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5-21 23:39 |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1]胜妙罗施食村新进同修
妙慧同修
- 积分
- 18365
|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示曰。善男子。心本無念。念逐想生。此想虛妄。流轉生死。汝當知此一句。阿彌陀佛。不從想生。不從念有。不住內外。無有相貌。即是盡諸妄想。諸佛如來清淨微妙真實之身。非一非異。不可分別。如是念者。煩惱塵勞。無斷無縛。止是一心。必得一心。方得名為執持名號。方得名為一心不亂。淨業功成。直趨上品。汝今當發大願。願生極樂。然後至誠懇惻。稱於阿彌陀佛。必使聲緣於心。心緣於聲。聲心相依。如貓捕鼠。久久不失。則入正憶念三昧。更欲上進。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示無朽曰。
<< 覺明妙行菩薩, 淨土聖賢錄>>
---------------------------------------------------------------------------------------------------------------------------------------------------------
如何一心念佛 ? 心應了知起心動念, 煩惱雜思, 或是隨心念佛要達念佛三眛的境界皆是虛幻之想. 念佛時心應思維這句佛號不是從我執生, 不是從法執生, 也就是非從我處念, 非依他佛念, 而是從自性中流出. 這個清淨的自性就是阿彌陀佛, 所以每個念佛人皆是阿彌陀佛. 又念佛時心應先止靜, 念一段時間讓心先沉澱下來, 有時念久了氣會積在胸口, 這時深深的吸一口氣, 慢慢吐出時, 觀想自己的心念往下穿過底部, 穿過地球的中心, 最後掉到三界之外, 而化為無影無蹤. 反復幾次身心就可達"鬆, 止靜"的境界. 止靜是念佛的必要條件, 因為先止靜後明覺才能昇起. 念佛時應先觀想佛號由心生起, 從口而出, 從耳而入, 還於心中. 這過程中聽聲最為重要, 要一字一字的聽清楚. 字字歸心, 因須非常專注故曰如貓補鼠, 所以慢念為佳. 當可以念到穩定且全無雜念, 即是正憶念三昧. 三昧者正定也. 這時仍非終點, 故覺明妙行菩薩又云: 當廣參知識。博詢高明。自悟即心是佛妙諦.
短短幾句話, 功夫則看個人的証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