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胜妙罗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410|回复: 0

保富法(粤语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发表于 2005-10-20 0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您好,胜妙罗网即日起仅供注册用户访问,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P>

<><a href="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1.rm" target="_blank" >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1.rm</A><BR><a href="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2.rm" target="_blank" >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2.rm</A><BR><a href="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3.rm" target="_blank" >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3.rm</A><BR><a href="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4.rm" target="_blank" >http://test.amtb-dba.org/REAL/P-2-38/P-2-38-04.rm</A></P>
地藏缘论坛: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02: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性交真正快乐的原因——不是因为美女!</P>
<>性交之乐的原因——告诉你生命实相</P>
<>  世人共谓与女人相合,即有安乐生起,以此而认为女人是唯一的乐因,应该贪爱。然而这只是不明事理的愚痴妄计,事实上与女人交合中所得到的乐受,其生起之因并非是女人,而是心相续中的贪欲习气与非理作意。女人只是此中无足轻重的一个助缘,如果没有非理作意的主因,则绝不会有这种迷乱的乐受生起。从推理上言,如果没有非理作意贪欲习气,那么对本来不净的女身,本来无实的虚幻感受等等,又怎么会有颠倒贪执呢?实际上观察,如修成了不净观的行者,即使接触女人,也只会有厌恶苦受,而不会有乐受。大疏中说有些持戒圆满清净者,恒时摄心不散,虽然有女人与他相合,而他并无乐受。在律藏中,也记载着一些类似的公案,如未生怨王对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施以强暴不净行,而莲花色比丘尼当时非常痛苦,并无乐受,以此佛说她未失悔根本戒等。如上以比量现量观察,完全可以了知,非理作意与贪欲习气才是生起不净行乐受的主因。 </P>
<>  譬如说,以前一个人想让身体轻爽,便叫仆人准备了火、水、澡盆、毛巾、涂身油等洗澡的用品,全部准备好之后,他认为涂上油身体便会舒服,便只要了涂身油。同样,愚人不知相合之乐,是依众多因缘而生,只执着为其中的女人。月称论师说:\'\'\'\'智者应了知,具众因缘后,繁生彼安乐,愚者不了知,执一非应理。\'\'\'\'有智者当知,自相续中的非理作意会导致对女人的颠倒执着,不愿受蒙蔽者,当力断此恶分别念。 </P>
<>  下面是一位网友的报告,可以帮助我们从另一侧面进一步理解上面的话: </P>
<>  非常惭愧,我曾经不幸染上手 淫的恶习,反复几次,后来认识到手 淫快感是人的生理本能,在修行证果之前,不可能战胜它,于是偷心尽死,断了这一恶习。在此,向佛菩薩、各位师兄忏悔!阿弥陀佛! </P>
<>  近来,我又有新的感受。因为,在体检时,医生要求做精液检查。怎么取呢?就是在洗手间通过手 淫方式取得检查载体。然而,奇怪的是,这样的手 淫并不觉得多么快感!反而很平常、很乏味!为什么? </P>
<>  我思维,毫无差别的本质相同的刺激行为方式,感受却不同,就因为一种是偷偷摸摸的,另一种是被允许的!进而分析,谁是幕后指使者?是妄心。妄心產生的妄念,对两种情况產生不同的认知和反应:偷偷摸摸的方式引起神经更强的刺激,更加兴奋,更有快感!反之,允许的行为只有较弱的刺激,较弱的兴奋,较弱的快感!为何如此?人的业力使然。可见,刺激行为方式没有差别,差别在于妄心的参与、影响处理,它的活动使我们抵御不了生理快感的诱惑。实质上,这种诱惑本身就是妄念创造的并用来欺骗我们的,妄念才是罪魁祸首呀! </P>
<>  推而广之,嫖客和妓女性交,实质上与自己的妻子性交毫无差别,差别只在于妓女的违法性、新鲜感等等,通过妄心的参与、影响处理,產生了更大的刺激、更大的兴奋和更大的快感。但事实上,两种性交刺激方式毫无差别,妄念为人们创造了虚假的快感,人们再一次受到了妄念的欺骗! </P>
<>  同理,和美女性交难道会有不同情况吗?事实上,本质相同!君不见,娶了美女做老婆的男人,天长日久,也会感到性生活的无味吗?!这里面,还是妄念在起作用。见到美女,妄心就来参与、影响和处理,引起神经更强的刺激,更加兴奋,更有快感。任何庄严美丽的事物都会引起人类心灵的震颤,这也是本能和业力呀。随着时间的推移,妄念认可度降低,也就变得平淡乏味了。 </P>
<P>  总之,我要说的是,做事情要透过表象看本质,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不要再执著于美女了,看破她,放下她!美女本无罪,罪在我们自己的妄心。治病要治本,不要治标。制服妄念,才是根本!否则,我们来生如果变成动物,母狗也会成为我们眼中的美人!(本文是转贴) </P>
<P><BR>★简便窒欲法——毒蛇咬根观 </P>
<P>作者:火莲提供 <BR><BR>印光法师开示的简便窒欲法——毒蛇咬根观</P>
<P><BR>【原文】“又当淫欲炽盛,情不能制之时。但将女阴作毒蛇口,如以阳纳蛇口中。则心神惊悸,毛骨悚然。无边热恼,当下清凉矣。此又窒欲之最简便法也。”(《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第三不可录重刻序)</P>
<P>【白话】当性欲非常强,难以自制的时候,只要把女人阴道观想成毒蛇的口,如同阳物被毒蛇咬在口中一样,就会心惊胆战,毛骨悚然,这样淫欲带来的无边热恼,就会立即变得清凉了。这是克制淫欲的最简便的方法。</P>
<P><BR>【原文】若偶起欲念,即想毒蛇吞己男根。(此法妙极。若是女人,当想毒蛇入己女根。)则欲心直下消灭矣。(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陆培谷居士书)</P>
<P>【白话】如果偶然产生了淫欲的念头,就观想毒蛇吞咬自己的男根,(生殖器)。(这个方法非常妙。如果是女人产生了淫欲的念头,要观想毒蛇进入自己的女根(女性生殖器官)。)那么淫欲的心当下就消灭了。(转贴)<BR></P>
地藏缘论坛: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69

主题

3240

帖子

115 小时

在线时间

妙慧同修

积分
27096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0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沈鸾·正念正行 扭转命运</P>
<>江西儒生沈鸾,已届中年,虽曾生育子女,但都夭折或病故,总难养大成人。家境贫穷,在学馆担任塾师。有一天,下课稍晚,回家时又适逢下雨,家门已经关上,正要叫门,听见屋里有女孩声音,隔着门扉询问夫人之后,才知是邻家女孩过来与她作伴。于是沈鸾嘱咐夫人不用开门,他去别处住宿。沈鸾冒雨到附近一处道院暂憩,那天晚上梦见天帝赐以两色丝缎,极为耀目。醒来时才过子夜,梦境中的景象十分清晰,恍若历历在目,犹见大殿之内光辉四映,五彩缤纷。此刻,霏雨停歇,月华洒落殿堂内外。</P>
<>沈鸾后来又生二子,长子文系,次子可绍,都能顺利成长,而且相继登科及第。</P>
<>沈鸾因为夙世业力而贫穷,子嗣难养,又无功名;可是,因为他今生的守正不阿,为了爱惜邻女的名节,甘愿冒雨投宿别处,由于他的这份正念,和他日常的正行,终能扭转命运。虽届中年,复得二子,且能登第。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平素一丝一缕的善念和善行,聚少成多,不可藐视!</P>
<>★靳瑜·不淫少女 半百得子为‘贵’</P>
<>靳瑜,江苏省镇江市人。性敦厚朴实,在一所私人学堂当老师。妻子贤德,家庭和睦;可是,年逾五十仍然无儿无女,他的妻子为了自己未能生育而深感内疚,总想找一位适当的女子,娶回来为先生生儿育女。她并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先生,而是暗自进行着。后来在同里巷中见到邻家女儿已长大成人,秀外慧中,但是家庭贫苦;于是夫人便典卖自己陪嫁的首饰帮助这一家人,也得到女孩父母的同意,将她娶回做为先生的小妾。</P>
<>这一天,夫人准备了酒菜,并且唤女孩一起在内房等候先生回来。待先生进房后,夫人告诉他:‘这么多年了,我没有为靳家留下后代,如今已是老蚌,无力生珠,不能因为我个人的因素,而让靳家断了后代。这女孩清秀知礼,家境贫穷,我自作主张的与她父母谈好、买回家来,希望能为靳家传宗接代。这件事,事先没跟夫君商量,但愿夫君不要责怪才好。’</P>
<>靳瑜听了这些话,再看看女孩,随即面红耳赤,低头不语。夫人心想: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场,老夫子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借故离开,并且将房门由外拴上。</P>
<>却见靳瑜越窗出来,并且对夫人说:‘夫人的美意我心领了。这女孩小的时候我曾抱她、牵她、哄她,我把她当女儿看待,希望她长大能有好的归宿。如今,夫人让她为我传宗接代,我觉得很羞愧!我已年老,不能糟蹋了姑娘的青春!况且有子无子皆由命定,强求不得!’</P>
<>夫人听了默不作声,她知道靳瑜的个性,于是只好将女孩送回她父母的身边,至于那些变卖首饰的钱,就当作助人一臂之力。次年,夫人却意外有孕生子,夫妇二人高兴得不得了,认为是天赐贵子!取名靳贵。</P>
<P>靳贵字充遂,自幼聪明好学,读书不用双亲操心,十七岁于乡试中得第一名(解元),次年于礼部考试又得进士,在翰林院职司编修,掌理国史;官至宰相,政绩甚得朝廷与百姓的推崇,人人皆称贤相。死后追封‘文僖公’。</P>
<P>靳瑜年过半百,膝下犹虚;夫人为他买了少女为妾,以传宗接代,按理他是名正言顺的经过老妻同意,但是他的道德观使他深感羞愧!不愿因此误了女孩一生;正因为他的存心仁德,处处为别人着想,又能随遇而安,累聚德成,反而老来得子。</P>
<P>★阳律有冤 阴谴难逃</P>
<P>有一贵族,因为婚后一直无子,于是娶妾。次年,妾即生了一个男娃,母子都深得家人的宠爱;大妇表面也很喜欢,朝夕相处终究难敌因妒生嗔之心,什么样的恶念和计谋都想得出,做得出。果然,大妇装着很疼爱小儿,常常怀抱小儿;有一日趁人不备,大妇狠心──对小儿暗下毒手,小儿啼哭不止,终至死去;但全家人皆不知小儿究竟因何而亡?小儿的母亲悲痛欲绝,日久之后略知是被大妇所害,心中含怨,郁悒而死。</P>
<P>一年之后,大妇生了个容貌极美的女儿,可是未满一岁时便夭折了,大妇丧女之哀痛远超过小妾丧子之悲。后来,大妇又产下一女,比前更加美丽,不数载又亡;就这样子:怀孕、流产或生产之后又养不大,如此折磨,已经过了七胎。当怀孕第八胎时,大妇更加小心翼翼,既怕流产又虑夭折。胎儿在期盼中呱呱落地,但是却得了难以医治之病症,不能跌伤、碰伤、一旦刮伤就血流不止;身体羸弱,病痛不断。从小就象被捧在手心一样的呵护着,担心她中途又夭折了。在孩儿身上所花的金钱随着她长大而增加,可是到了十四岁亭亭玉立的时候,又病死了。</P>
<P>大妇日夜哀伤,不眠不食,连棺木都不忍覆盖,每天凝视着棺木里的女儿,见她容颜始终姣美;直到有一天,一位高僧经过,告诉她生死轮回的定律;同时又告诉她:‘“淫”与“杀”是造成一切众生──死生循环,轮回不止的根本条件。而一切有情众生最难舍离的是“淫”,最易触犯的是“杀”。凡人只相信自己肉眼所能辨识的事物,鬼神则能洞悉人们的心里在打什么主意,作了一些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情;所以“阳法纵有冤曲之可能,而阴谴则无遁逃之机会。”……’这些话如雷巨响,在大妇耳中、脑海里,以致在整个房屋中回荡不止……,她悚然惊惧,终于渐渐恍然大悟,停止了哀伤;再入内俯视女儿的尸体,顿觉臭不可闻。于是当下立刻恳请高僧为她皈依受戒,彻底地忏悔以前自己造作之恶行。</P>
<P>第二天往寺庙的路上,一条毒蛇盘踞在路上不让,高僧知道原委,为其开示;大妇也匍伏于地,悲泣的祈求忏悔。高僧为毒蛇授三皈五戒后,劝它:‘莫再嗔恨,陷自己于恶道之中,外形丑陋,令人生厌,若遇强者,忿而杀之,则又命在旦夕。生生死死,无有结束之期。’片刻之后,毒蛇昂首游移而去。</P>
<P>古书云:‘牙阝淫之人或奸人妻女者,得后嗣灭绝之报。’贵族究竟曾犯下什么恶业?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没有后代并不是娶妻纳妾就能如愿,反而因妒心如火,蔓烧无止,而弄得家庭失和、闹出人命。母子俱毙,冥冥中之怨魂岂肯舍离?又能留住孩子的生命多久呢?这就要看冤结能否化解!</P>
<P>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之中,每个时刻在不同的角落,都会发生看似巧合又觉得奇怪的事。这就必须用心去观照,而不是用肉眼去看;对于当前的社会乱象,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检点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积极效法古德,学习向善,祸事才不会找上门来。</P>
<P>★韩声振·好儒尊礼 潜移默化</P>
<P>韩声振,四川梓潼县人。生于富豪之家,父母都是开明、慈爱之人。声振自幼即优游于儒家思想中,个性恬淡、朴实,不喜在官场谋略。及长,娶樊氏为妻。婚后一周即告诉妻子:‘谨身节欲,凡三元五腊及诸圣诞之日,当禁夫妇淫事,沐浴焚香,洗心涤虑。’于是,每届斋日,夫妻必不同房共宿。声振勤读诗书,从不间断;对待朋友,不论亲疏都谦和诚挚;居家则教导弟弟守礼孝顺。</P>
<P>声振虽好儒学,但逢寺宇佛像,即稽首礼拜。在乡里间也很得乡亲的景仰,都说韩府富而礼贤;他的双亲过世时,咸遵儒家礼仪,服丧三年。之后,设馆授徒,教诲不倦。不仅学生们遵其礼法,就连学生家长、乡里居民,也都效法韩家的家规而以韩家的家风为楷模。五年后,整个乡里呈现一片祥和、好礼之风,父母儿女、妯娌乡邻,都能孝悌友爱、礼让互助;子弟们在仕途、商场或教界,也都因为他们的操守和智慧,而获得敬重和提拔。</P>
<P>韩声振在八十八岁临终时,尚提笔作七言律诗一首:黉宫早列乐先缘,亲族人人每羡贤;看破浮生无百岁,思量浇俗几多年;视听言动恁心柄,得失荣枯岂自权?谨属孙曾宜谨记,书香世代姓名传。</P>
<P>书罢搁笔,安然而逝。韩声振一生谨守儒家礼仪,自我约检,又能推己及人,影响乡邻。在他的潜移默化之下,发挥儒家思想;他虽非显赫的达官,却能千古留芳。</P>
<P>★持心守正 得免冤祸</P>
<P>明朝浙江省一位指挥使,为儿子延聘了一位家庭教师。有一天,这位家庭教师受了风寒而发烧怕冷,学生就到内房抱棉被,好为老师发汗驱寒;匆忙中,母亲的绣鞋被卷到棉被里,替老师盖被时,绣鞋掉到床下,师徒两人均未察觉。</P>
<P>指挥使返家到老师房中探病时,见妻鞋在床下,心中怀疑妻子与师有私情,立刻回内房责问:妻鞋为何在老师床下?妻一头雾水,茫然不知内情,坚决否认曾到老师房中。指挥使见证物俱在,妻子还抵赖,分明在护师,更加气愤与妒恨。于是令婢女借夫人名义邀约老师,自己则持刀相随,心中暗自盘算:你只要一开门,就杀你泄恨!</P>
<P>婢女至老师门外扣门时,老师问:‘何事?’婢女说:‘夫人有事欲见老师。’老师在房内大声怒斥:‘府内从未有此习惯,我今病中,何需以此相戏!’</P>
<P>指挥使仍未抹去心中的疑惑,又强迫妻子亲自到老师住处邀见。老师听到夫人叫门声仍然未开门,在房内回答:‘我蒙东翁延聘入府,为师作教,自当洁身自重以护品德,方能以身教而教化令郎;男女有别,不便开门,请夫人速回,并请谅解。’</P>
<P>夫人再扣门时,老师即不再回应,指挥使见状,方才释然。第二天,老师病体尚未康复,但仍然向指挥使辞去教职。指挥使恳切的向老师谢罪,并感叹地说:‘老师,您乃真君子啊!’</P>
<P>同年,师于应考时即中榜而步入仕途,官运亨通,居于显赫之位。因为老师之持心守正,才能使指挥使夫妇之误会得以冰释;老师并不知道自己险些遭惹冤杀之祸。</P>
<P>在日常生活中,形之于外的言行,实在是我们内在心地的显现。刚正之‘心’不会有谄曲之‘行’,耿直之‘性’不会有巧诈之‘计’,谨慎清净之心,自然不会有放逸与污秽的行为。</P>
地藏缘论坛:http://www.folou.com/forumdisplay.php?fid=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观世音胜妙罗网 ( 苏ICP备05046363号 )

GMT+8, 2025-9-8 03:37 , Processed in 0.10976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