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75|回复: 4

视频;人死之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中阴身自救电影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主题

96

帖子

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江苏佛教网论坛http://www.jzfj

积分
1471
发表于 2008-12-5 2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2 17:41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5

主题

197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愿能受持胜者妙法流

积分
28323
发表于 2008-12-5 20: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2 17:42 编辑

建议多多阅读莲花生大士的伏藏经书《中阴救度密法》,书里讲的更详细。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主题

96

帖子

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江苏佛教网论坛http://www.jzfj

积分
14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17: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2 17:42 编辑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实相也是个名词,这个名词也不能执着,你执着就错了,这是不得已取这么一个名字,假名,名可名非常名,这不是真的,是假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开这些名字相,你就见到它的真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就见到了。不起一念的时候,见的是真相,就是用一心,有一个念头就是二心,再有一个分别就是三心,三心二意你就见不到真相。一心,决定没有一个念头,这个时候你见的是实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离,我们称作“无相”,无相是没有虚妄相,也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无相是无这个,没有念头,这叫无相。‘即’,我们生活在这里面,我们受用它,所以‘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一切万事万法都存在,我们都可以很自在的去享受,去受用它,所以叫无不相,它有相。虽有相,我们不执着它,那这个享受是真正的享受,你一执着它,那就错了,执着它里面就生烦恼;换句话说,它起副作用,一切都不执着它不起副作用。这是不得已,把这桩事情勉强取个名字叫实相,你也不可以执着实相是真有一个实相,那又错了。所以佛法决定不能够执着,也不能把它舍弃,舍弃也是执着;不舍弃执着有,舍弃执着空,统统都执着。空有两边都不执着,那就对了,这才得到真实的受用。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江苏佛教网论坛http://www.jzfjw.cn/bbs/index.asp 江苏佛教QQ群;一群;27981745;二群;15309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主题

96

帖子

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江苏佛教网论坛http://www.jzfj

积分
14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6 20: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2 17:42 编辑

别人看你的眼光
 美国某大学的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什么也没有;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原来,一个人在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衅的眼光……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江苏佛教网论坛http://www.jzfjw.cn/bbs/index.asp 江苏佛教QQ群;一群;27981745;二群;15309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0

主题

96

帖子

2 小时

在线时间

和敬同修

江苏佛教网论坛http://www.jzfj

积分
1471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1: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速发菩提心 于 2015-10-12 17:43 编辑

初发心
作者:明一法师  
  我们学佛都有一个自己的初发心,也是因为这个难得的初发心使自己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精进不断。但是这个初发心也是脆弱的,受不了八风的侵蚀,造成学佛一年,佛在眼前;直到向佛要钱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可以这样说,初发心的丢失是人生一大损失,就象到了宝山空手而回一样,白来这个世界一趟了。
  很多人因为看到不如意的事情而磨灭了自己的初发心,这只能说明你对佛教的信心不够;对自己理想的追求没有力量;对自己追求的目标没有明确。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带有盲目的崇拜和迷信的心理来学佛有关。因为自己的崇拜对象不如意或者因为自己认识到了迷信而失去了自己的信心都是很可怜的。应该知道我们学佛是要了生死,然后帮助他人从而实现自己的觉悟。最少要做到自己减少烦恼,生活快乐。如果越学烦恼越多,那么你就应该检查一下自己学佛的方法了。是不是用感恩的心来面对社会?是不是用包容的心来和谐自他?是不是用分享的心来回报社会?是不是用结缘的心来成就自己的事业?因为我们走上了学佛之路,必然已经有了信仰,也知道了因果,是一群有良心与道德的人。我们要不断地修行自己,以便得到智慧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因果的发展规律,这样我们就能事事走在前面不被动了。千万不要因为眼前的迷漫而丢失自己,比如因为看到什么不如意的事情而怀疑佛教。应用正确的眼光的分析事情,应该知道我们对外界的认识是自己的六个贼(眼、耳、鼻、舌、身、意)在作用,我们的心千万不要被这六个贼拉跑了,多多反省自己,我们要让这六个贼成为我们心认识事物的工具。也就是转我们的识成智。
  对于在家学佛的人,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要端正学佛的目的,要知道我们现在佛教所处的处境。在这样的处境下我们要怎么样来看待眼前的事物。在柏林寺我们在接受皈依第子的时候很注意一件事情,那就是告诉他:他是皈依了佛、法、僧三宝,由僧团负责教化,不是皈依某个人。这样就避免了盲目崇拜。因为我们现在大多数的僧人是凡夫僧,所以不能用圣贤的标准来衡量他们。不要因为某个个人的问题退失了自己的初发心,这是最重要的。
  初发心会由于自己的信念不足而淡化甚至退失。佛陀在《大涅槃经》里也说:菩萨摩诃萨有十三法则便退转。何等十三。一者心不信。二者不作心。三者疑心。四者吝惜身财。五者于涅槃中生大怖畏。云何乃令众生永灭。六者心不堪忍。七者心不调柔。八者愁恼。九者不乐。十者放逸。十一者自轻己身。十二者自见烦恼无能坏者。十三者不乐进趣菩提之法。善男子。是名十三法。令诸菩萨退转菩提。复有六法坏菩提心。何等为六。一者吝法。二者于诸众生起不善心。三者亲近恶友。四者不勤精进。五者自大憍慢。六者营务世业。如是六法则能破坏菩提之心。善男子。有人得闻诸佛世尊是人天师。于众生中最上无比胜于声闻辟支佛等。法眼明了见法无碍。能度众生于大苦海。闻已即复发大誓愿。如其世间有如是人。我亦当得以是因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或复为他之所教诲发菩提心。或闻菩萨阿僧祇劫修行苦行。然后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闻已思惟。我今不堪如是苦行。云何能得是故有退。善男子。复有五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五。一者乐在外道出家。二者不修大慈之心。三者好求法师过恶。四者常乐处在生死。五者不喜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是名五法退菩提心。复有二法退菩提心。何等为二。一者贪乐五欲。二者不能恭敬尊重三宝。以如是等众因缘故退菩提心。
  所以初发心要*精勤用功来保持,佛陀在《大涅槃经》里说要常修六念法门“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来保持我们的菩提心。在自己的信心还没有坚固的时候,多把自己的时间放在自己的功夫上;多把时间放在看经书上。就象赵州和尚说的:“七岁小儿比我强我向他学,百岁老翁不如我既教依”。学取别人比自己强的地方,不要去管这个人怎么样。这样就能保证我们入了佛教的宝山而不空回。

  
江苏佛教网论坛http://www.jzfjw.cn/bbs/index.asp 江苏佛教QQ群;一群;27981745;二群;1530913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11 17:12 , Processed in 0.10647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