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48|回复: 1

关于准提咒的几个常见问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主题

1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1
发表于 2008-9-28 11: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为什么说准提咒是咒中之王?

这个说法是《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明确提出的:准提能含诸咒。诸咒不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其依据是唐朝善无畏所译的《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此经收录在大正藏中,龙藏里没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说:于密部中虽五部有异。而准提一咒最灵最胜。是诸佛之母、菩萨之命。具包三密。总含五部(梵本有十万偈。此方已翻译者有诸师诸本。虽仪式稍异。其中最纲要者。准唐善无畏三藏所译一卷经文。是诸坛之领袖、七众之药饵。可传可尚。东夏高德无不依之持诵也)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开篇云: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罗尼印。《心要》释云:问曰。云何得知准提总含诸部神咒。答。谓一藏经中神咒不出二十五部。一、佛部。谓诸佛咒。二、莲华部。谓诸菩萨咒。三、金刚部。谓诸金刚神咒。四、宝部。谓诸天咒。五、羯磨部。谓诸鬼神咒。此五部每部复各有五。即成二十五部。今准提总摄二十五部。故准提经云。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又云。若欲召二十五部天魔等。专诵此咒。随请必至。又云。五部金刚四天王。共结总持三昧界。又大教王经云。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一切贤圣。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得大准提果。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

《心要》后面的<供佛利生仪>中收录了施食时念的一些咒语,最后说:上来供佛利生诸真言等。若不能都各诵持书写得。皆用准提真言亦得。故持明藏仪轨经云。此准提咒似如意珠。若有行人处处用之皆得成就。是也。

需要注意:虽专诵二咒。须先起圆信。信五部咒皆是成佛之门。若受一缺余。多成谤法也。

准提咒有什么功德?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列举十种利益: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三、除身心病增长福慧门。四、凡所求事皆不思议门。五、利乐有情救脱幽灵门。六、是诸佛母教行本源门。七、四众易修金刚守护门。八、令凡同佛如来归命门。九、具自他力现成菩提门。十、诸佛如来尚乃求学门。(详见原文)

这十门是集合了各种咒语的利益,而准提既总含诸咒,因此这十种利益也是准提功德。《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既准提总摄二十五部。即知已下十门皆说准提陀罗尼功德也。

持准提咒能往生净土吗?

能。《显密圆通成佛心要》:若依法诵满一百万遍。便得往诣十方净土。历事诸佛。普闻妙法。得证菩提。其中“依法”是指依照《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中的仪轨:且初持诵仪轨者。谓真言行者每日欲依法持诵时。先须金刚正坐。手结大三昧印……

持准提咒会有哪些感应?

有三种,三个步骤。首先是做消业的梦;其次,不是做梦了,是清醒的时候就看见种种异相,这是成功的前奏;最后是成功了,有九品成就,详见《显密圆通成佛心要》:

验成行相者。谓准泥陀罗尼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等共十余本经皆说。真言行者用功持诵。或梦见诸佛菩萨圣僧天女。或梦见自身腾空自在。或渡大海。或浮江河。或上楼台高树。或登白山。或乘师子白马白象。或梦见好华果。或梦见着黄衣白衣沙门。或吃白物吐黑物。或吞日月等。即是无始罪灭之相。(第一步,消业)

或正持诵时。见诸[番*去]光明。或见空中遍地奇特之华。或见诸佛菩萨圣僧天仙等。或见诸佛净土。或自游佛国。亲承供养。或暂时闻。经于多劫。或见灯光高一二尺乃至一丈。或无火炉中自有烟起。或见佛像旛盖自动。或闻诸佛菩萨种种美声。或觉自身巍巍高大。或齿落重生。或发白返黑。或身润白。不生蚤虱。或贪嗔痴心自然消灭。或总持不忘。一字能演多义。或智慧顿生。自然通晓一切经律论。或一切三昧法门自然现前。或福德顿高。四众归仰等。云云。若逢如上之事。但是福慧增长近成就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舍之念。若得如是应验。更须策发三业加功诵持。(第二步,接近成功)

若成就时。而有九品。初下三品者。若下品成就。能摄伏一切四众。凡有所求。举意从心。一切天龙而来问讯。又能伏一切虫兽及鬼魅等。中品成就。能驱使一切天龙八部。能开一切伏藏。或要入修罗宫龙宫。便得入之。去住随心。上品成就。便得仙道。乘空往来。天上天下而得自在。世出世事无不通达。中三品者。若下品成就。便得诸咒仙中为王。住寿无数岁。福德智慧三界无比。中品成就。便得神通。往余世界。为转轮王。住寿一劫。上品成就。现证初地已上菩萨之位。上三品者。若下品成就。得至五地已上菩萨之位。中品成就。得至八地已上菩萨之位。上品成就。三密变成三身。只于此生得证无上菩提之果。此是持咒人九品成就。若直求成佛。不须求下三品等成就。若准神变疏。有五品成就。一、现至信位。二、至初地。三、至四地。四、至八地。五、至成佛。

梦见什么代表消业?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即境界中吐出黑饭。或见升于宫殿。或登白山及上树。或见大池旋水。或腾空自在。或见天女与妙言辞。或见大集会中听说妙法。或见拔发自身剃头。或吃酪饭、饮 白甘露。或渡大海。或浮大河。或升师子座。或见菩提树。或上船。或见沙门。或著白衣、黄衣以衣笼覆头。或见日月。或见童男女。或见自身上有乳树。或升华果 树。或见黑丈夫口中吐出火焰怖走而去。或见恶马水牛状似相斗退失而走。或见自食乳粥。或见有香气白华。若见如上相者即知罪灭。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即梦见诸天室寺舍。或登高山。或见上树。或于大池中澡浴。或见腾空。或见与诸天女娱乐。或见说法。或见拔发剃发。或食酪饭饮白甘露。或渡大海江河。或升师 子座。或见菩提树。或乘船。或见沙门。或见居士以白衣、黄衣覆头。或见日月。或见童男、童女。或上有乳果树。或见黑丈夫口中吐火焰。共彼斗得胜。或见恶 马、水牛欲来抵触。持诵者或打或叱怖走而去。或食乳粥酪饭。或见苏摩那华。或见国王。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乃至梦见吐出白色如酪饭等。当知此人即是罪灭清净之相。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若持真言者念诵数足。即知自身欲近悉地。何以得知。当于眠卧之时。梦中合有好相

或见自身登高楼阁 或升大树 或骑师子 或乘白马 或骑大白虎 或升大高山 或骑犀牛 或乘白象 或于空中闻大雷声 或乘白牛 或骑黄牛 或得钱财 或得花鬘 或得好净五彩衣 或得酒肉 或得水类之果 或得白青红赤色莲花 或得如来尊容 或得如来舍利 或得大乘经藏 或身处于大会共佛菩萨圣僧同座而食 或得骆驼 或得犊子 或得满车载物 或得白拂 或得鞋履 或得横刀 或孔雀尾扇 或得金璎珞 或得宝珠商佉 或得端正美女 或遇己身父母 或得金宝严身之具 或得卧牙床覆以白衣 或见自身泛过大海 或度江河龙池陂沼 或得饮酪 或见以血澡浴自身 或见自身入寺塔僧房 或见如来处座为人天八部说法。身亦就会听佛说法 或见缘觉为说十二因缘法 或见圣僧为说四果证法 或见菩萨为说六波罗蜜法 或见大力诸天王为说天上快乐法 或见优婆塞说厌离世俗法 或见优婆夷说厌离女人法 或见国王 或见大力阿修罗众 或见大净行婆罗门 或见英俊丈夫 或见端正妇人 或见大富正直善心长者 或见己亲眷属聚会一处 或见苦行仙人 或见持明诸仙 或见妙持诵人 或见吞纳日月 或见身卧于大海。海中众生流入腹中 或见饮四洲海水 或见乘龙洒水润于四洲 或见自身飞空 或见身却坐须弥山。四洲龙王皆来顶礼 或见自身堕于屎坑 或见自饮人精 或见吃人肉血 或见入大火聚 或见女人隐入己身

复次。苏婆呼童子。凡持真言者。功行欲毕。见如是等殊特梦已。应知一月及半月当获大悉地。若论持诵真言梦相境界。不可说尽。略粗知耳。精进不退。即获如是上上境界。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或梦见诸佛菩萨圣僧天女。或梦见自身腾空自在。或渡大海。或浮江河。或上楼台高树。或登白山。或乘师子白马白象。或梦见好华果。或梦见着黄衣白衣沙门。或吃白物吐黑物。或吞日月等。即是无始罪灭之相。

即将成就时有哪些征兆?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或正持诵时。见诸[番*去]光明。或见空中遍地奇特之华。或见诸佛菩萨圣僧天仙等。或见诸佛净土。或自游佛国。亲承供养。或暂时闻。经于多劫。或见灯光高一二尺乃至一丈。或无火炉中自有烟起。或见佛像旛盖自动。或闻诸佛菩萨种种美声。或觉自身巍巍高大。或齿落重生。或发白返黑。或身润白。不生蚤虱。或贪嗔痴心自然消灭。或总持不忘。一字能演多义。或智慧顿生。自然通晓一切经律论。或一切三昧法门自然现前。或福德顿高。四众归仰等。云云。若逢如上之事。但是福慧增长近成就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舍之念。若得如是应验。更须策发三业加功诵持。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我今说成就转近悉地法者。其念诵人当生发爱乐心。不得攀缘杂染之境。亦不辞饥渴寒热等苦。于诸违法外相之境。心不动摇。逢境不乱。一切蚊虻及蛇等诸恶毒虫皆不敢害。毘舍阇鬼及诸饿鬼富单那等诸余鬼类不敢近过念诵人影中。何况触身。所出言教人皆信受。转如聪明。善缀文章。于诸书算转成巧妙。以乐善法勤行净行。复见地中伏藏。身无病苦及污垢腻。身有香气。若有人见及已闻名。悉生敬念。一切诸贵媚女自来呼召。以心净故。于虚空中闻诸天语。复见彼形及乾闼婆夜叉之类。其持诵者见斯胜妙好相已。即应自知。我近于真言悉地。即应备成就法事。

只要念咒就能有求必应、事事顺心吗?

不一定,从上面就可以看出来,有求必应等是九品成就之一,也就是说,当持咒成就时,才会事事顺心、有求必应,在这之前,有些事可能很顺心,事事顺心就未必了,所以当我们一边持准提咒一边麻烦不断时,千万不要怨咒不灵,成就时必然灵验。

念多少遍才算有基础?

诸经说法不尽相同

一、消业。业障轻的,要一万遍或十万遍,业障稍重的要念二万遍或二十万遍,业障很重的要再念七十万遍,共七十二万遍或九十万遍,才能消业。

二、成就。《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八十万遍。无量劫来所造五无间等一切诸罪皆悉消灭。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所有资具随意充足。生生常得出家。具持菩萨律仪净戒。恒生人天。不堕恶趣。常为诸天之所守护。若有在家善男女等诵持之者。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害。诸有所作无不谐偶。所说言语人皆信受。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若有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受持读诵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来五无间等一切诸罪悉灭无余。所在生处皆得值遇诸佛菩萨。所有资具随意充足。无量百生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恒生天上。常为诸天之所爱敬。亦常守护。若下生人间。当为帝王家子或贵族家生。其家无有灾横病苦之所恼害。不堕三恶道趣。诸有所作无不谐偶。所出言教人皆信受。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若有修真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萨。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诵此陀罗尼。常生天趣。或于人间常作国王。不堕恶趣。亲近贤圣。诸天爱敬拥护加持。若营世务。无诸灾横。仪容端正。言音威肃。心无忧恼。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若人一心静思。诵满二十万遍、四十、六十万遍。世出世法无不称遂。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若依法诵满一百万遍。便得往诣十方净土。历事诸佛。普闻妙法。得证菩提。又说:若欲于此四种法中求成就者。须得预前持诵准提真言五十万遍或七十万遍或百万遍而为先行。方于四种成就法中。随心所欲作一法时。决定成就。

可以同时持其它咒语吗?

可以,但是专持一道咒语成就得快。《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问曰。为当只持一道真言功德成就。为复广持多本真言功德成就。答。有二门。一者。随根所乐门。谓根有多种。好乐不同。或有乐持三道五道十道乃至百道等。中间随根所乐不同。皆得持诵。二者。疾得成就门。谓欲求一切功德疾得成就。宜专持诵一道真言。成时。一切真言功德皆悉成就。故文殊仪轨经说。若欲一切功德成就。不得于别真言而起思想是也。

有哪些主要的准提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娜么飒哆南(去音下同一)三藐三勃陀(去音)俱(去音)胝(上音)南(二)怛侄(停也反)他(三)唵(四)折隶(五)主隶(六)准提(七)莎嚩(二合)诃(八)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娜莫飒多南(引)三藐三没驮(引)俱(引)胝南(引)怛儞也(二合)他(引)唵者礼主礼准泥娑嚩(二合引)贺(引)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南谟飒哆南(一)三藐三勃陀俱胝南(二)怛侄他(三)唵折戾(四)主戾(五)准缔(六)娑婆诃(七)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
那么飒哆喃(去声)三藐三勃佗俱胝喃(去声)怛侄也(二合)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嚩(二合)诃

《七俱胝獨部法》

《大乘庄严宝王经》
曩莫(入)飒钵哆(二合引)喃(引二)三藐讫三(二合)没驮(三)句(引)致喃(引四)怛儞也(二合反)他(去五)唵(引)左肆(引)祖隶(引)噂(上)祢(引六)娑嚩(二合引)贺(引十)

《咒五首》玄奘译
纳莫飒多南(去)三藐三勃陀俱胝南(去)怛侄他折丽主丽准第莎诃

只持咒心可以吗?

可以,最好念全咒,《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更或根钝不能具受此准提者。只唵字已下持之。唵字已上是归敬词。唵字等是正咒也。

需要计数吗?

可计可不计,《显密圆通成佛心要》:一、无数持诵。谓不持珠定数。常无间断持之。二、有数持诵。谓搯数珠。每日须得限定其数。不须阙少。

准提咒有很大的功德,为什么却感应有限?

《苏悉地经》:若于上品真言之中。心怀犹豫。念持供养复不精诚。虽是上品真言。由彼念诵心轻。感招下品成就。故知持诵皆由心意。且如诸天之中亦有贫者。诸鬼部内亦有富强。此彼如然。真言亦尔。一一真言皆具三悉地。谓上中下。诚心念诵。皆获悉地。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若复有人虽处居家受诸欲乐。佛说真言发心欲持。设得少法似行不行。念诵多有违犯。作其事法多不备具。彼人每日不喜念诵。遍数足与不足。中间即停。心贪余部真言。法则无验。

其念诵人中间所有阙犯。或有间断。弃本所诵。别持余明。自所持者授与他人。念诵遍数虽满不成。

如何念咒才能成就?

《准提陀罗尼法》:若人一心静思。诵满二十万遍、四十、六十万遍。世出世法无不称遂。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所缘心处若不摇动。即得持诵真言成就。是故行者欲求悉地。当须摄心一境。其心调伏。即生欢喜。随其欢喜。即身轻安。随身轻安。即身安乐。随身安乐。即得心定。随其心定。即于念诵心无疑虑。随其念诵。即便罪灭。随其罪灭。即心清净。心清净故。即得成就。是故如来作如是说。一切诸法以心为本。

龙树菩萨: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

念咒的速度及其它

《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念诵之人不应太缓不应太急。声亦如此。不大不小。不应间断。勿共人语。令心缘于异境。名某字体不应讹错。

念了一段时日后,出现了想放弃的念头,或舌头僵硬等等状况,该怎么办?

这是魔障,对治方法是观想梵字,《显密圆通成佛心要》:若人紧切持诵时。或逢种种魔障。或忽然怕怖。或舌难持诵。或身心不安。或多瞋多睡。或见诸异相。或于咒反生疑心不欲持诵等云云。若对治者。应观梵书◇罗字。或观◇嚂字。或观◇阿字等。但随观一字。彼竟界自然消灭。若分别心多。当观◇洒字。即成无分别。若着有心多。应观◇含字。即因缘法本空也(此上且约一途而说。若实言之。随一字。一切处皆得用之。谓一字实具一切字一切功用。是一切诸佛菩萨也)。

为什么准提陀罗尼有那么大的功德?

陀罗尼意为总持,以教理行果为体。准提陀罗尼被判为圆教(相当于显教中华严经的地位),因此准提总摄圆教中的教理行果,即是圆融无碍、至高无上的佛果,因此具有无法比拟的功德。《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六字大明、准提神咒即是圆教。梵语陀罗尼。此云总持。即以教理行果四法为体。今六字大明准提神咒即体便是圆圆果海也。

既然准提咒是佛果,为什么我们凡夫能直接持诵呢?

这好比治病,佛是医生,凡夫是病人,准提咒是药,医生经过漫长的学习,懂得了医术,调制好了药,病人虽然不懂医术,自己不会制药,但是只要吃了医生的药,自然痊愈。《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问曰。六字大明、准提神咒即是圆圆果海。即是十佛境界。何以凡夫而得持诵。答云。今密教中说。以真言不思议力。令凡夫三业同如来三业而得持诵。又密宗神咒。若据所知所解。即唯是诸佛境界。今位因凡夫虽非知解。但当持诵。自然灭障成德、超凡入圣也。斯之一义。语惊俗听。理越常情。人既罕闻。庸流难信。博学上智细而详之。于上三义任情取舍。

问曰。夫依显教。须得依教生信。依信生解。依解起行。行成得果。今密宗神咒不令生解。但诵持之便得道果。既越常规。难以生信。答曰。如世间病人不解医方。遇神妙药而服食之。便得病除身安。彼既不解药性。何得病除身安。世药尚尔。况如来不思议咒耶。又如来之教不可以一理推。既言显密有异。不须一[番*去]要解。起信钞云。胶柱调弦。全归愚者。守株待兔。且非智人。唯宜信而持之。速得道果。


念了很久也没有消息,放弃?坚持?

《苏悉地经》:若人持诵真言久无效验。亦不弃舍。倍增广愿。转加精进。以成为限。如此之人速得成就。

《大毘卢遮那佛说要略念诵经》:若依遍数。于时相中专勤修习。犹不成就。应自警悟。倍加精进。勿生退没起下劣想。而言是法非我所堪。复不应作疏慢之心。尽其身力作决定意。必取成就。复作是念。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是我所依。由我依故。无尽有情必希我度。我誓度脱一切众生。如是懃诚不休息故。诸佛菩萨皆知其心。即以威神加持不舍。随其所作。即得成就。

事例2则

有一位念佛很精进的朋友,谈到有一位亲人,遇到了很大的困境,她于是每天早上,暗地里为他念佛消孽障。可是求了一段时间,却好象是泥牛入海,一点儿的反应也没有。当时她在想:「他的孽障一定是很重的了(因为她以往为别人念,通常不太久便见效的)!况且,也一定是自己还未够诚心!」她没有气馁,也没有怨佛菩萨怎么今次不「灵」了?于是每次她更加集中意志地念,而且每日更加念多一倍的时间,心中很诚恳,很悲切,每次差不多念到淌下泪来了,终于,如俗语说皇天不负有心人,好象气球愈吹愈大,突然砰到一声,爆破了!一切困境都突然转了过来,刹那间豁然开朗,事情终于解决了!我微笑地说,念到悲恳切切,念到天愁地惨,念到风云变色,念到地动天摇,很令人感动,但如能念到天清地朗,清凉世界,一片平怀,心无罣碍,得失随缘,能所两忘,不住生死涅槃,那便更好了。(在劫能逃的改运大法)

我想我一定是个另类,非常迟钝的另类。我看到别人只持咒几万遍,几千遍就有验相出现,或是身体的疾病明显转好,看了很羡慕,可是轮到自己迟迟没有反应。我持咒到50万的时候,佛经所说的验相没有出现,我几乎丧失了念下去的信心。我持咒到60万遍的时候,才梦到高耸入蓝天的雪山。持咒到90万遍的时候,才梦到我在空中飞翔。梦中可以随自己心念控制飞翔高度,最后飞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地方后,梦就嘎然而止。(华山思过《完成今生的第一个百万准提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3

帖子

0 小时

在线时间

新来同修

积分
112
发表于 2008-10-3 18: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s: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6 14:07 , Processed in 0.131531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