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96|回复: 0

正见为根本,感应为方便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3 18:29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胜妙罗施食村常住同修

    238

    主题

    557

    帖子

    422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戒同修

    积分
    3415
    发表于 2019-9-9 17: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修正法师:《略淡正见为根本感应为方便》


    关于佛法我想说两点:一是正见,二是感应。这是一体两面的事,犹如手心与手背,但在不同的时间段与不同的人群中,却各自有所侧重。正法时期的学人都注重正见,末法时期很多人都只注重感应。佛教的正信者都注重正见,民间的信仰者都注重于感应,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像。



    佛法的根本,也就是立足点,就在于众生現前一念心之实相。此心竖穷三际,超越了时间上之过去、现在、未来;此心横遍十方,超越了空间上的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超越了十方法界。此心超越了无尽之时空,无尽之时空皆由心随缘而发现。诸佛证悟此心而成觉道,众生迷此心性而沉沦苦海。众生心与佛心无二无别,只是因为迷悟的不同,而得不同之受用境界。佛有无量智慧、慈悲、愿力、神通,众生有无尽之妄执、贪欲、苦恼、迷茫。若从心体而论则众生与佛平等,众生称之为如如佛(佛性而无佛之功德显现),佛称之为无上众生,又称无上士(圆证众生心体之圣人),所以众生与佛常同常别,同者同一心性,别者受用悬殊。



    佛与众生同一体性,此性即妙真如性,即如来藏性,往往称为佛性,若以三因佛性而论,称为正因佛性,这是凡圣同源之理体。能体认这理体的智慧,称之为般若妙慧,称之为正见,称之为了因佛性。通过佛陀教导之善巧方便圆显佛性的功用,称之为缘因佛性,称之为修行功德,称之解脱妙用。诸佛圣者三因佛性悉皆显发,众生却理具而己不得妙用現前。正因为众生与佛理体相同,所以能感应道交,众生有求愿,诸圣有感通,佛于众生有二殊胜加持,一者获得般若正见,了悟佛心,得佛知见。二者获得感应能成办一切增上善业。



    正信之佛子,把正见看成命根,也就是安身立命处,也就是法身慧命。知道学佛不外两件事,一者获得正见,二者圆满证得正见,也就是教界常说的悟道与证道。若实践途中遇到各种障道因缘,就祈求诸圣加持,通过与佛菩萨的感应而消除障碍,从而成办普度众生之伟大事业。当然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向佛菩萨如理如法的祈求,也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感应。如《观世音菩萨感应录》……等,就很能说明这个事实。



    世间之信士,往往是向感应边全身靠倒,只要求佛菩萨有感应,就生有信心,就会上香礼拜,就会献上供养物品。因为在人事上无能为力时,还有求佛菩萨解决难题的途径,可以小小付出而获得大大的回报。礼佛如此,敬僧也是如此,不能解决生活难题,就与三宝挥手作别了,这种功利性的信仰,就是典型的民间信仰,只在求感应的时侯,还怀有一份敬畏心而已。这是只重形式而不求了解其内涵的结果,长期以来被知识份子诉为迷信,也就是历史书上常说的封建迷信,却又是人数最多,最为普遍的社会现像。



    知识份子的信仰,是以人本理性主义为本,用人类智辩所能体验所能理解的层面来解读宗教的经典,把离心意识后如来藏大光明中流露出的法性等流,扭曲成意识形态,把离言说相之金刚语变为世间言说,只把佛放在人类智者的角度来考察研究,完全无视佛说十法界因果事理的实相,将佛法异化为文化哲理,全面丧失了开启般若妙慧,解脱生死圆成觉道之大用。这就是以凡情而测佛智,用世间哲理解读出世佛法,将佛法异化为世间法,这就是学术佛教,是从世俗层面解读佛法的学术研究方法或研究团体,与正信的佛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佛法之根本就是正见,也就是般若妙慧。得到了缘起正见,就可以避免民间信仰之只重形式与感应,也可避免学术研究之从世俗层面解读佛法。将正见与感应融为一体,正见是开显缘起诸法之实相,感应是正见观照之中所起之妙用,所以正见为体,感应为用,正见为根本,感应为方便。离正见而说感应,则流落为民间信仰,离正见而说佛学研究,则流落为世俗哲理。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佛教信众中都是求正见者少,求感应者多,佛门外之善信更是如此,佛法之衰微是有原因的,求其根本就是舍本逐末,不求正见,只重感应。古徳常说:但得本,何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自利利他终不竭。我辈佛子宜于般若正见上尽心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02:19 , Processed in 0.09380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