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61|回复: 0

如何敬惜字纸 (印光大师开示) 特别是年轻的师兄看一下  很多师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发表于 2011-4-27 17: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
                                                                印光大师
    人生世间;所资以成德达才,建功立业,以及一才一艺,养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为世间至宝,能使凡者圣,愚者智,贫贱者富贵,疾病者康宁。圣贤道脉,得之于千古,莫不仗字之力。使世无字,则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与禽兽无异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爱惜。窃见今人任意亵污,是直以至宝等粪土耳,能不现生折福折寿,来生无知无识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亵污遗弃,而无形文字,更不可亵污遗弃。孝、弟、忠、信、礼、义、廉、耻,若不持之躬行,则成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则生为衣冠禽兽,死堕三途恶道,可不哀哉。字为世间至宝,非金、银、珠、玉、爵位可比。以金、银、珠、玉、爵位,皆由字而得;使世无字,则金、银、珠、玉、爵位,亦无由而得矣。字之恩德,说不能尽。敬惜书字,福报甚大。宋朝王文正公之父,极其敬惜字纸。后梦孔夫子以手按其背曰,汝何惜吾字之勤也,当令曾参来汝家受生,显大门户。后生子之名王曾,连中三元,为名宰相。没后谥文正公,封沂国公。后世凡科甲连绵,子孙贤善者,悉由先生敬惜书籍,及与字纸中来。近世欧风东渐,不但普通人不知敬惜书籍字纸,即读书儒士,亦不恭敬书籍,及与字纸。或置书于坐榻,或以书作枕头。或大怒而掷书于地,或抽解而犹看诗书。不但大小便后,概不洗手,即夜与妇宿,晨起读书,亦不洗手。每每以字纸揩试器物,犹以敬惜为名而焚化之。故致普通人无所取法,而垃圾里,茅厕中,街头巷尾,无处不是字纸遍地。舟车行人,每以报纸铺坐处。出外妇女,率用报纸包鞋袜。种种亵渎,不堪枚举。以故天灾人祸,相继降作,皆由亵渎天地间之至宝所致。不知此字纸中,皆有天地日月之字,圣贤经书之文。以此种至极尊贵之物,视同粪土,能不折福寿而现受其殃,贻子孙以愚劣之报乎。吾师前文,已包括其大致。犹恐举一而不悉反三,故又择其人所易忽者重言之。以期有心世道之人,辗转劝人,同皆敬惜书字。则福寿康宁,现身获萁畴之五福。聪明睿智,后裔纳伊训之百祥矣。
                                                                                                                                       
    用字纸包东西 报纸试大便 乱扔字纸此类现象 年轻人真的不知道 末学亦为90后 更感到此重要 与师兄们共勉  一到大学毕业时节,以往总会惊诧于宿舍楼前堆积如山的笔记、课堂材料、实验报告、作业、论文、明信片、情书、邀请函等,然后被勤劳的民工兄弟们从楼里拖拽出来。现如今,电脑的普遍使用虽然给校园里带字的纸张做了最大限度的瘦身,但漫漫求学生涯,分泌出大坨大坨的手写或打印文稿总是在所难免。看着这些沾着每个人独特的气场和“灵氛”的字纸如此凄凉地流落坊间,在彻底灰飞烟灭之前不知要被多少陌生人拿去从事多少种奇怪的用途,老一代读书人肯定又要慨叹“敬惜字纸”的传统一去不复返了。   末学正在读书 该点太重要了!!!!!
    道在平常  有喜欢谈玄的师兄但你象喝完铁观音  连观音二字都不剪下来恭敬焚化 还有啥好说的
         仓颉(jié)造字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苍茫大地之中,出现了人类;大约在一百万年前,人们开始学习种植作物、饲养牲畜,文明也随之出现,从此人类的生活愈来愈丰富,文明的发展也就愈来愈快速,而文字的形成正是社会发展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一谈到中。。国文字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仓颉造字的传说。
    据考证,仓颉,号史皇氏,是轩辕黄帝的史官。史书记载,仓颉面长四目,天生睿德,常观奎星圆曲之势,察鸟兽蹄远之迹,依其类像之形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淮南子口本经训》上有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传说当仓颉完成造字工作,正是夜深人静之时,忽然天崩地裂般轰隆一声,天空哗啦哗啦地下起大雨,但是落下的并不是雨滴,而是一粒粒的小米,四面八方也传来哭泣的声音,原来是鬼怪们正在哭嚎,伤心不已。这个故事说明,由于文字的出现,知识的传播更为便利,许多经验知识得到保存累积,变得更精深、博大,其中当然也包含了生产知识也就越来越有效、发达,故用“天雨粟”来形容文字对生产的贡献;至于鬼怪无法再愚弄人们、为所欲为,故有“鬼夜哭”之说。
    从今天的文字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字是不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而是在一个长久发展的历程中,由许多人分别制造,经过选择、淘汰后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推论,在四千余年前,文字的使用已经相当普遍,经过仓颉的整理、归纳后,文字逐渐地迈向系统化、标准化,而人们为了推崇仓颉的贡献,故一致推选仓颉为发明文字之代表,经过历史的潮流,现在则将仓颉尊为文字的创始者。由于仓颉综合各类古字,归纳系统再创造,使得中。。国文化演进史快速发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渊博,因此仓颉可说是中华文化千年丰功伟业的一大功臣。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文字,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惜字训
    金阙上相训曰:夫片文只字,皆仙佛之经书。寸楮微言悉圣贤之名讳。天朝地府,一字贵若宝珠。人世寰区,千言贱如瓦砾,或糊窗裱壁,颠倒文章,或裹物包烟,轻污典籍。封罐口,作书囊,重重蔑废。列纸条,剪鞋样,种种欺凌。或揩垢而拂尘,或擦油而抹桌,或写未工而嚼烂,咽下喉咙,或临荒境而撕开抛于粪土,或揉团而塞壁孔,或捏块而置墙间,或带字而登床,或携钱而入厕,或扭绳以束物,或捻线以穿钱,或捶烂以和泥,或裂开以拭秽,至于颠狂浪子为爆竹而裂破千张。妇女闺娃夹丝线以残碎草缕。蒙童小子,作踏于学馆书房,庸师莫知训诫,胥吏书佣,轻践于官衙私舍,有司罔识箴规。地积青蚨,跨之弗顾,文藏纸袋,坐竟罔知。且银工纸匠,镌字于簪镯戒指,妇女冠带,亵污于秽处淫时。或带香而入房,或题诗而绣枕。或写字桌板,犹口于旋写旋揩。或燃火啖烟,尚托言于随焚随化,甚至将经书而作枕,以扁额而铺床,或以衣求印而送终,或以书入棺而殉葬,或画卦于窀穸。或黔面于奴僮,或织字于绸缎制以为衣,或号字于椅凳,坐之罔畏。或写字于瓷盘,破则弃之街巷,或贴之兰房,淫则亵于室内,或藏经典于卧侧,或置吏书于床帷,或题旬于竹木之枝,或写字于便尿之处。三教之中,九流之内,识字而不敬字,读书而轻书,蔑污圣文,亵渎典籍,种种罪端,曷胜发指,罪积山邱莫觉,果报地狱而罔知。天地鉴之而震惊,神鬼临之而赫怒。
    上帝屡行戒谕,诸生视若罔闻,岂知城隍社令司命、土地等神,除将各人善恶详注外,另记慢字数目一一清除,污一字促寿一日,践一字削禄一朝,千以岁除,万以纪夺,重则子孙全绝,轻则两目皆盲,子女产厄,男子夭折,一月一算,考核惟严。人若敬之重之,福禄依例增益。人世未知,特来晓谕。
        敬惜的方法
    把各处的字纸拾到一起,用铁桶或铁盆,用火焚成灰,装袋子。到秋天地里不浇地时,送到河里海里让鱼虾吃上可转人,功德无量。如字纸有泥土等不干净,用清水洗三次,最后加上盐、花椒、没有污味,晒干焚化。如字纸洗得成了小米、大米大,可用面罗接下另装。切记为要。
        敬惜字纸文
    奉劝世人,读书须用功,一字值千金。遇高门户须读书,书中字字受敬重,敬字纸即敬贤也。字乃圣贤之面目,亦天下之大宝也。登科及第凭文字,官员宰相从字文。千里之遥,付数言可以相通。万古业产,皆赖字迹以为据。但看世人文字衰者,家必败也。文字盛者,家必兴也。若遵先王之道,畏圣人之言,须要敬惜字纸,则近报于己身,增福添寿。远报在儿孙,贵显官荣。凡一切字纸,珍重勿亵。字纸不可糊窗包物,不可点灯吃烟,若见字纸在地,务要收拾以火焚化,或洗于河内,或埋于土中。杨全善埋字纸,而五世登科。李子材葬字纸,而一身显荣。帝君书云,篇篇教人存心积德,句句劝人敬字重文,则子孙显大门户,功德无量矣。
       糖果纸的启示
    雪公老师平素居家非常珍惜字纸,看过老人讲演稿及诗稿的同修都知道,老人诗文的初稿全是写在日历纸或作废考卷纸的背面。而家中的纸篓,亦分装垃圾及装字纸二桶,因为字纸篓中的纸,是要用烧的。
    某日,一弟子将用过包糖果的塑胶字纸,丢到垃圾桶中,后经老师问起,忙再从垃圾桶中取回。
    师问:“你将它放到哪里去了?”
    弟子答:“垃圾桶里。”
    “你看到上头的字没有啊?”
    糟了!弟子心想,本以为塑胶糖果纸,烧起来气味难闻,所以才自作聪明地丢入垃圾桶,但老人家对字纸之恭敬,一如面对圣贤,于是慌慌忙忙,赶紧将这有字的糖果纸丢入字纸篓。
    “唉呀!捡起来!”
    忽然又听到喝斥声,六神无主地赶紧将它又捡起来,心中不知如何是好?有字丢垃圾桶固属不敬,今投入字纸篓又不对,只见老师双目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弟子惶恐不安立着不知所措,这时老师又说话了:“这么大团的纸丢入字纸篓,很快就满了。”
    满就满,那又有何办法?老师见弟子毫无动静,接着说:“剪刀拿来,你好好学。”
    弟子把剪刀及糖果纸呈上,只见老人家将有字的部份剪下,没字的先交给弟子说:“这丢到垃圾桶里。”
    接着将有字的纸交给他,弟子想,哦!原来要这样处理,今天又有收获了。于是顺手将它丢入字纸篓。
    “捡起来!”耳边又听到老人家的喝斥声。
    原来老人家眼睁睁地看他在处理这片字纸,莫非是自己丢纸的态度不够恭敬?
    “叫你捡起来!”
    哎呀!怎么办?于是战战兢兢的又捡起来,浑身发汗地站在那时!心想,该怎么办呢?偷看老师一眼,只见老人家紧迫盯人,好生害怕,却又不知如何才好?两眼无助地望着老人家。
    “这还不会吗?”老人家声音转为慈柔。
    “请问老师,该怎么处理才圆满啊?”
    老师从椅子上站起来,取过字纸,再从字纸篓中,随便捡出较大的一张,包住这曾经包过糖果的塑胶字纸,深放在字纸篓内藏着,然后说:“必得这样放,才不会招来蚂蚁,有了蚂蚁,你烧字纸时,不是要杀害了它们吗!”
    原来老恩师的心地是这般诚敬与仁慈。而对学生弟子是这样深入生活细节,随时随地加以调教训勉。弟子们接受类似此糖果纸的启示,不知凡几,难怪弟子们痛失长鞭,终日心绪茫茫,而不知所依。
                                              ----摘自《雪公师训集锦》(戒光)
            
          以下谨录《安士全书》之《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卷下》「勿弃字纸」一条,以为同学者共警诫之:
         
          【勿弃字纸】
         [发明]人之所以独贵者,以其口之能言也,亦以其手之能书也。手能书,则手亦能言矣。然口之所言,仅闻一室;手之所言,可达万里。口之所言,止于当时;手之所言,可垂后世。口之所言,人以耳听;手之所言,人以目听。口之所言,片时即疲;手之所言,千秋不倦。甚矣!字之有功于人也。世间若无文字,则官吏无以为治,政令无以为凭,岂独家不能家,亦且国不能国矣。人之受恩于字者如此,而谓字纸可轻弃乎?
         字纸固不可弃,字尤不可弃。不顺乎亲,终身弃去“孝”字。不友于昆,终身弃去“悌”字。如是逐一检点,则字之为我弃者多矣。若夫裹物糊窗,狼籍委置,则所弃者,不过字纸耳。
         或疑苍颉造字,开万古文字之源,但当天为雨粟耳,奈何鬼复夜哭乎?不知世间文字,既有正用,即有邪用。天之雨粟,因正用也。鬼之夜哭,因邪用也。
          下附征事(三则)
          焚经绝后(《汇纂功过格》)
          武功县西有寺,内积毁废佛经一藏。康对山少时,与同庠五友,读书其中。时值隆冬,四生用废经以烧炕,一生用以烧洗面水。对山心诽之,不敢言。其夕,康梦三官排衙,盛怒烧经者,断云:“皆合灭门绝后。”判用水洗面者,削去前程。复责对山云:“汝何不言?”应云:“吾年幼,心知不可,不敢言耳。”官云:“一言劝解,可免罪矣,今姑恕汝。”寤而志其事于书末。不数年,四生合门病瘟疫死,洗面生试辄不利,以训蒙终身。
        [按]世间废书,皆可焚化,独佛经不可焚化者,以其福慧及人,远胜世间书籍耳。盖同一字也,其间轻重大小,判若天渊。典、谟、誓、诰〖四者皆为《尚书》的文体〗,固不可与小说同科也。今以不识字者,与识字者较,则识字者胜矣。以略识字者,与博古通今者较,则博古通今者又胜矣。世间书籍,止能说天下事,不能知天上天外事。若博览佛书,则极龙宫海藏之神奇,前劫后劫之旷远,十方国土之浩繁,皆能略知其概,胸襟迥越寻常。夫以不识字之人,告以唐虞三代之治,尧舜周孔之名,彼必以为惊于视听。以仅读世间书籍之人,示以三藏十二部之文,四十九年所说之法,彼亦以为恍惚难稽。势固然也。又况改恶修善之因缘,教外别传之宗旨,其源皆本佛书,而谓焚化可无罪乎?况复亵渎一至烧炕、烧洗面水乎?将永堕地狱,长劫受苦,永无出期矣。绝门、穷困,尚未足以尽其辜也。(炕,北方火床。康对山名海,成化时状元,文行兼优。)
         问:经之完备者,固不可焚。若既破坏不全,将若之何?答:破极若焚,其灰当用净布包裹,送大江大海中可也。至于卍字,为如来心印,尤不可亵渎。
         捐灰减算(同前)
         槎溪朱宁约,字士丰,留心书法。康熙乙丑二月,以微疾亡。知交哭之,忽苏曰:“吾寿该四十二岁,以平日勤于学字,随意焚化,散弃其灰,不知珍惜。阴司录过,减吾五年,今三十七,数已尽矣。诸君当知字灰,慎不可弃。”言讫,仍瞑目逝。
        [按]若云字既为灰,可以捐弃,则道士焚化章奏,皆在捐弃之数矣。至于瓷器、竹木器所绘字样,砖瓦两头所印福寿记号,往往久滞粪壤中,尤宜禁止。
         弃文速果(葛子和面述)
         昆庠葛子和,于康熙二十六年,读书于西药师殿之楼下,上为卧室。一日偶翻溺器,粪浆从板缝滴下,滴污其所读之文,题为“成覸(jiàn)谓齐景公曰”一节〖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随取所污之文,投之于水,未曾洗涤暴干焚化。而是科首场之第三题,恰是“成覵谓齐景公曰”一节,写至“周公岂欺我哉”,遗去一字而不知,因而帖出。
         [按]焚化秽纸,过犯不小,必洗涤之后,乃可化灰付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7: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Re:如何敬惜字纸 (印光大师开示) 特别是年轻的师兄看一下 很重要

    末学 从安士全书中看到 珍惜字纸的 说法 末学是90后 未太在意 闻所未闻
    后又在谈老师博客上看到 乱丢字纸是要扣分的  长年累月 那就多了!!!
    后去寺庙 看到有惜字律 古代有老者专门 沿街走巷 背个包写着敬惜字纸
    在后来又看到印光大师开示 末学觉得太重要了 与各位师兄共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7: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Re:如何敬惜字纸 (印光大师开示) 特别是年轻的师兄看一下 很重要

    敬惜字纸,在中。。国有很久的传统。

    民间传说,用印了字的纸拭秽(厕纸),要遭到报应。

    清朝时,社会上有大量的《惜字律》被看作是文昌帝君制定的天条圣律而流传,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惜字律》、《惜字新编》、《惜字征验录》、《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过律》等。

    官方甚至明文禁止在可能用来拭秽的纸(厕纸)上印字。

    1873年3月14日《申报》刊载消息说,一女子用字纸拭秽,扔入便桶,遭雷击跪倒。

    同年12月3日两江总督李宗羲通令各纸坊铺:不准于草纸等项纸边加盖字号戳记,更不许将废书、旧账 改造“还魂纸”(即“再生纸”),以免秽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7: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Re:如何敬惜字纸 (印光大师开示) 特别是年轻的师兄看一下 很重要

    1、写有佛言、佛菩萨名号的纸张、书册,不能随便遗弃、乱放。

    2、废旧书报纸,收集、叠放整齐,集中送(售)回收站。

    3、外出时,见有乱扔的字纸,捡起来——这很不容易做,需要“下心”、破除我相人相。(现代社会,印刷品泛滥。难行能行,大家随缘做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20 20:30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223

    主题

    404

    帖子

    81 小时

    在线时间

    妙定同修

    积分
    757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7 17: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Re:如何敬惜字纸 (印光大师开示) 特别是年轻的师兄看一下 很重要

    净空老法师开示:

      ——《俞净意遇灶神记》讲记(节录)

    张公就在文昌社规条里,举出几桩事实来说明。

    《阴骘文》里很重视惜字纸(这是重视文化--重道,文以载道的示范意义),当然他们文昌社里也有这一条。

    灶神张公就跟他讲:既然有这一条,就应当依教奉行。然而,你们还是将一些书册或写的文章,这都是字纸,还有旧书,用来糊窗子。现代都是用玻璃窗,还得讲究花纹与美观。

    年轻的同学不知道,年岁大一点的人,也许会知道,过去窗子是用纸糊的。用字纸糊窗,或者用字纸包东西,这是大不敬。现代用字纸糊窗的事是没有了;漂亮的壁纸多得是,尽管你挑选去,谁家还会用字纸糊窗!

    但是,用字纸包东西倒还常见到。

    我们明了重道尊师之意,自己应当尽量避免;别人造这罪业,你要是劝他,他必然起反感。这事情就是看到人家跳火坑,也没有办法把他拉回来,只有从我们自己本身做起,做个好榜样。你要劝人,人说你迷信——大家都用字纸、报纸包东西,我为什么不能用!

    几个人懂这个道理?其义甚深。

    敬惜字纸的意义,当知,过去的字纸,跟现在不同。

    从前的书籍都是木刻版本,要不是真正有价值的文章,谁肯花那么多钱刻一本书!字是一个一个雕的,没有现代的活字排版、照相制版方便。可见从前刻一本书非常不容易。因此,既是书,都是好文章。

    “文以载道”,书破了要修补;实在破得不能用了,才恭恭敬敬的将它焚化,不敢亵渎。这就是重道。

    我们通常讲一切恭敬里,对于法宝之恭敬为最。经书属于法宝之一,虽然现代印刷术发达了,我们对于经书,还是一样要尊敬。

    “敬”才有福;亵渎就是造罪业,也就是折自己的福报。不知道的人,天天在折福,无可奈何!我们明了的人,就不可以这样做。虽然是包东西,也尽可能不用字纸、报纸。换句话说,我们要包东西,应当要用牛皮纸或包装纸之类的,家里预备一些放著,不要用字纸包东西。

    我们读到这里,明了古圣先贤教化众生的苦心,就应当这样做。纵然这个道理想不通,你只要照这样做,保证有福报!你说等道理想通了再做,恐怕等你想通的时候,寿命也差不多了,想做也来不及了。

    圣人教我们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管他什么道理,这就是有福之人。

    张公说:当你看到朋友或学生用字纸糊窗包物的时候,你从来没有劝告他们一声,也没有一次阻止;只不过是在路上遇到字纸,捡去焚化。这不就是做给外人看的吗?这不就是图务虚名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0 22:53 , Processed in 0.11637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