,是如来佛的心脏,是楞严咒最为重要的地方。阎王爷乃至鬼神千里之外也给磕头顶礼。为什么我每遍楞严咒,都要念 ( 悉怛多钵怛啰 )(三遍)呢这是伞盖,也是释迦牟尼佛小时候的名字,为了报答和尊重佛,这里也重复三遍。所以楞严咒每个字都很重要,这些地方重要的地方,都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地方。我一辈子没有文化,不识字,这楞严咒都是我恩师,在我刚学会说话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教我的,5岁就每天108遍以上,几十年前,我就叫那些识字的大学生,对照着拼音,我念,都说我没有念错,这楞严咒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不是我老普光说的,我也没有删减一字,只是这几个地方很重要,重复三遍。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楞严咒。楞严咒是天地灵文,是密中之密。拉几火车皮的纸去写楞严咒的功德也说不完,它已包括大藏经一切经典。

    这个是终南山的普光老和尚标注的。

    南师标注 准提咒后加 嗡部林 等

    大悲咒后加 四个庄严等


    我帖子里写的很明白了,是我个人标注的,重要的地方念三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4:5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10-10 15:26 编辑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4: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10-10 15:32 编辑

    当然念经开始诵前 金刚经的经名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蜜密经(三遍)也非常重要

    诵咒诵经前,要诵经名咒名 如 南无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三遍 然后诵经诵咒 不然是无头的经咒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5-13 04:43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316

    主题

    1254

    帖子

    64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4123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5: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智无边 于 2022-10-10 15:16 编辑
    非想非非想天 发表于 2022-10-10 06:36
    这是越搞越复杂啊。红色部分还3遍?哪来的依据?你不如直接整部佛经三遍。

    那你直接念 整部三遍呗。
    哈哈。

    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9 15:35 , Processed in 0.12004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