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452|回复: 3

供养莲师 殊胜功德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 14:25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胜妙罗施食村定居同修

    2

    主题

    17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72
    发表于 2021-7-20 19: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供养莲师 殊胜功德

    曼达拉哇公主赞叹莲华生大士之后,莲华生大士微笑地说道:

    “美丽的空行女,你静听着!为将来和我未曾晤面的众生驱逐黑暗的明灯,是如实的传承我的身像。他们建造我莲华生的化身像,即是安立佛陀的塔庙;亦即敬制如来之身妙义的佛法教幢。

    “我殊胜的身像,就如同能够具足众宝的宝器一般,谁能够敬重我的身像,谁就能从其中领受这些众宝,而众宝却不增不减,一点也不会减损它一丝一毫的功德,就如同常住不变的佛土一般。如果谁能时常念诵我莲华生的根本真言,他的一切祈愿,就能够如意自在地实现,这是不可思议的殊胜幻化境界。

    “从地、水、火、风、空五大种所出现的如意宝,在广大的会供集会,摆设了殊胜的供品,一心清净这些如意珍宝与无边的供品,将具足如意吉祥。当你们诚恳地祈愿,并献上五种的圣药与净水,在我莲华生圣相之前。一般而言,就能够解脱地、水、火、风四大种所生的种种病,尤其可以解脱烦恼轮回中最可怖的疾病。

    “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时常在烦恼之中,心生苦恼,一时苟安的幻化人生,是不能够究竟解脱的。我们必须真实的修行,真实的依止我莲华生的教法,才能够解脱三恶趣的苦恼,获得圆满的功德。

    “塑造莲华生的圣像,就代表建筑殊胜的圣殿,建造者以此功德将会诞生在天界之中。督造莲华生大士的圣像者,将成为宣说佛法的转轮圣王。参加制作莲华生大士像的因缘,也将会成为精通五明的佛法学者。为莲华生的泥制塑像调和众泥,会像在大地上播种粮食一般,福分日日增长。为莲华生大士的圣像来献上衣装,能够获得殊胜长存的智慧。向莲华生大士的圣像献上莲花宝垫,就能得到柔软而庄严的坐垫。为莲华生大士的像擦拭灰尘,他的身体将具足勇健而庄严。谁若能够清净莲华生大士之像,他身体的体肤,将会清净无污圆满。谁能为莲华生大士的代表侍应供奉,就能够获得如幻的成就。

    “为莲华生大士的圣像敬献酥油灯明,他的心意将具有觉明光亮,宛如白天的阳光一般。向莲华生大士的圣像献上宝物,将会具足一切珍宝,不再穷苦。用五香献给莲华生大士的圣像,会具有浓郁的奇香。为莲华生大士圣像供献五种妙药,将会驱除一切凶疾,得到长生无死的甘露。

    “供养莲华生大士圣像五种净果,将逐渐远离众苦,具足安乐。为莲华生大士像献上妙香,就会到达清净无染的净土。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曼荼罗,能具足如意,不再穷困挨饿。把粮食的精华献供给莲华生大士像,将能享受一切甘露的大海。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鲜花,将能清洗一切的罪业与五欲。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酥油、酸奶和奶汁,能够获得殊胜的快马与如意的牛群。

    “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三甜食品,可以具有各种食物。将观赏的动物献给莲华生大士圣像,能够具足财宝和福分。将五种粮食献给莲华生大士的像,可以获得自然出生的各种食粮。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幢幡,就能够得证宣讲佛法的无上大事因缘。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绢布,能够获得宛若天衣般的殊胜装饰。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乐器,就能够得证五根明利以及微妙的音声。

    “向莲华生大士像环绕致敬,就能够消灭轮回而证得涅槃。给莲华生大士像镀上金汁,这位善巧工匠未来能够得到大王的宝座。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松耳石,能够得到王后的荣冠。向莲华生大士像敬献镀像用的白银,能够得到大臣的高位。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镀像用的铁,能够得到将军的大位。向莲华生大士的像献上海螺,能够得到宝马。献上朱砂来庄严圣像,就能够得到如意的珍宝。献上最好的木料与墨,就能够得到轮宝。

    “谁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七宝,就能够往生报身的佛土。谁若以图画来纪录或明示莲华生大士的广大事业,就能够证得法界的光明。谁给莲华生大士的像画上眼睛,便能够具足慧眼,看清一切内外的世界。惟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丝帛,他们将具有彩色的绸缎永远享用不尽。

    “向莲华生大士像诚敬的供香,就能够具足恒久的香味。给莲华生大士像的牙齿镶上白色,能够灭除世间的三毒。向莲华生大士像献上美食,能够得到度脱一切的微妙舌相。给莲华生大士像开光,就能够消除饥馑和疾病。如果能够解释莲华生大士像的所有的具相妙义,就能够发起菩提心证得三昧。谁能够使更多的人庄严信仰莲华生大士像,那么这些大众,就能够消除罪业。能使众生成就长寿的莲华生大士像,将从我的心中发出智慧的光明,交付给未来的信徒礼拜。

    “他们就如同如意摩尼宝珠一样,无子的女人向我作祈祷,至诚地以身心五体投地礼拜,那么一切障碍和邪恶,将会被丢弃至遥远的地方,而能立即获得庄严可爱的子女。

    “无财的穷人向我祈请的话,应当修持与我相应的胜法,我的身具足一切庄严,即是密义经典,他受到我的加持之后,丰富的财宝自然证得。一切不遂心的人向我祈请,心中将无世间的过失,自身成证法尔本然全具的如意大宝。如果没有献上供品,只是心生敬重,而渴望之物未能得到的话;如果真诚地向我莲华大士祈祷,那么他所祈求的一切将能够得到满足。”

    莲华生大士如实地教示着曼达拉哇公主,也向一切众生开示祈请莲华师的真实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 14:25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胜妙罗施食村定居同修

    2

    主题

    17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7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9: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生大士 金刚道歌

    莲华生大士看到这种状况之后,示现了究竟的佛慢,唱出了不坏的金刚道歌:

    “我是全佛总集,三世如来的化身,在三大阿僧祗劫累积了福慧两种资粮。我是具足成就的莲华生大士,究竟圆满诸佛的智慧,具足了现观法界空明的教诲,明了经律论三藏与一切密宗法的经续,通达一切诸乘佛法绝无混淆。

    “我是莲华生大士,具足一切佛法者,具足次第修证的圆满教诲,我外现比丘的衲服,内具无上瑜伽的秘密妙行。

    “我是莲华生大士,具足清净的僧伽,圆具见观一致的圆满教诲,我的现证觉悟超越一切虚空,比天更高,一切妙行的清净业果比精细的面粉还要洁净。

    “我是莲华生大士,示现成就为殊胜的上师,具足一切佛法相续,使众生圆满受益的教诲,一切轮回三界与解脱的经籍,我皆能够作了义与不了义的诠释。”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殊胜的善知识,具足分别一切善恶的教诲,身穿具足五佛五智慧的袈娑,持着五方佛的化缘之钵。

    “我是莲华生大士,现前成就的堪布,具足使人成佛的圆满教诲,在止观双运中坚住大圆满的无修现观。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圆满的修行者,有根本、后得智慧现前具足的教诲,有着世谛与佛地的坛城,圆满成就生起、圆满二种次第。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密宗的上师,具足生起、圆满次第瑜伽的广大教诲,在红白分明的法界账簿上,完全明确地记录下一切业果。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具足了悟众法的智者,圆满教授三种戒律一致的教诲,对发生一切五毒疾病的病人,用无漏教法的药物来予以根治。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究竟的医王,具有能够起死回生佛法的不死甘露,以万物为墙,用净心画出了殊胜的佛像。

    “我是莲华生大士,生来就是法界的工画师,在法界光明的教诲当中,用清净心火的白灵,写出一切如实的经典文字。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圆满的书法家,有具足超越一切文字的佛法教诲,教化出生在娑婆世界四大洲的一切人们,具足遍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神通大力。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善巧的占卜者,有针对着不同的因缘,加以调伏教化的殊胜教诲,五毒与五魔本是众生的宿敌,但是两者我能够圆满融摄,将之转化至五种佛智的宝库中。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清净的真言咒师,有消灭贪瞋痴慢疑五毒的教诲,能够不弃绝现前世间五欲,而成证圆备的五佛智慧。

    “我是莲华生大士,能示现为外道的苯波教徒而安住正法,使一切的恶事转换成好事的威力,能将六道众生置于平安的处所,并自在地奴役难以调伏的鬼神八部。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具力的转轮圣王,具有征服三界的教诲,所从事的是永断轮回的究竟事业,随时示现调伏清净的事业。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法的大臣,有使万物具足正法妙行的教诲,最终的目标是为圆满众生成佛而努力,永远皈向三宝。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正法之后,具有临终刹那成佛的殊胜教诲,满足一切信士,圆满下一生的幸福。”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众生的首领,有纠正错乱识法的教诲,手上握着菩提慈悲的武器,击杀妄念邪见的敌人。”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法界的英雄,有击退六道轮回的殊胜教诲,具足财、法、无畏三种布施的资粮,将具足福德的佛子摄进佛法的大门。”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善识一切路径的老翁,有熟识正道老者所指示的佛法教诲,用三种戒律接受行人,在成证善趣与成佛的道路上行走。 ”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早已见识正法的老妪,具有老妪所指认的佛法教诲,用身口意三种忍行作为庄严;铠甲,能制伏一切烦恼错乱的敌人。”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法界的勇士,有转化烦恼、五蕴、睡眠与死亡四魔为我所用的光明教诲,用三种精进作为我大誓庄严的装饰品,送给全体众生作为子媳。”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法界的少女,有了义与不了义的一切佛法教诲,具足三种静虑禅定的堡垒,在以万物为布景的法界中作乐。”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光明的童子,有能分别一切过失的佛法教诲,用三种智慧的眼目观察,以法界持明作为无分别的奶汁。”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法界之子,有禅定静虑可安住休息的教诲,三界的众生因为无常而死亡,但是,我具有瑜伽持明长寿殊胜的成就。”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脱离一切生死的人,有金刚长寿的教诲,不属于外在的地、水、火风四大质素,也不是血肉之躯。”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无生无死者,有大手印教化的教诲,我所现证的金刚身,没有任何衰老的症候,菩提心也绝无清醒与昏沉的差别。

    “我是莲华生大士,是不老的人,有消除一切烦恼的教诲,众生的青春会被疾病所缠磨,脸上的光彩也会因为灾难而消失,我已远离这一切的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 14:25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胜妙罗施食村定居同修

    2

    主题

    17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7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9: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宝积经

    大乘菩萨 真正的忍

    五、 菩萨应该怎么忍

    另外舍利弗!大菩萨如何修行忍辱波罗蜜?大菩萨依此修行,具足圆满的忍。舍利弗!什么是菩萨的忍?

    1、没有怒气,就是菩萨的忍;

    2、不以怒气回应,就是菩萨的忍;

    3、无以各种怒气攻击,就是菩萨忍;

    4、不起敌对的争斗,就是菩萨的忍;

    5、没有一切烦恼,就是菩萨的忍;

    6、善能守护自己,就是菩萨的忍;善能守护他人,就是菩萨的忍;

    7、善于守护身(行),是菩萨忍;善于守护言语,就是菩萨的忍;善于守护内心,就是菩萨的忍;

    8、能够按照真理去观察,就是菩萨的忍;

    9、厌离各种欲望,就是菩萨的忍;

    10、依止清净的业力和果报,就是菩萨的忍;

    11、身行善良清净,就是菩萨的忍;语言善良清净,就是菩萨的忍;内心善良清净,就是菩萨的忍;

    12、承受一切天人圆满清净的安乐,就是菩萨的忍;

    13、能够得到圆满庄严的佛身体相,就是菩萨的忍;

    14、(能够发出)佛言说时,发出的微妙梵音,就是菩萨的忍;

    15、行菩萨当行的,引导一切善本,不令其损害丢失,就是菩萨的忍;

    16、脱离由众生逼迫带来的苦恼,就是菩萨的忍;

    17、除灭一切恶怨敌对,就是菩萨的忍。

    舍利弗!这里只是简略地解说,要知道一切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无量圆满诸佛妙法,都是大菩萨忍辱波罗蜜成就的。


    六、 大菩萨正确的忍法

    另外舍利弗!大菩萨行忍辱波罗蜜时,应当具足各种忍的正行:

    1、大菩萨若被骂,终不会报复。因为通达,言语就像响声。

    2、若被捶打,终不会报复。因为通达,身形就如同影像。

    3、若被人忿怒对待,终不会报复。因为善与观察内心世界如同幻化。

    4、若被称赞或诋毁,终不会喜爱或愤怒。因为善知自身德行圆满。

    5、对于利益得失,不生欣喜或悲戚。因为已经调伏内心,安于寂静。

    6、不图美名,也不违犯得恶名。因为善能观察广大智慧。

    7、被人诋毁,不贬低自己;被人称赞,不抬高自己。因为德行和善行安住,不会倾覆摇动。

    8、对于各种苦事,未曾感到厌恶。因为众生深深怀恋的(事)就是苦。

    9、对于各种(被人)爱乐的事物,未曾欣喜爱乐。因为知道有所作为的爱乐,其本性是无常变化的。

    10、不沾染世间八法(利益、损失、名声、讥嫌、 指责、称赞、快乐、痛苦)。因为不依止一切向往。

    11、对于自己遭受的各种苦,善能忍受。因为终不愿令他人承受苦恼。

    12、对于殊胜的菩提,心无退缩。因为善于令觉悟的资粮圆满。

    13、即使被人节节肢解,甚至被斩首,也善能堪受忍耐。因为大菩萨希求如来的金刚身。

    14、即使被屠杀,被人切割身上的肉,也善能堪受忍耐。为了求佛美妙的好相。

    15、对于各种演变的恶事,善能忍受。为了培植一切的善业。

    舍利弗!以上这些忍的样式,就是大菩萨成就的忍辱波罗蜜。应当这般修学。


    七、 这些忍,还不算是完全的忍

    另外舍利弗!大菩萨行忍辱波罗蜜时,(以上)各种忍,就是大菩萨修行的忍,就是完全的忍。为什么呢?

    1、若认为自己堪能忍受毁骂,由此忍着,这是‘生性就具备忍的性格’。这个忍不是完全的忍。

    2、若认为谁可以发起骂,而自己能忍受对方的骂,这是有思想准备的忍。

    3、若认为自己有能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但是却选择了忍,这是‘看到了(报复)节点’的忍。

    4、若认为没有人能发起骂,由此忍着,这是‘领悟了不存在任何众生’的忍。

    舍利弗!这些忍都不是菩萨完全的忍。

    另外舍利弗!

    1、若将骂声理解成只是由各种字组成的,这是把骂当成响声的忍,这样的忍不是完全的忍。

    2、若认为对方和自己,都是无常变化(终将死去),这是领悟无常的忍。

    3、若认为对方是颠倒,自己没有颠倒,这是有高下之分的忍。

    4、若认为对方不合理,自己有理,这是相应和不相应的忍。

    5、若认为对方是邪道,自己是正道,这是对区别对待二种道的忍。

    (以上)这些忍,不是完全的忍。

    若有人自称:

    1、自己能够忍空,但是不能忍受向往见到什么;

    2、自己能够忍无相,但是不能忍受产生的各感受;

    3、自己能够忍无愿,但是不能忍受志求什么;

    4、自己能够忍无作,但是不能忍受有所作为;

    5、自己能够忍断除疑惑,但是不能忍受烦恼;

    6、自己能够忍各种善,但是不能忍受不善;

    7、自己能够忍无罪,但是不能忍受有罪;

    8、自己能够忍断除产生烦恼的途径,但是不能忍受还有产生烦恼的途径;

    9、自己能够忍出世间法,但是不能忍受世间法;

    10、自己能够忍清净,但是不能忍受杂乱污染;

    11、自己能够忍涅槃,但是不能忍受生死轮回;

    舍利弗!以上这些忍,只能叫対治之忍,都不是菩萨完全的忍。


    八、 大乘法真正的忍

    另外舍利弗!大菩萨如何在修行忍辱波罗蜜时,能够修行菩萨完全的忍?

    1、舍利弗!若菩萨能随顺空,却不减诸见,于彼空性亦无增益,如是忍者是名菩萨毕竟之忍。

    2、若能随顺空,不减求愿;对于无愿的本性,也无增加;

    3、若能随顺空,不减诸行;对于无作的本性,也无增加;

    4、若能随顺空,不减烦恼;对于断尽疑惑的本性,也无增加;

    5、若能随顺空,不减不善;对于善的本性,也无增加;

    6、若能随顺空,不减有罪;对于无罪的本性,也无增加;

    7、甚至随顺空,不减生死;对于涅槃的本性,也无增加。

    舍利弗!如果能对以上解说的生起忍,就是大菩萨完全的忍。

    舍利弗!一切心境非能生、非所生;非已生、非现生。没有一个心境,是可以(自己)产生的。因为没有产生,就没有消失。若有人能领会这无所尽的意思,就是大菩萨完全的忍。舍利弗!一切心境非有为,也非无为,无有增益。无损、无增,也无长养。无盛、无衰;无有作者,无有起者。因为无起,所以也无有尽。这样忍,就是大菩萨的无生之忍。

    舍利弗!大菩萨为了正觉,所以行菩萨道。若有人能具足成就这样的忍,就是大菩萨圆满成就了忍辱波罗蜜。舍利弗!若大菩萨安住在这样的忍辱波罗蜜中,精勤修学,行菩萨道,就不会被诸魔、魔众、天子扰乱,也不会被异道、邪论摧伏。”

    ——摘自《大宝积经.45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1-9-3 14:25
  • 签到天数: 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胜妙罗施食村定居同修

    2

    主题

    17

    帖子

    4 小时

    在线时间

    初学同修

    积分
    72
     楼主| 发表于 2021-7-20 19: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施灯功德经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光明。无量妙色。无量福藏。无量乐藏。无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辩才之藏。一切无著无漏之法。舍利弗。何等为四。一者谓如来应正遍知。得尸波罗蜜具无量戒。二者得禅波罗蜜具无量定。三者得波若波罗蜜具无量慧及广智慧。观达慧。如性慧。无数慧。决定慧。毕定知见。四者得无浊心善胜作心。具妙解脱第一解脱。是为四种胜妙善法。舍利弗。是佛如来应正遍知。于一切恶皆悉远离。一切善法皆悉成就。众行备满具如实见。远离闇冥能为光曜。具足无量福智资粮。隐蔽世间。不为世间之所映夺。获得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得一切诸佛法力。能具诸佛法力。得具诸佛大慈悲力及辩才力。本愿方便皆悉满足。善修本业具智慧宝。精进无量终不休息。离诸忧戚无有逼恼。无有取著。能善调伏。为大龙王无有余习。为一切众生无上福田。舍利弗。若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发清净心为求福故。为爱乐福故。思念如来。无上方便本行满足。尽未来际一切生死。于现在世成就无量无著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乃至念佛一种功德。念功德已。于无量亿那由他百千劫中。

    所习善根三明福田所。清净戒所。无等等戒所。无量真实功德所。或于塔庙诸形像前。而设供养故。奉施灯明乃至以少灯炷。或苏油涂然持以奉施。其明唯照道之一阶。舍利弗。如此福德非是一切声闻缘觉所能了知。唯佛如来乃能知也。舍利弗。求世报者福德尚尔。何况以清净深乐心。不求果报安住恭敬。相续无间念佛功德。善男子善女人等所生福德。舍利弗。照道一阶福德尚尔。何况全照一阶道也。或二阶道。或二阶道。或四阶道。或及塔身一级二级乃至多级。一面二面乃至四面及佛形像。舍利弗。彼所燃灯。或时速灭。或风吹灭。或油尽灭。或炷尽灭。或俱尽灭。譬如诸龙以嗔恚故。出云垂布于中起电起已寻灭。舍利弗。如是少时于佛塔庙奉施灯明。若彼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若复余人不受戒者。为乐善故。护己身故。信佛法僧。如是少灯奉施福田。所得果报福德之聚。唯佛能知。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沙门婆罗门。乃至声闻辟支佛等所不能知。如是然少灯明。所受福报不可得说。舍利弗。诸佛境界不可思议。唯有如来乃知此义。舍利弗。彼施灯者。所得福聚。无量无边不可算数。唯有如来乃能了知。舍利弗。然少灯明福德尚尔不可算数。况我灭后于佛塔寺。

    若自作若教他作。或然一灯二灯乃至多灯。香花璎鬘宝幢幡盖。及余种种胜妙供养。舍利弗。有四种法应当信受。何等为四。一者佛法无量应当信受。二者少修善根获无量报应当信受。三者若于三宝深生敬信。善修业行所得福报。汝等声闻现得见我。尚不能得具足知之。亦复不能思惟测度。况我灭后声闻弟子远离我者。能得现知及能测度。若有能知及测度者。无有是处。应当信受。四者是诸声闻不能得知及能测量。一切众生所有作业及业果报。舍利弗。汝等声闻于此事中不须思量。何以故。舍利弗。如来常说一切众生业行果报不可思量。过去诸佛应正遍知。已如是说。众生业报不可思量。未来诸佛应正遍知。当如是说。众生业报不可思量。众生心信及心自性。亦不可知不可思量。如是之义应当信受。舍利弗。汝等声闻住圣种者。于一切众生业报之中。无有实眼及巧方便。况余轻微薄劣心者。离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者。失正念者。无明闇冥厚翳目者。于自己身内外诸法而不能知。我竟是谁。我是谁许。我住何处。我之功德为大为小。我当云何为与戒相应。为与戒不相应。我为正念戒。我为失念戒。我所作业为作智人业。为作愚人业。为从何来。为何处去。舍利弗。诸凡夫人颠倒见者。于自己身如是等事尚自不知。况能得知一切众生种种业报。若能知者无有是处。舍利弗。如来应正遍知。戒无减。定无减。智无减。解脱无减。解脱知见无减相无减。舍利弗。如来应正遍知。

    无量戒。无碍戒。不思议戒。无等戒。究竟戒。清净戒。彼如来于一切众生若业若业报。皆如实知。舍利弗。云何如来于一切众生业报得如实知。舍利弗。佛如是知。或有众生善业尽不善业增。或有众生不善业尽善业增。或有众生善业当生不善业当灭。或有众生不善当生善业当灭。舍利弗。如来如是入一切众生业及业报。种种差别皆如实知。彼彼众生或有无知。或有愚闇。或有善者或不善者。舍利弗。我有如是智。有如是善巧。于诸众生不可思议种种业报。皆能记说。舍利弗。若有众生成就信心。彼能信我。若复众生无有信心远离我法。不信我语诽谤于我。彼于长夜无义无利坠堕苦恼。舍利弗。若彼众生于佛塔庙奉施灯明。以此奉施所作善业。能获安乐可乐之果彼施灯明作善业时。欣喜相应从信心起。于现在世得三种净心。何等为三。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我于如来已设供养。知身不坚摄坚身想。知财过患摄坚财想。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一净心。复次舍利弗。彼诸善男子善女人。起如是心。我于如来无上福田最胜福田。能受最胜供养者所。已作供养。我今不畏堕于地狱畜生饿鬼。我此善根已作人天善道之因。得于妙色资生众俱。又得智慧安隐快乐。乃至能得菩提之果。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二净心。复次舍利弗。彼诸善男子善女人。作如是想。我于诸佛已作舍施。已作福德。已舍悭贪。已除悭过。作是念已。施心无悭施心增长。舍利弗。是名供养佛塔第三净心。复次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塔庙施灯明已。临命终时得三种明。何等为三。一者彼善男子善女人临命终时。先所作福悉皆现前。忆念善法而不忘失。舍利弗。是为一明。因此便能念知自己。先于佛所殖诸善业。复次舍利弗。彼善男子善女人。于命终时得如是念。我于佛像塔庙等前。已曾供养。作是念已心生踊悦。舍利弗。是为二明。因此便能起念佛觉。复次舍利弗。彼善男子善女人。于命终时见余众生奉行布施。见他作已起如是念。我亦曾于佛支提所奉施灯明。我今亦当复行布施。念于布施得欣喜心。得喜心已无有死苦。舍利弗。是为三明。因此便得念法之心。复次舍利弗。佛塔庙中布施灯明。彼善男子善女人。于临终时更复得见四种光明。何等为四。一者于临终时。见于日轮圆满涌出。二者见净月轮圆满涌出。三者见诸天众一处而坐。四者见于如来应正遍知坐菩提树垂得菩提。自见己身尊重如来合十指掌恭敬而住。舍利弗。是名于佛塔庙布施灯已临命终时得见如是四种光明。尔时世尊。说此义已。复说偈言。

      无上法王大仙人  若人奉施彼塔庙
      彼智慧者作业已  获得无边最胜乐
      临命终时不失念  能见自昔布施灯
      得四种喜离诸罪  于彼死时不惑乱
      临死时见十方明  现睹日月从地出
      见天千万那由他  为彼天众说佛法
      父母妻子及亲属  皆悉围绕大悲号
      死者不念亦不视  彼人正念常不乱
      现前得睹天宫殿  对诸天女心安隐
      复见庄严诸园林  是中具足胜五欲
      又见佛座菩提树  天人修罗悉围绕
      自见合掌住佛前  于胜牟尼修供养
      既见导师深敬重  其心欣喜请如来
      世尊见彼心欣喜  于是不违受彼请
      是人称愿喜充遍  于舍命时无苦恼
      彼于佛所心喜已  无有临终大怖畏
      临命终时不失念  彼睹十方皆大明
      见未曾有胜妙色  此是施灯之果报
      死已必得生天上  自见己身坐天床
      有诸天女围绕之  供养佛故得此果

      复次舍利弗。于佛塔庙施灯明已。死便生于三十三天。生彼天已。于五种事而得清净。舍利弗。云何彼天于五种事而得清净。一者得清净身。二者于诸天中得殊胜威德。三者常得清净念慧。四者常得闻于称意之声。五者所得眷属常称彼意心得欣喜。舍利弗。是名彼天于五种事而得清净。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天获得光明身  具足功德他尊重
      与千天子为上首  以灯施佛支提故
      所闻天声常称意  哀美殊妙胜余天
      具足第一胜念慧  复得最上胜眷属
      随彼天子所行处  一切诸天皆钦仰
      本昔修习何等业  今得如是炽然身
      有树皆名上欢喜  周匝光照犹如月
      彼天感得是妙树  持此庄饰天宫园
      无量诸天皆惊怪  今此树花名何等
      犹如灯明光照曜  普出如意妙熏香
      彼天所有诸眷属  以彼树花庄严身
      彼于无量亿天中  光明照曜犹如日

      复次舍利弗。于佛塔庙布施灯明。生三十三天已。彼天自知。如是时中我住于此。如是时中我当命终。彼胜天子临命终时。于其眷属及余天众。说法劝化令其欣喜。于彼天宫舍寿命已不堕恶趣。生于人中最上种姓信佛法家。是时世间。若无佛者亦复不在轻取吉凶邪见家生。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彼天生得如是智  知尔许时天中住
      彼天亦复能自知  我今未几当命尽
      五种死相出现时  彼天寿命临欲绝
      即为亿天众说法  远离愚痴心不忧
      于天众中作是言  诸有无常亦无乐
      或有生者或有死  不念将死说是法
      彼诸眷属皆悲恼  无量天众亦复然
      虽复见已五种相  自念功德不忧愁
      在彼天宫命绝已  寻即下来人间生
      住胎出胎念不乱  常受快乐无苦恼
      生已便得宿命通  悉能忆念本来处
      念人中苦不贪乐  须臾死来见逼切
      彼念天中果报已  于此人间不为乐
      天中尚苦况复人  诸有不坚常流动
      彼人及其成立已  必当舍家而出家
      心常不行恶觉观  彼当获得如是果
      世世恒得宿命通  亦常不作诸恶业
      必定出家持净戒  此是彼施灯明果
      恒常不盲及挛躄  眼一切时不闇昧
      身亦无病无恶声  心常黠慧不愚惑
      又复恒常无眼患  所在受生眼不眇
      不无一眼及瞎眼  彼眼亦常不浊乱
      眼目修长黑白分  犹如净妙青莲叶
      眼净能见微细物  如彼明彻摩尼珠
      无量阿僧祇劫中  得净肉眼不失坏
      彼亦常无眼诸病  此是奉施灯明果
      善印善根善诸论  于诸工巧悉究了
      彼有智人善观察  妙慧能见第一义
      善观诸有不自在  于佛法中得照明
      普见一切佛世尊  见已恭敬修供养
      生生得胜端正色  亲戚眷属皆敬爱
      得大财宝力自在  及得不坏诸眷属
      如彼灯明能破闇  炽燃照曜遍诸方
      彼人光明亦如是  不为闇冥所隐蔽
      若于佛塔起信心  施胜灯鬘及璎珞
      施灯明时心清净  获得人中最胜尊
      端正殊妙甚可爱  一切世间所喜乐
      心不轻取于吉凶  亦不乐于世左道
      世间所有诸恶见  及邪道等不信受
      若为国王恒知足  不贪他土兴战诤
      常无苦恼亦无忧  亦复无有诸恼热
      彼无一切诸退失  复无恶名无衰恼
      若为王臣所发言  王及国人无不信
      身常无有羸瘠病  不作黄门不非道
      身相具足安乐住  患苦不能著其身
      亦复不见诸恶梦  卧觉一切常安隐
      生生能得诸伏藏  供养一切佛支提
      诸佛功德无有边  彼人所得亦如是

      舍利弗。若有众生于佛塔庙施灯明者。得于四种可乐之法。何等为四。一者色身。二者资财。三者大善。四者智慧。舍利弗。若有众生于佛支提施灯明者。得如是等可乐之法。尔时如来欲重宣此义。复说偈言。
      身佣圆满具大力  不与他人共战诤
      遍游诸方无恼者  由灯奉施佛支提
      生于大富上族家  具足功德人所敬
      生生恒得宿命智  由灯奉施佛支提
      于诸众生常悲念  发言眷属皆敬受
      心无损害恒调柔  常不造作恶道业

      复次舍利弗。若有众生供养佛塔得四种清净。何等为四。一者身业清净。二者口业清净。三者意业清净。四者善友清净。舍利弗。云何得于身业清净。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彼彼生处。远离杀生无杀害意。亦常远离偷盗邪淫。于己妻所尚不邪行。况余人妻。亦不饮酒放逸自纵。不以刀杖及余苦具加逼众生。离不善法及诸恶业。舍利弗。远离是等。是名身业清净。舍利弗。云何口业清净。是人世世常不妄语。若不见闻终不妄说。若见若闻合时咨问。然后乃语。为利自他不作异说。设若有人教令妄语。为护实语终不妄言。不以此语向彼人说。不持彼事向此人道。二朋先坏不令增长。有所发言能善和诤。若痛心语若粗语。若苦恶语。不喜语。不乐语。不爱语。不入心语。恼他语。结怨语。悉皆远离。有所发言润语软语。意乐语。不粗语。悦耳语。美妙语。入心语。多人爱语。多人乐语。可爱语。可乐语。能除怨语。恒作如是种种美妙语。复离绮语。不作异想异语。不作异印异期。覆障实事不烦广说。不非时语。恒究竟语。舍利弗。如是远离不清净口业。成就清净口业。舍利弗。是名口业清净。舍利弗。云何意业清净。于他所有珍宝资财。不起贪著。不起嗔心。远离害心。又离邪见无诸恶见。舍利弗。远离是等。是名意业清净。舍利弗。云何得善友清净。若诸善友远离妄语。亦不饮酒。离诸粗犷。调伏正见。往诣其所亲近咨受。又诣诸佛菩萨缘觉声闻等所。亲近供养咨受未闻。舍利弗。是名第四善友清净。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支提施灯明已。得如是等四种清净。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为欲照塔故然灯  身口意业善调伏
      远离邪见具净戒  由是获得如意眼
      犹如净日照十方  速能获得于漏尽
      彼大智慧具威德  得净天眼离尘漏
      智者能了众生意  亦得通明及辩才
      求二乘道得不难  由施佛灯获是报
      若求无上佛菩提  天眼智慧及财物
      于此三事恒无减  由灯奉施佛支提

      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住于大乘。于佛塔庙施灯明已。彼世世中得于八种可乐胜法。何等为八。一者获胜肉眼。二者得于胜念无能测量。三者得于胜上达分天眼。四者为于满足修集道故得不缺戒。五者得智满足证于涅槃。六者先所作善得无难处。七者所作善业得值诸佛。能为一切众生之眼。八者若善男子善女人。以彼善根得转轮王所得轮宝。不为他障。其身端正。或为帝释得大威力具足千眼。或为梵王善知梵事得大禅定。舍利弗。以其回向菩提善根。得是八种可乐胜法。复次舍利弗。住于大乘善男子善女人。复得八种无量胜法。一者得于无量佛眼。二者得于无量如来神通。三者得于无量佛戒。四者得于无量如来三昧。五者得于无量如来智慧。六者得于无量如来解脱。七者得佛无量解脱知见。八者得入一切众生心所乐欲。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塔庙奉施灯明。能摄如是无量胜报。复次舍利弗。若有众生见说法者作如是念。云何令彼常得宣说显示佛法。以灯施彼。施油灯故。令说法者得施法灯。作是念已。持灯奉施。以此布施灯明善根。得于八种无量资粮。何等为八。一者得于无量正念资粮。二者得于无量大智资粮。三者得于无量信心资粮。四者得于无量精进资粮。五者得于无量大慧资粮。六者得于无量三昧资粮。七者得于无量辩才资粮。八者得于无量福德资粮。舍利弗。是名施灯八种资粮。亦复得于四无碍辩。乃至次第得一切种智。复次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前见他施灯。信心清净合十指掌起随喜心。以此善根得于八种增上之法。何等为八。一者得增上色。二者得增上眷属。三者得增上戒。四者于人天中得增上生。五者得增上信。六者得增上辩。七者得增上圣道。八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是名八种增上之法。舍利弗。何故能得此等八种增上胜法。舍利弗。佛有无量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故。供养彼者。所得果报所得利益亦复无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造作出离行  勤修于佛法
      弃舍死军众  如象碎花林

      尔时佛告慧命舍利弗。有五种法最为难得。一者得人身难。二者于佛正法得信乐难。三者乐于佛法得出家难。四者具净戒难。五者得漏尽难。舍利弗。一切众生。于是五法最为难得。汝等已得。尔时世尊欲重宣前义。劝舍利弗等。而说偈言。
      如来支提修布施  为利众生求菩提
      智者造作此胜因  生生常得最胜报
      于天人中受胜生  为人天等修供养
      譬如须弥安不动  光明普遍照十方
      彼天众见皆恭敬  亦复爱乐生信心
      彼兴供养亦赞美  一切皆喜数数见
      奇哉是天福德相  犹梵天光照梵宫
      此天曾作何等业  身光明炎得如是
      见是谁不修习善  谁不修学圣种戒
      谁见牟尼生厌心  谁闻妙法而放逸
      彼昔在于人间时  常以灯施如来塔
      曾佛法中设供养  善得福利生天中
      愿我恒得于人身  于佛法中生净信
      常不放逸住佛道  宁弃身命不舍法
      获得人身最为难  愚人云何不为福
      徒费资财不为法  死已便堕大险坑
      天见无垢威德已  心自悔责发愿言
      愿我常得人间生  精勤修习于梵行
      愿我最后临终时  于佛法中得净信
      愿得正念不忘失  得见无量诸如来
      为千亿天所供养  与诸天女相娱乐
      诸天女众皆敬爱  天女庄严戏园林
      诸方天香皆来熏  耳闻一切妙音声
      是天随所游行处  恒得睹见上妙色
      所可见色皆可爱  彼常不睹诸恶色
      亦复常得胜妙触  皆由持灯施支提
      从彼没已生人道  正念处于父母胎
      生已忆彼天中事  智慧之力不退失
      彼人造作如是业  得于大力转轮王
      其王形貌极端严  施灯获得如是报
      由彼业故得命长  一向清净安乐器
      其身无有诸患痛  然灯获得如是果
      无有王难怨贼难  他人不敢侵其妻
      不为恶人之所恼  由持灯明施佛故
      安隐丰足无所畏  豪富自在饶财宝
      得胜璎珞及园林  斯由然灯奉施佛
      当得睹见佛世尊  见已心便生敬信
      以欣喜心供养佛  弃舍王位而出家
      佛无量智究竟智  具可叹德能化人
      于此佛塔施灯已  其人身光如灯照
      牟尼牛王清净眼  以好灯明照彼塔
      得于无漏无上道  其身光明照十方
      见四真谛具十力  不共之法亦究竟
      得遍见眼成善逝  此果皆由布施灯
      设令一切诸众生  昔曾供养无量佛
      具大威德见实义  亿劫来成缘觉道
      十方所有诸世界  悉布灯鬘无有余
      以是世界诸灯鬘  若人信心供养彼
      是人如是修供养  于无量劫常不断
      若人一灯奉施佛  得福过前无有量
      灯油譬如大海水  其炷犹如须弥山
      有人能然如是灯  遍照一切诸世界
      是人深心怀敬信  其志惟求缘觉道
      十方遍置如是灯  一心恭敬而供养
      若人发于菩提心  手执草炬暂奉佛
      是人得福过于彼  我见实义作是说
      十方一切诸众生  一一供具皆如上
      然经无量恒沙劫  其心唯求缘觉道
      若有人于佛塔庙  然于一灯或一礼
      求无上道为众生  此福过前无有量
      难见难思佛境界  智者闻即生欣喜
      无信心者闻不乐  彼愚痴魔坏正法
      证净法界甚为难  一切世间独善逝
      是故汝等应欣喜  于佛功德当愿求

      尔时世尊说此法已。慧命舍利弗等。无量天人阿修罗乾闼婆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欣喜无量作礼而去。

        佛说施灯功德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0 08:16 , Processed in 0.1488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