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213|回复: 3

佛说阿弥陀经里说的“信”与大般涅槃经里说的“信”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发表于 2020-6-13 07: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佛说阿弥陀经:“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谶译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
云何菩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最后第十功德。善男子。菩萨修习三十七品。入大涅槃常乐我净。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大涅槃经显示佛性。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信是语者悉得入于大般涅槃。若不信者轮回生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20-6-13 07: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如禅名四禅。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觉。首楞严定亦复如是。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七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一:
    善男子。毕竟有二种。一者庄严毕竟。二者究竟毕竟。一者世间毕竟。二者出世毕竟。庄严毕竟者。六波罗蜜。究竟毕竟者。一切众生所得一乘。一乘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我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一乘。以无明覆故不能得见。善男子。如郁单越三十三天。果报覆故此间众生不能得见。佛性亦尔。诸结覆故众生不见。复次善男子。佛性者即首楞严三昧性如醍醐。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以首楞严三昧力故。而令诸佛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首楞严三昧。以不修行故不得见。是故不能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随其所作处处得名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如禅名四禅。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觉。首楞严定亦复如是。善男子。一切众生具足三定。谓上中下。上者谓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众生具足初禅。有因缘时则能修习。若无因缘则不能修。因缘二种。一谓火灾。二谓破欲界结。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具中定。下定者十大地中心数定也。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具下定。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烦恼覆故不能得见。十住菩萨虽见一乘。不知如来是常住法。以是故言十地菩萨虽见佛性而不明了。善男子。首楞者。名一切毕竟。严者名坚。一切毕竟而得坚固名首楞严。以是故言首楞严定名为佛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20-7-31 07: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20-6-13 07:43
善男子。如一三昧得种种名。如禅名四禅。根名定根。力名定力。觉名定觉。正名正定。八大人觉名为定 ...

   若能修习空无相愿。是名根深难拔。若不修习是三三昧。虽复修习为二十五有。是名根浅易动。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八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二:

  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庵罗果喻二种人等实难可知。以难知故我经中说。当与共住。住若不知。当与久处。久处不知。当以智慧。智若不知。当深观察。以观察故。则知持戒及以破戒。善男子。具是四事共住久处智慧观察。然后得知持戒破戒。善男子。戒有二种。持戒亦二。一究竟戒。二不究竟。有人以因缘故受持禁戒。智者当观是人持戒。为为利养为究竟持。善男子。如来戒者无有因缘。是故得名为究竟戒。以是义故。菩萨虽为诸恶众生之所伤害不生恚碍。是故如来得名成就毕竟持戒究竟持戒。善男子。我昔一时与舍利弗及五百弟子。俱共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追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故战栗如芭蕉树。至我影中身心安隐恐怖得除。是故当知如来世尊毕竟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善男子。不究竟戒尚不能得声闻缘觉。何况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二种。一为利养。二为正法。为利养故受持禁戒当知是戒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虽闻佛性及如来名。犹不得名为闻见也。若为正法受持禁戒。当知是戒能见佛性及以如来。是名眼见。亦名闻见。复有二种。一者根深难拔。二者根浅易动。若能修习空无相愿。是名根深难拔。若不修习是三三昧。虽复修习为二十五有。是名根浅易动。复有二种。一为自身。二为众生。为众生者能见佛性及以如来。持戒之人复有二种。一者性自能持。二者须他教敕。若受戒已经无量世初不漏失。或值恶国遇恶知识恶时恶世。闻邪恶法邪见同止。尔时虽无受戒之法。修持如本无所毁犯。是名性自能持。若遇师僧白四羯磨然后得戒。虽得戒已要凭和上诸师同学善友诲喻乃知进止。听法说法备诸威仪。是名须他教敕。善男子。性能持者。眼见佛性及以如来。亦名闻见。戒复有二。一声闻戒。二菩萨戒。从初发心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萨戒。若观白骨乃至证得阿罗汉果。是名声闻戒。若有受持声闻戒者。当知是人不见佛性及以如来。若有受持菩萨戒者。当知是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见佛性如来涅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主题

457

帖子

6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1492
 楼主| 发表于 2020-8-26 14: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说阿弥陀经里说的“信”与大般涅槃经里说的“信”是不是一样的?

诸佛所说十二部经包括净土五经。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梵行品第八之一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 。得具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义。三者知时。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众。七者知尊卑。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知法。善男子。是菩萨摩诃萨知十二部经。谓修多罗。祇夜。授记。伽陀。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曰(他本云目)多伽。阇陀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0 15:25 , Processed in 0.12951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